四次落選我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心繫祖國,無怨無悔

2020-09-10 世魚說教育

對於我國科學家而言,最大的榮譽就是獲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頭銜。

要想獲得兩院院士,就必須要在某一個科研領域有卓越的貢獻。

李愛珍,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科學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本來是從事稀土金屬和金屬化學冶金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80年代歐美國家對我國分子束外延設備進行禁運,李愛珍響應國家的號召,日夜兼程的研發,終於突破了歐美的風搜,實現了國產化、自主化。

後來,李愛珍又帶領團隊研究量子級聯雷射器這一世界前沿領域。當時,在這方面,我們比美國晚了20多年。但李愛珍奮起直追,進行了革命性的開拓,讓我國在這個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被贊為「國際上極少數實驗室才能做出來的工作」。



三次評選中科院院士,一次評選工程院院士,都無疾而終!

對於取得這樣的成就的科學家而言,評上院士是無可厚非的,但李珍愛教授到目前為止依然還是中科院一名普通的研究員。

她曾經3次參與了中科院院士的評選,一次參與了工程院院士的評選,最後都沒有選上。

對此她說,「我非常感謝推薦我的院士,我想他們的壓力肯定非常大。總讓他們失望,我感到非常愧疚,他們年紀也不小了,每一次都要為我寫推薦信、審查推薦材料等,每年增選院士時,我都不敢面對這些院士。」

對於我國院士制度,她坦誠的說,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有主流和完善的地方,我們的制度大方向是對的,有一些小的地方需要完善,但我們應該給他們完善的時間和空間。



被評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依然感恩祖國,無怨無悔。

雖然四次落選院士,但卻被美國科學院評選為外籍院士。雖然如此,她依然強調,是國家的支持,才有她的今天,她說「我今天能夠當上外籍院士,如果沒有國家給我那麼多平臺、項目研究經費、科研環境等支持,就不會有我李愛珍的今天,對國家的恩情我是不能忘本的。」



心懷祖國,心繫天下,院士的頭銜對於現在李愛珍而言,已經是蒼狗浮雲,過眼雲煙,她的眼裡只有科研,雖然已經退休多年,已經71歲,依然堅持科研,每天泡在實驗室裡面。

致敬李愛珍教授,不為名利,用畢生所學,奉獻給祖國。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堅守中國
    而對於這些科學家們來說,最高的榮譽就是被封為院士,這也是對自己學術研究的一種認可。而其中有一位美女院士,李愛珍女士,在中國幾次推薦院士評選,都沒有成功。可是在2007年,李愛珍女士卻被評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儘管如此,她的心裡還是裝著國家,並為之奮鬥一生。
  • 她是國寶級科學家,四次申請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依然無怨無悔
    為我國在這一領域奠定領先地位作出了傑出貢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中國心依舊李愛珍的研究領域屬於材料科學的高端研究領域。雖然公眾對她的名字知之甚少,但是在學術界尤其是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她的成果舉世公認蜚聲國內外。
  • 84歲老人連續四次「意外」落選國內院士,卻被當選美國院士
    而「轟動」的時刻在於,她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先後慘遭落選。但是2007年5月,李愛珍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選為院士,這也相當的滑稽。李愛珍早期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尤其早在1989年就批准成為了博士生導師,而且2003年夜成功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
  • 李愛珍:申請中國院士四次都被拒絕,美國卻把她列入國家外籍院士
    李愛珍是中國的女科學家,她是真正將科研事業當成自己生命的人,其努力程度讓很多同事都覺得敬佩。 她的努力讓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有了一定的成績,然而這樣一位敬業的科學家,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沒有成功,最後成為了美國的院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李愛珍:四度因年齡大落選中國院士,後成美國院士,原因值得深思
    李愛珍是我國半導體研究領域的女專家,也是我國在這一領域中為數不多的,取得了國際性大獎的科學家。八十年代,李愛珍留學美國,師從國際半導體研究權威——米爾納斯教授學習。歸國以後,一直奮鬥在半導體研究前沿。曾多次取得國內外獎項,成績顯著。李愛珍曾四次入選中科院院士候選名單,但最後全都落空。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為中國奉獻
    中科院,是多少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地方,那裡擁有最好的資源,更是我國最高科研水平的代表。那裡聚集了我國頂尖的科研人才。就像「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一樣,每個科研人員的夢想則是能有朝一日成為中國的院士,那將是多麼的榮耀。
  • 我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士,後成美國院士,堅守中國
    有這樣一位女科學家,她的一生,都在為了國家的科研事業而奮鬥,即使她曾四次申請中科院士,最終都被落選,而後來又被美國評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縱使這般,她也是心向國家,從來沒有哪一刻是動搖的,報效祖國是他一生的志願,這人便是李愛珍女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士,後成美國院士,堅守中國
    而對於這些科學家們來說,最高的榮譽就是被封為院士,這也是對自己學術研究的一種認可。而其中有一位美女院士,李愛珍女士,在中國幾次推薦院士評選,都沒有成功。可是在2007年,李愛珍女士卻被評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儘管如此,她的心裡還是裝著國家,並為之奮鬥一生。
  • 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李愛珍曾帶團隊突破西方「卡脖子」
    而她身為材料學家,將一生青春奉獻給了祖國,而且為祖國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給中國贏得了尊嚴。她就是我國著名材料學家李愛珍。在當時該領域中國落後美國20多年。比如「中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國際會議」,按照慣例,往年一直在歐洲或美國舉行。可是,因為李愛珍的付出和努力,2010年這個國際會議終於在中國上海召開。而且在2005年,李愛珍是該會議中唯一的亞洲委員,後來還成為了該會議主席。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一次評上美國院士,她說的話讓人動容
    —— 培根 美國貝爾實驗室,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絡軟體方面一直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個實驗室先後獲得了8項諾貝爾獎,兩萬五千多項專利,在2007年,貝爾實驗室破天荒給上海半導體材料學家李愛珍發來的賀電,並恭喜她當選美國外籍院士。
  • 4次落選院士,卻意外當選美國院士,她的一句話讓人淚目
    ,就是四次參評院士,均落選。然而,在2007年的時候,她卻意外當選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而且是第一位獲得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榮譽的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2001年就退休了,當選美國院士,也是13年前的事了,怎麼網絡上還把這個事拿出來說呢?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想,應該跟最近的大環境有關。
  • 她4次落選中國院士,意外當選美國院士後,卻主動選擇留在中國
    在該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將青春和熱血全都奉獻給了祖國。 按理來說,這樣一位女強人,入選中科院院士只是早晚的事。然而,李愛珍前後4次都落選了,其中到底有什麼緣由,讓這位科學家遭受如此冷遇呢?
  • 四次落選中國院士的女科學家,71歲時卻被選為美國院士
    李愛珍能夠獨立地做出來,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功勞。」這是美國有名的世界「六冠院士」卓以和教授對我國著名的女科學家李愛珍做出的高度評價。因為李愛珍競選院士時,在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接連四次落選,最後卻在2007年被美國科學院選上了。
  • 她為中國貢獻巨大,申請中科院院士四次被拒,最後卻當選美國院士
    引言我國著名的材料研究專家李愛珍,在國內參加了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的院士選舉,然而這四次的院士選舉卻與李愛珍擦肩而過。隨後,李愛珍就被選入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然而回國後的李愛珍卻在我國的4次的院士評選中落選,這不禁讓人感到唏噓。有人會問她:你對國家做了這麼多的貢獻,最後卻連一個國內的院士評選都未能選上,你會後悔當初的選擇或者不甘心嗎?李愛珍回答道:如果沒有當初國家為我創造的平臺,為研究所提供的一些經費,以及良好的科研環境,那怎麼還有今天的我呢?沒有國家對我研究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祖國養育了李愛珍,李愛珍也用自己的行動回報了祖國。
  • 我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落選中國院士,被評為美國院士,堅守祖國
    中國科技發展可謂「一日千裡」,發展速度與質量讓西方大國嘆為觀止,然而這些成就都是離不開科學家的支持的,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足以抵上「千軍萬馬」,所以我國建國初期不惜付出大代價換回錢學森,只為了我國的發展進步。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1982年12月,在美國學習研究兩年多的李愛珍返回了祖國。然而,回到祖國的李愛珍並沒有回家,而是背著行囊來到了中科院瀋陽儀器廠開始研究和改造我國自主研發的分子束外延設備。當然,對於李愛珍當選美國外籍院士和落選中科院院士的事情,有好些人不免疑惑重重。莫非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不然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事情發生呢!三、美國外籍院士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人才最集中的國家。
  • 我國女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落選中國院士,被評為美國院士!
    中國能在幾十年成為大國,並且科技力量成為世界前列,這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幫助,其中就有李愛珍的身影。李愛珍是我國半導體領域的大師,一生都在為我國半導體發展而努力,不得不承認她為我國做出的功勞,不過她卻沒能成為我國中科院院士,反而在後來被美國聘為院士,但她還是留在了中國。
  • 我國女科學家李愛珍:四次落選中國院士,被評為美國院士
    中國能在幾十年成為大國,並且科技力量成為世界前列,這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幫助,其中就有李愛珍的身影。李愛珍是我國半導體領域的大師,一生都在為我國半導體發展而努力,不得不承認她為我國做出的功勞,不過她卻沒能成為我國中科院院士,反而在後來被美國聘為院士,但她還是留在了中國。
  • 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入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做學問先要做人
    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入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做學問先要做人說到上世紀的中國,正是我國探索以及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也出現了很多對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偉人們,比如最著名的就是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科學家,他們都是我國劃時代的偉人。
  • 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入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做學問先要做人
    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入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做學問先要做人 說到上世紀的中國,正是我國探索以及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也出現了很多對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偉人們,比如最著名的就是 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 等科學家,他們都是我國劃時代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