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偉大的人,都有一顆平凡的心靈。我國能夠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不管是在科研方面,軍事方面都日益壯大。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個國家想要強大,需要有無數個無私奉獻的人,在科研,醫學,經濟等等方面努力鑽研,爭取創新,這樣才夠讓國家走在世界的前端。
記得小時候,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會被問起,長大以後要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我們常常會回答,科學家。可見科學家在我們的心中是神秘並且偉大的。他們研究學術,創新知識,都說科技強國,有了這些科學家們的學術知識,才使得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
而對於這些科學家們來說,最高的榮譽就是被封為院士,這也是對自己學術研究的一種認可。而其中有一位美女院士,李愛珍女士,在中國幾次推薦院士評選,都沒有成功。可是在2007年,李愛珍女士卻被評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儘管如此,她的心裡還是裝著國家,並為之奮鬥一生。
幼時的李愛珍,出生在福建。她出生的那個年代,經歷了局勢的動蕩,可是在那樣的環境下,李愛珍自小就非常願意學習,並且喜歡鑽研,對科研有著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考上了上海復旦大學。在那個教育資源匱乏的年代,李愛珍能夠考上復旦大學,可見其本人學習多麼努力,對這個事情的興趣有多濃厚。
1958年,李愛珍來到了復旦大學,因為她的表現優異,所以畢業之後,李愛珍從事起了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和器件的研究工作。
1958年的中國,很多的地方都需要這些技術的支持,但是這些技術卻都是國外在壟斷的,並且那個時候的世界環境,中國正在崛起,因此在科技技術上,發達國家是對我們封閉的。
所以我們急需在這個領域開闢出自己的一條科研之路。但是在國內,沒有資料,沒有學術支撐,完全是靠自己的研究,這樣高難度的工作,李愛珍卻執意接下了。
緊接著,為了讓自己更加專心的搞科研,李愛珍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從畢業開始之後的50多年,李愛珍在這個領域創造了很多成績,並且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她的論文,著作,她擁有的十幾件的國家專利,讓李愛珍在國際上名聲四起,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有一位美女科學家,科研成績非常優秀。李愛珍取得的這一系列的成績,都是她為了國家發展所做出的的貢獻的很好的證明。
80年代初期,在科研領域成績突出的李愛珍,被公派出國,進行學術方面的繼續深造。在那個時代,科學家們被公派出國,國外的經濟誘惑非常巨大,很多科學家都沒有禁得住誘惑,最後放棄了回到祖國,建設祖國,而是留在了國外享受生活。
而李愛珍並沒有因為這些誘惑所動搖,這些身外之物在李愛珍看來,都不及科技取得發展所帶來的成就感。另外,李愛珍也認為,如果沒有國家無私的支持,他們不可能在國內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還能搞科研,也也不可能得到這種出國學習技術的機會。
一心要帶著技術學成回國的李愛珍,面對誘惑毫不動搖,最終回到了國家,進行了相關方面的科技研究,同時,她也將學到的知識對自己的學生傾囊相授,為我國科技發展的人才輸入,奠定堅實的基礎。
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設備,在80年代時期,我國並沒有這樣的技術,並且在那時,這種設備也是禁運的,也就是說我們無法進口。
李愛珍和自己的科研團隊,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研究出了中國自己的設備,這樣老外們另眼相看,最終取消了這種設備的禁運規定。李愛珍的這個科研成績,不光光讓其他國家看到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我們努力科研的決心。
李愛珍在很多領域都擁有著很高的成績,比如量子級聯雷射器這一領域,李愛珍也是通過努力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並且開闢了全新領域。這個科研成果一出,美國的貝爾實驗室對李愛珍尤為讚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擁有著很高的科研成績的一個人,卻四次在競選院士的時候被拒之門外。先後在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李愛珍受到6位院士的推薦競選院士,卻次次都落選。
每一次的落選都讓李愛珍非常愧疚卻並不遺憾。在一次記者採訪中,李愛珍提及自己幾次競選院士落選,都表示自己其實對「院士」這個稱號並沒有很執著,她的全部精力其實還是在科技研究上。可是她唯一比較愧疚的是推薦她競選院士的幾位,她表示「誰都希望自己推薦的人貨真價實,能夠當上院士」。
雖然李愛珍在國內屢屢落選,卻在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面對這樣的榮譽,李愛珍有些驚訝,卻也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祖國,前往美國,她依然選擇留在中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用淡泊名利來形容李愛珍其實最為恰當。在她的心裡,只有科研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身外之物對她來說,就像是過眼雲煙一樣,根本不在她的考慮範圍內。
我們都知道,要想一個國家變得強大,科技的發達是根本,有了科研技術的支持,在醫學,軍事,等等方面,都不會再像之前一樣,就像被人扼住喉嚨一樣。
很多科學家,學習了一身本事,卻在面臨誘惑的時候選擇利益。因此李愛珍在培養科研人員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視德行的培養。一個好的科研人員,一定要有很好的愛國情懷,淡泊名利,同時也不過多的追求物慾。這樣心無旁騖,才能更好的研究,而不是一味的學習國外的技術,毫無創新。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科技創新,就像是蓋高樓的時候,地基沒有打好一樣,沒了基礎,總有一天,外界稍微的用一用力,大樓會坍塌。願我們的國家多一些像李愛珍這樣的科學家,心中裝著祖國,並為之奮鬥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