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撫州市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熱潮中,在贛撫大地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的進程中,不時閃現著一位潛心科研事業、攀登學術高峰、情系故鄉發展的科學家身影,並成為撫州人引以為豪、津津樂道的科技人物典範,他就是從撫州市崇仁縣走出的,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
負笈求學勵志典範
57歲的陳芬兒教授是地道的崇仁人,高中畢業後被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省衛生學校前身)藥劑專業錄取,從一名中專生起步,到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的經歷可謂是勵志典範。
「其實,1977年我參加高考時考上了北京大學化學系,但由於家庭『成分』不好,沒有獲得入學資格。」2016年1月11日下午,陳芬兒院士回母校江西衛生職業學院作學術報告時,曾談及自己選擇就讀江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原因,與大家分享了他的求學經歷。好學的陳芬兒,談起那段求學經歷時表示,當時學校師資匱乏,很多科目課程是外校教師教,很多專業書籍都沒有,自己就每個周末到南昌一位叔叔家去看專業書籍。志存高遠的陳芬兒並沒有放棄繼續求學深造的夢想,只是暫時把它放在心底,希望將來有機會再考研究生。
1981年從江西衛生職業學院畢業後,陳芬兒先後在崇仁縣衛生局和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過。幾年後,他就考取了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和四川大學化學學院並獲藥物化學碩士學位和有機化學博士學位。1988年他分配到武漢工程大學製藥工程系,從助教、講師、副教授直到教授。1997年,他通過人才引進調入復旦大學化學系、生物醫學研究院。現為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復旦大學從教近20年的他曾到英國、美國做過訪問學者。由於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發了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料藥合成技術,做出了數以億計美元的重大貢獻。去年12月份,陳芬兒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術痴人天道酬勤
用「學術痴人」來比喻陳芬兒對待科研事業的痴迷狀態一點兒也不為過。曾與陳芬兒在武漢工程大學共事過的一位老師回憶說:「陳芬兒是一個對專業極其認真的人。」當時科研條件簡陋,但陳芬兒仍出了不少成果。1994年,在第四屆全國藥物化學年會上,陳芬兒的「生物素立體專一全合成研究」引發業界轟動。
數十年如一日,陳芬兒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從實驗室研發到投入社會生產,他都親力親為。陳芬兒團隊幾乎每年都有3個製藥或新藥項目投入生產。陳芬兒一直圍繞著國家對原料藥的重大需求,開展了理論基礎、技術開發和工業化三個層次研究,並獲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成果。他在國際上首創了天然維生素H催化生產新工藝,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目前國外相關企業已全部停產,轉從我國進口,我國也因此牢牢控制了市場的定價權;他發明的雙氯滅痛類系列原料藥芳香化清潔生產新工藝,屬國際獨創,徹底解決了傳統工藝高汙染、高能耗難題,產品已佔領80%國際市場份額;針對芳基丙酸類原料藥傳統工藝所存在的傳質傳熱重大工程問題,他發明了均相自催化芳基縮酮綠色重排技術,為該類產品提供了共性支撐技術,該技術已在多個品種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他開發了世界第一條喜樹鹼類原料藥化學全合成生產工藝,突破了天然資源制約此類抗癌原料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以上成果已在十餘家企業實現產業化,十餘年共創產值90億餘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重大的社會效益。成果先後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各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均排名第一)。目前,陳芬兒已發表SCI收錄論文131篇,主參編著作7部,獲國內外發明授權專利39件;當選院士前,他還獲得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中國化學會有機合成創造獎」、「中國藥學會傑出青年學者獎」、「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吳蘊初化學化工科技進步獎」等眾多榮譽。
心系桑梓回報家鄉
作為一位享譽海內外、身在他鄉的著名科學家,陳芬兒一直心繫家鄉,並竭盡所能為家鄉發展做貢獻。
每當有了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家鄉撫州,選擇有經濟價值和發展前景的優秀科研項目,優先與家鄉企業開展合作研發及成果轉化。最富盛名的是「陳氏製造」——維生素H生產工藝,雖然由於各種客觀原因,合作沒有成功,但陳芬兒希望通過與家鄉企業合作,助推撫州走上科技創新發展之路的心願沒有改變。陳芬兒將「喜樹鹼類原料藥伊立替康催化不對稱全合成(第二代)」項目,再一次投向了家鄉。2014年4月,該項目在撫北工業園區進行中試。2015年1月6日,該項目中試結果評議會在撫州市召開,多位院士、專家專程前來考察論證。院士們認為,該項目採取化學全合成生產工藝,具有原料廉價易得、反應條件溫和、操作便捷、收率高、成本低等優點,具有顯著的創新性和競爭力,適合工業化生產,市場前景廣闊。
陳芬兒說:「這個項目的中試及論證地都選在撫州,正是為了表達我對家鄉的眷戀和感恩!」2015年12月9日,,陳芬兒將自己關於抗艾、消炎藥物原料藥和中間體兩項最新科研成果推介給了家鄉企業,由江西富中藥業有限公司負責承接實施投產。
2016年8月2日,由陳芬兒院士領銜的江西博雅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揭牌,撫州市首家市級院士工作站成立,也意味著撫州市在推進產學研合作、引進聚集高層次人才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在重大項目開發、高層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了「人才強企」新平臺。
陳芬兒與家鄉企業達成一攬子科技合作計劃,推動家鄉企業與復旦大學開展市校、校企間的科研合作。2016年11月8日,復旦大學與博雅生物籤約共建「復旦—博雅製藥工程聯合實驗室」,轉化陳芬兒院士的他汀類心腦血管原料藥及中間體產業化重大科技成果項目,將在博雅欣和投產,有望在3年內實現產值100億元。
陳芬兒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和橋梁紐帶作用,努力幫助家鄉引進技術、人才和項目,幫助家鄉開展科技協同創新,以科技創新驅動家鄉產業發展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