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桑梓的陳芬兒院士

2020-12-05 撫州頻道

  近年來,在撫州市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熱潮中,在贛撫大地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的進程中,不時閃現著一位潛心科研事業、攀登學術高峰、情系故鄉發展的科學家身影,並成為撫州人引以為豪、津津樂道的科技人物典範,他就是從撫州市崇仁縣走出的,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

  負笈求學勵志典範

  57歲的陳芬兒教授是地道的崇仁人,高中畢業後被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省衛生學校前身)藥劑專業錄取,從一名中專生起步,到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的經歷可謂是勵志典範。

  「其實,1977年我參加高考時考上了北京大學化學系,但由於家庭『成分』不好,沒有獲得入學資格。」2016年1月11日下午,陳芬兒院士回母校江西衛生職業學院作學術報告時,曾談及自己選擇就讀江西衛生職業學院的原因,與大家分享了他的求學經歷。好學的陳芬兒,談起那段求學經歷時表示,當時學校師資匱乏,很多科目課程是外校教師教,很多專業書籍都沒有,自己就每個周末到南昌一位叔叔家去看專業書籍。志存高遠的陳芬兒並沒有放棄繼續求學深造的夢想,只是暫時把它放在心底,希望將來有機會再考研究生。

  1981年從江西衛生職業學院畢業後,陳芬兒先後在崇仁縣衛生局和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過。幾年後,他就考取了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和四川大學化學學院並獲藥物化學碩士學位和有機化學博士學位。1988年他分配到武漢工程大學製藥工程系,從助教、講師、副教授直到教授。1997年,他通過人才引進調入復旦大學化學系、生物醫學研究院。現為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復旦大學從教近20年的他曾到英國、美國做過訪問學者。由於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發了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料藥合成技術,做出了數以億計美元的重大貢獻。去年12月份,陳芬兒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術痴人天道酬勤

  用「學術痴人」來比喻陳芬兒對待科研事業的痴迷狀態一點兒也不為過。曾與陳芬兒在武漢工程大學共事過的一位老師回憶說:「陳芬兒是一個對專業極其認真的人。」當時科研條件簡陋,但陳芬兒仍出了不少成果。1994年,在第四屆全國藥物化學年會上,陳芬兒的「生物素立體專一全合成研究」引發業界轟動。

  數十年如一日,陳芬兒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從實驗室研發到投入社會生產,他都親力親為。陳芬兒團隊幾乎每年都有3個製藥或新藥項目投入生產。陳芬兒一直圍繞著國家對原料藥的重大需求,開展了理論基礎、技術開發和工業化三個層次研究,並獲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成果。他在國際上首創了天然維生素H催化生產新工藝,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目前國外相關企業已全部停產,轉從我國進口,我國也因此牢牢控制了市場的定價權;他發明的雙氯滅痛類系列原料藥芳香化清潔生產新工藝,屬國際獨創,徹底解決了傳統工藝高汙染、高能耗難題,產品已佔領80%國際市場份額;針對芳基丙酸類原料藥傳統工藝所存在的傳質傳熱重大工程問題,他發明了均相自催化芳基縮酮綠色重排技術,為該類產品提供了共性支撐技術,該技術已在多個品種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他開發了世界第一條喜樹鹼類原料藥化學全合成生產工藝,突破了天然資源制約此類抗癌原料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以上成果已在十餘家企業實現產業化,十餘年共創產值90億餘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重大的社會效益。成果先後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各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均排名第一)。目前,陳芬兒已發表SCI收錄論文131篇,主參編著作7部,獲國內外發明授權專利39件;當選院士前,他還獲得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中國化學會有機合成創造獎」、「中國藥學會傑出青年學者獎」、「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吳蘊初化學化工科技進步獎」等眾多榮譽。

  心系桑梓回報家鄉

  作為一位享譽海內外、身在他鄉的著名科學家,陳芬兒一直心繫家鄉,並竭盡所能為家鄉發展做貢獻。

  每當有了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家鄉撫州,選擇有經濟價值和發展前景的優秀科研項目,優先與家鄉企業開展合作研發及成果轉化。最富盛名的是「陳氏製造」——維生素H生產工藝,雖然由於各種客觀原因,合作沒有成功,但陳芬兒希望通過與家鄉企業合作,助推撫州走上科技創新發展之路的心願沒有改變。陳芬兒將「喜樹鹼類原料藥伊立替康催化不對稱全合成(第二代)」項目,再一次投向了家鄉。2014年4月,該項目在撫北工業園區進行中試。2015年1月6日,該項目中試結果評議會在撫州市召開,多位院士、專家專程前來考察論證。院士們認為,該項目採取化學全合成生產工藝,具有原料廉價易得、反應條件溫和、操作便捷、收率高、成本低等優點,具有顯著的創新性和競爭力,適合工業化生產,市場前景廣闊。

  陳芬兒說:「這個項目的中試及論證地都選在撫州,正是為了表達我對家鄉的眷戀和感恩!」2015年12月9日,,陳芬兒將自己關於抗艾、消炎藥物原料藥和中間體兩項最新科研成果推介給了家鄉企業,由江西富中藥業有限公司負責承接實施投產。

  2016年8月2日,由陳芬兒院士領銜的江西博雅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揭牌,撫州市首家市級院士工作站成立,也意味著撫州市在推進產學研合作、引進聚集高層次人才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在重大項目開發、高層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了「人才強企」新平臺。

  陳芬兒與家鄉企業達成一攬子科技合作計劃,推動家鄉企業與復旦大學開展市校、校企間的科研合作。2016年11月8日,復旦大學與博雅生物籤約共建「復旦—博雅製藥工程聯合實驗室」,轉化陳芬兒院士的他汀類心腦血管原料藥及中間體產業化重大科技成果項目,將在博雅欣和投產,有望在3年內實現產值100億元。

  陳芬兒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和橋梁紐帶作用,努力幫助家鄉引進技術、人才和項目,幫助家鄉開展科技協同創新,以科技創新驅動家鄉產業發展升級。

相關焦點

  • 撫州:情系桑梓的院士陳芬兒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等人的「瑞舒伐他汀鈉的製備方法」被授予特等獎。這一成果是陳芬兒與江西博雅科研人員共同研發的智慧結晶,這也是陳芬兒不忘初心、回報桑梓的一個縮影。  陳芬兒是土生土長的崇仁人,他曾先後就讀於崇仁縣白陂小學、郭圩中學和崇仁一中。陳芬兒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製的喜樹鹼類原料藥伊利替康是臨床使用最多的五大類抗癌藥物之一。
  • 魯南製藥聘任陳芬兒院士為首席科學家
    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在我市舉行。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據介紹,魯南製藥集團將依託院士科研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魯南製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和知名度,為臨沂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首席科學家是科研體系的核心,在人才集聚、項目凝練、科研組織、資源配置中具有關鍵作用。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來撫州幼師高專考察(圖)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撫州訊 通訊員黃 虹報導:4月1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來到撫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進行考察指導,校長萬曉定、副校長許細華等陪同考察。 陳芬兒院士與萬曉定校長、許細華副校長綜合樓前合影留念(黃虹攝)  陳芬兒院士系撫州崇仁人
  • 陳芬兒院士被聘任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本報臨沂訊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舉行。魯南製藥將通過與院士的合作,依託院士科研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魯南製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和知名度。
  • 陳芬兒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降血脂類藥物研究成果
    哈工大報訊(趙若曦/文 石英辛/圖)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陳芬兒做客科學家講壇,作了題為「他汀類降血脂原料藥不對稱合成——從化學動力學拆分到不對稱催化技術的演化」的報告。報告中,陳芬兒院士以其獨特的科學視角、縝密的表達方式、嚴謹的科學思維,向現場師生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復旦大學陳芬兒院士團隊招聘博士後,化學相關方向
    聯繫方式 中心團隊負責人陳芬兒院士簡介 陳芬兒,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先後在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和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獲藥物化學碩士學位和有機化學博士學位。
  • 蘭山區雙招雙引大動作,陳芬兒院士被聘請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陳芬兒被聘為首席科學家。蘭山區委書記王君師,蘭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永哲,蘭山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劉金波,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副總經理劉忠出席儀式,蘭山區有關部門和銀雀山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 復旦大學化學系陳芬兒:責任重於興趣—新聞—科學網
    今年是陳芬兒來到復旦大學的第19個年頭。在復旦大學化學系師生的眼中,他科研能力極強,態度極為嚴謹。正是這位「教授發明家」,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發了多項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料藥合成技術,為我國國民經濟作出了數以億計美元的重大貢獻。2015年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陳芬兒當選。 得知自己當選院士,陳芬兒甚是高興。
  • 復旦大學化學系陳芬兒課題組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鎮痛新藥
    近日,由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陳芬兒領銜的課題組發明了一條合成雙氯芬酸類藥物新路子,突破了國內外30年來一直採用的傳統生產工藝,極大地改善了嚴重環境汙染現狀和勞動條件,其原料成本大幅度下降,在國際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憑藉這一突破性成果,陳芬兒課題組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四次落選我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心繫祖國,無怨無悔
    對於我國科學家而言,最大的榮譽就是獲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頭銜。要想獲得兩院院士,就必須要在某一個科研領域有卓越的貢獻。李愛珍,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科學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本來是從事稀土金屬和金屬化學冶金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 盤點從中專到院士的科學家,英雄莫問出處,成功在于堅持
    院士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能夠當選院士,獲得最高學術稱號,他們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絕大部分院士擁有碩士、博士以及海外的留學經歷。然而有這樣幾位院士,他們的學歷不高,起步只有中專學歷,卻靠著超常的努力,不斷攀登科研高峰,一步步最後逆襲成院士。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們的勵志故事。
  • 2020院士家鄉行暨「金山英才」計劃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 鎮江籍...
    6位鎮江籍院士回到家鄉,62位領軍人才齊聚鎮江,共敘鄉情,共商合作,共襄盛舉,為推動鎮江加速奔跑、持續激發創新動能加油助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王禮恆,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錢清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資深技術顧問吳宏鑫,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祝世寧,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芮筱亭出席活動並參加座談。
  • 引得鳳凰歸桑梓
    回報桑梓:強帶動、促發展,突出示範引領 (畫外音)任職於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的博士生導師熊源泉,於2015年10月在家鄉泰和縣創辦了江西金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稻穀殼、竹材等農林廢棄物的高附加值工業化綠色產品的開發與利用。
  • 姚期智院士:心繫人民 懷揣赤子心
    姚期智院士雖說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們也有自己的祖國。如有侵權請告知人物名片姚期智 1946年12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算法、密碼學、及量子計算的國際先驅及權威。2016年底,因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年12月,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管委會主任。2019年4月20日,出任西安交通大學雙聘院士。2019年5月,出任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學堂班教授。2020年1月,上海期智研究院成立,姚期智擔任院長。(資料來源滄海沉雲史)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老先生是院士,但並不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對於很多學者來說這都是夢寐以求的終身榮譽,從設立以來,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的人數還未超過1000人,他們是一個國家最為聰明、最有貢獻的人。
  • 市委市政府向四名溫籍新當選中科院院士發賀信
    欣聞謝作偉、吳朝暉、滕錦光、沈志勳等4位溫籍科學家當選中科院院士,市委市政府11月29日向他們發去賀信,致以熱烈祝賀和崇高敬意。賀信中說,4位溫籍教授榮膺中國科學院院士,不僅是個人之榮光,亦是溫州之驕傲。
  • 心繫祖國,這位科學家曾任哈佛終身教授,如今毅然回國發展!
    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這樣一位心繫祖國的華人科學家,他是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擁有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多個頭銜,並且是哈佛大學聘請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他就是謝曉亮。
  • 身在異鄉,心繫中華!學成歸來的三任院士「掌門」
    作者:鄭金武身在異鄉,心繫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