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化學系陳芬兒:責任重於興趣—新聞—科學網

2020-12-08 科學網

陳芬兒 

■本報記者 黃辛 通訊員 餘茜

我剛開始做這一行的時候是出於興趣,40歲之後就變成了責任重於興趣。我們現在享受的是前人多少代努力創造的成果,那麼我們這代人,也應該給後代留下些什麼。一想到這個,我就精力無限。

今年是陳芬兒來到復旦大學的第19個年頭。在復旦大學化學系師生的眼中,他科研能力極強,態度極為嚴謹。正是這位「教授發明家」,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發了多項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料藥合成技術,為我國國民經濟作出了數以億計美元的重大貢獻。2015年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陳芬兒當選。

得知自己當選院士,陳芬兒甚是高興。生於1959年,作為一名「年輕」的院士,他還想要踏踏實實做點事:一是在近幾年內再做幾個原料藥生產新工藝的重大創新項目,希望能夠為國家作出貢獻;二是建立一支藥物化學和精細化工領域的學術研究團隊,培養一些相關領域的年輕學者,在復旦形成一個獨特的學科。

「實驗室只能建在中國」

藥物合成化學的主要方向有二:研發新藥和開發先進的製藥技術工藝。這兩個領域,陳芬兒都有涉獵。他用以申報院士的材料更偏向製藥技術,即從化學、環境工程等學科入手,對原料藥原有的合成生產工藝進行重大創新。

這樣的創新,是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創新,即運用現代有機合成化學,開發出高選擇性高定向有機合成反應,並將之變為原料藥生產的核心技術、進而獨創先進的生產工藝。縮短技術路線,極大地降低了原料藥的生產成本,使其有更好的「原子經濟性」(原料的轉化率高)且環境友好。

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有紮實、系統的理論研究作為基礎,並且能夠將之轉化為核心技術,用於解決一大類藥或一系列藥物的新工藝的獨創。在這個領域,陳芬兒成就斐然。

d-生物素,又名維生素H,是轉化酶的輔酶,也是蛋白質和脂肪中間代謝中的一個重要輔酶,它具有抗衰老性,在維持人和動物正常生長發育,保護皮膚、羽毛和骨髓健康等方面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此前,近50多年的時間,d-生物素的合成技術一直被瑞士的羅氏公司(Roche)所壟斷。

2001年,陳芬兒的團隊歷經10年,研製出了更便捷巧妙、更高效低廉製造d-生物素的全合成新路線,在國內投產後,使得該藥物的生產成本從每公斤1.5萬元,降到每公斤0.25萬元,使我國從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主導了國際主要市場,打破了羅氏公司的壟斷局面,並且將原先羅氏公司的壟斷銷售價每公斤5.5萬元降低到0.55萬元,羅氏公司等全球所有公司被迫停產。

羅氏公司為了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先後提出10萬美元的月薪聘請陳芬兒加盟,在歐洲為他建立實驗室的要求,都被陳芬兒一一拒絕。陳芬兒說:「實驗室只能建在中國,建在上海,建在復旦大學。」2004年,羅氏公司出資3600萬元,在復旦建立了聯合實驗室。這就是化學西樓北側「小白樓」的由來。

這項技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陳芬兒因此被授予2005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中國專利金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大獎。15年過去了,至今這項技術仍在全球領先,獨領風騷。

而這只是陳芬兒眾多成果中的一項。他研發的雙氯芬酸類藥物,從中國出口到全球152個國家,據統計,每天造福數以億計的患者。「科學技術就是要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陳芬兒說。

「應該給後代留下些什麼」

每年,陳芬兒的團隊幾乎都有3個製藥或新藥項目投入生產。產學研轉化效率極高的背後,是陳芬兒的精準選題和團隊多年的努力。對於其中訣竅,他如是介紹:「一是選的課題一定要有用,能夠解決現實問題,能夠對國家有所推動。二是要堅忍不拔,很多項目都是五六年前,甚至10年前就開始關注的。前幾年我們要做基礎研究,後幾年要探索如何實現、最佳路徑是什麼。很辛苦、很耗時,不是一下就能做成的。」

「勤奮」是學生對陳老師的概括——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檢查完實驗室,陳老師就直接睡在了辦公室。早上七八點起床,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外地開學術研討會,或是在國內合作的工廠。但無論人在哪,只要一有時間,陳老師的心就飛到了實驗室。有一次他去北京出差,早上去晚上歸,回來直奔實驗室,照例幹到半夜三更。

多年以來,陳芬兒一直堅持在科研一線,他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而且要解決重大的科學工程問題,「如果自己不在一線工作,很難判斷情況」。至今他也時常到工廠,和工人師傅一起做事、聊天、吃飯。他覺得能夠從經驗豐富的工人師傅那裡,得到很多啟示,反過來又能夠帶給他在科研方面的靈感。

「責任」一詞,是陳芬兒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剛開始做這一行的時候是出於興趣,40歲之後就變成了責任重於興趣。我們現在享受的是前人多少代努力創造的成果,那麼我們這代人,也應該給後代留下些什麼。一想到這個,我就精力無限」。

「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陳芬兒科研上的嚴謹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在系裡是出了名的。

對於大部分理工科學生而言,組會或文獻匯報會是家常便飯。在開會的前一周,他們往往如臨大敵:要準備材料、匯報實驗進度和結果,並提出問題;要分享自己閱讀文獻的收穫,並接受老師的發問與評點。

陳芬兒的組會頻率是每周一次。每周,學生們都會在「小白樓」二樓的會議室,向老師匯報一周的工作、實驗的進度、取得的結果和遇到的問題。陳芬兒對之一一解釋、分析原因、討論解決方案,並布置未來一周的實驗計劃。

陳芬兒表示,應用研究往往取決於經驗,學生做實驗可能每天都會遇到問題,就必須及時解決。因此,即使出差在外,他也會每天晚上和學生以電話溝通,解答疑問。

會議室的牆上,貼著一張愛因斯坦的海報。那是陳芬兒從愛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帶回來的。他說,把愛因斯坦圖像貼在這裡,是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看到海報就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要怎麼努力,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

除了要在科研方面下功夫,陳芬兒還常常帶學生下工廠,了解實驗室中的合成方法與工廠中大批量生產的差異,也讓學生身體力行,和工人們一起幹活兒,體驗原料藥現代化生產過程。

《中國科學報》 (2016-02-19 第2版 人物)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化學系陳芬兒課題組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鎮痛新藥
    近日,由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陳芬兒領銜的課題組發明了一條合成雙氯芬酸類藥物新路子,突破了國內外30年來一直採用的傳統生產工藝,極大地改善了嚴重環境汙染現狀和勞動條件,其原料成本大幅度下降,在國際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憑藉這一突破性成果,陳芬兒課題組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心系桑梓的陳芬兒院士
    近年來,在撫州市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熱潮中,在贛撫大地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的進程中,不時閃現著一位潛心科研事業、攀登學術高峰、情系故鄉發展的科學家身影,並成為撫州人引以為豪、津津樂道的科技人物典範,他就是從撫州市崇仁縣走出的,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
  • 復旦大學陳芬兒院士團隊招聘博士後,化學相關方向
    崗位待遇 按照復旦大學規定的相應的職稱待遇執行,團隊也會鼓勵並幫助青年教師作為負責人申請國家、地方以及企業等項目。 聯繫方式 中心團隊負責人陳芬兒院士簡介 陳芬兒,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先後在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和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獲藥物化學碩士學位和有機化學博士學位。
  • 陳芬兒院士被聘任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本報臨沂訊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舉行。魯南製藥將通過與院士的合作,依託院士科研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魯南製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和知名度。
  • 魯南製藥聘任陳芬兒院士為首席科學家
    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暨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在我市舉行。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陳芬兒,中國工程院院士,精細有機化工和原料藥製造專家,現任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精細有機化工原料藥製造技術及工程化研究。在聘任儀式上,陳芬兒院士表示,我國醫藥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廣泛利用社會資源,引進外部智力和技術成果,達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已成為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 蘭山區雙招雙引大動作,陳芬兒院士被聘請為魯南製藥首席科學家
    8月14日,魯南製藥集團與陳芬兒院士項目合作籤約,陳芬兒被聘為首席科學家。蘭山區委書記王君師,蘭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永哲,蘭山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劉金波,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副總經理劉忠出席儀式,蘭山區有關部門和銀雀山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 復旦大學化學系李明洙教授課題組招生、招聘公告
    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將個人簡介和研究興趣發送至mslee@fudan.edu.cn,並請在郵件標題註明PhD Application或者Master Application。  其他條件請參考復旦大學化學系網站的要求和錄取條件,《化學系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請-考核」制選拔辦法》(https://chemistry.fudan.edu.cn/f1/29/c21866a258345/page.htm)。請注意,截止時間為2021年1月24日。
  • 撫州:情系桑梓的院士陳芬兒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等人的「瑞舒伐他汀鈉的製備方法」被授予特等獎。這一成果是陳芬兒與江西博雅科研人員共同研發的智慧結晶,這也是陳芬兒不忘初心、回報桑梓的一個縮影。  陳芬兒是土生土長的崇仁人,他曾先後就讀於崇仁縣白陂小學、郭圩中學和崇仁一中。陳芬兒在精細化工製藥技術領域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研製的喜樹鹼類原料藥伊利替康是臨床使用最多的五大類抗癌藥物之一。
  • 復旦大學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有效性—新聞—科學網
    復旦大學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有效性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王鴻飛(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 過去六十年中,《中國科學報》以及科學網在傳播科學精神理念和讓人們了解科學動態與科學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的成就。在中國科學報社60周年社慶之際,衷心祝願《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在新班子的領導下,為中國的科學傳播和科學文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來撫州幼師高專考察(圖)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撫州訊 通訊員黃 虹報導:4月1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來到撫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進行考察指導,校長萬曉定、副校長許細華等陪同考察。 陳芬兒院士與萬曉定校長、許細華副校長綜合樓前合影留念(黃虹攝)  陳芬兒院士系撫州崇仁人
  • 復旦大學揭示DNAzyme剪切RNA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2月11日上海訊(記者黃辛通訊員李沁園)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日前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上海交大與復旦攜手組建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新聞—科學網
    根據上海市科委發布的最新信息,上海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組建,在兩校各設分中心,並聯合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相關高校和代表性企業進行組建
  • 港大化學系抗菌藥物研究獲得重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 (記者韓琨)近日,記者從香港大學處獲悉,由香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李學臣團隊及其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夥伴在國際學術期刊
  • 陳芬兒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降血脂類藥物研究成果
    哈工大報訊(趙若曦/文 石英辛/圖)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陳芬兒做客科學家講壇,作了題為「他汀類降血脂原料藥不對稱合成——從化學動力學拆分到不對稱催化技術的演化」的報告。報告中,陳芬兒院士以其獨特的科學視角、縝密的表達方式、嚴謹的科學思維,向現場師生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復旦在近紅外螢光成像導航手術研究領域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該工作得到了復旦大學化學系、聚合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學者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上海科學技術規劃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 科慕公司與復旦大學第一屆「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結果公布
    上海2020年12月30日 -- 12月29日,在鈦白科技、氟產品和特殊化學品行業擁有市場領先地位的全球性化學公司 -- 科慕公司(Chemours)(NYSE:CC)與復旦大學共同舉行了第一屆「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頒獎儀式。
  • ...尼爾斯·玻爾|寧波諾丁漢大學|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楊福家|復旦...
    申報館ThePress,主題為「從復旦到牛津」的《牛津筆記》讀書沙龍,除了朗誦若干段《牛津筆記》節選外,並沒有對這本新書有過多介紹。在《牛津筆記》作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的推動下,特邀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擔任復旦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現任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的楊福家成為主角。
  • 教授擔心應試教育抹殺學生科研興趣
    東方網7月20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7名高中生,有4名學生認為學習壓力過大而無暇創新,這是發生在昨天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上海科學營閉幕式前的一幕。教授們在感嘆這些中學生 「有想法有能力」的同時,也擔心他們的科學興趣會被應試教育制度所抹殺。  昨天下午,7名高中生代表和2名復旦大學教授接受了記者採訪。
  • 復旦大學2019-2020學年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擬推薦名單公布!
    研究生團工委在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團委的指導下,開展2019-2020學年度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的評選工作。12月1日上午,2019-2020學年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終審答辯會在邯鄲校區逸夫科技樓一樓報告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