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受歧視的一個群體,時間長達幾百年,為何卻從不反抗?

2020-12-05 希望的燈不熄滅

從古到今,有很多例子表明,不團結就會導致失敗。常言道:「心不在焉,烏合之眾爾據傳蘇秦分別遊說韓趙魏燕四國,讓他們齊心協力,一同出兵攻打秦國。但是各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既不想出錢出力,也想在攻打秦國之後分一杯羹。所以大家互相推諉,不肯前進。最後也沒把秦國弄得一塌糊塗。這次合作,表面看來聲勢浩大,目標一致,實則心有餘而力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勁頭自然而然就沒有了,實則成了一盤散沙。合攻秦不就是一個玩笑?

不團結將無法達到目的。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是三個和尚挑水喝,大家都聽過了。一僧挑水喝,二僧提水喝,三僧沒水喝。這個故事包含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很少有人真正做到。一個群體存在於美國,其原因是由於不團結造成的不公平待遇。從童年時代起,我就在書本上看到馬丁·路德·金寫的一篇文章,我夢想著描述黑人在美國所遭受的歧視。

在演講中,馬丁·路德·金說到:「我們順理成章地認為,黑人在美國的地位是最低的,其實不然。在美國,最受歧視的不是黑人,而是受歧視數百年卻從不反抗的群體。這群人是亞裔。如其名,他們是居住在美國的亞洲人。通過新聞,我們經常知道黑人經常一起上街遊行,反抗他們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們說,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

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他首次提出了這種反對的理論。這一理論已被廣為傳播。但是,美國有很多群體,為什麼唯獨黑人給人的印象卻只有黑人受到不公平對待?是否其它群體也能像白人一樣享有同等的教育、機會和地位?回答為不。

在美國亞裔人群中,最受歧視。除膚色外,外貌也與西方人截然不同。大部分美國人對亞裔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勞動、偷渡、對待亞裔的態度等方面,當然也就好不了多少。那麼,既然亞裔是最受欺凌的群體,為什麼從來沒有媒體報導這件事?

華裔婦女在美工作的第一個原因是亞裔婦女內部不團結。大部分亞裔群體來自不同的國家,彼此之間很少溝通,對於所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很多都採取隔離的態度。另一群人中也存在著相互看不起的情況,更不用說會伸出援助之手,同舟共濟。與此同時,亞裔也有新老派系的分野。

華裔也可以分為大陸派、東南亞派、臺灣派等,而大陸派也可以有地域劃分,比如廣東華裔、福建華裔、內地華裔等等,雜亂無章。華裔美國人也幾乎是繼承了國內地域和身份的這一套觀念,導致他們自己無法統一。另一個原因是華人太低調了,他們可以忍受一切,

古人云:人善受人欺,馬善受人騎。在歧視面前,一味選擇隱忍不發,忍氣吞聲,想要平息風波,不想多生事端。想像別人也會換位思考,了解自己的處境和態度。但是世上的事,光靠耐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但沒有得到別人的尊敬,反而助長了別人的囂張,更是肆無忌憚地欺凌別人。

亞裔人口總體經濟狀況並不差,雖然比許多黑人生活條件好,但仍然受到黑人的歧視。很明顯,誠實只會像出氣筒一樣被欺負。在美國的暴動中也可以看出,華裔遭到毆打,商店遭到破壞,警方對此態度冷淡,對所發生的一切幾乎視而不見。除此之外,亞裔人口相對較少,數量與財富、能力同等重要。這就是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的道理。

亞裔的人數對白人、黑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本地人對亞裔的暴動一點也不擔心。因此,自然而然的,亞裔會更加欺凌。黑人和亞裔受到了不平等對待,兩種不同的對待方式。顯然,團結的重要性無處不在。一家人,一小群人,一個國家,需要團結。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是一個大家庭,民族團結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歷史的教訓處處提醒著我們。因民族矛盾而產生的衝突,是對我們最好的忠告。

總結

團結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礎。生存於社會,分工不同,但都需要我們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筷子容易斷,筷子不容易斷,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團結起來才是正道。

相關焦點

  • 當黃種人在美國被歧視,中國人希望團結,但日本人選擇甩鍋中國人
    ,當反種族歧視抗議還在全美持續之際,美國洛杉磯一帶又出現了針對日本人的歧視事件。美國洛杉磯一家由日本人經營的廚具商店入口處被貼上多張貼紙,貼紙上寫著「這裡是美國,不需要日本人賣的東西」、「你們這些猴子,滾回日本!」、「不聽話就炸了你們!」等含有威脅、侮辱性字眼的話語。
  • 華人在美國受歧視,特別是疫情下更嚴重,為何有些華人不願回國?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為何受到歧視也要留在美國?找準原因並不難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對華人有看法,沒有得罪之意,畢竟血液裡流淌著華夏血液,而且大部分華人對祖國有著很深感情,有些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疫情在全球爆發後,部分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選擇回國,有的甚至感染後還要回來,比如重慶那一位。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導語: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由於受疫情影響,社會矛盾和種族矛盾日益突顯。先後出現了多起黑人和白人警察發生的衝突的事件,並由此引發了全美甚至世界範圍內的反種族歧視遊行。在各種抗議活動中,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亞裔美國人的態度明顯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亞裔認為,應該和非裔團結起來,共同反抗美國社會對於白種人以外的少數族裔的不公正待遇,粉碎美國歷史上那些鼓勵亞裔和非裔形成對立並互相攻擊的陰謀政策。
  • 全球受歧視的黑人群起抗議時,為何南非白人反而受到黑人歧視?
    ▲南非共和國位於非洲最南端如此出眾地理位置和礦產資源,自然引來了諸多覬覦者。自16世紀起,幾百年的時間裡,諸多歐洲白人入侵此地,並長期佔據著南非的統治地位,掌握了南非國內大部分的財富和政治權力。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這些歐洲白人殖民者相互通婚,逐步發展為以荷蘭裔為主的南非白人民族——阿非利卡人(舊稱布爾人)。他們將戰敗的黑人土著民族變為農奴,甚至明文規定「黑人與白人之間不得享有平等」,南非地區的種族歧視歷史自此開端。19世紀,經歷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實力大漲,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擴張自己的殖民地。
  • ,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文章講述了新冠疫情之下亞裔群體無端遭受種族主義歧視與攻擊的現狀,希望亞裔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能夠引起其他群體的關注。 納瓦羅是來自舊金山的一名護士,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已讓他倍感焦慮。病毒最早是在中國被發現的,隨著病毒在全世界蔓延開來,美國亞裔便遭受了毫無根據的指責與攻擊。 那一刻,納瓦羅真的倍感憤怒。 「我第一反應就是朝他罵回去,但深吸一口氣之後我意識到那樣做可能會讓我處於危險當中。」
  •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種族歧視在英國是犯罪,為什麼視頻裡的英國人都說「we like it」,因為他們真的認為下面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正確的。  什麼是種族歧視 在中國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過種族歧視,所以當出國之後一開始遇到種族歧視完全不明白遇到了什麼情況,在不斷地被西方白人歧視之後,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考察西方各國,進行相關閱讀。
  • 美國什麼是工作場所歧視,它如何影響不同的社會認同群體
    什麼是工作場所歧視,它如何影響不同的社會認同群體?儘管多樣性有其好處,但管理人員還必須面對只有通過適當領導才能解決的挑戰。在組織中觀察到並在研究中進行研究的一些最常見挑戰包括組織依戀程度降低以及對工作多樣性計劃和方案的誤解。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編者按】中國赴美留學生是身處兩國人文交流最前沿的一個群體。從中國改革開放一路走到21世紀第三個十年即將展開,人們對留學目的、就業選擇、發展前景等問題的考量都在發生變化。誠然,個體抉擇都是獨特的,一次採訪難以概述全貌。但這些真誠的口述實錄有一個共通點令人印象深刻——人才流動本質上是機遇的流動。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來源:海外網人們在美國華盛頓國會附近遊行。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當地時間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遭遇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隨後身亡。弗洛伊德之死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陳年瘡疤,引發國內外輿論譁然。
  • 偏見與歧視,為何時時都在毒化社會和心靈?
    但度假村的經營者卻寧可少做一個客人的生意,也不願意接納猶太人。這說明了什麼?舉這個案例,不是為了凸顯我們的某種優越感。因為就在幾年、十幾年前,在我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也分別盛行著對河南、安徽、江蘇北部、貴州、四川等省份人員的歧視。
  • 一個特別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
    除直接構成傷害的言行外,亞裔美國人還要直面多重就業歧視。亞裔群體在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貧困率方面本就呈嚴重兩極分化,眼下,從事保潔、餐飲、物流等低收入服務業的勞動者,更是不得不在醫療保險、病假工資及防護措施不足的條件下工作,並承擔遠高於其他族裔的失業風險。
  • 黑人為什麼是世界最懶惰的群體呢?生物專家:可能與物種進化有關
    按理說,作為人類起源的非洲黑人,該是最勤勞的群體才對。但是現代世界,恰恰黃種人和白人成為最勤勞的群體,所以他們創造了整個近現代的發展,近現代的科技,也才有了現在的富裕和發達。反而是黑人,卻成為世界最懶惰的群體,這到底是為何呢?在世界民族和群體劃分中,公認的最勤勞的民族那是中華民族,自古幾千年,一雙勤勞的雙手,使得中華民族興盛不衰。而最為懶惰的群體,當屬黑人莫屬。我們知道非洲為何那麼窮困,在歐美的黑人移民,為何大多窮困,居住在貧民窟。
  • 【李東輝專欄】溫柔的反抗
    其理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直立行走,而完成這一質的飛躍的承擔者便是前肢受殘的類人猿。可能是因為疾病,可能是因為意外摔傷,也可能是在與其他動物爭鬥時被咬傷或者來自同類的自相殘殺,出現了一個數目可觀的前肢殘疾的類人猿群體,他們或它們以無法靠四肢行走,為了活下去,他們或它們只好強迫自己學會用後兩條腿走路,他們或它們承受著同類的鄙夷與恥笑,忍受著心中的痛苦與無奈,艱難而執著地完成著一次次自我超越,終於,他們學會了直立行走,甚至奔跑。
  • 美國警察當街虐殺黑人:白人與黑人大部分的矛盾來源於種族歧視
    「人權」這個詞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被反覆提及,因為它賦予了每個人平等生存的權利,然而在這件事裡,我看到的是白人對黑人人權的肆意抹殺。說白了,很多白人與黑人之間矛盾衝突的起源都是種族歧視,試想,若涉嫌使用假幣的男子是白人,事態必定不會這樣發展。
  • 中國品牌黑人牙膏,為什麼會歧視,起源於華盛頓的黑奴假牙
    種族歧視,在美國歷史上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有一些當事人反映,在這幾百年當中,黑人問題從未間斷過。而這一段歷史是從十五十六世紀的「三角貿易」開始的。 持續了四百多年的黑人歧視問題
  • 都說黑人被歧視,然而這種白人被歧視得更慘,只因脖子上一個標誌
    01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對黑人的歧視一直是一個較大社會問題,美國的黑奴制度雖然廢除,但歧視黑人的現象並未根絕。實際上不止是黑人,黃種人、拉美裔美國人也常常在美國社會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同為白人卻被安上「紅脖子」這一帶著濃厚歧視色彩的稱呼的農村人,同樣在美國社會上會屢屢遭遇歧視。
  • 春秋航空不讓抑鬱症患者登機,就是歧視該群體?
    出於對其他乘客的考慮,春秋航空在遇到這樣的抑鬱症患者時,在多次安撫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拒絕其登機,被當事人質疑是在歧視抑鬱症群體。兩害相權取其輕,春秋航空做錯了嗎?有人認為病情表徵如此明顯確實不該上飛機,也有人覺得這是在歧視抑鬱症群體。14日晚間,春秋航空回應了此事,表示"鑑於工作人員多次安撫旅客,旅客情緒仍無法平復,基於安全因素,春秋航空勸退旅客,辦理了機票全退手續。在旅客情緒比較激動、病情不明,沒有專業醫療意見的情況下,出於對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飛行安全的考慮,謹慎地做出這一遺憾的決定。
  • 百年後,為何全世界都在找他—一個被賣到美國的中國人創造的偉業
    百年後,為何全世界都在找他—丁龍,一個被賣到美國的文盲所創造的偉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的世界頂級大學,於1754年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布的《國王憲章》而成立,最初名為國王學院,1896年正式更名為哥倫比亞大學。
  • 美國經濟持續萎縮,多數家庭陷入財務困境,低收入群體首當其衝!
    根據最近美國媒體,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美國全部地區最大的四個城市中,至少有超過一半的家庭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美國整體社會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國家經濟不景氣和健康不平等,諸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財務危機而且仍然處於不斷惡化之中。
  • 價格歧視:雙十一的真相
    有人把次貸危機歸因為資本家的貪婪或者金融創新,這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資本家從來都是貪婪的,金融創新本身也沒有錯,我們不可能遏制一個行業的進步。本質原因其實是政府強制禁止商業銀行的歧視行為。在之前能拿到貸款的人大多數是白人,而那些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拿到貸款的概率就低很多。要知道商業銀行都是很精明的,隨便歧視一個群體是要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