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新冠病毒!」,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2020-12-01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4月4日,美聯社刊發《亞裔美國人用社交媒體發起反擊》一文。文章講述了新冠疫情之下亞裔群體無端遭受種族主義歧視與攻擊的現狀,希望亞裔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能夠引起其他群體的關注。

6日,在紐約法拉盛華人社區長島鐵路車站,一列停靠的列車乘客寥寥。(圖片來自中新社)

全文摘編如下:

凱爾·納瓦羅(Kyle Navarro)正蹲下鎖自行車,突然他發現有一個白人老頭正盯著他看。納瓦羅是一名菲裔,他試圖忽視眼前所發生的事,但很快他的想法就被打破了。那個白人老頭經過納瓦羅身邊之後又回過頭罵了納瓦羅。

納瓦羅說,他「朝我所在的方向吐口水,之後又繼續向前走」。

納瓦羅是來自舊金山的一名護士,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已讓他倍感焦慮。病毒最早是在中國被發現的,隨著病毒在全世界蔓延開來,美國亞裔便遭受了毫無根據的指責與攻擊。

那一刻,納瓦羅真的倍感憤怒。

「我第一反應就是朝他罵回去,但深吸一口氣之後我意識到那樣做可能會讓我處於危險當中。」納瓦羅說。

上周,納瓦羅在推特(Twitter)上將這一醜陋時刻轉變成了一個談論種族主義的機會,獲得了成千上萬人的關注。

如今,面對借疫情發起的種族歧視,美國亞裔正通過社交媒體組織並發起反擊。過去兩周內,網絡上出現了許多諸如「洗刷仇恨」「種族歧視也是病毒」「我不是新冠病毒」的話題標籤,越來越多的攻擊事件通過在線平臺發布。

從二戰期間日裔美國人遭到扣押,到1980年代一名華裔被美日競爭下憤怒的汽車工人殺害,歷史上被當成替罪羊的美國亞裔迫切需要消除偏見與冷漠。

為實現這一目標,上個月華人權益促進會(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和亞太規劃政策委員會(Asian Pacific Planning and Policy Council)聯合建立了仇恨行為上報中心。與此同時,紐約總檢察長也開通了仇恨行為上報熱線。國會參眾兩院的民主黨人擔心歧視會造成傷害,並提出了譴責反亞裔種族主義的決議。

「從歷史中我們就知道這種情況會越發嚴重。」華人權益促進會聯合執行主任辛西婭·崔(Cynthia Choi,音譯)如是說:「隨著壓力和焦慮不斷增加,我們知道仇恨事件會隨之增多。」

該中心已收到來自美國各地的1000多份報告,人們上報的仇恨事件各種各樣,有吐口水,還有從車中往外投擲瓶子。據ABC News報導,聯邦調查局(FBI)向地方執法機構發送的一項報告就做出了攻擊事件會驟增的預測,其中還寫到上個月發生在德克薩斯州山姆會員商店(Sam's Club)的一起案件,當時一名亞裔男子和他的兩個孩子在那裡被人刺傷。嫌犯只有19歲,他說自己行兇是因為他以為父子三人在「傳染他人」。

反對美國亞裔的這場惡浪不知從何時而起,如今美國經濟也在衰退,這與1982年的情況如出一轍。當時,美籍華人陳果仁(Vincent Chin)在底特律被兩名下崗汽車工人打死,理由是二人對日本與美國競爭感到氣憤。而如今,幸虧有了社交媒體,年輕一代的亞太裔美國人能在另一個可能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時刻大聲疾呼。辛西婭·崔說,她希望社交媒體能讓亞裔以外的其他群體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種族主義攻擊也當成是自己的問題來對待。

隨著攻擊事件越來越多,奧克蘭市(Oakland)華裔作家謝漢蘭(Helen Zia)擔心這種態勢可能會引發另一場陳果仁遭受過的慘案。當年陳果仁被殺時,謝漢蘭也住在底特律。

「這種程度的憤怒……它已經出現了。」謝漢蘭說,「只要新冠病毒還在,仇恨『病毒』就會存在,仇恨『病毒』還將越來越嚴重。」(原標題:「我不是新冠病毒!」 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來源: 戰疫速遞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相關焦點

  • 「我不是病毒」——全球「連線」發出理性呼喚
    面對少數國家個別人和媒體連續出現不友善甚至辱華仇華言行,有亞裔網友在社交網站上發起「我不是病毒」行動,反對歧視亞裔群體。活動隨即得到海外華人積極響應,並「接力」至海內外各大社交媒體平臺,「全球連線」發出理性聲音。
  • 美國最受歧視的一個群體,時間長達幾百年,為何卻從不反抗?
    一個群體存在於美國,其原因是由於不團結造成的不公平待遇。從童年時代起,我就在書本上看到馬丁·路德·金寫的一篇文章,我夢想著描述黑人在美國所遭受的歧視。在演講中,馬丁·路德·金說到:「我們順理成章地認為,黑人在美國的地位是最低的,其實不然。在美國,最受歧視的不是黑人,而是受歧視數百年卻從不反抗的群體。這群人是亞裔。
  • 新冠疫苗也種族歧視?MIT研究:疫苗對亞裔無效率是白人的250倍
    2020年12月,智利的南極基地確認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至此,人類最後的一塊大陸「失守」,七大洲已全部被新冠病毒「入侵」。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在各種抗議活動中,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亞裔美國人的態度明顯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亞裔認為,應該和非裔團結起來,共同反抗美國社會對於白種人以外的少數族裔的不公正待遇,粉碎美國歷史上那些鼓勵亞裔和非裔形成對立並互相攻擊的陰謀政策。
  • 新冠肺炎亞裔歧視?Youtube頻道社會實驗結果是這樣…
    【華商時報編譯報導】據比利時當地媒體DH
  • 對抗精神瘟疫,美國亞裔要向「美白」說不
    病毒之所以讓人感到恐懼,正因為我們對它缺乏了解,但《瘟疫公司》把病毒置於遊戲玩家的控制之下,這讓人感到心中有數。而人類,大家都知道,是很容易犯錯的。 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應對不力,以及由此引發的種族仇恨、社會敵意的大流行,已經痛苦地表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在美國。
  • 白人歧視黑人,所有人都歧視亞裔,這就是好萊塢現狀麼?
    今天就想和大家談談國外影視圈的「亞裔歧視」。  熟悉的歧視   美利堅是個典型的移民國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都匯聚到這個國家,撩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 美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實際仇視亞裔數字應比統計數字更多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於7日早上獲邀參加由蔡玟慧律師事務所和另一家美國律所合辦的座談會
  • 新冠核查 | 輝瑞疫苗對亞裔有效率不到75%?假!
    隨著美國陸續批准輝瑞/BioNTech和Moderna兩款新冠疫苗以及首批輝瑞疫苗抵達新加坡,有關輝瑞疫苗對亞裔的有效率問題成為關注點。經核查,輝瑞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數據確實顯示其對亞裔的有效率為74.4%,但試驗中亞裔參試者的數量很有限。而且,輝瑞疫苗已經通過美國FDA批准,足以證明其有效性和保護作用已經達到要求。
  • 川普將唐人街居民視作中國人被批:亞裔永遠是外國人?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川普總統周四發布的一條推文引發了大量美國社交媒體用戶的批評,這條推文似乎把唐人街的居民等同於從中國來的人。川普在推文中分享了2月份的一段視頻,那是在加州因新冠疫情發布「居家」命令的三周之前,視頻中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呼籲人們去走訪附近地區的唐人街。據悉,該視頻剪輯自佩洛西與當地企業主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他們敦促各地居民不要歧視亞裔企業。佩洛西在視頻中說:「你們每個人都應該來唐人街。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紐約羅斯·裡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表示,美國是一個移民「大熔爐」。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雖然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行不多了,但實際上少數族裔在就業、求職等方面依舊面臨著各種「隱形歧視」。失業、貧窮、曾感染新冠病毒……弗洛伊德生前的種種遭遇可以說是美國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謠言一: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一段時間以來,所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陰謀論在海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伴以諸多毫無科學依據的想像與猜測。而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各大主流媒體援引多家權威機構的研究結果,發布一系列多語種闢謠報導,堅持以科學粉碎謠言。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以直言不諱著稱、被中國網友稱為「美國鍾南山」的流行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為病毒源自中國實驗室的陰謀論「潑冷水」。
  • 一個特別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
    儘管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現場慶祝活動受疫情所限,但隨著汙名化與騷擾事件的持續增加,亞裔精英和社區正努力通過線上會議、社交媒體宣傳、募款、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建立起新一輪「統一戰線」,以「強化泛族裔認同」為底色,揭露並譴責各類種族主義劣行。王聰悅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對亞太裔美國人而言可謂心中五味雜陳。
  •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
  • 美頂尖大學招生:亞裔生面臨「亞裔稅」,多元性或成歧視藉口
    圖中抗議者手持的標語板上寫著:「支持公平高校入學」「廢除種族配額制」「平等的教育機會」美國司法部近日宣布,哈佛大學等美國多所高校在招生過程中涉嫌歧視亞裔學生,對此將展開調查,如果證據確鑿將提起訴訟。一個時期以來,關於美國高校的招生政策是否對亞裔不公平,一直存在爭議。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美國頂尖高校招生時,亞裔學生需要表現得比其他族裔學生更加優秀,才可以獲得平等的錄取機會。這一現象令不少亞裔學生不滿,認為受到了歧視。然而,校方則援引美國最高法院的一份裁決稱,學校有權將膚色作為招生時的一項考量因素,因為這樣做可以保障校園的「種族多元性」。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由於亞裔家庭注重子女教育,這些學歷較高的亞洲第一代移民的孩子普遍取得了非凡的學習成績。相比其他種族,亞裔美國人的成績和SAT分數更高,他們更有可能從高中畢業並上大學,並且也更有可能上大多數精英大學。這種優勢被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美國多家主流媒體稱之為「移民方面的超選擇性」。
  • 2020年美國亞裔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召開
    在今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的特殊時期,國內專家、學者、學生依舊對美國亞裔文學的研究以及此次會議充滿了熱情,會務組收到了百餘份回執,但因為疫情,會務組不得不勸退了一些希望與會者,但便如此,我們仍有86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這充分說明了美國亞裔文學研究大有可為。他說,我們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疫情之思:變局中的美國亞裔文學」。疫情是2020年的一個關鍵詞,疫情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 當黃種人在美國被歧視,中國人希望團結,但日本人選擇甩鍋中國人
    ,當反種族歧視抗議還在全美持續之際,美國洛杉磯一帶又出現了針對日本人的歧視事件。美國洛杉磯一家由日本人經營的廚具商店入口處被貼上多張貼紙,貼紙上寫著「這裡是美國,不需要日本人賣的東西」、「你們這些猴子,滾回日本!」、「不聽話就炸了你們!」等含有威脅、侮辱性字眼的話語。
  • 中國人吃蝙蝠染上新冠病毒?美國二十四謊言
    《紐約時報》、美國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西方主流媒體報導,由於將亞裔群體與新冠病毒不當關聯,美國亞裔面臨嚴重排外情緒,屢屢受到種族歧視的騷擾和攻擊。謊言2:武漢是病毒源頭。事實真相:武漢首先報告疫情不等於就是病毒源頭,新冠病毒源頭尚未確定。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要以科學為依據,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去研究。
  • 川普「周記」:誰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了我
    原標題:川普「周記」:誰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了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鍾書毓距離大選只剩一個月的時間,集會、私人籌款活動、總統辯論以及白宮活動,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新冠之前忙碌地出現在各大場合併與多人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