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科學家歸國發展,自研「發電玻璃」,或能打破未來能源桎梏!

2021-01-15 羽昕天

放眼現在世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創新的最大驅動力和引擎有兩點,一點是科學技術,另外一點就是青年才俊。科學技術是現在世界的第一生產力,極大的促進經濟力量的發展。青年才俊,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中堅力量。一個國家的繁榮強盛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者的努力,離不開每一位熱血青年的奉獻。如今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等各方面名列世界前列。

「第二個錢學森」的回國

目前,我們的經濟體量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實力也排名世界前列。自主創新研究能力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進步,可是在一些領域我們依然技不如人。這些隨著時間的發展都不會是問題,這些問題終將會被解決,因為有無數的熱血青年在祖國發展上前赴後繼,有數學界的華羅庚,橋梁建造界的梁思成,空氣動力學界的錢學森等等。進入新的時代更多的外國留學者回到祖國,其中就有一位被稱作「中國未來的第二個錢學森」,他就是——潘錦功。

潘博士研發的「普通」玻璃

潘錦功出生於浙江杭州市,在國內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成績優異被派往美國名校深造。潘錦功在美國深造期間他表現出優異於常人的科研天賦,在他還是在校學習的學生時就研製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玻璃。他研製發明的這種玻璃用肉眼看和我們生活中的普通玻璃並沒有什麼特別,可是把這種特殊的玻璃放在太陽下就別有天地了,這種玻璃可以吸收利用太陽能發電!

我們知道有風能,水能,潮汐能,地熱能發電,也知道太陽能發電是目前相對普及的方法。可是,太陽能發電藉助的是太陽能電池板,潘錦功藉助的是一塊看似普通簡單的玻璃就可以發電。

科研發明成為學術界的明日之星

潘錦功博士研發的太陽能發電玻璃相比於普通的水能,地熱能,風能發電,它的建設成本更低,生態影響也更小,還可以反覆利用,這極大的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這項技術不管是使用於軍事領域還是社會民生領域都是利國利民的,這項技術除了上述的優勢還有一個就是適用方面廣闊,市場大,能夠有效的普及。

也正是因為這項社會影響巨大的科研發明讓潘錦功在美國科學界一夜走紅,成為美國科學界特別是光電材料界的明日之星。這項意義非凡的研究很快引起了美國相關部門的注意,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混合的國家,每年都在國際上物色各種身懷絕技的人才希望他們留到美國,促進和幫助他們國家的發展。

相關部門的誘人條件

美國相關部門知道之項發明在未來社會的巨大價值,極力希望將潘錦功留在美國,成為美國的一份子。如果潘錦功教授留在美國,那麼關於太陽能玻璃以及之後的相關研究專利都將屬於美國方面。正是在這種戰略意義的驅使下美國開出來相當誘人的條件給教授,這包括 財產年收入的豐厚,社會地位的享有,重點科研項目的審批等等。

不為所動,依然回國

美國的糖衣炮彈,美元,別墅對於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享樂者來說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可是對於一腔愛國熱血的有志青年卻是不為所動的,這樣的有志青年一批又一批,潘錦功就是其中一個。

潘錦功博士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錢學森」可是他的回國之路畢竟沒有錢老先生那樣曲折傳奇。這巨大的變化主要還是得益於我們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海外優秀學子回國效力。潘錦功博士和當年錢老先生回國一樣,雖然美國依舊認為不能讓潘博士回到中國,但是潘錦功博士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決心於二零零九年回到中國,繼續為自己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印度科學家要求成果公開共享

印度班加羅爾的光電材料科學研究團隊得知了潘錦功博士的研究成果之後,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認為潘錦功博士的科研技術應該在世界上無償共享,希望中國將此項技術公開出來。這項技術畢竟是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的技術,應用起來成本又低,適用範圍又廣,最主要的是隨著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未來關於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關乎一個國家的發展前景和戰略目標。

共享之前先利國民

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就是為促進世界的發展進步,假如這種高科技玻璃突破了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瓶頸,並且將前期的科研經費的成本收回之後,我相信我們會考慮將這項造福世界的技術與世界共同分享。

現在這種高科技的玻璃,潘錦功博士還只是處於研發階段,沒有在實際操作中應用到現實中去。就算是應用到了現實生活,我們也會自己首先使用,等技術成熟,各方面都做的無可挑剔之後才會考慮與世界共享成果。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我們真正享受到這種技術帶來的進步,才不會辜負潘錦功博士這麼多年來的艱苦努力,才有利於激發人們的科研熱情。最終用他們的發明造福國民,讓我們國家自主創新研發能力穩步提高。

青年才俊,國之未來

潘錦功博士是一位值得我們每個國人都敬佩的科學家,我們不僅敬佩他強大的科研實力,他的科研項目在二零一九年全國雙創大賽中獲獎,並且還得到了國家專項科研資金支持。我們更加佩服潘錦功博士他那顆強烈的愛國赤子之心。假設每一位中國科學家和海外留學的莘莘學子都可以有這樣一腔熱血,那麼我相信中國的科研創新能力必然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而事實上也正是有這樣的一群青年才俊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一個國家要想實力強大,就必須科技能力領先他人,只有這樣才可以穩定,安全的發展,只有這樣國人才可以享受安居樂業的生活。歷史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實在是太沉重,太不堪回首了,我們只有不斷向前攀登,不斷進步強大,否則結果就只能是因為實力弱小而被人欺負。

相關焦點

  • 潘錦功拒絕美國高薪,堅決帶著「發電玻璃」歸國
    不少人才紛紛選擇高價國家,但我國第二個「錢學森」的出現,再次打破了此番局勢。海歸博士不惜舍高薪「兩彈元勳」錢學森不畏美國的軟硬兼施,一心歸國發展航空事業,壯大國家軍事力量。而第二個「錢學森」正如其般選擇帶著自己的超前知識報效祖國。
  • 「發電玻璃」首創者——潘錦功的科研之路
    不少人才紛紛選擇高價國家,但我國第二個「錢學森」的出現,再次打破了此番局勢。海歸博士不惜舍高薪「兩彈元勳」錢學森不畏美國的軟硬兼施,一心歸國發展航空事業,壯大國家軍事力量。而第二個「錢學森」正如其般選擇帶著自己的超前知識報效祖國。
  • 發電玻璃:光伏建築一體化未來趨勢
    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表示,能發電的玻璃已經誕生,未來將在建築等行業嶄露頭角。太陽能已家喻戶曉。經歷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化石能源發電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後,光能發電開始為人青睞。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興起光伏發電熱,一些地區的屋頂上排列的光伏板一度成為「新風景」。
  • 愛國科學家錢學森:拋棄美國歸國被拘留半個月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飛彈專家和航天專家,也是著名的愛國科學家。當時錢學森在美國過著美好祥和的生活,但當他聽說祖國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他的幫助時,他立刻選擇了回國。作為一名核心研究員,他的離開被美國阻止,但是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回國的決心。在回國之後,在錢學森的領導下,中國飛彈工業蓬勃發展。
  • 碲化鎘發電玻璃:光伏建築一體化未來趨勢
    一塊玻璃除了可以擋風遮雨、透過光亮,或是製作成藝術品,還能做什麼?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表示,能發電的玻璃已經誕生,未來將在建築等行業嶄露頭角。太陽能已家喻戶曉。經歷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化石能源發電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後,光能發電開始為人青睞。
  • 發電玻璃概念股有哪些?2018發電玻璃概念股一覽
    中國第一塊、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碲化鎘「發電玻璃」近日在成都成功下線。我國的發電玻璃概念股核心技術獲重大突破,發電玻璃概念股也引起投資者的關注。那麼,發電玻璃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就我們來看看。發電玻璃概念股龍頭凱盛科技(600552):公司擬在蚌埠市高新區投資建設年產5000萬片手機觸控顯示模組生產線,總投資約54321萬元,建設期1年。公司計劃收購池州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擬以新購入的池州中光電為主體,投資10310萬元在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300萬片3D玻璃蓋板生產線。
  • 「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碲化鎘「發電玻璃」
    科學引領未來,技術成就發展經過多年的研發,中國的發電玻璃橫空出世9月22日,全國首個新型「碲化鎘薄膜電池」代替傳統琉璃瓦的屋頂發電光伏項目在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鎮龍谷村正式開工。該項目總體裝機容量800千瓦,由國網(寧波)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投資並與寧波光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建。什麼是發電玻璃?
  • 他攻克世界能源難題,潘錦功研發「發電玻璃」,拒絕美國優待回國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社會越來越發達,科技的發展更是堪稱神速。科技的發達確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愈加明顯突出。尤其是近年來能源短缺等問題,受到了國際的高度重視。要想實現長遠發展,能源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各國都紛紛倡導資源節約,並竭力尋找新能源。
  •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如果我們僅用此技術對全國總建築的十分之一進行改造,那麼這些發電玻璃轉化出的電量也整整是三峽水電站發電量的3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發電玻璃」即便是光線很弱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廣電轉化產生電能。 02 太陽能是目前為止最為高效、穩定的能源,超越了風能和核能。
  • 中國率先研發成功,頂級能源設備「發電玻璃」,高樓變身發電站!
    如今世界經濟都在快速的發展,而人口增長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能源供應這個問題必需得到重視,不僅在國內在世界上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煤和石油,它們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而且現在消耗的日益嚴重,可供用的量剩餘的也不是很多,而且要一直供應是萬年的話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說現在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尋找新的能再生的資源。我國著名科學家潘錦功,經過很多年的研究發明,終於成功的研究出一種叫「發電玻璃」的高科技。
  • 發電玻璃:為你吸光發電才是全新的意義
    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表示,能發電的玻璃已經誕生,未來將在建築等行業嶄露頭角。太陽能已家喻戶曉。經歷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化石能源發電帶來的嚴重環境問題後,光能發電開始為人青睞。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興起光伏發電熱,一些地區的屋頂上排列的光伏板一度成為「新風景」。
  • 華為再次打破技術封鎖!華為自研玻璃技術遭曝光:或超越康寧大猩猩
    ,它也是主要購買康寧的玻璃,後續自己在分割加工成客戶指定的規格,這意味著從技術角度而言,康寧才是真正決定玻璃的性能,而藍思則在加工精度、分割加工能力方面更為出色,而對於福耀玻璃而言,雖然已經實現了純國產化,但在整體玻璃性能表現而言,依舊還無法與康寧大猩猩玻璃相媲美,這樣大家都應該都曉得,為何說康寧大猩猩玻璃幾乎處於壟斷的地位了吧!
  • 中國又出現一個「錢學森」,打破西方壟斷,讓中國站在世界前沿
    他就是潘錦功,他於1996年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並且在美國創建了發電玻璃研究中心,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就。據了解潘錦功研發出來的發電玻璃單片每年可以發電260-270度左右。同時,他所帶領的團隊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拿到了34項國家專利的申請。樹大招風,他的研究成果也被美國盯上,眾多國家對他虎視眈眈,一時間潘錦功便成為眾多國家的爭奪對象,就連印度都希望可以技術共享。他的研究成果被美國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技術,美國甚至將潘錦功列為美國國家「重點保護」對象。
  • 桑尼能源:攜「新一代」家用太陽能發電產品亮相SNEC2017
    >發電量提升3%—5%,有效避免電站質量難把控的問題國家太陽能「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將發展分布式光伏排在九大重點任務的首位,要求我國大力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分布式市場潛力巨大,桑尼能源以家用光伏發電為新的突破口,採用全產業鏈自研、自產、自銷的差異化模式入主分布式家用市場,積極推廣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
  • 未來用窗戶玻璃發電或成可能
    太陽能發電可說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不少科學家為了擴大太陽能板的應用與範圍,積極著手研究透明太陽能電池,欲將太陽能發電與建築物相結合,讓未來的樓房都變成虛擬電廠。據了解,目前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板顏色為湛藍色,對於重視建築美學或住家外觀環境的來說,在屋頂放置太陽能板薄有微詞。新一代透明太陽能板或許能解決這些煩惱,它可以用作建築物的窗戶玻璃或天窗,吸收太陽光發電的同時還能保有光線與正常視野,這種發明或許將是改變建築物、發電與城市面貌的先驅者。
  • 中國造出可發電玻璃,讓房子變發電站,完爆傳統的太陽能發電
    尋找更為清潔的能源是全世界科學家奮鬥的目標,而最近,我國研發出了「發電玻璃」,又名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其研發公司中國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擁有了自主的智慧財產權。 首先碲化鎘薄膜本身是全透明的,也就是可以直接塗抹在所有能對光的窗戶、玻璃,而不是像矽太陽能板單純的在屋頂,牆壁。
  • (新科技@你)發電玻璃:為你吸光發電才是全新的意義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水金辰 徐海濤)一塊玻璃除了可以擋風遮雨、透過光亮,或是製作成藝術品,還能做什麼?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表示,能發電的玻璃已經誕生,未來將在建築等行業嶄露頭角。太陽能已家喻戶曉。
  • 發電綠建新成果:6000平米漢能漢牆成就全國最大光伏發電玻璃幕牆
    (圖:採用漢能漢牆的南昌國家醫藥國際創新園聯合研究院)作為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引領者,漢能創造性地將薄膜太陽能技術與玻璃相結合,讓玻璃幕牆轉化光能為電能,打造了全球首套「發電牆綠色系統解決方案」。南昌國家醫藥國際創新園聯合研究院外立面光伏發電玻璃幕牆不僅是全國單體最大光伏發電玻璃幕牆,更是漢能推動「建築造能」,引領綠色建築新潮流的重要落地成果。6000多平米漢牆、裝機量460kw,這棟建築實現了最佳生態效果南昌國家醫藥國際創新園聯合研究院是江西省的重點項目,建築功能主要為辦公及其他配套設施。
  • 中國第一塊碲化鎘「發電玻璃」成功下線
    經濟網訊 日前,中國第一塊、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在成都成功下線。這種玻璃,打破了人們對幕牆玻璃「擋風遮雨」的傳統認識,使幕牆玻璃釋放出巨大能量,被譽為「掛在牆上的油田」!目前世界首塊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產品問世。
  • 能發電的柔性玻璃:像名片一樣薄,有光照射就能發電
    原標題:能發電的柔性玻璃:像名片一樣薄,有光照射就能發電   SolarWindow Technologies,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