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玻璃」首創者——潘錦功的科研之路

2020-09-05 寧文山

潘錦功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歷史洪流翻滾向前,流淌著數不勝數的精英分子與翩翩人才,他們聰明機智又沉著冷靜,將自己的價值發揮的淋漓盡致,給世界增添了別樣色彩。

群英薈萃是每個國家的嚮往,為了爭奪精英人才,他們不惜花費巨額資金,甚至是倒戈相向。不少人才紛紛選擇高價國家,但我國第二個「錢學森」的出現,再次打破了此番局勢。

海歸博士不惜舍高薪

「兩彈元勳」錢學森不畏美國的軟硬兼施,一心歸國發展航空事業,壯大國家軍事力量。而第二個「錢學森」正如其般選擇帶著自己的超前知識報效祖國。

他留學美國已有二十餘載,卻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美國高價收買自己專利的交易,心無旁騖地帶著專利歸國報效國民。他便是發電玻璃的發明者——潘錦功。

留美博士時的潘錦功

隨著21世紀強勢來襲,當下世界正是以白駒過隙的飛快速度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主動接受變幻無窮的新鮮事物,緊接著進入了便捷又有趣的科技時代。

科技,毋庸置疑地成為了國家最富有競爭力的因素。追求高科技,也成了萬千國家的必要任務。如此一來,潘錦功發明的高新技術——發電玻璃可謂是生逢其時。

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應運而生的發電玻璃成了科技時代的一位寵兒,眾多國家對之虎視眈眈,發明者潘錦功更是隨之成為眾人的爭奪對象。

而後,聞名而來的「追求者」數不勝數,他們前僕後繼地對潘錦功拋出橄欖枝,有人願意斥重金收買發電玻璃的專利,也有人願意高薪聘請潘錦功帶領研發技術,更有人願意為他提供全面先進的實驗室等等。

琳琅滿目的條件豐厚不已,眾人使盡渾身解數隻為得到精英人才與高新技術。

發電玻璃

在這其中,美國當屬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留學美國的潘錦功在學習初期,美國便已對其格外重視。那時二十出頭的潘錦功憑藉過人天賦首次研製出了新型發電材料發電玻璃。

但此時潘錦功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所作研製也並未是全然完善,發電玻璃的首次亮相雖是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少波瀾,但尚未吸引到眾人的瘋狂矚目。

這時,目光長遠的美國認為潘錦功具備足夠強大的知識儲備以及不可估量的科研潛力,是個難能一見的科研人才,劍及履及的美方不僅派遣人員重點關注潘錦功的研究事宜,更是聲勢浩蕩地將潘錦功列為美國的國家重點保護對象。

不僅如此,在潘錦功完善發電玻璃的相關技術後,蓄勢待發的美國見時機成熟便乘勝追擊,美國的能源公司當機立斷出擊,主動找到潘錦功,更是向其提出以2000萬美元的高價收買發電玻璃的專利使用權的交易。

美國的能源部

在此基礎上,美方也會另外出資聘請潘錦功繼續研發發電玻璃等相關技術研究,雙重誘惑赤裸裸地擺在了潘錦功的面前。

潘錦功也給了美方一個斬釘截鐵的回應,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此次交易,他的堅決沒有給對方留有一絲一毫的商榷餘地。

其實,對於潘錦功而言,高薪工資以及再多的資助福利都只是冰山一角,專利發電玻璃才是自己為之追求一生的心之所向,是自己甘願奉獻一切的科研夢想,為了錢財利益便將其拱手讓人的行為實屬非君子之為。

潘錦功不圖利益只為科研的堅硬態度何嘗不是魚龍混雜的名利場裡的一個珍寶,熠熠生輝地照亮著科研前景。

拒絕交易

發電玻璃的誕生

形形色色的功成名就皆離不開人們的辛勤付出,潘錦功發明發電玻璃的歷程亦是如此,漫長枯燥的科研路上載滿了潘錦功的汗水與心血。

1996年,本科畢業的潘錦功奔赴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深造,進修博士學位。誰也未曾想潘錦功這一去,便在美國度過了二十餘年的時光。

每一天,潘錦功都是早出晚歸,他廢寢忘食地在研究所裡專研科研技術,學習相關知識,一次又一次地付諸實踐。

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孜孜不倦的潘錦功耗時二十餘年,終是成功地研製出了發電玻璃的高新技術,以獨一無二的姿態站在了科技領域的戰場上,贏取世人的讚許與肯定。

潘錦功研製的發電玻璃,是一種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即是一種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玻璃。通過運用發電玻璃,世界便可以擁有無汙染的發電形式,有了發電玻璃,即是掌握了全程無汙染的高效發電技術。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

如此一來,廣泛應用發電玻璃,尚可能夠有效緩解因人類過度開發而帶給自然環境的過大壓力,著實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技術。

面對如此高超的科技技術,美方與其他國家因此對潘錦功所實施的熱情邀請與出資合作等舉措,也是不出所料。

我們只需在普通絕緣玻璃上塗抹一層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便可使得普通玻璃變成可轉化太陽能發電的發電玻璃。一塊大約兩平方米大的發電玻璃一年竟可以產出約有260度電,約是一個普通家庭半年的用電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擁有發電玻璃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這也得益於潘錦功強烈的愛國情意。

潘錦功的歸國徵程

九年前,在美國博士畢業的潘錦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歸國效國的道路。為此,他接二連三地拒絕了多個外國公司的豐厚待遇,同時拒絕了美方高達千萬美元的收購交易,堅定不移地帶著發電玻璃的高新技術踏上歸國徵程,展現傲人的骨氣。

潘錦功歸國效國

支撐潘錦功捨棄名利歸國發展的是不僅僅是其對科研成果的保護與執著,更是深埋著其深沉又低調的愛國情懷。

他希望自己的專利技術能夠為祖國帶來不一樣的科技發展,能夠為祖國的環保事業作出一絲貢獻,他期待看見的是蓬勃發展與綠意盎然並肩同行的大好祖國風光。

潘錦功回到祖國後,馬不停蹄地開始為自己的科技創業四處奔走探尋發展路徑。第一年,潘錦功選擇在四川落戶發展發電玻璃的科技技術,成立了成都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時光匆匆流逝,經過六年的奮鬥時光,潘錦功與其團隊夥伴終是把發電玻璃成功推廣給廣大中國民眾,在競爭激烈的科技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潘錦功的公司成功創設了全球最大單體面積的碲化鎘發電玻璃,並把發電玻璃用於實際應用 ,製造了一條井然有序的生產發展線路。

潘錦功的公司與其團隊夥伴

潘錦功歸國後發展發電玻璃的成功業績就如其在美國研製發電玻璃的不俗成績一般,讓人讚不絕口,人們對其的敬佩與崇拜情愫油然而生,潘錦功的科研成果值得流芳百世造福百姓。

他用實力與行動向我們證明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是精彩絕倫的一方寶物,同時也給國民帶來了無可取代的珍貴清潔能源,潘錦功是幫助祖國走向更加綠色更為環保的生產道路的強有力助手。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遠赴美國深造的潘錦功披荊斬棘,在研製道路上過五關斬六將後,終是給熱衷不已的發電玻璃科研項目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潘錦功

他的孜孜不倦與鍥而不捨,加之其的過人天資成了他的強大武器,為他一路護航到達成功的彼岸。

潘錦功對異國的高薪聘請不屑一顧,對祖國大地滿懷深情的愛國精神是他身上最富有的地方,海歸博士對祖國的擁護與關懷,如熊熊烈日永遠照耀中華大地。

每一個擁護國家安全,關切國民生態,助力國家強大的中華子女,皆是灌溉國家生長發芽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滴滴水源,滋潤國家心田,將中華精神與愛國精神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潘錦功拒絕美國高薪,堅決帶著「發電玻璃」歸國
    這時,目光長遠的美國認為潘錦功具備足夠強大的知識儲備以及不可估量的科研潛力,是個難能一見的科研人才,劍及履及的美方不僅派遣人員重點關注潘錦功的研究事宜,更是聲勢浩蕩地將潘錦功列為美國的國家重點保護對象。
  • 「發電玻璃」潘錦功:科研成果被收入美國教材,卻帶核心技術回國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沒有留在國外發展,決然回國,而且帶著自己的專利——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利用碲化鎘光電材料技術,生產能用光線發電的玻璃。他就是曾經留學美國,並任新澤西理工學院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的潘錦功。他帶領團隊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拿到了34項國家專利的申請,其中發明專利19項。
  • 留美博士潘錦功,研製「發電玻璃」受美國重用,卻放棄高薪回國
    如今世界上最大一塊「發電玻璃」,僅1.92平方米,每年的發電量就達到260度到270度。這種新型材料,足以改變人類歷史,而這種神奇的材料的發明人,就是我國科學家潘錦功博士。隨後,他在新澤西理工大學,創建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研究中心,希望將碲化鎘材料用於建築當中,不久之後「發電玻璃」就這樣誕生了。這種「發電玻璃」不僅轉化率高 方便快捷,而且十分堅硬,如果能夠量產,在民生、經濟、甚至軍事上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自從這項技術出現之後,美國就將其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以及美國國家能源安全的技術,還將潘錦功列為重點保護對象。並且多次給他開出豐厚的報酬。
  • 他攻克世界能源難題,潘錦功研發「發電玻璃」,拒絕美國優待回國
    最值得說道的就是近年來潘錦功研發的「玻璃發電」,繼承並發揚了中華民族關注環保的美德,貫徹落實了新發展理念,做好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表率。上世紀九十年代,潘錦功前往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深造,致力於發電材料的課題研究。潘錦功博學聰敏,科研能力卓越且具備肯吃苦肯鑽研的寶貴精神。經過不斷地研究實驗,終於成功完成對「發電玻璃」的研究。
  • 留美博士潘錦功,研製「發電玻璃」受美國重用,選擇放棄高薪回國
    中國科學家在先進能源領域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優勢2017年,中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研發了所謂的發電玻璃,而該類型玻璃可以安裝在建築的外牆,或者是屋頂上用做相關的建築材料。也就意味發電玻璃被投入市場,將在人類的太陽能利用史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 玻璃也能發電?潘錦功:多次拒絕美國邀請,回國後做出巨大貢獻
    針對電力資源來說,它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一次能源,而是一種二次能源,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存在,而是依靠其他的能源來實現發電,比如說我們非常熟悉的名詞,「火力發電」和「風力發電」等等,其實就是實現了一種能源的轉化。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電力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源,幾乎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離不開它。
  • 美國科技界炸鍋:潘錦功帶著「電子玻璃」回國,創造億萬科技帝國
    潘錦功是我國恢復高考、改革開放後眾多留學生的一員,他在美國攻讀博士,並在新澤西理工大學創建了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研究中心,並成功研發出了零汙染的「發電玻璃」,他也成這項專利的擁有者。這樣的新技術,將會改變全球的能源結構,被美國國會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國家能源安全,並通過威逼利誘希望潘錦功教授能夠把專利賣給美國。
  • 愛國科學家歸國發展,自研「發電玻璃」,或能打破未來能源桎梏!
    進入新的時代更多的外國留學者回到祖國,其中就有一位被稱作「中國未來的第二個錢學森」,他就是——潘錦功。潘博士研發的「普通」玻璃潘錦功出生於浙江杭州市,在國內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成績優異被派往美國名校深造。潘錦功在美國深造期間他表現出優異於常人的科研天賦,在他還是在校學習的學生時就研製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玻璃。
  • 潘錦功:另一個「錢學森」?美國多次阻攔其回國,就連印度也眼紅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經濟比較落後,科研水平也是較為落後,因此許多優秀的科研學者都只能選擇出國留學來進行深造和研究,畢竟發達國家的科研環境要比當時的中國成熟得多,這樣的選擇也確實是對學術研究來說的最優選項。
  • 拒絕2000萬美金誘惑,將發電玻璃帶回國,14億國民或將受益
    要知道,科技的進步主要還是依靠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美國正式看重這點,經常利用高薪和社會福利對中國的人才和留學生進行誘惑,中國有很多科研人員也因此選擇加入美國。當然了,美國的計策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對美國的金錢誘惑不為所動,選擇為國作貢獻,潘錦功博士便是其中之一。
  • 前有錢學森,後有潘錦功拒美回國:把這個技術留給祖國
    潘錦功就是其中之一。潘錦功的科研成就不僅令美國數次阻攔他回國,就連印度也是虎視眈眈。那究竟這樣一位科技人才為我國帶來了怎樣巨大的貢獻呢?1.這是一種可以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的玻璃。這項發明可以有效實現無汙染的高效發電,減緩自然環境的壓力。那時還只是學生的潘錦功就能夠研製出如此實用的發電玻璃,其自身的科研潛能必定無可限量。因此,當這項研究剛剛公布的時候,就被美國重點關注,潘錦功也被列為美國的重點保護對象。自然而然,當作為科研人才的潘錦功想要歸國做貢獻的時候,美國的阻攔是必然的。
  • 前有錢學森,後有潘錦功拒美回國:科學無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潘錦功就是其中之一。潘錦功的科研成就不僅令美國數次阻攔他回國,就連印度也是虎視眈眈。那究竟這樣一位科技人才為我國帶來了怎樣巨大的貢獻呢?1.潘錦功研製出新型發電材料,堪稱另一個&34;潘錦功自小就熱衷於學習,學習能力極強,在每一門功課的學習上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最終考取了自己心儀的大學。為了能夠為國家的發展多出一份力量,潘錦功選擇赴美留學,學習和研究更高深的科學技術,以求學成之後報效祖國。
  • 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在川建成
    潘錦功正是用6年多時間推動了一次傳統玻璃工業的供給變革:打破國外巨頭壟斷,把平板玻璃從建築材料變成可發電可濾光的功能材料,把建築外牆變成了「發電站」。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真安評價,這為中國從建材玻璃大國提升為電子玻璃強國、半導體材料強國打下了技術和材料基礎。  追夢的人總是在路上,52歲的潘錦功逐夢不停。
  • 世界最大「發電玻璃」在成都誕生!
    不過經過中國科學家潘錦功多年的努力、研發,終於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太陽能發電技術——「發電玻璃」!對,就是玻璃發電,這種顛覆性的新能源建材,必將改變歷史,對能源行業造成巨大衝擊!這是中國科技界的又一項重大突破,使中國科學界再次名揚世界!
  •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發電玻璃」橫空出世,建造物將全部變成發電站? 中國科學家潘錦功通過多年努力、研發,終於成功研發出「發電玻璃」!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發電玻璃」即便是光線很弱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廣電轉化產生電能。 02 太陽能是目前為止最為高效、穩定的能源,超越了風能和核能。 但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利用能源,需要用成本很高的太陽能電池板來轉換,不僅價格高昂,也不便於使用。 中國潘錦功博士用發電玻璃解決了太陽能電池板成本高昂的問題。
  • 「成都造」全球最大單體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
    而且碲化鎘發電玻璃弱光性能非常好,無論光線強弱,有光就能發電。」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功介紹,耗時近8年,中國建材凱盛集團碲化鎘發電玻璃技術團隊攻關幾百項技術難題,終於在成都實現了全球最大單體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本地製造,此項目打破了國際壟斷,填補了我國在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技術的空白。
  • 一塊玻璃引起各國注意,中國硬核「黑科技」登場,美國只能眼紅了
    話題:一塊玻璃引起各國注意,中國硬核「黑科技」登場,美國只能眼紅了這個名叫潘錦功的科學家,他創造出來的發電玻璃已經得到了美國相關專業人士的最大認同,有美國的科研人員覺得潘錦功創造發電玻璃這個新產品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
  • 碲化鎘發電玻璃助力綠色建築革命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在博覽會上甚是耀眼,一張能發電的玻璃吸引了許多參展人員前來觀看,窗簾一拉一合,只要有微弱的光,玻璃就能發電使燈泡亮起來,這樣的技術通過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推廣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並且這種玻璃材料造價並不高,是真正的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性價比高的建築材料。
  • 「謝耳朵」成都暢談彩色發電玻璃:這是一場彩虹革命,會讓全球建築...
    在這片土地上,他探訪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車間,與青年科學工作者對話,他流露出對「中國智造」深深的情懷,他支持中國智造的發電玻璃發展,為其獻計獻策,還介紹美國的化學家和商家給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潘錦功,他深切期待中國智造的發電玻璃能走向全球,又善意提醒潘錦功:注意智慧財產權的申請與保護,以免被國外的律師控訴……中國情緣
  • 中國率先研發成功,頂級能源設備「發電玻璃」,高樓變身發電站!
    我國著名科學家潘錦功,經過很多年的研究發明,終於成功的研究出一種叫「發電玻璃」的高科技。這種黑科技的功能就是顛覆了以往的新能源建材,在歷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發明,對於新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福音。為什麼叫做「發電玻璃」呢?是因玻璃能把太陽能轉為電能,被稱為「掛在牆上的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