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玻璃」潘錦功:科研成果被收入美國教材,卻帶核心技術回國

2020-12-03 教育思享

他的研究項目,被美國國會領袖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國家能源安全」。

曾經他出國,很多人認為這樣優秀的人才出國後不會歸來,尤其是他手中掌握了國外看重的核心技術。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沒有留在國外發展,決然回國,而且帶著自己的專利——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利用碲化鎘光電材料技術,生產能用光線發電的玻璃。

他就是曾經留學美國,並任新澤西理工學院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的潘錦功。他帶領團隊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拿到了34項國家專利的申請,其中發明專利19項。

「當向碲化鎘摻銅或其它元素的時候,導電效果逐漸上升,但摻到一定量後,效果會下降。那時沒有理論指導,做研究摻多少全憑感覺。」

在碲化鎘從理論研究向產業化轉化的過程中,潘錦功帶領團隊首次提出碲化鎘薄膜材料多能級多摻雜載流子密度圖解法,攻克了該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兩個關鍵問題。

潘錦功以及團隊取得的成果,在2013年被收入美國大學教材,可見其研究所具有的價值絕不一般。就是如此重要的發電技術,被美國國會領袖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國家能源安全」,美國本以為這樣的技術將是囊中之物,可是讓美國大感意外的是,這位經歷美國留學的優秀人才,卻並沒有留在美國,也沒有將材料技術專利賣給美國能源企業,而是獲得一手資料立刻回國。

2011年,潘錦功帶著核心技術,從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辭職回國,來到了四川。

「理智地看,四川能夠輻射到西南五省,市場巨大,覆蓋人群相當於整個歐洲。同時,雅安石棉縣有全國首個獨立的碲礦床,資源豐富。」

潘錦功回國之後,紮根四川,在中國那麼多省份選擇四川除了理性之外,四川人骨子裡的韌勁更讓他感動。「當年多少川軍為國家犧牲,又有多少優秀的科技工作者支援三線建設,四川找得到工匠精神,是可以沉下心來發展產業的好地方。」

可見,在潘錦功心中,他感恩曾經為這個國家未來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或許就是有著這種情愫,註定了他這樣優秀的人才一定會出國之後會回到中國。「我的夢想就是在牆上建一個『三峽電站』,不僅能為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長期穩定、可靠的能源供給,也能推動建材行業和玻璃行業轉型升級。」

潘錦功認為玻璃幕牆已經越來越多地的應用於現代建築,普通玻璃無法隔熱,甚至還有光汙染的缺陷,而他所研究的科研項目會克服這些問題並且能夠發電,拓寬能源渠道。正是因為潘錦功的科研有著重要價值,不僅外國看重,中國也是如此。他的團隊獲得四川省相關部門資金支持高達近5000萬元。在2015年,又被納入事關振興國家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高科技項目行列,獲中央財政專項支持資金高達1.59億元。

「我做的事是國家需要的」,潘錦功無比欣慰。

如今隨著投產訂單已多到不敢再接。未來,潘錦功團隊所研發的成果一旦普及,將會造福人類,或能解決當下的能源危機。

相關焦點

  • 「發電玻璃」首創者——潘錦功的科研之路
    不僅如此,在潘錦功完善發電玻璃的相關技術後,蓄勢待發的美國見時機成熟便乘勝追擊,美國的能源公司當機立斷出擊,主動找到潘錦功,更是向其提出以2000萬美元的高價收買發電玻璃的專利使用權的交易。,潘錦功發明發電玻璃的歷程亦是如此,漫長枯燥的科研路上載滿了潘錦功的汗水與心血。
  • 留美博士潘錦功,研製「發電玻璃」受美國重用,卻放棄高薪回國
    隨後,他在新澤西理工大學,創建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研究中心,希望將碲化鎘材料用於建築當中,不久之後「發電玻璃」就這樣誕生了。這種「發電玻璃」不僅轉化率高 方便快捷,而且十分堅硬,如果能夠量產,在民生、經濟、甚至軍事上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自從這項技術出現之後,美國就將其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以及美國國家能源安全的技術,還將潘錦功列為重點保護對象。並且多次給他開出豐厚的報酬。
  • 他攻克世界能源難題,潘錦功研發「發電玻璃」,拒絕美國優待回國
    最值得說道的就是近年來潘錦功研發的「玻璃發電」,繼承並發揚了中華民族關注環保的美德,貫徹落實了新發展理念,做好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表率。上世紀九十年代,潘錦功前往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深造,致力於發電材料的課題研究。潘錦功博學聰敏,科研能力卓越且具備肯吃苦肯鑽研的寶貴精神。經過不斷地研究實驗,終於成功完成對「發電玻璃」的研究。
  • 美國科技界炸鍋:潘錦功帶著「電子玻璃」回國,創造億萬科技帝國
    科學家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可以憑藉其科研發現和成果,改變某一個領域的規則,甚至改變人類的生存法則。如瓦特改良蒸汽機,讓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如圖靈圖靈的計算機邏輯,打開了人工智慧的大門。令人遺憾的是,翻開全球科學史,這樣優秀的科學家幾乎全都是歐美人。
  • 留美博士潘錦功,研製「發電玻璃」受美國重用,選擇放棄高薪回國
    但是目前以人類的技術水平來說,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都很低。而隨著人類整體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新新能源必然會在能源市場上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中國科學家在先進能源領域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優勢2017年,中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研發了所謂的發電玻璃,而該類型玻璃可以安裝在建築的外牆,或者是屋頂上用做相關的建築材料。
  • 潘錦功拒絕美國高薪,堅決帶著「發電玻璃」歸國
    不僅如此,在潘錦功完善發電玻璃的相關技術後,蓄勢待發的美國見時機成熟便乘勝追擊,美國的能源公司當機立斷出擊,主動找到潘錦功,更是向其提出以2000萬美元的高價收買發電玻璃的專利使用權的交易。在此基礎上,美方也會另外出資聘請潘錦功繼續研發發電玻璃等相關技術研究,雙重誘惑赤裸裸地擺在了潘錦功的面前。
  • 前有錢學森,後有潘錦功拒美回國:把這個技術留給祖國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國的經濟實力還很弱小,科研技術比較落後。許多優秀的科研人員只能選擇出國留學進行深造和研究,畢竟當時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科研水平和技術都遠遠高於那時的中國,這樣的選擇既是無奈之舉,但也是最佳選擇。
  • 拒絕2000萬美金誘惑,將發電玻璃帶回國,14億國民或將受益
    我們都知道,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國湧現出了大量的先進技術,有些甚至已經達到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為此,不少國家對中國的科研成果生出覬覦之心,紛紛使用一些陰險手段,特別是美國,更是頻頻「搞事」。要知道,科技的進步主要還是依靠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美國正式看重這點,經常利用高薪和社會福利對中國的人才和留學生進行誘惑,中國有很多科研人員也因此選擇加入美國。當然了,美國的計策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對美國的金錢誘惑不為所動,選擇為國作貢獻,潘錦功博士便是其中之一。
  • 國寶科學家,美國重點保護對象,拒美國天價薪資,攜先進技術回國
    1996年,潘錦功前往美國進修,創立相關研究所,那個時期的他就發現了這種發電的玻璃,如果將這項技術應用到軍事或者其他行業將會為能源節省帶來極大益處,甚至使一部分國際局勢發生變化。其實早在潘錦功研發出發電玻璃前,美國已經率先提出了&34;,而且得到了美國各界的高度重視,被視為關係到美國未來國家能源安全的一項高新技術。
  • 潘錦功:另一個「錢學森」?美國多次阻攔其回國,就連印度也眼紅
    他和錢學森擁有極為相似的經歷,都是頂尖的科學人才,都有著赴美留學的經歷、並且回國之路還都遭到美國的強勢阻撓,這些共同點都不禁讓人要把他看作另一個「錢學森」。 03 潘錦功學習能力極強,在國內畢業後又去美國進行留學深造,在美留期間還研製出一種新型發電材料,其科研天賦為人所驚嘆。
  • 美國阻攔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但是總有一些愛國人士願意拋棄國外的優越生活,一心建設祖國,例如當年的錢學森先生,他在美國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報酬和穩定的工作後,毅然決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選擇回國支持我國剛剛起步的飛彈和航空航天事業。當年美國為了阻止錢學森先生回國使盡渾身解數,畢竟人才的流失意味著科技的流失,美國不可能放任像錢學森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離開美國為中國報效。所幸的是克服種種阻礙,錢學森先生還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並為祖國的事業奮鬥終生。
  • 玻璃也能發電?潘錦功:多次拒絕美國邀請,回國後做出巨大貢獻
    針對電力資源來說,它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一次能源,而是一種二次能源,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存在,而是依靠其他的能源來實現發電,比如說我們非常熟悉的名詞,「火力發電」和「風力發電」等等,其實就是實現了一種能源的轉化。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電力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源,幾乎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離不開它。
  • 前有錢學森,後有潘錦功拒美回國:科學無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國的經濟實力還很弱小,科研技術比較落後。許多優秀的科研人員只能選擇出國留學進行深造和研究,畢竟當時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科研水平和技術都遠遠高於那時的中國,這樣的選擇既是無奈之舉,但也是最佳選擇。
  • 愛國科學家歸國發展,自研「發電玻璃」,或能打破未來能源桎梏!
    進入新的時代更多的外國留學者回到祖國,其中就有一位被稱作「中國未來的第二個錢學森」,他就是——潘錦功。潘博士研發的「普通」玻璃潘錦功出生於浙江杭州市,在國內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成績優異被派往美國名校深造。潘錦功在美國深造期間他表現出優異於常人的科研天賦,在他還是在校學習的學生時就研製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玻璃。
  • 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在川建成
    潘錦功正是用6年多時間推動了一次傳統玻璃工業的供給變革:打破國外巨頭壟斷,把平板玻璃從建築材料變成可發電可濾光的功能材料,把建築外牆變成了「發電站」。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真安評價,這為中國從建材玻璃大國提升為電子玻璃強國、半導體材料強國打下了技術和材料基礎。  追夢的人總是在路上,52歲的潘錦功逐夢不停。
  • 美國不讓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所以,潘錦功成功之後,就取得了美國高層的密切關注,也成了美國的重點保護對象,因為他們迫切的需要這項技術被運用在美國新能源技術上面。不止是美國對他的發明虎視眈眈,千方百計的阻止他回國,想要將他留在美國為他們效力。就連我們的鄰國印度也是對他垂涎三尺,想要他的技術,開出了各種優秀的條件想要吸引潘錦功過去,但是潘錦功他都一一回絕了。
  • 美國百般阻礙,印度想要技術共享
    而有一個為我國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甚至被稱為下一個「錢學森」,可見他對國家的重要性,他叫——潘錦功。潘錦功在美國留學期間研究出一種新型發電材料,這個新型材料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這種發電方式可以有效減緩環境問題,做到綠色無汙染髮電。
  • 又有一位頂尖科學家拒絕高薪棄美回國,美科研界炸鍋:不能放他走
    我國有一位科學家叫潘錦功,他發明了一種東西叫發電玻璃,被美國評選為是未來世界新能源的首席代表。潘錦功被美國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因為在美國眼裡,他就是個人才,如果能為他們所用,價值將不可估量。美國以為,只要出高薪,就能讓潘錦功留下來,繼續為美國工作。但很顯然,美國想錯了。因為這位世界級的頂尖科學家,面對美國的高薪誘惑不為所動,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拿到一張回國的機票。潘錦功要回到中國,為祖國效力。
  • 美國迫切需要其技術,百般阻撓不讓回國
    當時美國無論用多麼優厚的待遇都沒有將其留住,甚至還使用了強制的手段,但是也沒有攔住錢學森的愛國之心,就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中國又出了個錢學森,美國迫切需要其技術,所以百般阻撓不讓回國,這個人叫做潘錦功,1996年從新澤西的理工大學畢業,隨後就投入到了發電玻璃的技術研究中,最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這就讓美國對其非常感興趣。
  • 一塊玻璃引起各國注意,中國硬核「黑科技」登場,美國只能眼紅了
    話題:一塊玻璃引起各國注意,中國硬核「黑科技」登場,美國只能眼紅了這個名叫潘錦功的科學家,他創造出來的發電玻璃已經得到了美國相關專業人士的最大認同,有美國的科研人員覺得潘錦功創造發電玻璃這個新產品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