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絡版撰文稱:雖然三星憑藉電子業務在國際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但在韓國國內,它的一些商業觸角卻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非議。
有很多韓國人甚至認為韓國已經可以改名為「三星帝國」了,看來,全宇宙都是棒子的,更是三星的。
三星成立於1938年,最初是靠出口乾魚、蔬菜、水果起家,後於1969年成立三星電子。這兩個對三星富有意義的數字:1938和1969在當今的社會上,是多麼有意思的數字組合呀!
旗下擁有79家子公司,涉及的領域包括電子、化工、金融保險、機械等等,其中三間子公司更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在1996年更躋身全球第五大集團,而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韓國有30家規模最大的公司死了14家,但三星卻能苟存下來,不過當時三星負債已高達到170億美元。
三星在當年為何能如此強盛,這與軍事獨裁者樸正熙脫離不了關係,因為他與三星創始人李秉喆存在著某種關係。樸正熙當時控制著整個韓國的銀行,並且有權力決定把錢貸給任何一家公司。而現在能與蘋果一較高下的也僅有三星而已,三星在近年推出的Galaxy系列行動裝置均獲得一致的好評,這也是三星現在為何能如此強盛的原因之一。
說起蘋果,不得不提起近年來三星與蘋果的世紀專利之戰,這一戰爭同時也將三星一下子推到世界大舞臺的頂峰上,與蘋果長達一年多的戰爭,至今仍未結束。要是在三四年前,諾基亞仍大行其道的時候,誰能相信三星會成為Android手機的行業龍頭。真是所謂風水輪流轉,當年的諾基亞老大如今就連總部老家也都要賣掉。
就算在三星最鼎盛的今天,李健熙也經常會提醒其員工時刻保持危機感,「十年後,我們現有的地位將會消失,現狀難以延續」。
說起三星,大家都最熟悉的就是跨國際電子行業老大的身份。但走在韓國的街上或者在韓國人民的家裡,你幾乎都可以看到三星的影子。比如拿在手上玩耍的三星手機,放在錢包裡的三星銀行卡,一邊吃飯一邊著看三星電視裡播放的新聞,睡在三星開發的房子,去看一場三星棒球隊的比賽,甚至生病了還會去三星開的醫院治療。就連兒子經常去玩耍的遊樂園都可能是三星開的,住的酒店,買的人壽保險都能看到三星的影子。可想而知,在韓國,三星已深深的滲入了各個領域。
因此有部分韓國人民認為韓國應該改名三星帝國是合情合理的,其影響力在某些方面已超過政府,甚至可以說是喧賓奪主。
毫無疑問,三星是韓國最成功的企業,但也因此成為了韓國人民熱議的話題,沒有之一。甚至連韓國總統選舉的關鍵議題也是有關如何遏制三星和其他家族財團的規模和勢力。幾乎有四分之三的韓國人民都對在韓國的大財團懷有牴觸情緒,但又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進入這些大財團裡工作。
三星總是吃著碗裡的想著碗外的,不斷進軍新的領域,這讓韓國部分人民更是敢怒不敢言。
早在2007年,三星集團前法律顧問金容哲就曾舉報,在李健熙指使下,三星集團籌措數十億美元設立秘密資金,用來賄賂政府官員、法官、檢察官和媒體,以阻止當局調查三星的內部管理問題。就在同年11月23日,韓國國會成立獨立調查組,介入所指控的秘密資金案。雖然李健熙最後被判罪名成立,但在2009年12月,李明博總統決定給予李健熙特赦,原因是要申辦2018年冬季奧運,李健熙是國際奧委會委員,為了整體國家利益,給予特赦。
而三星更與其他巨頭串謀定價,進行價格壟斷。而在此調查中,三星承認罪名,並轉做為汙點證人,提供操控價格的會議資料給美國司法部,而獲得免罰金,這已經是2006年至2008年之間的事情了。三星能在許多調查案件中全身而退,這與三星巨大的關係網和財富是脫離不了關係的。
因此有韓國總統候選人表示,政府對這些超級富豪太過寬容。他們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算財閥高管犯罪也應當受到嚴懲,不應享有特權。
三星帝國的強盛與爭議雖然在韓國引起較大的浪潮,但似乎在中國並不受其影響,畢竟大家所熟悉的還是三星的手機。雖然當今的蘋果和三星都是行業的老大哥,但誰也逃離不了被替代的那一天。只願兩位老大均能在往後的數年裡,推出更精彩更出色的行動裝置,造福廣大民眾。
噢!and one more thing....
在文章結尾再透露一個小八卦,這是小編在維基百科上看到的一段話:
早在2000年8月在火星人財經報導曾經指出,其實韓國三星集團是中國外資進駐,只是韓國政府堅持不承認令兩國關係緊張,數度引發海上漁權爭執,更在2006年3月中國祭出經濟封鎖,令當年三星集團財報下滑64%,險讓韓國經濟瓦解。
小編看完後,笑而不語,不做評論。
(註:文章部分內容來源自維基百科和新浪科技)
三星市值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
諾基亞賣掉總部大樓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