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通過項目名單備受關注,其中兩項自然科學一等獎提名參評項目最受矚目,分別是中科大校長包信和院士負責的納米限域催化和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負責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創製和應用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自然科學一等獎參評項目均為化學組,也均為2019年度落選自然科學一等獎後再次提名的項目,包信和院士和趙東元院士也是曾在復旦大學共事的同事。正因為如此多的契合點,使得二人的二次角逐自然科學一等獎更充滿了期待。
中科大校長包信和院士長期從事催化和能源研究,建立的「限域催化」新概念已初步形成了理論體系,引領了納米催化發展新方向。
包信和院士「合成氣轉化高選擇性制低碳烯烴」實現了煤轉化領域裡程碑式重大突破,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並成功在延長石油完成工業試驗,將為我國進一步擺脫對原油進口的依賴,實現煤炭清潔利用提供一條全新的技術路線。
自然科學一等獎是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中最具含金量的獎項,是三大獎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頒獎依循寧缺毋濫的原則,要麼多年空缺,要麼每年僅頒發一項重磅成果。
自然科學一等獎近十年來僅有中科大、清華、南開和港科大獲得過,其中,中科大連續三年獲得兩次自然科學一等獎,創造了該獎項之最,也充分體現了中科大在基礎研究領域國內第一校的地位。
無論中科大包信和院士還是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摘得本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都將是對獲獎者高度的肯定和讚譽,將是其學術生涯上一座瑰麗的豐碑和值得銘記的光輝時刻。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