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為2016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聯想科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家趙東元院士頒獎。
11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東元出席了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召開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7屆院士大會,並榮獲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聯想科學獎」(TWAS-Lenovo Science Prize)。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主持大會開幕式,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Paul Kagame)、教育部長帕皮亞·穆薩菲利(Papias Musafiri)出席大會並致賀辭。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科學家,多個國家的科技部部長或代表,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會議,圍繞「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這一廣受關注的主題進行了研討。
會上,白春禮與保羅·卡加梅共同為2016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聯想科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家、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東元院士頒發了證書和獎章,以表彰趙東元院士在有序介孔分子篩(FDU系列)合成、應用中做出的傑出、開創性的貢獻(For his pioneering and outstand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ordered mesoporous inorganic molecular sieves (FDU series) for diverse applications around the world)。近年來,趙東元院士團隊開創了多種介孔材料合成新路線,合成了18種以復旦大學命名的FDU介孔分子篩新結構,製備了一系列熱穩定的、大孔徑的有序介孔氧化物材料、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在介孔分子篩結構、外貌控制及多相組裝機理等方面形成獨特見解,為介孔材料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趙東元院士現任美國化學會ACS Central Science高級編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期刊編委。趙東元院士還被湯森路透列為全球化學、材料兩個領域高被引科學家,以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學家。同時,趙東元院士作為國際介觀材料協會(IMMS)主席,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不斷推動介孔材料領域的國際合作和可持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介孔材料的發展與應用。
據介紹,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科學大獎(TWAS Science Prize)旨在獎勵在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四個領域具有國際影響並做出突出貢獻的世界傑出科學家。每年只設一名獲獎者,每個領域四年循環一次。從2013年起十萬美元獎金由聯想公司冠名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