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方精雲教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0-11-30 北大新聞網

11月10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原稱第三世界科學院)第十九屆全體大會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舉行,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雲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此次共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41名科學家新晉當選,其中有15名科學家來自中國,方精雲教授以地學領域專家當選。

方精雲教授,1959年7月出生於安徽懷寧,現為北京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雲教授主要從事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生態學以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10篇(部),其中SCI收錄論文80餘篇,包括Science、Nature和PNAS論文5篇。近年來,方精雲教授獲得了各類獎勵和榮譽,包括: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4)、「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01)、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3)、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長江學者成就獎(2006)、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

方精雲院士在學術會議上發言(資料照片)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原稱第三世界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總部設在義大利的裡雅斯特,是在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布杜斯•薩拉姆教授的倡議下創建的,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發展中國家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發展。

 

延伸閱讀:

方精雲院士正式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簡單生活 踏實工作:走近國家自然科技獎得主方精雲

 

編輯:文尚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
  • 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此次共有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來自中國的有7位。
  • 南開大學陳軍院士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化學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大陸科學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稱,陳軍院士發展了「氧化還原—轉晶」新方法可控合成三維金屬氧(硫)化物電極材料,用於製備高性能電池。他的研究拓展了人們對於納米材料在能源儲存和轉化領域應用的理解。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5年7月當選為十二屆全國青聯副主席;2017年10月當選中國科學院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大熊貓、小熊貓等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南開大學陳軍院士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化學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稱,陳軍院士發展了「氧化還原—轉晶」新方法可控合成三維金屬氧(硫)化物電極材料,用於製備高性能電池。他的研究拓展了人們對於納米材料在能源儲存和轉化領域應用的理解。
  • 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簡歷)
    中新網天津12月17日電 記者17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化學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湖南大學譚蔚泓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分享—   紅網長沙11月1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範典 通訊員 蔣晶麗)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 14名中國大陸科學家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義大利的裡雅斯特11月28日電(記者陳佔傑)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28屆院士大會27日在義大利開幕。大會主辦方當天宣布,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46名科學家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其中14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另外,4名大陸科學家獲得2019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獎。
  • 祝賀 南大校友王貽芳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在11月15日上午召開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7屆院士大會上,來自17個國家的40名科學家當選TWAS院士,其中
  • 蘇州大學時玉舫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遲力峰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教授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Sierd Cloetingh教授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教授也收到了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好消息。
  • 南大陳軍院士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天津北方網訊:從南開大學獲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化學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稱,陳軍院士發展了"氧化還原-轉晶"新方法可控合成三維金屬氧(硫)化物電極材料,用於製備高性能電池。他的研究拓展了人們對於納米材料在能源儲存和轉化領域應用的理解。據了解,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5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呂永龍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聞—科學網
    7月1日,記者從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獲悉,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長Sierd Cloetingh 教授來函通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 我校林琿教授當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英國社會科學院,是在1902年由英國皇家特許成立的國家學術機構,由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團隊和相關機構組成,社會科學院的建立旨在跨越社會科學學科和學派,促進社會科學的發展與創新,支持相關學術活動,使社會科學的發展成為促進公眾利益的有力手段。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是英國社會科學院授予的最高榮譽,是對學者學術成就的最高認可。
  • 我校8位教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位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正式對外公布,我校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4位教授,以及常進、陳學思、相裡斌、吳宜燦4位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譽教授安東·塞林格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北京這位教授厲害了!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 (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 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歐洲科學院年會暨新當選院士入會儀式將推遲至2021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
  • 白春禮當選白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白俄羅斯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Belarus)致信中國科學院,祝賀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白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 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361位學者當選。AI科技評論獲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茂松也位列其中。歐洲科學院主席Sierd Cloetingh院士特向孫茂松教授致函通知並表示祝賀。據介紹,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從歐洲各國科學院院士中選出
  • 東南大學王承祥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Europaea或The Academy of Europe)正式公布2020年新晉院士名單,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承祥教授因在無線通信領域的傑出貢獻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非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非洲科學院(The Af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AAS)致函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鑑於其對世界科學技術的貢獻,通過非洲各界多學科專家的獨立評估和推選以及十個不同領域顧問委員會的評審,正式批准並授予其「非洲科學院院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