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的家長和同學請關注並私信我。
1. 如何測固體密度?
回答:1、用天平測得物體質量m;2、把適量水倒入量筒記下示數V1;3、物體浸沒水中,記下示數V2,得物體的體積V=V2-V1;4、物體密度為ρ=m/(V2-V1)。
2. 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出某液體密度?
回答:1、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2、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兩桶內液體的體積V;3、測出燒杯和燒杯中剩餘液體的質量m2;4、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V。
3. 測量固體密度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回答:測固體密度時,要先測質量後測體積,避免先測體積時固體表面沾上水使測得的質量偏大,從而導致測得的密度也偏大。
4. 測量液體密度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回答:測液體密度時,如果先測量液體體積,再將液體全部導入燒杯中測量液體質量,則會由於量筒中附著一定量的液體,而使測出液體質量偏小,從而使計算出的密度值偏小。
5. 為什麼不能用量筒測質量而用燒杯呢?
回答:量筒一般細而高,因此不便將量筒放到託盤天平上稱量,否則容易打碎量筒。
6. 什麼叫助沉法?
回答:當測量漂浮的固體(密度小於水的固體)體積時用的方法之一。首先將待測物體和能沉入水中的重物用細線拴在一起,先用手原文作者齊思源老師提待測物體端的細線,只將能沉入水中的重物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V1,然後將拴好的兩個物體一起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V2,被測固體體積V=V2-V1。
7. 什麼叫針壓法?
回答:當測量漂浮的固體(密度小於水的固體)體積時用的方法之一。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讀出水的體積V1(水的多少以剛好淹沒固體為宜。水過多,放入固體後液面會超出量程;水過少,不能淹沒固體),然後用一細長針刺入被測物體並用力將其壓入量筒內的水中使其被淹沒,此時讀出水與固體的總體積V2,被測固體體積V=V2-V1。
8. 什麼叫溢水法?
回答:當測量體積較大物體體積時用的一種方法。用水裝滿大燒杯,以水剛要溢出為準,此時把較大固體浸沒在水中,且同時用另一容器承接從燒杯中溢出的水,再用量筒測溢出水的體積V,就是較大固體的體積。
9. 密度與溫度有什麼關係?
回答:一般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密度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因為一般物質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而溫度變化時質量不變,由ρ=m/V知,溫度升高時V變大,ρ變小。反之溫度降低時V變小,ρ變大。其中水是特例,水的反常膨脹:高於4℃的水熱脹冷縮,0~4℃的水冷脹熱縮。當水凝固成冰時,密度變小;由於水的反常膨脹現象,4℃時水的密度最大。4℃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其密度都要減小。
10. 鑑定金屬球是否空心有哪些方法?
回答:1、比較密度,假設球是實心的,用求出的金屬球密度與已知金屬的密度相比,若相等則是實心的,若小於已知的金屬原文作者齊思源老師密度則是空心的;2、比較質量,假設球是實心的,求相同體積金屬球的質量,與題目所給的質量相比,若相等則是實心的,若大於題目所給質量則是空心的;3、比較體積,假設球是實心的,求出相同質量金屬球的體積,與體重所給體積相比,若相同則是實心的,若小於題中所給的體積則是空心的。
很多家長都在苦惱,自己的孩子天賦平平,成績中遊,想要提高物理成績,天天熬夜刷題,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每個班級中,除了極少數的學霸外,大多數的普通同學在學習物理的時候,要想提高成績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些同學就通過多做題,甚至熬夜刷題來讓自己的成績提高一些。
齊思源老師認為,要想提高成績,一方面要把握正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要穩準快速的提高成績,而不是無目的的刷題,效率低,事倍功半。老師推薦一套適合初中同學的書——《初中物理七百講》初二上(初三上、下)同步,同學們在做書中習題的時候,哪道題不會,就掃一下旁邊的二維碼,看北京名師王尚老師的視頻講解,這樣,同學們可以精準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根據老師的講解,快速的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