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的天氣晴好,室外曬曬被褥、衣物是最適宜的,收回來的衣物上還有一股令人愉悅的「太陽」味道。
但上周六,馮先生一家卻因一隻曬過太陽的襪子,擔驚受怕地過了一早上。原來,一隻小小的黃色馬蜂鑽進了女兒的襪子,然後,發生的一切,讓馮先生至今心有餘悸……
小女孩被襪子裡的蜂蜇傷
跑家附近醫院急診被告知看不了
「哇——」周六上午,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叫聲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馮先生。馮先生回憶說,當時女兒哭得整幢樓都聽到了。
馮先生立刻奔至女兒房間。見女兒痛苦地抱著右腳,不願讓大家靠近和觸碰,一會兒說「腳痛」,一會兒說「腳麻」。而她的右腳大腳趾外側有些紅腫。
一旁的妻子也被女兒的樣子嚇得手足無措,將一隻襪子遞給他。襪子裡還有一隻仍在掙扎的馬蜂。
原來,女兒在起床穿襪子時,右腳剛伸進襪子裡,大腳趾外側就被馬蜂蜇了。襪子是前一天剛曬的,馬蜂應該是那會兒鑽進了襪子。
馮先生知道馬蜂蜇傷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女兒又是過敏體質,前兩天剛因鼻炎犯了,還在服用鼻炎類的脫敏藥物。加上女兒不停地喊「腳麻」,夫妻倆趕緊帶著女兒去了離家最近的一家三甲醫院。
當時是上午9點,夫妻倆帶著女兒先去了醫院急診科,但被告知醫院急診沒有皮膚科,建議去門診。想著如果真是過敏,一定要儘快就診,馮先生還是給女兒掛了急診外科。他們一刻不停地來到急診外科診室,卻被告知這邊沒有針對蟲叮蛇咬的藥物。
於是,他們重新掛了皮膚科的普通門診號。看著女兒不停地喊疼,馮先生心裡也是越來越著急,他敲開了診室門,詢問醫生「蜂蜇傷的患者能不能先處理」,但沒有得到醫生的同意。
無奈之下,馮先生只能在門診室外走廊一邊安撫著女兒,一邊繼續焦急地等待。其間,還遇到了一個三十幾歲的大小夥,手中的農夫山泉瓶子裡也裝了一隻馬蜂。
原來這位小夥子也被馬蜂蜇了,還蜇在了屁股上。「這條褲子是昨天曬在陽臺上的,早上我剛到陽臺上把褲子收下來,一穿上就被蜇了。」小夥說,蜇人的馬蜂也被他一巴掌拍死了。
有了一個同病相憐的「夥伴」,女兒的情緒算是穩定住了。
半個小時過去,終於輪到他們,皮膚科醫生為女兒傷口做了檢查和簡單處理,隨後配了兩支藥膏、一盒消炎藥,讓他們再去驗個血。排隊驗血、等化驗單,最後再找醫生看報告,此時已經中午11點多了,還好結果是有驚無險,女兒被蜂蜇傷沒有出現過敏。
回到家,馮先生還是有些後怕,一波三折的就醫過程,若是女兒在蜂蜇傷後出現過敏,門診排隊就診還來得及嗎?
杭州市中醫院有醫生一晚上看了5位馬蜂蜇傷患者
當天,馮先生的太太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想到收到多個「同款」故事:有位媽媽留言,自己孩子前幾天剛被棉毛褲裡的一隻馬蜂給蜇了;還有一位說,自己兒子兩周前早上和他們情況一模一樣,孩子被蜇後還直接暈了過去,把家人都嚇壞了。但帶著孩子,跑了三家醫院,最後在杭州市中醫院才看好。「下次直接去市中醫院,那邊專業。」這位媽媽留言。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袁丞達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醫院的確病患很多,急診幾乎每天都能接診到蜂蜇傷患者,春夏尤其多,一天能接診到十幾例,最近數量略減,但每天也有四五例。
上周二,袁醫生值夜班急診,一個晚上,他就接診了五位被馬蜂蜇傷的患者,基本都是在室內被蜇,有的是被衣櫃裡的馬蜂蜇傷,有的是睡覺時不小心觸碰到了躲著的馬蜂。
年紀最小的是一位兩歲的小寶寶,凌晨一點鐘來的醫院。來時,孩子的情緒穩定住了,但眼角還掛著淚珠。孩子媽媽說,本來大家都睡著了,12點左右孩子突然猛哭起來了。掀開被子一看,發現他身下竟壓著一隻馬蜂,腰背部被蜇得紅了一大片。幸好不是很嚴重,門診處理後就離開了。
馬蜂蜂王單獨結團越冬
喜歡乾燥、溫暖、避風的地方
曬在陽臺的被子衣服是它的好選擇
馬蜂(學名:胡蜂),又名「黃蜂」。大多數情況下,馬蜂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有當個體或蜂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馬蜂才會攻擊人類。不過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這些馬蜂喜歡把蜂巢修建在人類建築周圍,比如房梁上面、木質的門框上面。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展,人和蜂相遇的機會越來越多。
隨著天氣轉冷,進入冬季,在室外都幾乎見不到馬蜂的蹤影,但為什麼大家在家中卻接連「中招」?
記者聯繫到一位養蜂人盧先生,盧先生養蜂十多年了,還創建了一個公眾號,平時會與大家交流養蜂心得,分享養蜂知識。盧先生說,雖然自己養的是蜜蜂,但對馬蜂,作為養蜂人也特別關注。
「馬蜂是蜜蜂的天敵,在食物匱乏時,特別是秋天,馬蜂會大量捕食蜜蜂,以一敵千,一隻馬蜂能捕食上千隻蜜蜂。」盧先生說,一般氣溫在12~13℃時,馬蜂出來活動,16~18℃時開始築巢,秋後氣溫降至6~10℃時越冬。
目前這段時間,馬蜂進入越冬期。馬蜂越冬方式與蜜蜂截然不同,蜜蜂是採用整個蜂群結團的方式越冬,而馬蜂則是雌蜂單獨結團越冬,冬季來臨時,受精雌蜂(也就是我們說的蜂王)會紛紛離巢並在石洞、牆縫、草堆等相對溫暖和避風的地方抱團越冬。等到明年春天,存活的雌蜂會散團外出分別活動,自行尋找適宜場所建巢產卵。
那為什麼會選擇人們曬在室外的被子、衣物呢?盧先生說,這是因為馬蜂喜歡背陽、乾燥、避風的地方。所以,曬在室外乾燥的被子就成了它們越冬的一個選擇。
在此,建議大家曬在外面的衣服被褥,收進來時注意裡外檢查一下。
一旦被蜇嚴重時會出現休克
建議直奔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皮膚科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袁丞達醫生說,一般蜂蜇傷後早期表現為咬傷的部位或咬傷的周邊出現紅腫、水腫、疼痛;少數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表現為全身的紅斑、風團、瘙癢,嚴重者有胸悶、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
「馬蜂傷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蜂的種類、被蜇傷的部位多少及患者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一般情況下,一隻馬蜂的毒素是不會致命的;只有少部分對蜂毒過敏的患者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誘發過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袁丞達醫生說,單處蜂蜇傷,如果無全身紅斑、瘙癢、呼吸困難等情況,不用過度緊張。
撇開蜂蜇傷帶來的生命威脅,蜂蜇傷也同樣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煎熬,這與蜂毒中所含的成分有關。袁醫生介紹,蜂毒素比較複雜,毒素中有蟻酸、組胺、肽類成分,可以誘發蜇傷處刺痛和全身的過敏反應。
袁醫生說,蜂蜇傷後,我們可以先做一些應急措施,如用一些肥皂水清洗傷口,給傷口消毒,再冷敷冰敷,進一步治療可到醫院請醫生評估病情,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
關於馮先生「門診排隊怕耽誤就診」的擔憂,記者昨日也專門打了幾家醫院的急診服務電話。當記者提到要是被馬蜂蜇傷怎麼辦時,有幾家直接給了同一個建議——去市中。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中醫院處理各類毒蛇、蜂蟲咬傷很有經驗,同時設有急診皮膚科,24小時都能看診。如果被蜂蜇傷,建議直接去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