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被馬蜂「偷襲」 醫生:可用醋等酸性溶液塗抹

2021-01-08 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剛套上褲子,大腿感到一陣刺痛,褲子內竟抖落一隻馬蜂;套上上衣準備跑步,手臂傳來一陣「電流」,以為是靜電,上衣竟飛出一隻馬蜂,手臂多了兩個「針眼」……

  最近天氣冷了,躲在人們衣物中避寒的馬蜂越來越多,不少市民因此中招。昨日,記者了解到,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每天都會接診兩三例被馬蜂蜇傷的病例。醫生提醒:最好用力抖一抖衣服再穿。

  馬蜂藏衣褲蜇傷人

  「穿褲子被馬蜂蜇,腿腫得老大……」昨日清晨,家住倉山區的郭女士上班的節奏被一隻馬蜂打亂。

  郭女士家住3樓,周邊有樹木,但是平日沒有見到馬蜂。昨天清晨,她穿褲子時,突然感覺左大腿一陣刺痛,像被什麼扎了一下。她趕緊脫下褲子,褲內竟掉出一隻馬蜂,腿上多了個針眼大的傷口,傷口周邊開始越來越腫,伴隨劇烈疼痛。她趕緊用肥皂水塗抹,隨後前往省人民醫院看急診。

  前晚,福州的張先生也中了馬蜂的招。他介紹,當時他準備出門跑步,剛剛套上上衣,就感覺右前臂像觸電了一樣疼痛。他起先以為是靜電所致,沒想到又感到一陣刺痛。「後來,我聽到蜂類昆蟲扇動翅膀的聲音,趕緊脫衣服,飛出了一隻馬蜂。」張先生說,看到自己右前臂多了兩個紅點,並腫了起來。

  他先查看身上是否有蜂針殘留,確定沒有後,用清水衝洗,再用醋塗抹,緊接著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

  專家科普蜂毒處理

  記者從省人民醫院了解到,和郭女士、張先生一樣被馬蜂蜇傷的人還不少。

  「每天都會接診兩三例。」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王世軍副主任醫師介紹,雖然天冷了,馬蜂活動能力下降,但反而這時候不少人被馬蜂蜇傷。

  王世軍介紹,馬蜂和人一樣,天冷了也會尋找溫暖的地方避寒,特別是居民晾曬在陽臺的各種衣物,包括襪子、鞋子。因此,他建議市民在收衣服和穿衣服前,最好用力抖一抖,防止馬蜂躲藏其中。

  一旦被馬蜂蜇傷,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因為,一般情況下人被馬蜂蜇一兩下,表現為皮膚紅腫,並無大礙,但如果馬蜂毒進入過敏體質者體內,就會引起過敏、腫脹、瘙癢、嘔吐、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特別是大量馬蜂造成的毒性,甚至比蛇毒還要強。

  對於郭女士和張先生的處理方式,王世軍說:一個對,一個錯。

  「被蜜蜂蜇用肥皂水,被馬蜂蟄要用醋。」王世軍介紹,郭女士一開始採取的急救措施是錯誤的。因為馬蜂毒是鹼性的,被蜇後應該趕緊先擠出血液,然後外用醋等酸性溶液塗抹,再就醫,遵醫囑內服蛇藥片。同時,兩周內不能吃海鮮。如果被蜜蜂蜇,由於蜜蜂毒是酸性的,可先將刺入體內的蜜蜂尾刺拔出,再用肥皂水清洗傷口。

相關焦點

  •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呂嘉捷楊莉莉圖片均為資料圖)本來是到醫院看病,沒想到卻被馬蜂咬了一口。昨日,市民施先生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講述自己在醫院遇到的糟心事。他到中山醫院看病,在走廊等待叫號的時候,突然感覺後頸一陣刺痛,伸手一拍才發現是一隻馬蜂,趕緊到急診室處理傷口,敷藥後有所好轉。
  • 河南仨市民郊遊被馬蜂蜇 頭部清出30餘只山馬蜂
    (河南法制報記者王海鋒)10月5日,義馬市4位市民駕車到澠池縣韶山風景區遊玩時被一群山馬蜂圍攻,4人中3人被山馬蜂蟄傷,其中一名女士蟄傷嚴重,當晚被送醫院血液透析,目前還沒脫離生命危險。另一名男子在脫離現場後,從頭髮裡清出30餘只山馬蜂。
  • 馬蜂藏身襪子中 漳州一市民手指被蜇傷
    閩南網12月24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黎斌 文/圖)馬蜂又稱黃蜂、胡蜂,分布廣泛,種類繁多。冬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其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加快。在尋食和回巢的過程中,馬蜂攻擊性變強,對人類驚擾異常敏感,加上這一時期馬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屬於「尋釁滋事」期,所以冬季也容易發生蜇人事件。12月24日,家住漳州市區的黃女士,一想起這次被馬蜂蜇傷的經歷,仍然有些心有餘悸。據悉,事情發生在12月21日那天傍晚,當時她剛將晾曬好的衣務收起來,襪子拿在手裡,在她準備開門進屋時,手一抓緊門把手便感到被針刺了一樣。
  • 廈門常見三種馬蜂 不慎招惹切莫狂奔(圖)
    記者從我市多家醫院了解到,這幾天,被馬蜂蜇傷的市民多了不少,僅中山醫院急診科2日就接到4名被馬蜂蜇傷的市民。  案例  上學第一天好開心 臨放學被馬蜂蜇了  小明(化名)今年7歲,就讀於思明區某小學。上學第一天,他十分興奮,適應得還不錯。
  • 三種毒馬蜂廈門最常見 提醒:不慎招惹切莫狂奔
    記者從我市多家醫院了解到,這幾天,被馬蜂蜇傷的市民多了不少,僅中山醫院急診科2日就接到4名被馬蜂蜇傷的市民。案例上學第一天好開心 臨放學被馬蜂蜇了小明(化名)今年7歲,就讀於思明區某小學。上學第一天,他十分興奮,適應得還不錯。就當第一天的學習快要結束時,突然不知從哪裡飛來一隻馬蜂。
  • 對上馬蜂,怎樣才能全身而退?
    馬蜂,又名胡蜂、螞蜂或黃蜂,種類繁多、飛翔迅速、分布廣泛。雌蜂身上有一根長螫針連接尾部毒囊,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毒液通過螫針進入人的皮膚,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人死亡。
  • 馬蜂蜇在肚子上男子眼前一片黑
    醫生:秋天是馬蜂蜇人高發季節,如果過敏反應嚴重速送醫院   7日下午6點左右,堰北立交橋西側院內,一建築二樓窗戶邊有一個足球般大小的馬蜂窩,不時有馬蜂飛來飛去,影響周邊市民的出行安全。消防隊員在一建築二樓窗戶邊發現一個足球般大小的馬蜂窩。由於天色已晚,很多馬蜂已經歸巢,蜂窩外密密麻麻爬滿馬蜂。  「前兩天我自己想把這個馬蜂窩給捅下來,但電視和報紙上有很多馬蜂蜇人的報導,嚴重的還會休克。」
  • 七月馬蜂太猖狂 摘窩忙壞藍色「追蜂少年」
    炎炎夏日,又到了馬蜂繁殖最「瘋狂」的時候,馬蜂們一旦找到合適的「家」,7天左右就能形成小型的馬蜂窩,給市民的生活起居帶來了諸多不便,經過的人也總是提心弔膽。為了消除馬蜂窩這個安全隱患,消防員「全副武裝」穿上防蜂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後,採取火燒的方式,殲滅馬蜂。利用柴油和汽油進行火燒,成功殲滅馬蜂。事後,消防員利用殺蟲劑對馬蜂築巢的地方進行地毯式噴射,防止馬蜂再次築巢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直至將馬蜂窩周邊都處理乾淨,消防人員才能脫下已經被汗水浸溼的防蜂服。
  • 【驚險】這是一個駕駛員和馬蜂的故事...
    【驚險】這是一個駕駛員和馬蜂的故事......遭遇馬蜂如何應對夏天來臨,馬蜂活動頻繁。當有馬蜂停留在肢體上時,應輕輕抖落,切勿拍打。如果被馬蜂攻擊,千萬不要跑動,更不要反覆扑打,最好是儘快用衣物包裹頭頸等暴露部位,蹲伏不動或就地臥倒。被馬蜂蟄咬後如何處理?
  • 72歲養蜂人被馬蜂蜇了107處 5天後全身發黑
    10-15 18:00:21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10月15日,72歲的養蜂人唐大爺出院了,半個多月前,馬蜂在唐大爺身上蜇了107個傷口!他因此一度生命垂危。家人趕緊叫了救護車將他送到老家當地的醫院,當地醫生告知病情嚴重、生命垂危,建議到三級綜合醫院再試試,唐大爺的家人又火速將他送到了大坪醫院腎內科進行救治。「當老人家屬把他送過來時,距被蜂蜇傷已5天,早過了救治的黃金時間。」腎內科主任何婭妮說,當時,老人的皮膚已發黑腫脹,意識模糊,呈休克狀態,檢查發現全身居然有多達107處被馬蜂蜇傷的傷口。
  • 馬蜂進入築巢繁殖期多人被蜇傷 遇馬蜂攻擊請原地蹲下或趴下
    市民在灌木叢中發現馬蜂窩。  醫生對這名工人進行傷口消毒和藥物外敷,避免傷口感染。由於搶救及時,這名工人傷勢得到控制,目前生命體徵穩定。  【分析】  馬蜂進入築巢繁殖期 分窩後蜂巢隱蔽  據了解,近一個月以來,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部接診的被蜂蜇傷患者就有20多例,往常一個月僅有3到4例。
  • 施工作業驚到馬蜂窩 八旬老人被馬蜂蟄傷不治身亡
    看了這麼多馬蜂蜇人致重傷或者致人死亡的案例,那麼,被小小馬蜂蜇傷,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呢?   醫生表示,主要是在馬蜂的尾刺上面,它含有很多毒液,包括溶血毒素、神經毒素,神經毒素造成的是對神經方面的損害,腎臟方面的損害等等,溶血毒素會引起全身過敏性的損害,甚至會造成一種過敏性休克。
  • 夏季馬蜂活躍警惕被蜇傷-新華網
    周先生下意識地用手往後背一抓,竟抓出一隻馬蜂,他趕緊將其摔在地上迅速踩死。3分鐘過後,周先生就感到頭疼,噁心,呼吸困難,倒在地上。同事發現後,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  周先生被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此時,周先生出現過敏性休克。急診科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後,迅速將他轉運至重症醫學科。經重症醫學科醫生及時進行抗過敏和抗休克治療後,第二天,周先生脫離了危險。
  •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然而,有一種晝伏夜出的小蟲子--隱翅蟲卻悄悄靠近,突然「偷襲」。專家提醒,一旦被隱翅蟲「偷襲」中毒,不必過分驚慌。因為蟲體毒液為酸性,可就地取材,儘早用肥皂水清洗接觸處皮膚,中和酸性毒素;清洗時儘量小心,不要將清洗液沾染其餘未接觸蟲體皮膚,以免因間接接觸引起皮損。
  •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 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然而,有一種晝伏夜出的小蟲子--隱翅蟲卻悄悄靠近,突然「偷襲」。專家提醒,一旦被隱翅蟲「偷襲」中毒,不必過分驚慌。因為蟲體毒液為酸性,可就地取材,儘早用肥皂水清洗接觸處皮膚,中和酸性毒素;清洗時儘量小心,不要將清洗液沾染其餘未接觸蟲體皮膚,以免因間接接觸引起皮損。出現皮損後,儘快就醫,可縮短病程並促進皮損恢復,紅斑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霜劑;若有糜爛面,可用2%硼酸溶液溼敷;如有膿皰或發生繼發感染,需進行抗感染等治療。
  • 5歲女兒被馬蜂「親了」一下,寶媽的救治方法,獲得了醫生的稱讚
    5歲女兒被馬蜂「親了」一下,寶媽的救治方法,獲得了醫生的稱讚如今正值夏季,也是蚊蟲最多的時候。許多父母夏天都喜歡帶孩子去公園玩,但去公園玩耍的時候,就千萬要注意夏日的蚊蟲了。像一般的蚊蟲還好,一旦被那些有毒的昆蟲給叮上,那就是一件麻煩事了。
  • 福州天降蜂窩狂蜇市民 科普:遇到馬蜂怎麼辦?
    8月即將結束,天氣由熱轉涼,老蜂回巢正是馬蜂出動的高峰期。據海峽都市報報導,24日,張女士正騎電動車時,一根樹枝從天而降,橫在道路上,隨後一群馬蜂湧了出來,她趕緊加速離開,但馬蜂卻追著她跑,蜇到了她的手臂、面部和頭頂。我騎著車跑了很遠,才甩開了追趕的馬蜂。」張女士說,「頭皮發麻發疼,呼吸也不順暢,整個人特別虛弱無力。」
  • 在被馬蜂蜇後該如何消腫止痛止癢
    馬蜂,通稱馬蜂,是一種尾部有毒刺,能蟄人,以花蜜和蟲類等為食的昆蟲,毒性有的還很大,一般根據胡蜂的毒性會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經驗吧:首先,在被胡蜂蟄到後先用力將傷口處毒液擠出來,如有毒刺斷在傷口處先將毒刺挑出,然後用清水衝洗乾淨,有條件的可以用牙膏或者茶葉渣塗抹傷口,可以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也可能用食醋和果醋等塗傷口,因為通常馬蜂的毒液呈弱鹼性,用酸性的液體塗抹也可以起到中部分蜂毒,緩解疼痛的作用。
  • 男子無意拍死2隻馬蜂 遭蜂群瘋狂報復險喪命
    秋季正是馬蜂活動頻繁的時節,各地常有被馬蜂叮咬的報導。在接到患者後,值班醫生立即啟動搶救,通過營養心肌、保腎保肝等治療措施,暫時控制住了病情。由於患者體內埋藏著近百個液化的蜂針,不僅疼痛難忍,且不停地釋放生物毒素,護士長汪媛媛帶領護士們一道,採取刺絡、拔罐、放血等中醫療法,同時外敷季德勝蛇藥,為其消腫、止痛。經過為期3天的治療,疼痛明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