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光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越接近光速,時間越慢?

2020-12-05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表明,時間的流逝速率會隨著速度的增加而變慢。速度的極限是光速,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越趨於靜止。那麼,時間和光速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從生活經驗來看,時間就是時間,光速就是光速,兩者壓根扯不上什麼關係。對於一艘速度為光速的宇宙飛船,飛到25光年外的織女星,所需的時間為25年。然而,這種計算方式只是對了一半。

從地球上來看,宇宙飛船確實是在25年後飛抵織女星。但從宇宙飛船上來看,飛到織女星只是一瞬間,不需要時間。如果宇宙飛船再掉頭返回地球,從地球上來看,這又要25年的時間;從飛船上來看,這只是一瞬間。

因此,當宇宙飛船重新回到地球上時,地球上的人已經變老50歲,而飛船上的人還是當初那個樣子。也就是說,在不同運動速度的觀測者身上,時間流逝速率是不一樣的。

不過,相對論禁止宇宙飛船的速度加速到光速。如果假設速度足夠接近光速,比如光速的99.999…999%,飛船上的時間也可以過得非常慢,近乎於停止,上述假設的情況仍然還是成立的。

不同參照系中的時間流逝速率不是完全相同的,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光速不變原理,時間和光速之間確實存在某種意義上的關係。

相對於太陽而言,地球的公轉速度為30公裡/秒。如果在地球公轉方向上發射速度為10公裡/秒的火箭,那麼,火箭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40公裡/秒。然而,如果把火箭換成光,那麼,光相對於太陽的速度仍然是30萬公裡/秒,而不是30.003萬公裡/秒。

也就是說,光速與其他速度的疊加之後不會增加,還是保持光速。愛因斯坦基於這樣的原理創立了狹義相對論,並推導出如下的速度合成公式:

根據上式,如果u和v都是0.6c(c表示光速),它們的合速度是0.882c,而不是1.2c。如果u為c,無論v是多少,合速度都為光速c。在日常生活中,u和v遠遠小於c,所以合速度近似等於u和v之和。但如果速度接近光速,相對論效應將不能忽略,近似公式將會失效。

按照絕對時空觀,時間和空間都是絕對不變的,光速會隨著速度的合成而發生變化。但根據相對論,光速是絕對不變的,這就要求時間和空間會隨著參照系而發生變化。

相對論效應在低速下很難探測到,直到能夠精確測定時間的原子鐘問世之後,物理學家才能進行驗證實驗。結果表明,相對論效應的預言與實際完全吻合。

包括我國北鬥在內的衛星導航要求天地時間十分精確地同步,這就要考慮到時間膨脹效應。因為相對論效應會讓天地時間每天相差幾十微秒,導致定位誤差每天累計超過10公裡。

宇宙浩瀚無垠,距離動輒成千上萬光年,就連光速看起來都顯得非常慢。但由於時間膨脹效應的存在,未來人類有望在足夠有限的時間內飛往遙遠的星際空間。

相關焦點

  • 光速和時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達到光速時間停止?
    有人提問:光速和時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達到光速時間停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建立參照系的概念。
  • 狹義相對論說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那是不是達到光速時間靜止?
    可能你的理解有些偏頗,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是說當你運動速度變快了的時候,你的參考系所在的時間流逝就會越慢,而且隨著你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就越慢,但是在狹義相對論中並沒有說達到光速時間靜止這回事,這個是一些人對於理論公式的主觀外推,一切物質運動的速度是無法達到光速的。
  • 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那達到光速時會是怎樣的情況?
    理論上說,當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當運動速度趨近於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靜止,但理論上並沒有說「達到光速」,時間會怎麼樣。在狹義相對論中,是已經禁止了任何有靜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的可能。一個靜質量為m0的物體,隨著它運動速度的加快,它的動質量M將會如此變化,看如下公式,當速度v逐漸增加,動質量M增加,當v趨近於光速c時,M趨近於無窮大,給一個具有無窮大質量的物體進行加速,理論上需要無窮大的能量,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狹義相對論中規定,一切有靜質量的物體皆不可能達到光速。
  • 憑什麼速度越快時間越慢
    可以通過把自己的速度加到成,可以通過把自己的速度加到足夠快,可以通過把自己的速度加到是夠快,讓自己的時間相對於其他人變慢,這樣我們就可以讓自己穿越到未來了,那為什麼速度越快速度越慢呢,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結論是,來源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實這個狹義相對論有很多推論,剛才說的就是「
  • 光速飛船可以使時間靜止或變慢——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一)靜質量不為0的物質達不到光速,所以飛船達不到光速。(推導)(二)高速飛行的飛船相對時間會變慢。(理論與推導)(三)假如飛船可以達到光速,時間的確可以相對靜止。(理論與推導)為什麼飛船達不到光速?v = 0.9c m = 2.3 m0v = 0.99c m = 7.1 m0說明飛船的速度越接近光速,加速度越大,動質量越大,使其加速的能量就要越大。
  • 「運動速度越大,為什麼時間越慢"的直觀解釋(黃澤榮原創)
    長期以來,關於「運動速度越大,為什麼時間越慢"的解釋都是數學坐標式的,抽象難懂。以下介紹本人提出的「運動速度越大,為什麼時間越慢的直觀解釋"。當一個大系統向某一方向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大系統內部的任何事物內部兩小系統之間的光子交換中的前行光子流的速度(相對地面的)本應是不變的(尊循光速不變原理),但由於後行光子流的速度(相對地面的)等於它自己的光速減去系統前行速度,它的速度(相對地面的)就等於零或趨近於零。
  • 速度越快時間越短,如果以光速或者超光速運動?時間是否會靜止?
    從一些狹義的相對論上面來說,時間其實是和速度有關係的,當速度越快的時候,用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所以當速度達到非常快的時候,那麼時間幾乎就沒有了。就像是光速,其實是非常快的,快到我們的肉眼根本沒有辦法分清。於是就有人說了,是不是從光的角度上,我們的時間就是靜止的了?
  • 達到光速時間靜止,那光速飛行,能長生不老嗎?
    事實上,愛因斯坦提出的新時空觀,不僅讓人們對宇宙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讓我們知道了光的速度是永恆不變的,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超過或是達到光速。除此之外,他還指出,當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自身時間的流速就會越慢,這在我們看來,的確不可思議。但事實的確如此,人類所謂的光速飛船,顧名思義是指速度達到了光速的飛行器。
  • 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飛行5分鐘,地球上的時間過去了多久呢?
    現實是人類如果想要進行星際旅行,就必須達到亞光速甚至光速才能勉強進行星際旅行,為什麼說勉強呢,因為光速雖快,但是和宇宙的大小相比,簡直就是蝸牛一樣慢,而且星體星系之間相距甚遠,動不動就幾十光年的距離,光都要跑幾十年,人類哪能等那麼多年!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時間膨脹有兩種:在狹義相對論裡面,速度越快,時間流逝越慢,速度時間膨脹遵循的公式表達為:t'=t/√[1-(v/c)]式中,t'是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值;t是低速系觀測者第一個時鐘時間記錄;v是第二個時鐘相對第一個時鐘的移動速度;c為光速
  • 為什麼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時間會變慢?
    讓我們先退一步,回顧一個事實: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假設,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或者任何速度)的時候,時間都不會變慢。一種專門設計用來量化時間的儀器在運動或相對於觀測者運動時(速度接近光速),時鐘會走得更慢(稍後會詳細介紹)。愛因斯坦所描述的鐘的類型是一個特定的性質和設計的一個「光子鍾」。在光子鍾內,光在鏡子之間反射。
  • 無限接近光速飛行一光年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要想知道光飛行一光年需要多少時間?只有兩個答案:1年或0。至於到底是哪一答案,這要看是相對於誰的時間,是在什麼參考系觀察的結果。我們知道,1光年是個長度單位,它的意思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大約是9.45萬億公裡。
  • 如果有飛船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了,時間靜止了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任何有質量的實體都不能達到或者超過光速,這意味著時間不會靜止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已經在航天領域被廣泛證實了,衛星上的時間確實比地球上的時間要慢一點,全世界的導航衛星都要用時間膨脹公式來消除和地表的時間誤差,「速度越快時間越慢」衍生而來的就是「達到光速時時間靜止」,雖然我們並不能達到光速,但我們可以設想無限接近光速時時間會怎樣
  • 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這個事情,其實會影響到人的壽命!
    內容是說:地球上有一對雙胞胎都是20歲,哥哥坐上了宇宙飛船,以光速的速度飛走了。飛了一圈,哥哥大概感覺過了一年之後回到了地球上,哥哥21歲了,但此時發現弟弟已經90歲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因為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他的哥哥感覺過了一年,但是弟弟在地球上時間過得非常快,已經過去了七十年。這個就是相對論的一個結論,但是反過來說,當哥哥飛走的時候,從哥哥的角度來看的話,弟弟其實是飛走的那一方,他和地球一起飛走了,以光速飛走了。所以哥哥看弟弟,應該是弟弟時間過得慢,弟弟更年輕。這不就矛盾了嗎?
  • 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這個事情,其實會影響到人的壽命
    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這個事情,其實會影響到一個東西,就是&34;。你的速度足夠快的話,你的壽命就會變得很長。就是因為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他的哥哥感覺過了一年,但是弟弟在地球上時間過得非常快,已經過去了七十年。
  • 時間膨脹的感受,光速飛船乘員與地球觀測者時間差異有多大?
    有人問:如果以光速離開地面一分鐘,馬上返回,到達地面後,地球上過了多久?諸如此類問題多如牛毛,過去時空通訊也多有闡述,但既然感興趣者眾多,就在說說。這個問題本身概念模糊,不知所云。以光速離開1分鐘,是光速飛船裡的人感受1分鐘,還是外面的觀測者時間1分鐘呢?這個馬上返回又是什麼意思呢?是行駛了1分鐘突然原速返回,前後一共用了2分鐘,還是有其他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光速是不可超越的?超過了光速,時間就會倒流嗎
    大部分有物理基礎的人都知道光速不可超越原理。光是宇宙中的一種暗物質,它與某些外界能量互動時,會變成肉眼可見的狀態。 我們可以把光當做以太,它如同空氣一樣,無時無刻都存在著,黑暗的空間並非沒有光,而是由於沒有外部能量的激發,暗物質處於肉眼觀測不到、不可見的一種狀態。
  • 如果速度達到光速,時間會停止嗎?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很多人就會認為,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會停止。事實上,從光的角度來看,時間並沒有被凍結,因為光沒有角度。不存在光速參照系,可以使光處於靜止狀態。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它已經被大量的實驗所證實。
  • 達到光速時間就會靜止,那麼光速運行的飛船內時間會停止嗎?
    在地球上,我們的壽命不過是100年,而在光速飛行的飛船中,我們的壽命也是100年,只不過這100年被光速給放大了,我們需要光速飛行100年,才會迎來死亡,而對於地球上的時間來說,一光年可能是幾萬年的時間,那麼,就等於我們的壽命與地球上的時間相比,被相對放大了數百萬年的時間。那麼,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靜止」說法是如何產生的呢?
  • 憑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關於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結論,就是「引力越大時間越慢」,科幻作品裡經常出現,比如《星際穿越》裡的「穿越」,靠的就是這個,那麼這個結論對於普通人該怎麼理解呢,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就會越慢,當然真正在廣義相對論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