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間的一切生物,有生必有死,人也是一樣,壽命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這個限度,《黃帝內經》稱為天年,就是人的自然壽命和合理壽限。
《黃帝內經》認為是100歲,而《禮記》中則稱百歲為「期頤」,不過《尚書》中又提出「一曰壽,百二十歲也」,也就是說活到120歲才是活到了天年。可見,從傳統醫學看人的壽命應該是在100~120歲,才算是天命之年。
科學家經過細緻觀察發現各種動物都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壽命期限,這個期限與各種動物的生長期和成熟期的長短有一定的關係,如狗的生長期為2年,壽命10~15年;馬的生長期為5年,壽命30~40年。根據大量的統計研究,科學家們得出,自然壽命為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為20~25年,因此,人的自然壽命應該是100~175歲。還有人發現動物胚胎細胞分裂成長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衰老和死亡,於是他們根據細胞分裂的次數推算出人的壽命應該是120歲。另外,還有人根據哺乳動物的性成熟期來推算壽命,認為動物的最高壽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據此推算,人的自然壽命應該是110~150歲。
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活到百歲,這與其先天稟賦、後天調養有密切關係。由於這兩個因素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每個人的壽命也有所不同。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這說明人的壽命是有一定限度的。那麼,人的壽命會受哪些因素影響呢?《黃帝內經》中曾對影響壽命的原因進行了進一步分析,認為人除了精神失於調攝、缺少鍛鍊等外在因素外,還有其內在影響,主要有以下6點。
①陰陽失調。所謂「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說的是人體的生命活動,必須以陰陽協調為依據。陰陽失調就會導致衰老,而保持陰陽協調則可對抗衰老。
②精氣虛衰。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和動力,是生化之根;精(陰精)是構成人體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任何損傷精氣的因素都會加速衰老,減少壽命。
③腎氣虧損。「腎為先天之本」,腎氣的盛衰決定人的強弱壽夭。
④心臟虛衰。心可協調臟腑、運行血脈,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如果心氣不足,就會影響血脈及神志的功能,從而加速衰老。
⑤肝臟衰老。肝藏血,具有儲存和調節血量的作用;肝又主疏洩,關係到人體氣機的條暢,而氣機升降出入失常,人就會衰老,甚至死亡。
⑥肺臟衰弱。「肺主一身之氣」,人體諸氣的生成和運行都與肺臟密切相關。如果肺氣衰弱,全身機能都會受到影響,人的壽命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疾病,人的正常壽命是110~150歲,那麼我們日常該如何調養呢?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歡迎點擊關注@羅丹醫生,每天持續更新中。
關注【羅丹醫生】,學習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讓大家少走彎路!如果您有任何問題,都可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