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有個3.6萬平方米的大宅子,是一座集軍事防禦設施和官宅民居於一體的,城堡式建築群,還是國家5A級景區。這就是皇城相府,它是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群落,整個建築群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這是誰家的大宅子,佔地面積大,名字又這麼霸氣呢?他的主人就是陳廷敬,他可是官居清朝順治和康熙兩朝宰相的文淵閣大學士,還是康熙字典的總閱官,最重要的是,他是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而且,皇城相府原來不叫皇城相府,原名叫中道莊,後來因為康熙皇帝兩次下榻在這裡,才叫皇城。又因為陳廷敬號午亭,所以"皇城相府"又叫"午亭山村"。如果你看過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 ,你可能對這片依山就勢、宏偉壯觀的大宅子不會陌生,因為《康熙王朝》曾在這裡取景。
皇城相府的內城「鬥築居」,是陳廷敬的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亂而建,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是陳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由八個獨立封閉又巧妙相連的院落組成。每個院落的門口都有兩個石刻雄獅、門枕石和雀替、影壁,至今都保留完好。院中的房屋雕梁畫棟、精巧華麗,房屋的門窗裝飾有鳳凰戲牡丹、萬壽無疆、五福捧壽等,吉祥圖案。花園中的小池塘裡,金魚悠閒自在地遊來遊去。園中建有亭閣,站在亭上就能看到園中花草、小徑和假山,造型很有江南風格。
為了防禦戰亂,內城設有五座城門,牆頭設有多處垛口,重要部位還建有堡樓,城牆內四周設藏兵洞,是戰時家丁、垛夫藏身之處。內城北部建有一高堡樓,名曰河山樓,取"河山為固」之意。樓分七層,底層深入地下,樓內還備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還建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戰亂時,陳氏族人避敵藏身之處。
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金碧輝煌的御書樓內,有康熙為陳廷敬親筆題寫的"午亭山村"及"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詩句,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一生品行的高度讚揚。匾額上渾圓雄健、氣勢磅礴的字體莊重威嚴,令人肅然起敬。
御書樓後,一座高大的石碑坊立於眼前,雖然經歷了歷史的滄桑,但牌坊上陳家歷代為官子弟的名姓,依然清晰可見。牌坊後便是有名的"點翰堂",從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間的260年中,從皇城相府走出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所以陳氏家族在當地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點翰堂"便是康熙帝到皇城相府,親筆點定陳廷敬之子陳壯履,為新科翰林時而題,它也成為了陳氏家族世代沐浴皇恩的標誌性建築。
在北留鎮這麼一個小鎮,去有一座氣勢恢宏、規模巨大的皇城相府,可真是沒想到!
感謝您讀完這篇文章,您的留言、點讚、分享和收藏,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若喜歡我的內容關注我吧!
【註:原創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