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單群飛逃不可怕,可怕的是集體飛逃,蜜蜂集體飛逃怎麼辦呢?

2020-12-04 蜂部落

導讀: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中蜂念巢性差,在蜂群出現不良因素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飛逃。比如外界蜜源缺少、盜蜂、胡蜂侵擾、巢蟲、蜜蜂病害以及蜂箱有異味等情況都容易引發中蜂飛逃。中蜂飛逃一般有兩種情況,單群飛逃與集體飛逃。相對來說單群飛逃還比較好處理,如果無法處理,給我們養蜂造成的損失也不大,但是如果是集體飛逃,處理不好對我們養蜂來說損失是巨大的。那麼在蜜蜂發生集體飛逃,形成巨大蜂團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一、集體飛逃的結果

中蜂集體飛逃往往是在一個蜂場中有一個蜂群發生飛逃以後其它蜂群也相繼發生飛逃現象,最後多個蜂群飛逃的蜜蜂在蜂場上空混合在一起,發生相互廝殺的情況,最後多數蜂王在廝殺中被圍攻死亡,最後蜜蜂混為一體,往往只有一隻蜂王,最後在附近結團停留。

二、集體飛逃蜂團飛不遠

由於集體飛逃的蜜蜂在空中完全打亂了原定的分蜂計劃,一般單群蜜蜂的飛逃是有計劃性的,往往在飛逃前已經造好了新的住址,但是由於發生集體飛逃,蜂群混在一起發生廝殺,原定的飛逃計劃發生突變,養蜂人很容易發現,導致逃蜂蜂團最後只能在附近結團。

三、分蜂團結團的兩種情況以及應對方法

第一:可接觸的地方結團如果飛逃的蜜蜂結團的位置低矮,我們容易接觸,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

對於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要找到巨型蜂團中的蜂王,然後將蜂王關入囚王籠中保護起來再來處理巨型蜂團。由於巨型蜂團我們是可以很容易接觸到的,所以可以採用分割收捕的方式,將蜂團分開收捕,分別抖入各箱中。

將蜂團分開抖入各箱以後還要注意向每個蜂箱分別誘入一隻蜂王,暫時將巢門關閉,等待夜晚蜂團相對安靜的時候再把巢門打開,飼養2到3天以後放出蜂王即可。

由於蜜蜂具有念子性,在我們收捕巨型蜂團的時候,最好各個蜂箱都放入一張幼蟲脾,同時要加強蜜粉的飼喂,找到蜜蜂集體飛逃的原因,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第二:不可接觸的地方結團蜜蜂發生逃群以後未必會在我們能夠接觸的地方結團,有時候可能是大樹上,也有可能是一些其它我們無法接觸的地方,那麼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怎麼解決呢?

對於我們難以接觸的地方而言,如果是在大樹上,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可以在蜂團的正下方排列蜂箱,同時將蜂箱全部打開緊密的排列在蜂團的正下方,讓蜂箱多一點。

在做好這些準備以後,找一根長長的竹竿綁上一把鐮刀或者鉤子之類的掛在蜜蜂結團的樹枝上,用力搖晃樹枝,讓巨型蜂團從樹上掉落到地面上我們排列的蜂箱口上。此時蜜蜂會在蜂箱口上四處爬行,進入到各個蜂箱中。

在蜜蜂大部分進入到各個蜂箱以後,可以使用噴煙器對蜂箱口進行噴煙,催促蜂箱口上的蜜蜂進入到各個蜂箱,然後蓋上箱蓋,把蜂箱安置到蜂場中,分別向每個蜂箱中誘入一隻產卵王,同時關閉巢門,等到晚上蜜蜂相對安靜的時候再打開巢門,2到3天以後放出蜂王即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夏季蜜源植物短缺怎麼辦?養殖場做好這5點,蜜蜂不願飛逃
    為了更好地應對這個問題,養殖場會做好這5點,來更好的養殖蜜蜂。一、提前留足食物養殖場每年都會記錄,當地蜜源植物的流蜜時間,這裡不僅僅是為了蜂蜜的豐收,也是為了在缺蜜期到來前留足食物,保證蜜蜂生活所需。所以在度夏前的最後一個蜜源植物流蜜中期,就應該留下足夠多的蜂蜜,給蜜蜂度過缺蜜期。當然,有的養蜂人也有可能選擇餵養白糖水,來補充餵養蜂群。
  •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
    蜜蜂裝了防逃片,如何判斷蜜蜂是要飛逃?養蜂人3招解決巢門裝上隔王板(片),蜜蜂飛逃,怎麼總有來回飛逃不定的亂象?
  • 飛逃是蜜蜂的天性,了解這些特性,飛走了也會飛回來,網友:真神
    一連下雨,蜂蜜不僅沒有收穫,蜜蜂也要逃跑。 難怪養蜂人說養蜂是天食行業。 蜂蜜與其沒有收穫,不如說蜂箱的避難所是養蜂人全滅的災害,養蜂人總想想辦法挽留蜂箱。 是怎麼處理的呢?     蜜蜂飛逃的各種原因  蜜蜂是一種特殊的昆蟲,尤其是中華蜜蜂。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據說很有個性。 他們不願受人們支配,許多問題使蜜蜂習慣,結果引起逃亡現象。
  • 中蜂為什麼會棄子棄巢地飛逃了?最常見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中蜂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飛逃了?最常見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在養殖中蜂的過程中,經常有蜂群會在一些特定的時間點,棄巢飛逃,更有時候,還會棄子飛逃,那麼,最常見的原因,都有以下幾點:第一,周圍環境與地理位置的關係首先,在蜂場選擇場址的時候,就要考慮周到,要便於採集蜂起飛,不可以在全天候的太陽暴曬的地方,因為,夏天氣溫變高的時候,會使蜜蜂無法控制箱內部的溫度,會引起墜脾;也不可以在有大風颳過的位置,蜜蜂同樣不好控制箱內部的溫度
  • 養蜂人告訴你要牢記這五種蜜蜂天敵,重則蜂群飛逃,防治是關鍵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一個強群蜂群一直發展不起來呢?主要的原因就是蜜蜂的天敵造成的。蟾蜍蜜蜂的主要天敵有哪些?嚴重時還吐絲讓蜜蜂不敢靠近,化蛹時還把蜂箱咬的一個個窟窿。最終導致蜂群沒辦法清理巢蟲時選擇飛逃,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的蜂群裡面還有蜂蜜幼蟲時蜜蜂也會飛逃。
  • 蜜蜂3種信息素,養蜂人控制蜂群的手段,不亞於5G無線網絡
    蜜蜂信息素是一種非常奇妙的信號,並不亞於人類所使用的5G無線網絡。這種信息素可通過空氣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播。蜜蜂信息素可分為3種:雄蜂信息素、工蜂信息素、蜂王信息素。這3種信息素有著不一樣的作用,但是在蜂群的生存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特種功能。
  • 蜜蜂在野外很好,為什麼收回來後,會飛跑呢?
    蜜蜂逃跑與開始採蜜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外面的蜜蜂被養蜂人抓回家後,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如何處理才能讓蜜蜂安心住下來,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不管蜂群之前的生活多么正常,都和收捕後沒有任何的關係。那怎樣才能讓蜜蜂安心的住下來了,下面閩南蜂哥就來分享2點經驗。
  • 發生自然分蜂時蜜蜂一般往哪裡飛呢?
    蜜蜂自然分蜂是因外界蜜源豐富且氣候條件適宜時所產生的一種自然行為,也是蜜蜂自然繁衍後代,擴大種群的途徑。當發生自然分蜂時,老蜂王會帶走一部分蜜蜂離巢尋找新的築巢地點,那麼蜜蜂自然分蜂時會往哪裡飛呢?有沒有什麼規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跟隨趣蜜蜂小編來看一看吧!
  • 數萬隻蜜蜂飛進家 黑壓壓一片真可怕
    原標題:數萬隻蜜蜂飛進家 黑壓壓一片真可怕   中國江蘇網7月1日訊 大家都知道小蜜蜂很可愛,如果家中突然來了數萬隻蜜蜂,恐怕你頭髮都要豎起來了。上個周末,南京一戶人家就出現了這一意外情況,一窩蜜蜂在他家廚房裡安營紮寨了,不光這家人飽受困擾,就連鄰居們都被驚動了。房主趙先生說,想儘快趕它們走,但不知有什麼辦法,也不願意用傷害它們的措施。大家紛紛幫他出主意。  真可怕數萬隻蜜蜂周末來訪  家裡來了這麼多不速之客——幾萬隻蜜蜂,怎麼辦?!這是市民趙先生發帖感嘆的一句話。
  • 剛剛分離的蜜蜂,剪掉蜂王翅膀真的好嗎?看看養蜂人怎麼說
    這裡面涉及的一個問題是蜜蜂飛逃的時候究竟是蜂王作主還是工蜂作主,其實這個問題通過現代化的活框養殖技術已經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蜂群的飛逃是工蜂在作主,並不是蜂王作主。過去由於人們對蜜蜂的觀察不到位,認為蜂群的飛逃是蜂王帶領工蜂飛逃,但是通過活框養殖技術可以發現,蜂群的飛逃其實是工蜂逼迫蜂王的一種方式,所以說蜂群如果要飛逃,即使我們剪掉蜂王翅膀,蜂群並不會因此而放棄飛逃,只是由於蜂王翅膀斷了飛不起來,沒有蜂王的蜂群無法生存,所以會放棄飛逃。從這點來看,蜂王剪翅膀是有一定作用的。
  • 冬天需要給蜂群保溫嗎,養蜂人只有了解蜜蜂的習性才能讓蜂群安全地...
    蜂群整體對溫度的變化頗為敏感,但蜂群整體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比單個工蜂強 蜂群會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以及自身發展的需求,及時調整巢溫 在沒有幼蟲的蜂群中,箱內的巢溫一般會在14-32°波動
  • 冬天需要給蜂群保溫嗎,只有了解蜜蜂的習性才能讓蜂群安全地過冬
    >蜂群整體對溫度的變化頗為敏感,但蜂群整體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比單個工蜂強蜂群會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以及自身發展的需求,及時調整巢溫在沒有幼蟲的蜂群中,箱內的巢溫一般會在14-32°波動>當群內有幼蟲,處於繁殖期的蜂群,工蜂會積極地進行調節,使巢溫控制在35°左右當巢溫長時間高於40°時,工蜂無法控制巢溫就會發生飛逃當溫度低於10-15°時,工蜂逐漸開始抱團,集體加強代謝,吃蜜產熱
  • 中蜂分蜂后失王后怎麼辦?蜂群失王的原因是什麼?
    在每年的春季繁殖過程中,中蜂是我們日常養殖中常見的蜂種之一,春季不僅是採蜜的大流蜜期,也是蜂群開始分蜂、擴大種群的時期,咱們每個養蜂人的養殖情況各有不同,在分蜂技術上也各有各的辦法,對於新手來說,我們應該怎麼來保證順利分蜂呢?下面跟隨趣蜜蜂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中蜂分蜂失王后怎麼辦吧!
  • 馬蜂攻擊蜜蜂怎麼辦?要把危害減少到最小
    夏季是馬蜂最為活躍的季節,也是蜜蜂最為艱難的時候,高溫乾燥、天敵眾多、蜜源缺乏等等都使得蜜蜂的生活更艱難。養蜜蜂有"一度一越"是必須要懂得管理的,其中"一度"指的是度夏,度夏雖然蜜蜂不好過,但是經過養蜂人的虛心照料,還是能夠挺過來的。
  • 蜜蜂的天敵「胡蜂」你了解多少?聽我來為你解說
    在夏秋兩季是野蜂出沒最多的時候,很多地區的野蜂都以昆蟲和蜜蜂為食物,由於它們的出現阻隔著蜂群的發展,很多養蜂人也經常為防野蜂而煩惱,因為野蜂是不定期出現,讓人防不勝防。野蜂也分幾種類型,常見的有虎頭蜂和胡蜂,它們對蜂群的危害最大,情況嚴重時蜜蜂會選擇棄巢飛逃。
  • 引誘蜜蜂的(方法二)
    在農村,喜歡蜜蜂的朋友,不花錢就可以玩蜂、吃上土蜂蜜。對新手來說,誘捕野生中蜂群、分蜂群、逃蜂群可能有點難度,而對於多年跟蜂打交道的老養蜂人來說,則是很容易的,今天介紹一些誘蜂的技術要領和操作要求,供業餘養蜂愛好者參考,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什麼藥能引來蜜蜂?
    (1)誘捕分蜂、逃蜂群。根據野生蜜蜂的生活習性,製作適合蜜蜂居住的誘蜂箱、桶、洞,選擇蜜蜂的分蜂季節、飛逃季節,把誘蜂箱放置在蜜蜂喜歡築巢的位置,並塗抹蜂蠟或燃燒老巢脾等吸引蜂群的偵查蜂,以此達到誘捕分蜂、飛逃蜂群目的。(2)尋找野生蜂巢。
  • 蜂群內部無幼蟲子脾,原因主要有3種,養蜂人該如何處理呢
    蜜蜂是一種壽命短暫的昆蟲,平均壽命只有42天左右。蜂群的發展,靠的是新老蜜蜂的交替,沒有新蜂的頂替,蜂群將走向滅亡,所以幼蟲對蜜蜂來說,就是未來,就是一切。不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還有各種原因,卻會導致蜂群內部出現無幼蟲子脾的問題,養蜂人應該如何處理呢?
  • 野外收捕蜜蜂技術2,新手抓蜂抓不完怎麼辦?家裡沒蜂脾怎麼辦?
    這兩種獲得野蜂群的途徑,新手養蜂人更喜直接尋找野蜂窩,而老養蜂人更青睞於野外放誘蜂箱。老養蜂人養的蜜蜂多,對野外的蜜蜂不是很感興趣,最多也就是到野外去放一些誘蜂箱,讓蜜蜂自己找上門來。而新手養蜂人就不一樣了,由於自己沒有蜂群或者蜂群數少,所以他們做夢也想快點多擁有幾箱蜜蜂。新手養蜂人的那種渴望得到蜂群的情緒非常高漲,恨不得每天都能上山尋找野蜂群。
  • 蜜蜂幼蟲不見呢?新手養蜂人不以為然,卻不知大問題臨近
    蜜蜂是一種壽命短暫的昆蟲,平均壽命只有42天左右。蜂群的發展,靠的是新老蜜蜂的交替,沒有新蜂的頂替,蜂群將走向滅亡,所以幼蟲對蜜蜂來說,就是未來,就是一切。不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還有各種原因,卻會導致蜂群內部出現無幼蟲子脾的問題,養蜂人應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