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需要給蜂群保溫嗎,只有了解蜜蜂的習性才能讓蜂群安全地過冬

2020-12-04 真過癮啊

工蜂的個體屬於變溫昆蟲,體溫隨環境變化而變化。當氣溫在25°左右的時候,工蜂的體感最舒適,工作熱情最高,當氣溫高於35°的時候,工蜂的採集積極性明顯下降,高於40°的時候基本停止採集工作當溫度逐漸下降到14°一下時,工蜂逐漸減少外出飛行,單個中蜂個體在10°以下,身體和翅膀會逐漸變僵,意蜂個體在13°以下身體和翅膀會逐漸變僵當白天溫度連續跌破15°以下,蜂群差不多就要開始過冬了

蜂群整體對溫度的變化頗為敏感,但蜂群整體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比單個工蜂強蜂群會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以及自身發展的需求,及時調整巢溫在沒有幼蟲的蜂群中,箱內的巢溫一般會在14-32°波動當群內有幼蟲,處於繁殖期的蜂群,工蜂會積極地進行調節,使巢溫控制在35°左右當巢溫長時間高於40°時,工蜂無法控制巢溫就會發生飛逃當溫度低於10-15°時,工蜂逐漸開始抱團,集體加強代謝,吃蜜產熱工蜂抱團中心溫度最高可達到32°

除非你當地氣溫長時間處於零下20°,否則,在蜂群食物充足的情況下,都不怎麼需要保溫的,

過度保溫反而不利於蜂群調節巢溫,會讓工蜂對外界溫度判斷失誤,提前出巢,凍死在外面

大家要記得蜜蜂為社會性昆蟲,在集群生活的昆蟲中,其集群的協調性和內部分化顯著者,稱為社會性昆蟲。在集群生活的昆蟲中,其集群的協調性和內部分化顯著者,稱為社會性昆蟲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過多地對蜂群糾結和幹擾,由於人工養殖為了取蜜,有時會造成蜂群食物短缺,所以只需要在食物短缺的時候進行補飼。

相關焦點

  • 冬天需要給蜂群保溫嗎,養蜂人只有了解蜜蜂的習性才能讓蜂群安全地...
    當溫度逐漸下降到14°以下時,工蜂逐漸減少外出飛行,單個中蜂個體在10°以下,身體和翅膀會逐漸變僵,意蜂個體在13°以下身體和翅膀會逐漸變僵 當白天溫度連續跌破15°以下,蜂群差不多就要開始過冬了
  • 如何讓蜜蜂安全過冬?「兩不愁」才是關鍵
    11-18 09:34:56 來源: 攝影的大咖說 舉報   「斷崖式」降溫來了,如何讓蜜蜂安全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 蜜蜂春繁怎麼做?掌握這幾點,讓你的蜂群旺一年!
    因此,我們應該好好整理內部的衛生,減少病菌引起的可能性,創造更適合蜂群的繁殖環境。蜜蜂的春分怎麼辦?掌握這幾個,讓你的蜂群旺盛一年!第二,我們要檢查蜜蜂的數量。請適當地咬脾,把蜜蜂壓厚。因為越冬後蜜蜂的繁殖能力只有133601.2左右,相反繁殖的第一隻工蜂的繁殖能力達到133602.5左右!所以我們必須咬脾,蜜蜂成功繁殖體質強的工蜂后,後面的工蜂就容易多了。
  • 養殖中蜂我們要做到去老留新,才能讓蜂群發展壯大安全越冬
    中蜂抗巢蟲能力差,對蜂巢很有講究,尤其在越冬期間天氣較冷時,要提早做好準備,把巢脾按新老進行排列,以便順利將老巢脾及時抽出,不然的話將影響蜂群安全越冬。老巢脾過多不利於蜂群越冬巢脾越好蜜蜂發展越快,巢脾過老傳熱能力越差。在高溫季節,蜜蜂對老巢脾保護差,蠟蛾常喜歡在巢脾上產卵,牽絲作繭,毀壞幼蟲。
  • 蜜蜂不僅勤勞也很瘋狂,惹怒蜂群的代價很大!
    結果蜜蜂就蟄了水牛,水牛疼就把蜂箱踢翻了。最後一群蜜蜂蜂擁而上攻擊水牛,水牛就被大量的蜜蜂蜇死了。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水牛靠近蜂箱激怒了蜜蜂!蜜蜂是群居性的社會性昆蟲,每一隻工蜂都為蜂群的繁榮而努力工作 ,蜂巢的安危就放在首要地位。只要能夠活動,蜂巢門口都會有守衛蜂保護蜂巢的安全。在平常情況下,只要靠近蜂巢的動物——蜜蜂能根據生物氣息確定動物的攻擊性。
  • 蜜蜂已經停產,春繁時間還早,蜂群面臨滅群的危險,該怎麼辦?
    蜜蜂過冬是處於半休眠狀態,在整個冬天以結團的方式互相取暖,只要有蜂蜜吃,它們的熱源就會源源不斷,在漫長的冬天,蜜蜂只吃而不勞作,其壽命長達180天之久,何懼蜜蜂會絕種呢。倒是冬季不停產的蜜蜂,極有可能會絕種。
  • 蜜蜂越冬,越是暖和的地方越是應該保溫,為啥?直接影響春繁
    說到蜜蜂越冬,我們就不得不想到保溫問題,因為蜜蜂也是動物,冬天了我們人也要保溫,蜜蜂自然也是應該保溫的,但是關於蜜蜂如何科學保溫,在蜜蜂養殖業上說法就各不相同了,如果我們把蜜蜂過冬的情況分為三類,一類是冬季氣溫不會到0攝氏度的地方、一類是冬季氣溫在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最後一類是冬季氣溫長期低於0攝氏度的地方三類。
  • 蜜蜂總在繼箱儲蜜,冬天要把繼箱的蜂蜜轉移到巢箱嗎?
    對於有蜜源的時候來說這倒是好理解,畢竟天氣不冷,蜜蜂可以在繼箱與巢箱之間靈活的活動, 但是如果到了冬季以後,巢箱中沒有蜂蜜,蜜蜂通過從機箱取食的方式獲得蜂蜜,很顯然這需要蜜蜂在巢箱和繼箱之間穿梭,其實這個過程非常容易導致蜜蜂散團。
  • 蜜蜂養殖技術|貯蜜在蜂群越冬過程中的作用及貯備方法
    蜂群越冬過程的飼料主要是蜂蜜,越冬後期,外界溫度回暖,自然粉源將出現時,需要加入適量的花粉,滿足蜂群育兒需要。適時貯備優質充足的越冬貯蜜直接影響蜜蜂的安全過冬。在蜂群貯蜜的過程中應了解和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蜜蜂越冬後為何神秘消失?關鍵在秋末
    關鍵在秋末 記得在今年春繁的時候,蜂部落小編和一位朋友檢查朋友的蜂群,在蜂群裡面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本來蜜蜂很多的蜂群,越冬竟然失敗了,更為奇特的是,本來越冬的時候蜂群裡面的蜜蜂很多的, 但是在越冬過後不但蜂群裡面沒有剩餘多少蜜蜂,就連蜜蜂的屍體都看不到,這讓蜂部落小編和蜂友都感覺很奇怪。
  • 作為新手養殖蜜蜂,了解這些蜜蜂的習性很重要
    導語:大家好,我是小編朝朝競氣財,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蜜蜂的一些生活習性,希望我的觀點可以幫助新手養蜂人提供一些幫助。蜜蜂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昆蟲,但是咱們都知道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收益,蜂農是對一個養蜂人的稱呼,可以說現在養蜂已經成為一種職業,那麼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講講,新手養殖蜜蜂要了解的蜜蜂習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蜜蜂的自殺性防禦機制,一生辛勤的工蜂,性命在蜂群中卻不值一提
    達爾文都曾對蜜蜂為什麼具有自殺性防禦體系所困擾,他不明白為什麼蜜蜂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選擇飛離自己的巢穴而後用毒針蜇向入侵者隨後自己死亡。實際上,直到1940年代才有人了解這一點,當時社會生物學的理論飛速發展,尤其是利他主義和親屬選擇,人們認為這是根據遺傳學來進行的。
  • 春季蜂群增長階段中,養蜂場的朋友們要知道蜂群的變化規律(上)
    在了解了蜂群周年變化規律中每一時期的特點之後,根椐提高蜂場產量的最終目的,來明確每一個的任務,才能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在明確了任務和目的前提下,採取正確的管理措施,從而使蜂場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一、蜂群的恢復期 蜂群的恢復期一般出現在越冬後的1.5-2個月。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蜜蜂度寒、度夏控制蜂巢採蜜繁蜂氣溫,幫助蜂群繁殖!
    蜜蜂屬於變溫動物,其個體體溫接近氣溫,隨所處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例如,工蜂個體安全活動的最低臨界溫度,中蜂為10℃,意蜂為13℃:工蜂活動最適氣溫為15~25℃,蜂王和雄蜂最適飛翔氣溫在20℃以上。另外,蜜蜂卵、幼蟲和蛹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為34-35℃。小資料:早春,在氣溫8℃以上無風晴天,工蜂能夠短時飛翔排洩。
  • 馬蜂冬天是如何過冬的?
    馬蜂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別稱胡蜂、螞蜂、黃蜂等,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馬蜂冬天是如何過冬的吧
  • 開箱檢查蜂群,溫順的蜂群變得不安,蜜蜂老是想蜇人的原因!
    一箱溫順的蜂群,蜂群變得不再溫順,開箱檢查蜂群的時候,蜜蜂總是箱飛出來蜇人,養蜂人在打開蜂箱的時候,蜜蜂集體出現「振動翅膀」的現象,少數工蜂會直接飛向養蜂人的身上,當養蜂人提出蜂群內蜂巢脾進行檢查工作的時候,蜂群開始變得煩躁不安,蜂巢脾上的工蜂開始逐漸飛出蜂群,越來越多的工蜂開始飛向養蜂人的身上
  • 雄蜂幹得最壞的一件事,秋季不處理,蜂群活不過冬天
    我們都知道,蜂王產卵是根據巢房的大小產卵的,而巢房需要工蜂巢房還是需要雄蜂巢房,這又是工蜂決定的,所以在一個蜂群中,雄蜂甚至無法左右自己的生命。在蜂群中需要雄蜂的時候,工蜂開始建造雄蜂巢房,但是這些雄蜂巢房,在蜂群中好的位置都沒有。
  • 農村俗語「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什麼意思?養蜂人看看!
    那麼,農村俗語「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什麼意思?養蜂人快來看看喲!【一種聲音】「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農民在養蜂的過程中經驗的分享,既然養蜂就需要餵養蜜蜂,有人說了,蜜蜂還要餵嗎?它不是自己會採蜜嗎?養蜂人都知道,給蜜蜂餵白糖都是稀鬆平常的事,其根本就是讓蜂群不餓死。
  • 蜜蜂養殖技術|分區飼養後引導蜂群集中貯蜜的3個方法
    一、蜂群分區飼養後貯蜜不分區的現象雖然利用蜂群貯蜜具有向上性(巢脾的上部及上角優先貯蜜),採用立式繼箱飼養法,利用蜂群貯蜜具有趨暗性(隱蔽性,蜜蜂蜜蜂認為較安全的地方,度劣貯蜜,防止盜蜂),採用臥式分區飼養,養蜂人希望能實現子蜜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