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這是大水牛的事情可能有些人聽說過,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多人可能會懷疑小小的蜜蜂怎麼會蟄死大水牛呢?水牛的個是小蜜蜂的千萬倍,體質強勁,皮糙肉厚,怎麼會死在小蜜蜂的手裡?
單個的小蜜蜂當然是蟄不死大水牛的,必須要有千萬隻蜜蜂一起攻擊,在水牛的體內注入足夠的蜂毒,才能使大水牛斃命。這裡就有兩個問題:為什麼蜜蜂會攻擊水牛,蟄死水牛呢?蜜蜂如何找到攻擊目標並協同作戰的?
在幾年前,一個養蜂人的蜂群就蟄死了一頭大水牛。當時這個水牛在蜂箱旁邊吃草,走進蜂巢門時,蜜蜂就在水牛的身旁穿梭,水牛本能的就用尾巴驅趕蜜蜂。結果蜜蜂就蟄了水牛,水牛疼就把蜂箱踢翻了。最後一群蜜蜂蜂擁而上攻擊水牛,水牛就被大量的蜜蜂蜇死了。
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水牛靠近蜂箱激怒了蜜蜂!蜜蜂是群居性的社會性昆蟲,每一隻工蜂都為蜂群的繁榮而努力工作 ,蜂巢的安危就放在首要地位。只要能夠活動,蜂巢門口都會有守衛蜂保護蜂巢的安全。在平常情況下,只要靠近蜂巢的動物——蜜蜂能根據生物氣息確定動物的攻擊性。水牛身上散發的氣息,就容易激怒守衛的工蜂。而且蜜蜂對於深顏色也是十分反感的 ,黑色褐色是蜜蜂最討厭的顏色,水牛的顏色就更加加深蜜蜂的憤怒。
當水牛靠近蜂箱,甩動尾巴,讓工蜂討厭憤怒,覺得威脅到蜂巢的安全,就會奮不顧身地發動攻擊。蟄針是工蜂唯一的武器,也是很厲害的武器。蟄針由兩根針刺相互鉗合而成,尖端特別細而尖,有倒鉤,中央呈管狀,能有效地刺入動物的皮膚內。雖然這蟄針並不堅韌 ,但這蟄針連著蜜蜂的毒囊,刺入皮膚後,就會馬上把蜂毒注入皮膚內。由於有倒鉤,只要刺入皮膚就收不回來,蟄針與毒囊會一起脫落。毒囊會在交感神經的支配下自動收縮,使蟄針越刺越深,蜂毒會繼續注入,直到全部排完為止。失去蟄針和蜂毒的工蜂不久會死去,但蜂毒還會留在水牛體內。
蜂毒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毒素,能產生很劇烈的神經疼痛,能使血壓和心律升高,能使腎上腺升高產生嘔吐和暈眩。人被蜂蟄,對蜂毒過敏的人,一隻工蜂就會可能會致死,一般人幾十隻工蜂就會產生中毒現象,如果上百隻就可能會致死。每隻工蜂所含的蜂毒量高低不同,每個人所能耐受的蜂毒不一樣,會有很大的差別。蜜蜂能蟄死人的事情,大家都應該相信,蜜蜂蟄死大水牛當然也可以,只不過蟄水牛的工蜂要更多一些。
下面再也搞清楚的就是
在一個蜂群裡,守衛蜂只是少數,絕大多數工蜂都是忙於撫子和採集。守衛蜂平常只是阻擋侵入蜂巢的來犯者,就像保安一樣。當真正察覺有危害蜂巢的敵人時,守衛蜂就會開始攻擊,同時會發出信息素召喚其他的工蜂。蜜蜂的身上都會釋放信息素,傳遞著不同的信息。信息被蜂群其他工蜂接受以後,就會跟著發出攻擊。
蜜蜂會根據來犯者的強弱以及危害程度需要有多少工蜂來面對?如果侵略者對蜂巢的危害,工蜂就會不斷的釋放信息素召喚更多的工蜂參戰。從一開始只是一兩隻工蜂,召喚來的工蜂再釋放信息素就引來更多的工蜂,有時甚至會出現一群蜜蜂參戰。當水牛把蜂箱弄翻以後,這種行為會讓整群蜂都會憤怒,所有能夠參戰的工蜂就會蜂擁而來,威力就太大了。
一個強盛的蜂群有幾萬隻工蜂,除去幼蜂和出巢採集的蜜蜂,有攻擊力的起碼有幾千隻。幾千隻蜜蜂朝水牛撲去,水牛是逃不過的。再大的水牛被幾千隻蜜蜂蟄過以後,也是承受不住的。蜂毒對水牛也是致命的毒素,再大的水牛也承受不住幾千隻工蜂的蜂毒。
工蜂蟄過就會死,幾千隻工蜂的命去換水牛的一條命,是可悲可嘆的。其實蜂群也不願意付出這麼大的犧牲,在一般情況下發動攻擊的工蜂可能只有幾隻近百隻而已。如果不是水牛觸碰弄翻了蜂箱,蜂群也不會發動這麼大的戰役。小蜜蜂能在這場戰役中獲勝,除了保護蜂巢,不怕犧牲的精神外,就是靠信息素髮動群體作戰的能力。
信息素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能藉助個體間的接觸或空氣傳播,使同種的其他個體引起特定的行為或生理反應。許多昆蟲都有信息素,蜜蜂的信息素更被人們關注罷了。蜜蜂的信息素主要有蜂王信息素,引導信息素,報警信息素和示蹤信息素。正是這麼多信息素使蜂群能夠有效的傳遞信息,能使蜂群穩定協調,團結一致。小蜜蜂的勤勞和勇敢,蜂群的協調團結都是信息素的作用,都是信息素讓蜜蜂本能的在做。
當我們對蜜蜂了解越多,就會對蜜蜂更加敬畏。只有對蜜蜂懷著敬畏之心,才知道怎樣對蜜蜂好。只有真心的為蜜蜂好才,能養好蜂,才能有好收益,這是養蜂人應該明白的道理。希望大家不僅要學習養蜂技術,還要對蜜蜂的生物習性有所了解。
最後提醒大家,不要忽視蜜蜂的戰鬥力,不要隨便靠近蜂箱,不要激怒蜂群。蜂箱擺放的地方,不要讓其他動物靠近。不僅會發生蟄死牛羊的事情,也可能會引來病菌蟲害危害蜂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