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布30張天體照片|迄今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被發現|伊爾福推出復古膠片相機

2020-12-28 攝影世界

近日,NASA公布了30張新的天體照片來紀念哈勃望遠鏡30周年;一張被遺忘的,曝光了8年零1個月的照片被發現並取下;伊爾福推出類似Sprite 35-Ⅱ的復古膠片相機;迦百列推出徠卡M鏡頭轉尼康Z系列無反相機的自動對焦轉接環;七工匠推出徠卡M卡口餅乾鏡頭,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紀念哈勃望遠鏡30周年,NASA發布30張新的天體照片

今年是哈勃望遠鏡的30歲生日,NASA發布了30幅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包括星系、星團和星雲的壯麗景象。

這30幅照片都將被添加到天文愛好者所熟知的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中。該天體表是一個包含109個比較明亮的星團、星雲和星系的天文星表。這個星表由英國天文科普作家、業餘觀測者、電視節目主持人派屈克·穆爾爵士(Sir Patrick Caldwell-Moore)編集,提供一些天文愛好者可以觀測的深空目標,是梅西耶星團星雲列表的重要補充。

NASA表示,這些照片是在過去30年的不同時間點拍攝的。這些圖片用於研究,直到最近才公開發布。這期間,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進行了五次升級,現在,它將繼續執行它的太空任務。

一張被遺忘的,曝光了8年的照片

2012年8月,當時還是英國赫特福德大學藝術系研究生的裡賈娜·瓦爾肯堡(Regina Valkenborgh)用一個易拉啤酒罐、膠帶和感光相紙製作了一架針孔照相機,並將相機固定在貝福德伯裡天文臺的望遠鏡處。然後,這臺簡易的相機被遺忘了整整8年零1個月。

今年秋天,天文臺的首席技術官大衛·坎貝爾終於拆除了這臺相機。在裡面,他發現了一張超長曝光的照片,拍下了8年來太陽穿越天空的明亮軌跡,共有2953條。

據天文臺發布的一條推特消息稱,這張照片曝光的時間相當於整個攝影史時長的4%,成為迄今為止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

伊爾福推出復古膠片相機

1960年,德國老牌膠片品牌伊爾福在英格蘭曾推出一款塑料機身的全手動簡易相機Sprite 35,有f/8-16三擋可調光圈,快門速度只有1/100秒一擋,可以外接閃光燈。近日,伊爾福推出一款與它類似的復古簡易膠片相機Sprite 35-Ⅱ。

Sprite 35-Ⅱ仍然採用塑料機身,但外觀比Sprite 35漂亮了許多,有點像徠卡M。它有黑、銀兩種款式,仍然採用手動過片、倒片,有簡易光學取景器,內置一節7號電池為內置閃光燈供電,有自拍功能。快門速度只有1/120秒一擋,鏡頭只有1片光學鏡片,規格是31mm F9,固定焦距,利用超焦距獲得較大的景深,彌補不能調節焦點的不足。感光度有ISO 200和400兩擋可以調節,體積120×67×44毫米,重122克。

目前已經上市,官方價格34.9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30元。

迦百列推出徠卡M鏡頭轉尼康Z系列無反相機的自動對焦轉接環

我國迦百列公司近期推出一款可以將徠卡M卡口手動對焦鏡頭轉接到尼康Z系列全畫幅無反相機上的自動對焦轉接環MTZ11。

尼康Z系列全畫幅無反相機卡口直徑55毫米,法蘭距16毫米,大卡口直徑和短法蘭距非常適合轉接。這款轉接環厚度較大,下邊多出一個盒裝物。內置對焦馬達和螺旋對焦傳動機構,可以帶動鏡頭整體前後移動最多6.5毫米,從而實現自動對焦。其原理與30年前焦平面前後移動自動對焦的康泰時AX相同,只是轉接環上沒有自動對焦系統,只有對焦驅動系統。要先將對焦信息通過觸點傳送到機身上自動對焦系統計算,再接受機身對焦系統的指令驅動鏡頭移動對焦,對焦點、對焦模式選擇也從機身上操作。

廠商稱,它對靜止物體的單次對焦速度不錯,支持臉部對焦和眼部對焦,但追蹤對焦速度較慢,適合拍攝靜物和人像。當把鏡頭上的對焦距離調至最近時,它可以縮短鏡頭的自動對焦距離,從而提高鏡頭的近攝能力。這款轉接環主體結構由鋁合金製成,卡口材料為黃銅,帶有Micro USB接口可以升級固件。廠家建議轉接重量500克以下的鏡頭,使用三腳架時使用專用的L形快裝板(由於下面突出,普通快裝板可能無法使用)。

這款轉接環目前已經上市,國內電商平臺上價格1980元。

七工匠推出徠卡M卡口餅乾鏡頭

國產鏡頭廠家七工匠(7 Artisans)近日推出一款M卡口復古餅乾鏡頭35mm F5.6。

這款表面鍍金的鏡頭厚度僅為21.75毫米,直徑60毫米,重128克。它採用5片4組光學結構,使用了2片超低色散鏡片,最近對焦距離0.3米,依靠撥動側面的對焦撥杆手動對焦。

它在國內電商平臺的價格是1299元。

編輯:李毅剛、Hannah

相關焦點

  • 伊爾福推出復刻60年代膠片相機Sprite 35-II
    DoNews 12月3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英國膠捲製造商伊爾福推出了新款傻瓜式膠片相機Sprite 35-II,它採用了可換膠捲設計。據悉,Sprite 35-II是一款向上世紀60年代初Ilford Sprite 35相機致敬的產品,它復刻了後者操作模式。
  • 宇宙時空之旅:15張最有內涵的宇宙照片
    紅外線可以穿透密度較低的氣體和塵埃,拍攝的圖片能夠看到後面璀璨的恆星(圖二)。Brogan, B.Saxton (NRAO/AUI/NSF)天文學家在測試和檢驗Atacama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ALMA)新的高解析度性能的時候,在一顆新生恆星周圍拍到了迄今最清晰的行星形成景象。圍繞恆星的橙色環是由氣體和塵埃構成。隨著時間的推移,恆星周圍的塵埃顆粒會粘連在一起,聚集成不同大小的漂浮物。
  • 富士膠片進軍方形相紙市場,發布instaxSQUARESQ10
    富士膠片發布instaxSQUARE數模一次成像相機SQ10(下文簡稱「SQ10」)。這是富士膠片第一款使用方形尺寸相紙的一次成像相機。SQ10搭載了數字成像傳感器,擁有數字成像處理技術。新系統將一次成像的畫質提升到了全新高度,拍攝者在列印前可以對圖像進行編輯處理圖像,大幅提高了列印後的圖像畫質。與此同時拍攝者通過SQ10直觀的操作界面,賦予照片更多的藝術感和創意魅力。
  • NASA發布這組照片,「揭秘」了太空生活
    此前,為了慶祝人類持續登上國際空間站20年,NASA分享了一組照片,向陸地上的人類「揭秘」太空人們的空中生活。國際空間站的面積約合一座足球場的大小,由NASA及15個夥伴國家共同設計、建造和測試完成。到目前為止,共有來自19多個國家的240多位太空人在空間站度過了20年的時間。
  • 2020 年十大科學新紀錄:最快音速、最長閃電、曝光最長的照片
    北京時間 12 月 3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 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 「最古老」稱號,包括 70 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 3.1 萬年歷史的墓葬,墓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NASA發布迄今最清晰火星照片:18億像素,由1000多張照片合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美國時間 3 月 4 日發布了迄今為止清晰度最高的火星實拍全景照片,由 1000 多張照片組合而成、像素超過 18 億。照片中的景象都是位於好奇號火星車側面的名為「Glen Torridon」 的區域。照片可見的環境一派橙色和棕色的色調,坑窪不平還夾雜著各種丘陵和山脈。
  • 100多萬張照片,這位「打工人」用相機給東莞建了個成長「博物館」
    「我希望自己的照片,能系統、全面地呈現製造業農民工的常態生活,所以關注照片的歷史價值、檔案價值、時間價值、記錄的深度和連貫性」首發:1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鄧瑞璇100多萬張照片,這位「打工人」用相機給東莞建了個成長「博物館」20年前一開始學習攝影,佔有兵就將鏡頭對準了和自己一樣的打工群體
  • 哈蘇907X 50C普通版上市;NASA發布8張「好奇」號拍攝火星照片 | Fotodiox推出徠卡M鏡頭轉富士X相機轉接環
    近期攝影相關資訊:哈蘇推出 907X 50C 中畫幅相機新品;NASA 發布新照片,慶祝好奇號登陸火星 8 周年;Fotodiox 推出徠卡 M 鏡頭轉富士
  • 美隊新劇即將開播,NASA發布「創生之柱」照片|直男Daily
    iOS 14新特性將無需下載APP即可體驗近期,iOS 14再次曝光新特性,用戶將無需下載APP即可提前體驗新應用部分功能。預計會在今年WWDC上正式亮相。研究人員發現現在用戶經常是經過掃描二維碼或跳轉Safari中打開連結下載新應用,不過在iOS 14代碼中會使用一種內部稱為「剪輯」的新API來改變這種情況。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最長閃電長約700公裡
    11天不間斷飛行12200公裡的斑尾塍鷸今年秋天,一隻叫聲響亮、體重不到1斤的小鳥打破了迄今不間斷飛行最長時間和最長距離的世界紀錄!曝光時間最長的照片曝光時間達8年零1個月曝光時間長達8年零1個月的照片一張看似平常的圖片,卻拍攝了8年多,汲取了太多日月精華,似乎快修煉成精了——2012年,英國赫特福德大學藝術系研究生瑞吉娜·瓦爾肯博格開始了這張照片的拍攝。
  • 一周圖說|​從太空到地球,探索永無止境
    圖|ESO這顆變星位於距離地球7500萬光年的 Kinman 矮星系,它曾是一顆亮度達到太陽250萬倍的超大質量恆星,因為亮度經常發生變化而被歸類為「變星」。天文學家們在2019年突然發現這顆恆星從視野中消失,推測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持續大規模噴發導致這顆恆星的亮度降低至無法觀測,另一種是這顆恆星已經塌縮成黑洞,但未經歷超新星爆發過程。
  • 攝影:相機的多重曝光怎麼用?一文帶你學會拍攝多重曝光的照片
    很多人都會覺得多重曝光是非常具有創意的拍攝題材,那多重曝光的照片是什麼樣的呢?如下圖所示。這樣的照片是不是有點畫中畫的拍攝效果,會讓人覺得很神奇、酷炫和濃濃的興趣。今天我們就圍繞相機的多重曝光怎麼拍來展開,一文帶大家學會拍攝多重曝光的照片。
  • 神農架現1.2米金雕 紅外相機拍到罕見照片
    字號:A+ | A- 【神農架1.2米金雕】「確認過眼神,這莫不是楊大俠的神鵰?」11月25日,    生態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神鵰」獵食豬獾的視頻和3張圖片資料。經核實,確認視頻中的「神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
  • 為什麼NASA的太空照片中沒有星星?
    美國宇航局拍攝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的照片是一些最具標誌性和紀念意義的照片,但為什麼在這些太空照片中看不到星星呢?所謂的探月者喜歡指出的一個線索是,從太空拍攝的照片中明顯缺乏閃爍的星星。但這個謎團並不僅限於阿波羅11號登月,它比登月還要早得多。1968年12月24日,在阿波羅8號任務期間,太空人威廉·安德斯是第一個從太空拍攝地球照片的人。這張照片被稱為「地出」,顯示了整個地球從月球地平線上升起,與太空的黑色背景形成鮮明對比。
  • 我拍攝的星軌照片
    後來,知道滿天的星星都會圍著北極星轉,人們為了記錄星星運動的軌跡,用相機在黑夜裡長時間曝光,讓行星運動的軌跡留在膠片上,可是用膠片記錄星星運動的軌跡實在太難了,那要相機長時間曝光,稍有一點不慎比如有光閃了一下,比如電池沒電了,等等,就會前功盡棄,試問,有誰見過用膠片相機成功拍攝過星軌的照片?
  • 如何拍出高逼格星空照片?有數位相機你也行
    其實只要有個差不多的數位相機,再配上相應的專業設備,勤加練習之後都能拍出那樣高逼格的照片。知乎日報現在就給出了拍出高逼格星空照片的方法。我在這裡講一下用數碼單反拍攝星空和星軌的方法吧,深空天體沒拍過就不寫了。P.S.下文中沒有註明出處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
  • 徠卡發布M10-D 一款帶有傳統相機靈魂的數位相機
    徠卡今天宣布推出M10-D數位相機。 M10-D很像今年夏天發布的M10-P,具有平坦的黑色表面,安靜的快門和2400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但是M10-P以觸摸控制轉盤取代了在M10上的原裝液晶顯示屏。M10-D完全取消了屏幕,讓用戶無法查看照片或更改相機本身的某些設置。
  • 嫦娥三號拍出迄今最清晰月球照片(圖)
    原標題:嫦娥三號出品:迄今最清晰月面照片展現真實月球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吳晶晶、餘曉潔)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
  • 史上最清晰尼斯湖水怪照片曝光:黑鱗閃閃-尼斯湖水怪,照片,清洗...
    英國《鏡報》最新曝光了一張「史上最清晰尼斯湖水怪照片」,這張照片是由58歲威士忌酒廠工人Ian Bremner所拍攝,時間也很新,拍攝於9月10日。Ian Bremner介紹稱,他9月10日來到尼斯湖附近時,原本只是想要拍攝紅鹿,結果意外發現湖面出現其他生物,他拿起相機拍了下來。從照片中看到,這個生物身長約2米,表面呈現銀黑色,露出3個駝峰在水面上。
  • 數位相機拍照,控制曝光的加減技巧,通過直方圖查看照片質量
    大家好,今天講講數位相機控制曝光的技巧,曝光是相機通過光圈與快門的組合,使照片呈現出明暗效果。控制曝光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可以通過查看直方圖和利用曝光補償功能來控制畫面的影調。學會看直方圖,拍攝時,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控制曝光,而在拍攝完成後,還可以通過直方圖來了解畫面的曝光情況。使用數碼單眼相機完成拍攝後,在液晶屏中查看所拍攝的照片時可以打開相應的直方圖,通過直方圖了解相關信息。畫面亮度過高,曝光過度,直方圖右端溢出,畫面中的亮部細節部分損失,缺少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