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拍出迄今最清晰月球照片(圖)

2020-11-24 中華網

原標題:嫦娥三號出品:迄今最清晰月面照片展現真實月球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吳晶晶、餘曉潔)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解析度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月球,也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據介紹,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首次獲得月球表面的最清晰照片,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玉兔月球車行駛留下的車轍痕跡清晰可見,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巖石、撞擊坑的細節展現無遺。

這些照片和人類此前獲得的月球照片有什麼不一樣?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鄭永春介紹,人類於1969年至1972年6次登月,地點位於月球正面的阿波 羅帶,獲得了月球表面圖像,但那距今已經40多年,當時使用的還是膠片相機,著陸技術、探測手段、拍攝技術都遠遠落後於現在。

同時,我國嫦娥三號降落的地點是月球虹灣區,這是人類太空飛行器第一次著陸該區域。虹灣位於雨海盆地西北角,而雨海是月球表面最大的撞擊盆地之一,遍布年輕的火山巖、巖漿巖,具有獨特的地質背景,這將為我們帶來關於月球形成和演化歷史的全新信息。

在科學家眼裡,這些照片包含了大量的科學信息。首先是與月球土壤力學性質有關的信息。「根據嫦娥三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在月面陷入的程度,我們可以知道月壤 的承重能力,這為以後設計新的月球著陸器提供了重要資料。根據車輪痕跡、深淺也可以推斷土壤的密度、孔隙、摩擦係數等性質。」鄭永春說。

放大這些高精度的照片還可以看到覆蓋在月球巖石和著陸器上的月塵。鄭永春介紹,由於月球的真空環境,月球表面的塵暴不是風吹起的,而是月塵顆粒受太陽光 激發後帶同種電荷相斥而揚起,這與地球和火星上的塵暴都不一樣。通過對月塵分布特徵的分析,可以對這一無大氣層天體獨有的現象進行研究。

月球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石塊也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小天體撞擊是月面最主要的風化過程。根據石塊形狀、分布密度,可以看出這一地區的形成過程,比 如大石塊多表明這一地區受撞擊的次數少,年代比較古老;小石塊多的地方說明受撞擊次數多,這塊地方還比較『年輕』。」鄭永春說,「另外對石塊分布規律的研 究對月球車在行進路線上安全規避也十分重要。」

從照片上還可以看到,嫦娥三號著陸區周圍有很多小的撞擊坑。鄭永春表示,由於月球的真空 環境,撞擊月球的小天體不會像地球上那樣在大氣層中被燒掉,所以月球遭受的小型撞擊比地球多得多。通過研究月球上的撞擊坑,可以推測出月球遭受撞擊的頻 率,推測出小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概率。此外,由於無法獲得月球樣品,撞擊坑研究也是獲得月球表面年齡的主要手段,撞擊坑分布密度高說明這塊區域比較古 老。

目前,嫦娥三號已超期服役一年多。它的「姐妹」嫦娥四號預計於2018年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第一次著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計劃2017年前後實現「奔月—落月—採樣—返回地球」,中國科學家將用我們自主獲得的月球樣品開展深入研究。

「通過這些照片深入了解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溫度、光照、輻射等環境參數,對改進著陸器和月球車設計,開展月表深入探測以及未來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 地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鄭永春說,「同時,這些照片和數據已向全球科學家和愛好者免費開放共享,因為太陽系探測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十餘篇源自嫦娥三號數據的科學論文登上頂級科學期刊。「除了照片,嫦娥三號上的其他科學儀器傳回了大量月球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空間環境等探測數據,這方面的科學研究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過程,將持續幾年甚至數十年。」鄭永春說。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拍出迄今最清晰月面照片
    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解析度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月球,也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  據介紹,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首次獲得月球表面的最清晰照片,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玉兔月球車行駛留下的車轍痕跡清晰可見,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巖石、撞擊坑的細節展現無遺。  這些照片和人類此前獲得的月球照片有什麼不一樣?
  • 嫦娥拍到月球的第一張照片(圖)
    央視新聞  #嫦娥三號登月#【嫦娥拍到月球的第一張照片!】news.sohu.com/20131214/n391797745.shtml report 408  央視新聞#嫦娥三號登月
  • 美合成迄今最清晰月球北極照片
    圖為月球北極附近的泰勒斯撞擊坑(紅色方框所示位置)的逐級放大圖。  美國科學家最近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的照片合成了人類迄今最清晰的月球北極照片。  如果使用雜誌印刷中常用的300 DPI(每英寸上的點數)的清晰度列印這張照片,成品幾乎能蓋住一個標準的橄欖球場(面積為100米×70米);如果將其製作成一個單獨的文件,需要大約3.3TB(百萬兆字節)的存儲空間,這意味著這一張照片幾乎能把一塊4T的硬碟裝滿。為了便於瀏覽,科學家將原始圖片分為數百萬張經過壓縮的小照片,使得普通用戶通過家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也能觀看。
  • 借力嫦娥三號 美攝影師打造月球360全景圖
    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
  • 美探測器拍下「嫦娥」、「玉兔」照片[圖]
    原標題:美探測器拍下「嫦娥」、「玉兔」照片[圖]   這張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拼版照片顯示的是嫦娥三號著陸器拍攝到的月面圖像(上)與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到的月面圖像。黃色箭頭指示的是兩張照片中隕坑的對應位置,紅線指示的是嫦娥三號著陸器拍攝圖像的大概視角範圍。
  • 嫦娥三號月面照片 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
    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解析度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首次獲得月球表面的最清晰照片,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玉兔月球車行駛留下的車轍痕跡清晰可見,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巖石、撞擊坑的細節展現無遺。
  • 美攝影師用嫦娥三號傳圖片製作月球360全景圖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資料圖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通過拉伸這個全景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凹凸的地貌,甚至還可以看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掛在天空中。據悉,「嫦娥三號」是自蘇聯「月神24號」後,第一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
  • 畫質不夠清晰!還不如美國人50年前技術,嫦娥四號照片幕後真相
    還不如美國人50年前技術,嫦娥四號照片幕後真相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著陸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玉兔2號」月球車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月球背照,通過「鵲橋」傳達給了地球,這一消息震驚世界媒體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來了祝賀郵件,但是,有些人將這些照片與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照片進行比較,最終得出結論,50年前美國太空人在月面拍下的照片居然要好過「嫦娥」!
  • 月球發現活嫦娥,阿波羅20號發現嫦娥飛船?
    其實早在美國第一次登月時,拍了一張照片,它背景是廣袤黑暗的太空,腳下是月球,一個身穿太空衣的美國人站在國旗邊上,但這張照片其實是被美國官方給處理了的,本來的月球上,其實那裡各種建築物,但已經荒廢了,並且還在月球竟發現活嫦娥。2009年,美國一人士在網際網路上解密了美國宇航局刻意掩蓋的真相,1976年,美蘇曾聯手發射阿波羅-20號飛船秘密登陸月球。
  • 中國嫦娥二號拍到月球基地和史前遺蹟「圖」
    中國嫦娥二號拍到月球基地和史前遺蹟「圖」  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嫦娥二號數據展示系統發布,關於那個美國發現月球飛船殘骸(嫦娥2號拍的)可以證明是存在的~~~~~  根據嫦娥二號工程內部人士透露,嫦娥2號拍的,關於前幾年網上傳說中的美蘇發現那個月球飛船殘骸可以證明是存在的。  驚天機密 美國阿波羅20號在月球發現遠古飛船和三眼女外星人(傳說中的嫦娥)  2009年,美國一人士在網際網路上解密了美國宇航局刻意掩蓋的真相,1976年,美蘇曾聯手發射阿波羅-20號飛船秘密登陸月球。因為在此前的阿波羅登月和前蘇聯的衛星均拍到了月球上的遠古城市和飛船。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原來太陽是這樣的
    近日,一條「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的話題,引起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表示「原來太陽是這樣的」,這是怎麼回事?趕緊來看看吧!
  • 嫦娥三號:中國航天迄今最難任務
    新使命實現我國首次軟著陸月球和月面巡察    如果用一個最簡單的詞概括嫦娥三號的任務,就是——落月。    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院士說,人類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駐」三大步。中國探月工程將第一大步「探月」細分為三期——即「繞」「落」「回」三小步。
  • 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原標題: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在完成迄今與冥王星最近距離接觸後15分鐘,「新視野」號逆光拍下這張照片,捕捉到冥王星日落前的景象。拍攝照片時「新視野」距離冥王星18000公裡。   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徐玢)北京時間9月18日,美國航天局(NASA)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新視野」號獲取的冥王星最新照片。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而它讓科學家們驚呆了。原因不僅僅是冥王星表面高聳的冰山、冰凍的氮河以及縈繞在低洼的霾,還因為那顆遙遠的天體看起來極像地球北極。
  • 美國登陸了假月球?嫦娥四號登上月球後拍了張照片,再次引發爭議
    天河是銀河的別稱,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在給著落點命名時,科學家打算使用「天河基地」,寓意為「開創天之先河」,而中國也確實開創登陸月背面的先河。
  • 飛向月球的使者,嫦娥三號都觀測了些什麼?
    嫦娥三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月球探測器,包含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兩部分。第一、看星星。嫦娥三號上攜帶了一臺近紫外波段的天文望遠鏡,可以在月球上看星星。觀察星系核、恆星、雙子星、新星啥的。嫦娥三號觀測地球等離子體層的變化,拍攝了1300多幅圖像,取得大量的數據,為了解地球環境提供了巨大幫助。和風漫談原創,請勿抄襲。第三、看月球。嫦娥三號和玉免月球車上有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等先進設備。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可分辨出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  令人驚嘆的是,在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上,甚至可分辨出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  專家介紹說,與低解析度相比,高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可以獲得月球構造的更多細節,能夠識別和統計更多的月面撞擊坑,從而獲得更為精細的月球年代學數據,為月球構造演化的研究提供更細的時間標尺。
  • 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以前嫦娥一號拍攝的120米解析度影像圖,只能識別直徑幾百米的月坑,而現在,7米解析度的全月圖不僅可以清楚看到直徑數十米的月坑,連月球上很多石頭都可以看見。●可分辨出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令人驚嘆的是,在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上,甚至可分辨出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遺蹟。
  •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
    嫦娥四號傳回月球照片,拍到2180萬噸不明物,是誰留下的?登陸月球才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直到科技水平提升後,終於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1969年阿波羅計劃正式實行,阿姆斯特朗成為登陸月球的第1人,開啟登月的新徵程,也是人類邁向外太空的一大步,這只是一個開始,卻加深人類對月球的認知。當真正抵達月球,才會對它的看法有所改變,原以為月球上一片光亮,有萬物的生長,其實它死氣沉沉,既不會發光,周圍全是黑暗。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導致它的表面被隕石撞的坑坑窪窪,沒有一處光滑之地。
  • 月球上這些高清照片 是「嫦娥」拍的
    這些圖像是「嫦娥3號」項目執行期間由「嫦娥-3號」著陸器以及「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拍攝的。
  • 嫦娥三號所攜八大載荷首戰告捷 紅外成像清晰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獲悉,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的八臺有效載荷在第一月晝期間陸續開機完成了探測或月面測試工作,除降落相機已完成預定任務外,肩負著開展科學探測使命的七臺有效載荷性能穩定,獲得了大量的探測數據,首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