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嫦娥三號 美攝影師打造月球360全景圖

2020-11-24 驅動之家

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

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

通過拉伸這個全景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凹凸的地貌,甚至還可以看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掛在天空中。

據悉,「嫦娥三號」是自蘇聯「月神24號」後,第一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此外,「嫦娥三號」此次登陸也攜帶了一些科學儀器、攝像機以及一個名為「玉兔」的微型探測器,來幫助其進行一些科學實驗。

相關焦點

  • 美攝影師用嫦娥三號傳圖片製作月球360全景圖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資料圖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通過拉伸這個全景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凹凸的地貌,甚至還可以看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掛在天空中。據悉,「嫦娥三號」是自蘇聯「月神24號」後,第一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
  • 長圖預警!月球背面全景圖震撼發布 80張照片拼接360°展示月背全貌
    月球背面全景圖震撼發布 80張照片拼接360°展示月背全貌  黃琨 • 2019-01-11 13:46:01 來源:前瞻網
  • 嫦娥玉兔互拍「美照」 真正月背之旅開始了(圖)
    1月10日,經過近一周的「午休」, 巡視器玉兔二號醒來,並於1月11日和著陸器嫦娥四號「確認過眼神」,然後兩器互拍留下「美照」。此後,玉兔二號「告別」嫦娥四號,開啟真正的月背之旅——科學探測。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像。
  • 嫦娥四號發回來一組月表全景美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航天局1月11日發布消息說,截至北京時間當日8時,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月球車)和「鵲橋」中繼星狀態穩定,各項工作按計劃實施。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環拍全景圖(方位投影)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機在月球背面完成了360度環拍,科研人員根據「鵲橋」中繼星傳回的數據,製作出清晰的環拍影像圖。與此同時,科研人員還根據嫦娥四號降落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完成了著陸點周圍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
  • [圖]國外攝影師製作出火星360度彩色全景圖
    近日,來自愛沙尼亞的攝影師Andrew Bodrov
  • 美藉助「好奇」號火星車製成火星360度全景圖
    美國航天局利用「好奇」號火星車攝像機拍攝的近900張圖片,製成一幅13億像素的360度火星高清全景圖,目前已發布在官網上供網友觀賞。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19日在其官網上公布了這份火星高清全景圖,它顯示的是立足火星上一個叫羅克內斯特的地方所「看到」的景象,「好奇」號在去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之間經過這裡並拍照「留念」。
  •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2016-01-05 12:22: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2013年12月17日至18日,嫦娥三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著陸器周邊
  • 中國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徵名 車模型曝光(圖)
    中國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徵名 車模型曝光(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上午,我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面向公眾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徵名活動。
  • 官方公布嫦娥四號最新全身照:彩色全景圖
    2月1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正式發布了玉兔二號巡視器拍攝的嫦娥四號登陸器的全彩照片。此前在2月11日,央視新聞宣布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在休眠之前,玉兔二號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打破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的行駛距離記錄。
  • 解讀「嫦娥三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什麼是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從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開始,人們陸續對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單元進行命名。
  • GSIS特邀論文 | 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月球車任務的地理空間技術
    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獲取了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2010年,嫦娥二號作為先導星,為嫦娥三號的落月探測進行多項技術驗證;2013年,嫦娥三號在月面著陸,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2014年,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試驗器為後續的嫦娥五號驗證了「打水漂」再入返回技術。
  • 飛向月球的使者,嫦娥三號都觀測了些什麼?
    嫦娥三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月球探測器,包含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兩部分。第一、看星星。嫦娥三號上攜帶了一臺近紫外波段的天文望遠鏡,可以在月球上看星星。觀察星系核、恆星、雙子星、新星啥的。嫦娥三號上還有另外一部極紫外相機,這部相機是看故鄉的,也就是看地球的。從月球看地球,看的更全面。地球大氣層往上,有一道等離子屏障,一直延伸到4萬公裡。
  • 玉兔二號與著陸器玩互拍 帶你看嫦娥四號在月背做的三件大事
    它將接替玉兔號月球車,成為「看星星最多的兔子」!△(左上)嫦娥四號降落相機的照片和LROC NAC影像的匹配,來源:LROC/ASU[1](左下)馮·卡門撞擊坑位置(右)嫦娥四號著陸區。來源:LROC WAC/NAC/haibaraemily上圖右邊這個大約3×5公裡的區域,就是小兔子著陸後,在月背的主要活動範圍。
  • 「嫦娥四號」看到的月球和背後的故事
    「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環拍全景圖(方位投影)    自2003年起,電磁輻射與探測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開展測月雷達的技術研究工作,在近十年間攻克了測月雷達的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嫦娥三號測月雷達,國際上首次利用雷達技術實地就位獲取了月球局部地區月壤厚度分布和次表層地質結構數據。「嫦娥四號」測月雷達完全繼承了「嫦娥三號」測月雷達技術狀態。
  • 「嫦娥三號」最新科研成果公布:首次證明月球沒有水
    @央視新聞 官方微博7月31日消息,國防科工局日前介紹,「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自2013年12月成功著陸月球之後,已經在月球停留超過兩年半時間,創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截至目前,「嫦娥三號」獲得的大量數據已經形成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項都屬於世界首次,並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 Google地球增加360度全景圖,深度集成360 Cities
    它從來沒有停止給我們帶來驚喜.這不,它又 添加)了一種讓我們發現世界的新方式:360度全景圖. 打開Google地球,你會發現多了一個新的圖層:照片.這個圖層不僅包含來自 Panoramio(2007年7月被Google 收購)社區的2D照片,還包含來自 360cities.net的全景圖片.Google 此前已將360 Cities集成到"圖片庫"圖層下,但此次看來是更深度的集成,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 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
    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嫦娥三號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月球車安全著陸在月球,之後它攜帶的四臺科學設備,在落月點開始科研工作,巡視器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兔好月球車,則主要承擔著月表的巡視工作。今年7月28號,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到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大概持續半個月,跟地球一樣,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休眠期,相當於是在晚上睡覺。
  • 揭秘嫦娥三號:我國首輛月球車究竟是啥樣?
    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將於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 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三號將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月球車),並且是阿波羅計劃結束後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月球車原車設計質量為140千克,由移動、結構與機構、導航控制、綜合電子、電源、熱控、測控數傳和有效載荷共八個分系統組成。以太陽能為能源,能夠耐受月表真空、強輻射和高溫差等極端環境。
  • 嫦娥四號進入第21月晝「玉兔二號」計劃開展全景環拍
    「玉兔二號」月球車拍攝的月球背面圖片。中國探月工程供圖「玉兔二號」月球車拍攝的月球背面圖片。中國探月工程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13日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兩器工況正常,能量平衡,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因為這幾十年來有能力探測月球背面就只有美蘇兩個大國,可是美國不願意去探測月球背面,而願意探測月球背面前蘇聯探測技術又落後,因此導致在1959年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非常模糊。網絡流傳月球背面的金字塔網絡流傳月球背面外星人基地直到2019年1月3日這個謎團才最終揭開,因為在這一天中國研製的月球登陸車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登陸,嫦娥在月球背面登陸之後,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科研探測,經過長時間的探測,嫦娥四號不僅拍攝到月球背面第一張全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