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White、滑板、NASA、HAY、電音派對,這些全部東西,居然都在宜家版的WWDC裡。
6月7日,宜家辦了一場自己的WWDC:民主設計日。四年來,宜家每年都會在總部瑞典Almhult舉辦這場設計者的大會,不過,今年,他們將民主設計日過成了科技公司開發者大會的樣子。
除了科技公司一貫的CEO開場演講和熱門樂隊的現場演出,宜家著了魔一般地宣布了一系列的外部合作,從時下最流行的潮牌、明星的網紅造型師、競爭對手家居品牌、黑科技VR、到上天的NASA。
宜家用一場電音派對版的設計日直播告訴全世界的年輕人,他們正在改變。
IKEA X 你能想到的所有方向開了掛的宜家,開啟了全面合作,而合作對象,基本處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的範圍中。在談論宜家為什麼迎來這次全面的改變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次民主設計日前後,他們到底招來了多少合作夥伴。
IKEA X Off-White
宜家進軍潮流界之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繼被巴黎世家看重帶火自家的藍色購物袋Frakta起,宜家的購物袋就算是成功取代了DHL在潮流圈的位置,成為設計者們的新寵。在設計日上,Off-White的創始人Virgil Abloh就帶著他重新設計的IKEA FRAKTA BAG來到現場。
當然,Virgil Abloh除了演講和設計Frakta之外,還宣布了將與宜家聯合設計家具的計劃,在買得起和有品位之間,潮人們也許能夠找到交集了。據說,到2019年,大家就能夠在市面上看到宜家和Virgil Abloh合作的系列產品上市。
Virgil Abloh
IKEA X Chris Stamp
作為美國西岸街頭品牌的代表,Stampd家的主理人Chris Stamp再次於宜家合作,開啟了家居設計企劃:SPÄNST。自稱是100%的嘻哈風的Chris Stamp,將現代感帶入家居設計。
Chris Stamp
是的,除了鞋盒,還有滑板,有沒有一種想把你的出租屋全部交給街頭的衝動?
IKEA X Bea Åkerlund
Lady Gaga、Beyonce、麥當娜,這些你熟悉的大明星,都是明星服裝造型師Bea Åkerlund常年合作的對象,接下來,你也可以在宜家買到Bea Åkerlund設計的家居裝飾品Omedelbar 系列。
大紅唇、黑禮帽,你的客廳再也不會無聊了。
Bea Åkerlund
IKEA X NASA
光從外部「招聘」Virgil Abloh,Chris Stamp等潮牌設計師是不夠的,對於內部人員,宜家向來樂意給他們提供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源,比如,把你扔到火星上學個三年。
好吧,不是真的會有設計師去宇宙,不過,宜家真的會讓自家的設計師參與到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在猶他州的研究站,在太空建築師的指導下,參與火星太空人的訓練。
隨著城市化進程,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70%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勢必會變得更加擁擠,微型空間的居住將成為主流,而這種生活的一大參考對象,正是對空間利用率要求極高的太空。
為了空間利用最大化,為了勢必會增加的蝸居生活,或許,也為了真的有一天我們會移民火星,總之,聽上去很未來的NASA計劃,其實,很現實。
IKEA X Byredo
如果你的家無法變得更大,你的床無法變得更小,那麼唯一還能顛覆生活的,也許再是你能看見的東西,氣味,才是改變人生的第二維度。
極簡風的小眾香氛Byredo與宜家一樣,出自瑞典。黑色的半圓瓶蓋,純白的香水標籤,「無人之境」、「白色浪漫」,極為純淨的木本調或者復古的花香,清淡得幾不可聞卻意外地持久。到2019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的創始人Ben Gorham將為宜家開發一款屬於宜家的隱形設計,一種家的細膩味道。
Ben Gorham
IKEA X HAY
作為我們傻傻分不清的兩個北歐鄰國,來自丹麥的HAY,逐漸成為我們心目中高階版的宜家,不過,這個很多人看來應該是死對頭的兩大北歐家居品牌,其實早就合作多多,今年,雙方再次合作,推出Ypperlig系列產品,將北歐風進行到底。
IKEA X Teenage Engineering
宜家是一個永遠想做酷男孩的品牌,民主設計日上,他們青睞了一群永遠自稱「青少年工程師」的中年大叔,打造除了一場電子音樂節。
當然,他們與宜家推出最酷炫派對產品Frekvens系列,同樣也在設計日公布,並確定與19年上市,到時候你就能在宜家買到黑膠唱片機了。
面對又摳又挑剔又有個性的年輕人,宜家需要新的噱頭合作對於一家來說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承包了億萬人家庭的瑞典家居巨頭,其實只有16名「有編制」的設計師,它旗下的絕大多數產品,都採用合作的方式,不過,一下子和那麼多最流行的設計師合作,即使對於宜家來說,也不是什麼常見的事,畢竟,自成一種生活方式的宜家,理論上,並不需要這麼多明星為她站臺。
宜家去年的年度財報顯示,集團總收入達到351億歐元,比上一財年增長7.4%,這個看上去和那龐大的數字在16年11.5%的增長面前顯得有些落魄,而即將離職的CEO 阿格尼夫傑爾曾經路透社的採訪中表示,宜家會在2020年達到500億歐元的銷售額,在這一目標之下,目前的增速,顯然是不行的。
宜家通過控制供應環節的成本發跡,用宜家的家居美學營銷,成功地讓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零售商。不過,對於任何消費品牌來說,過氣都像一個巫婆的魔咒,永遠在頭頂盤旋,而逐漸成為市場主力的千禧一代的口味卻實在變得非常快。
相信每個申請過宜家會員的人,都曾經收到過厚厚的《宜家家居指南》,翻開這本廣告冊的每一頁,我們實在太容易被說服和相信,那些搭載布藝沙發上的毛毯、收齊小恐龍玩具的彈簧籃、帥老公端到床邊的紅色塑料早餐桌,就是我們想像中家的樣子。
十年中,依靠著一套成功的家居美學營銷讓全世界買單的宜家,卻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再願意為他們的巨無霸工廠買單了。千禧一代,有著一個對大眾、普世相對排斥的革新,在他們的世界裡,情懷、理念、設計、科技、創新,才能體現商品與眾不同的消費價值,而所謂的便捷、性價比,只能成為產品暗含的品質,卻不能再作為賣點,出現在大幅的海報當中。
不論是Off-White還是NASA,不論是街頭風還是黑科技,這些代表著不同生活方式,代表著不同價值觀的品牌,充當著各自領域的意見領袖的品牌們,為宜家撐起了新的話題,當然,也為需要發Instagram的年輕人們提供了重新走進宜家的名頭。
時代正在不斷地改變,宜家,當然必須要變,她宣布將啟用第三方在線銷售平臺,將進入西亞等更多市場,將在長沙開設亞洲首家宜家酒店與商務中心……總之,擁有海量用戶數據的宜家顯然很清楚,沒什麼事比改變自己更能適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