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才成群結隊,猛獸總是獨行」所以我不合群=我是優秀的人?

2021-01-07 史說風華

最近幾年突然出現了『優秀的人都是不合群的』,『牛羊才成群結隊,猛獸總是獨行』這樣一類的聲音,很多人被這些聲音說服,從合群的坑裡走出來,然後一腦袋又扎進了不合群的坑裡。

似乎在他們眼裡,優秀的人都是不合群的,我不合群了,我=優秀的人,就成立了。

可是事實哪有那麼簡單呢?

盲目的追求不合群,不去理解自己究竟適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即使最後擠進來不合群的圈子,也不會快樂,更何談變優秀。

1

我的朋友小艾,原本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姑娘,不時的和朋友一起約個圖書館,野炊之類的趣事,然而最近卻開始獨來獨往,同她交流起來也感覺人變冷淡了許多。

和她的朋友說起這件事才知道,小艾這學期成績並不理想,想到自己考前出去玩那幾天,心裡不免有些怪罪拉上自己的朋友們,心思敏感的女孩子看多了合不合群的文章,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因為『無用社交』耽誤了學習。

為此,她和朋友斷絕了往來,開始了自己獨來獨往的生活。

可小艾朋友無奈的解釋還在我的耳邊,

「我哪有帶她去做什麼沒有用的事情,她那幾天天天熬夜刷題,我覺得她老這樣繃著不好,就說帶她出去看看風景,哪知道最後會這樣」。

小艾的這種情況,難道真的陷入了合群的泥沼嗎?

她的朋友們都是一些自律努力的人,平時無用的社交她們也不會進行。更何況,如果將一起泡圖書館,一起野炊旅遊看風景,這些都算作是合群的泥沼,那我也說不出什麼來了。

可是我發現,身邊這樣的,為了擺脫合群、遠離朋友的人還真不少。

她們從三五好友相伴變成獨身一人,處處都是孤獨的影子。我總會想到難道就只是為了不合群就放棄這些原本很好的朋友嗎?

可是,不合群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並不是要我們去捨棄美好,而是讓我們走向美好啊。

這樣盲目地追求不合群,為此顛覆自己的生活,放棄朋友,到底是為什麼?

就只是為了那一句所謂的『優秀』?

2

可是不合群就真的優秀嗎?也許是,但是走到極端的不合群,真的不是變優秀的途徑。

我的一個學姐,堪稱是我們學院孤僻人物的典型,我從來沒見過她參加集體活動,很多團日活動也是來露個面就走,團建什麼的就更見不到她,別人想和她多說一句話都難。

可我聽說,學姐以前也不是這樣的,大概是掛的科越來越多,應付聚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和『合群』的道德綁架,使她完全拋棄自己以往的態度,和過去隨波逐流的自己告別。

可是似乎,有些用力過猛了。

這一陣子,很多學長學姐手上都接了實踐項目,組裡的人漸漸招滿,唯獨她的項目,沒有人參加。我和學長感嘆說,學姐這麼優秀的人,怎麼會沒有人想和她合作呢?

學長告訴我,「怎麼沒有人和她合作,她自己向院裡申請獨立完成,說是人一多,難以表達自己的想法,說不定又得搞什麼聚會,交流這類沒有營養的東西,煩」。

末了,還搖搖頭,「結果,所有人的項目都完成了,她的連數據都沒採集起來,這種事也不是第一回了,大家都習慣了」。

一個人做了一個組的實驗,一個人做一個項目,我略無奈地想,不合群就一定得這樣,拒絕所有的群體,只自己一個人做一個團體的事情?

也許曾經強迫自己隨著大部隊的意思,這樣的生活方式,使得她心裡有了排斥,可是人畢竟是社會性群體。

你可以拒絕無用社交,斷絕不好的圈子,這些不合群沒什麼,但是我從沒見過哪一個超脫世外,和人群沒有一點聯繫的偉大。

不合群從來都不是和他人斷絕一切往來,人類是群體性動物,我們需要交流,需要合作,一個人不合群可以,但是一個人完全拒絕和別人有任何來往,是不是過分曲解了不合群的意思呢。

3

追求不合群的這些我尚且能夠理解,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很多人標榜不合群的同時,也在批判合群的人是『隨波逐流』『沒有自我』『從眾心理』,仿佛只有不合群才能使人保持獨立思考,變得優秀。

都是成了年的接受過社會毒打的人,不要動不動就搞『我是對的,你一定就是錯的』的那一套好嗎。

你不合群是你生活的態度,如果它能帶給你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對你而言確實是好事。

但是我喜歡和人群相處是我的態度,我喜歡交流合作,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再做決定,這些都是我更好的處理問題、獲得更有效的思考的方式。

你用你喜歡的方式生活,我也有我喜歡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說你的方式多么正確,多麼好。而我的方式就一定不好呢,一定要被批判呢。

合群確實給人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但是有的人就是適合合群的生活,喜歡熱鬧,喜歡交流,喜歡聽從別人的意見再下決定,這些都是一個人的選擇和喜好。

不合群也的確能使一些人在某種程度上變優秀,擁有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能夠保持自我,但這不是你批判合群的人就一定是烏合之眾、是沒有自我的理由。

4

不合群生活方式被人捧上了神壇,漸漸的也就成了一種普遍化的行為,大家一味的追求不合群,放棄無用社交,離開不合適的圈子。

這些都沒有錯,可是,在我們決定自己到底更喜歡那種生活方式前,能不能稍加考慮這些,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熱門。

我們都應該知道,所有能讓一個人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的,都是適合一個人的。

即使是決定了不要盲目合群,想要做到斷舍離,也要明白,什麼應該捨棄,什麼可以保留。不合群不代表沒朋友,也不代表就不要和人交朋友。

正確的理解這種生活方式的意義,或許才是它使人變優秀的關鍵。

最後,願你可如願遇見更優秀的自己,一生有愛不自棄,而不是被生活磨成怨婦。

相關焦點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比如這句:「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但是讀魯迅的名言,不能只摘出一個句子扔在朋友圈裝X,這叫「斷章取義」,魯迅的文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否則你會得出相反的結論。看了「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你是不是有種自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快感?你會得出「獨行的才是野獸,成群的是牛羊」這種優越感。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這是魯迅說的?迅哥表示這鍋不背
    導語: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這是魯迅說的?迅哥表示這鍋不背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這句話常常被人們來形容越優秀的人越不合群,特立獨行的人生其實更值得稱讚。說實話這樣解讀這句話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我都想給你鼓鼓掌,但是你非要說這不是不是你自己的意思,而是魯迅先生教導你,那我就要和你說道說道了。 很多人認為這是出自1925年魯迅先生所寫的《春末閒談》一文,而事實卻是如此,這句話卻是從這篇文章中演化而來的。 先生的原話其實是: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後來經過傳播,慢慢變成了: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 孤傲冷漠,最不「合群」的星座,牛羊成群結隊,猛獸總是獨行
    在人際交往中,誰都難免會因為不同性格和不同經歷,產生思想和價值觀的激烈碰撞,無法做到統一,所以不被人理解也就成了家常便飯,而這些人卻習慣了不被理解,他們更不願自降身段去迎合別人,寧可孤身一人,也不願隨波逐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那些孤傲冷漠,最不合群的星座們。
  • 命理神煞科普: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我本孤獨的華蓋星
    包括文章的標題」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也是體現魯迅先生孤獨的一個座右銘。帝王自稱孤家寡人,實乃是站在山巔之上唯一之人,文藝和文學創作者們,也必將耐得住無人問津的寂寞,僧道修行必須遠離喧囂塵世,數術研究則必須擁有超然的上帝視角。這些都離不開孤獨。專注於內心和自我的華蓋華蓋們擁有超然視角,他們早就發現一個事實:熱鬧是假象,世人本孤獨!
  • 牛羊成群結隊,猛獸總是獨行,這些星座孤獨無人懂,卻出類拔萃
    文|木白牛羊總是成群結隊,而猛獸永遠獨行。人生路上,永遠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懂得自己,甚至,一個也沒有。通往成功的路途,總是那麼寂寞,那麼孤獨。但是,仍然有人在堅持,義無反顧地往前走,走過了風雨,穿過了黑暗,變得強大,成熟又有擔當,出類拔萃,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有些星座也是如此,一起來看看。
  • 不合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種能力,可別小瞧了
    擠不進去的世界,就不要擠了,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合群。 越成熟就越明白,學會與孤獨和平相處,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真正的聰明人,不會為了顯得合群而去交朋友。 魯迅先生說過:「猛獸從來獨行,牛羊才會成群。」這就是對獨處的肯定。 獨處,敢於不合群,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 如何評價魯迅的野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
    猛獸為什麼獨行,是因為足夠強大,那麼為什麼牛羊會成群結隊,是因為牛羊沒有辦法單獨生存。在自然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而存在的。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老虎獅子一個人獨行?是因為他們能夠肆意地捕食,但是成群結隊的話,會更容易被目標發現,而且消耗的食物會很多。
  • 中科大美女教授方璐:22歲讀博,26歲當博導,學生:沒人敢追她
    優秀的人總是孤獨的,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魯迅說:「猛獸總是獨行的,而牛羊才會結群排隊」,但有的時候也不全然都是如此。猛獸的孤獨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同伴,又不願與牛羊成群結隊。一個是眼光太高,一個是習慣的孤獨。這也是如今很多「大齡剩男剩女」單身的一個理由。
  • 只有雞鴨才成群,虎豹永遠都是獨行
    作者:水木然只有雞鴨才成群,虎豹永遠都是獨行。越落後的社會,人們越需要合群。越發達的社會,人們越需要獨立。比如在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必須時刻抱團在一起,才能抵禦災害和野獸的侵襲。學習和生活中,如果一個人不合群,我們往往就會排斥她,而且給她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因為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人從「千人千面」變成「千人一面」,這樣才能方便管理。但是,「不合群」往往是一個人走向優秀的開端。現在想想,讀書時候那些「不合群」的漏網之魚,往往最後都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 人際交往中,越不合群的人,往往過得越痛苦
    但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人是不合群的。他們總是獨來獨往,不參與任何群體的談話和活動。 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讚揚不合群的人,說他們有高貴的靈魂,有聰明的頭腦,只是不想做烏合之眾。 其實,不合群沒你們想的那麼幸福。
  • 越不合群的女人,越不簡單
    其實,人們之所以認為某個人不合群,是因為刻板印象,當第一眼感覺到對方是這樣的人的時候,就會一直這樣認為。實則,越是表現不合群的人,就越不簡單,不過是因為她們喜歡低調行事而已。雖然她表現的願意吃啞巴虧,讓人感覺她很不合群,其實是她不想因為自己的小肚雞腸,讓事情變得更糟糕,也正是因為她的大度,讓很多人都對之放下了戒心,也讓她小小年紀成為一家的主母。當然,明蘭未出嫁之前更能讓人感覺她是一個與世無爭,完完全全不合群的人,甚至都能夠讓人感覺到她的天真和無邪,才讓她的哥哥們沒有戴著有色的眼鏡來看待她。
  • 天生不合群是真的嗎?原來不止我一個
    也不見你刷小視頻給我點讚!」朋友見面,我最怕被問到這句。我在家幹啥呢?發呆,打掃衛生,做飯,吃飯,發呆,做飯吃飯,發呆,睡覺……這大概是我近一個月以來的狀態了,什麼都不想做,但是又蠢蠢欲動想要做點什麼。夢裡走了幾萬裡,醒來還是在床上。每天晃蕩於自我欺騙和自我焦慮中,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這樣不好,不好。
  • 瀏陽驚現10年未見犬科動物豺 牛羊遇襲死傷數十
    通訊員李小雷 記者李成輝攝   短短一個月時間裡,瀏陽市爐煙村村民們家養的牛羊接連遭到襲擊,死傷達到20餘頭。是不是又是雲豹惹的禍?經過對猛獸足跡和被咬牛羊傷口的鑑定,專家將「兇手」鎖定為最近10年都沒有在瀏陽現身的犬科動物——豺。
  • 為什麼智商越高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作者:霍輝(富書籤約作者)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大家都喜歡他,他機會就多,而讀書好的人又不太願意跟人交朋友,所以智商高的人情商偏低。」看看我們周圍,大致是這樣。為什麼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歡與人交往?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喜歡獨來獨往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總是喜歡獨來獨往,你叫他們一起去聚餐,他們會拒絕,叫他們一起遊玩,他們也會拒絕。人的本質屬性是一種「群居動物」,但總是有人喜歡一個人獨處。在一個社交至上的社會裡,依舊有人獨善其身,保持著獨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