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個世界存在著太多的秘密,還是我們太過於渺小,以至於所知甚少。對於人類而言,宇宙充滿了奧秘,我們不知道宇宙的大小到底幾何,我們不知道宇宙是無限的,還是宇宙之外別有洞天。我們不知道我們來自於何方,是進化演變還是人為創造。我們不知道宇宙中是否還有別的生命,甚至於連地球之上到底有多少物種也未能徹底探究,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是人類所要解開的謎團。然而對於人類而言,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世界上最大的迷思,莫過於生與死了。生死難以參透,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何為生,何為死。而這恐怕只有科學才能解答。
雖然生與死的迷思只有科學才能夠最終給出正確答案,但是早在科學沒有誕生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了。這種思考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停留在哲學層面上的。當然,就今天來看,哲學實際上也是一種類型的科學。我國古代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蘇軾就對於生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蘇軾在詩文中提到「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蓋將自其不變質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意思就是說,從變化的角度來看,哪怕是天與地,不過都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那麼事物與你我都是無窮無盡無可替代的。
對於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古人而言,能夠做出此種觀點,對於生與死有如此見地,不能不令人驚嘆。事實上這位偉大的文學家似乎道出了生與死的真相。事實上,處在宇宙之中的你我,都是永恆的。這樣來說吧,如果你現在存在著,那麼你的存在就是永恆的,你並不是現在才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事實上你早就已經存在了,而且以後也會永遠存在下去,只不過,過去和未來,你所存在的形式,或者說是形態會發生改變,但是永恆存在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其實,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做出過類似的論斷。
愛因斯坦認為,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人的真正意識,也有人將其稱之為靈魂是不會消亡的。所謂的意識也好,靈魂也罷,實際上都是一種電磁場,也可以說是一種腦電波,而無論是電磁場還是腦電波都不會憑空產生,更不會無端消亡,也就是說這種被稱之為靈魂的東西並不是隨著肉體的產生而產生的,自然也不會隨著肉體的消亡而消亡。或許它會與另外一個與本體相似的肉身重新結合,又或者它會以電磁場的形式漂浮於宇宙之中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這些目前尚未可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是永存的。
其實生也好,死也罷,只是存在的形式發生了變化,而本質卻從來也沒有改變過。生和死不過是人類所賦予物質的一種描述而已,一根筆被製造出來,我們說它誕生了,當這根筆被不小心踩碎了,我們說它毀滅了,實際上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筆從來也沒有誕生過,也沒有毀滅過,它只是變幻了形態,起初是一些塑料和金屬的,後來被組合在了一起,最後又變成了塑料和金屬。所以說,人也好,物也罷,一切都是永恆,形式和形態會變化,卻永不消亡。生與死的迷思你還看不透嗎?那麼,你如何看待生死,來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