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樓被稱為嶺南建築的「第一符號」,但其起源卻在西方。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就有騎樓的影子。近現代的騎樓最早出現在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之後英國殖民者又將這種「廊房」從印度帶到了東南亞,以適應當地炎熱而多雨的氣候。這種被新加坡人叫做「五腳基」的外廊式建築或跟隨英法殖民者傳入,或被東南亞華僑引入,經過一個多世紀,已遍布具有相似氣候的中國東南沿海。
之所以叫騎樓,是因為這種建築的一樓靠街部分只有廊柱而無圍牆,整條街的建築一樓就連成一條既能遮擋日曬雨淋又可通風散熱的走廊,而住家的二、三樓則似「騎」在走廊上方。在嶺南潮溼的氣候和厚重的歷史中,騎樓文化體現的是嶺南人務實的生活態度和包容的人文氣質。現存較為完好的嶺南騎樓古建築主要分布在廣東的廣州、汕頭、梅州、湛江和茂名、海南的海口、文昌及廣西北海、梧州等地。另外福建的廈門等地也有相當數量的騎樓建築分布,但風格與嶺南騎樓大相異趣。
01嶺南騎樓--廣東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港澳、廣州等地以政府頒布的形式規定了騎樓建造的規格,如1912年,時任廣東軍政府代都督的陳炯明頒布《取締建築章程及施行規劃》,規範的頒布加速了騎樓文化在嶺南沿海的興起,光廣州一地,十年間建成的騎樓街就長達近40公裡。有著千年貿易商都和百年通商口岸的歷史,廣州的建築風格一直吸納著海外的文化元素。騎樓建築最能體現這一點,比如整體的巴洛克風格、山花和樓身的捲曲花紋、羅馬柱等等。現在廣州保留較好的騎樓街有恩寧路、長堤大馬路等。
汕頭的騎樓大多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典型代表分布在小公園的沿街,呈扇形放射狀分布的街區像極了巴黎。作為汕頭騎樓代表的百貨大樓雖已破敗不堪,但華麗的氣質猶存,而騎樓建築集中的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街道依然能看到汕頭「百載商埠」的影子。梅州市的的凌風路和仲元路是老城區的商業中心,至今保留著完好的民國初期騎樓建築,現在則已經打造成了風情慢行街區。
珠三角的惠州、東莞等地在上世紀初也建成了一些騎樓,像惠陽的水東街、東莞的振華路、大西路、中山路等地,但歷經戰爭損毀和歲月洗滌,如今規模已大不如初。江門開平的騎樓建築主要集中在赤坎鎮,經過保護性修繕後與開平碉樓一起成為旅遊線路上的亮點。茂名的高州和信宜也有騎樓建築的遺存,尤其高州中山路的清末明初騎樓可算是粵西騎樓的經典之作。
湛江市區的逸仙路和東堤路有大片老舊街巷,很多臨街店鋪是法國殖民時期建造的騎樓建築。順便提一下,濱海路一帶有幾座當年法國殖民時期遺留的西式建築,經維護修繕後成為博物館等公共建築。雷州市的騎樓老街主要分布在中南亭街、二橋街、蘇樓巷和曲街一帶,雖顯凌亂,但卻更有煙火氣。
02嶺南騎樓--廣西
廣西騎樓建築主要分布在桂東的梧州和北部灣的北海等城市,南寧也有些許。處在三江匯合處的梧州是近代廣西最先開埠通商的口岸,從語言到飲食,無一不對標廣州,騎樓建築更是大行其道。梧州的騎樓規模全國第一,光騎樓街就達二十二條之多,以至於以「騎樓城」來命名。梧州的騎樓不但有近現代建成的,當代翻新改建的更是不少,梧州人對騎樓的偏愛可見一斑。為了對付洪水,梧州人還在騎樓建造過程中發明了逃生的水門和繫船的鐵環這樣獨一無二的設計。
北海遺留的騎樓建築大部分集中在三裡路長的北海老街,這條建於1883年的路曾是當年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現在則成了主要接待外地遊客的觀光步行街。掠過一樓針對遊客的餐館和手信店鋪,從二樓斑駁外立面上的浮雕和卷拱依然能看出當年繁華時的影子。1877年開埠的北海當時還是廣東的一部分,成為對外通商口岸後,逐漸有了多家領事館、海關和郵政分局等外事機構,目前市內仍有多座舊址建築存在,成為和騎樓一樣韻味十足的景觀。
玉林市容縣的西大街、西上街、新北街、金珠街都屬清末民初風格的騎樓街,至今仍是主要的商業街道。楊梅鎮的騎樓老街則要冷清得多,當年的繁華也不復存在。南寧市的騎樓主要建於民國時期,民生路、興寧路、中山路、民權路等都有分布,邕江邊觀景走廊的騎樓建築則為2013年新建。
03嶺南騎樓--海南
海口的騎樓多由從東南亞返鄉的華僑修建,最早的出現在1849年。目前遺留的近六百多座騎樓建築主要分布在中山路、新華路、得勝沙路、博愛路、解放路和長堤路等地,已成為示範性步行街的中山路是海口騎樓建築的集中展示區。如果對騎樓的歷史感興趣,附近的騎樓老街遊客中心和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有相關的資料信息提供。
和海口類似,僑鄉文昌的騎樓建築也跟回鄉的南洋華僑有關係。文昌河西北岸的文南老街有最為典型的騎樓老街,這條街於2012年改造後,青石板路,百葉窗格,每一個細節都透出精緻的文藝範兒。河對岸的三角街則有同為騎樓建築但未改造的老街區,店鋪茶室間流轉的是濃濃的煙火氣。
文昌鋪前鎮的勝利街上,新舊建築參差不齊,但還是一眼能看出哪些是南洋風格的騎樓。在不到五百米的東西街道上,最盛時修建了一百三十多座騎樓建築,規模超過了文南老街。海南的騎樓不止在海口和文昌,瓊海樂城、儋州中和和三亞崖城也有相當多的騎樓遺存。
歷經滄桑的騎樓建築不光是別致的旅遊風景線,更是中國近代史上特殊的一頁。如果你到過這些擁有騎樓建築的城市,一定對它們印象深刻,歡迎在文章後面評論留言。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旅行信息,請關注百家號「一葦旅行」,跟著我出發去發現路上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