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NASA
加速會註:數千年來,撒哈拉之眼一直隱藏在平原之中。主要是因為這種巨大而又神秘的地質結構是很難從地面上觀察出來的。在我們開始把人類送入外太空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個沙漠中不可思議的靶心。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發現了它,但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解開有關它的謎團。
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為理查特結構,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茅利塔尼亞境內,它大約佔地25英裡。
圖片:NASA
1965年,環繞地球4天的雙子座4號的太空人拍下了大量地球地形的照片,你能清楚地看到這個薩哈拉之眼。
從地質學上說,撞擊隕石坑是有重要意義的,因為它們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地球的歷史。此外,知道太空巖石對我們的星球的撞擊次數也可以能幫助科學家對未來進行預測。有一段時間,科學家認為撒哈拉之眼是一個撞擊隕石坑。但他們沒有找到曾有高溫與撞擊的地質證據。當前的理論表明在這個神奇的地質結構後有一個更為複雜的故事。
這個眼睛的主環是以前地球的地殼被腐蝕過後剩下的殘餘結構。
圖片:網絡
科學家們仍然對撒哈拉之眼懷有疑問。但是已經有兩位加拿大的地理學家開始總結它的起源了。他們認為它形成於1億多年前,也就是盤古大陸被板塊構造分裂以及現在的非洲和美國南部分裂的時候形成的。熔融巖石推開了地表面但又沒有完全推平,所以就形成了一種像小丘疹似的巖石層。它還形成了圍繞著撒哈拉之眼的裂紋線。熔融巖石在接近眼睛的位置還混合了石灰石,形成了一種叫做角礫巖的特殊巖石。
在1億多年往後推一點點,這個原始的撒哈拉之眼突然爆發了。它爆發途中產生的泡泡侵蝕了剩下的部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撒哈拉之眼。外面的圓環是由受侵蝕速度不同的巖石形成的。接近撒哈拉之眼中心的白圈是在那次爆炸中由火山巖形成的。
現代的太空人十分的喜歡撒哈拉之眼,因為撒哈拉沙漠到處都是沙子,沒有別的東西。它算得上是無聊乏味中的一個小樂子吧。還有一些人認為撒哈拉之眼睛其實是亞特蘭蒂斯城的遺蹟,因為柏拉圖把亞特蘭蒂斯城稱之為水和土地的同心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