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生機的以色列內蓋夫沙漠

2020-12-04 手機鳳凰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王倩):提起沙漠,大家往往想起的是廣袤無垠、荒無人煙。但是在以色列南部的內蓋夫沙漠,卻是處處充滿了生機。不久前,記者受邀前往內蓋夫沙漠參觀,切身體驗了內蓋夫沙漠的別樣風情。

吸引眼球的沙漠景觀

沙漠是以色列面積最大的地貌,內蓋夫沙漠覆蓋了以色列60%以上的領土。但與其他單色調的沙漠不同,自從進入內蓋夫沙漠起,就不斷地看到大片的綠色。一人多高的仙人掌、渾身尖刺的駱駝草到處屢見不鮮,而點綴在沙漠中的城市,更是顯示出內蓋夫沙漠的綠色生機。

驅車駛入內蓋夫沙漠不久,在嚮導的指引下,記者登上一輛「敞篷大卡車」,深入腹地了解內蓋夫沙漠的地質地貌。在經過20分鐘的「顛沛流離」之後,嚮導向「灰頭土臉」的記者展示了一處極富內蓋夫沙漠特色的地貌,一個凹形的小丘陵。嚮導解釋說,這種地貌是由許多年之前的雨水衝刷造成的,丘陵從中間開始塌陷,逐漸演變成凹形的形狀。通常,這些小丘陵中都含有金屬物質,記者看到這個小丘陵的橫截面就顯示出它含有非常豐富的銅鐵物質。

此外,在內蓋夫沙漠中還有大量的歷史遺蹟,記者當天前往在中東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香料之路」中一個重要的城市——阿伏達特。香料之路發源於約旦南部城市佩特拉,終點在加沙。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阿伏達特是「香料之路」上不可替代的城市。今天,人們還特意在遺蹟入口擺放形似古代商旅的雕像,來紀念這座城市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阿伏達特先後歷經過納巴泰人、羅馬人和拜佔庭人的統治,直至今天,無論是祭祀神壇還是兵營,以致於排水設備等等,人們還能夠根據各自時期的建築特點來判斷這一建築遺蹟究竟是哪個帝國所留下的。目前,阿伏達特已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蓬勃發展的農業

農業是以色列最為世人所稱道的領域,也是當天參觀活動的重點。略微了解了內蓋夫沙漠的農業發展現狀之後,記者終於明白,以色列人在農業領域的領先地位是如何取得的。

當天,記者前往沙漠北部的一個「基布茲」農場。這個農場擁有25個「大棚」,每個「大棚」種植一種作物。在這裡,記者先後看到了草莓、聖女果、小蔥等瓜果蔬菜。嚮導介紹說,因為乾旱少雨,沙漠裡的農作物味道與其他地區略有不同,記者隨即品嘗了聖女果,果然,與平時所買到的品種不同,這裡的品種肉質更加緊緻,少汁略甜。

在沙漠中發展農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水資源。以色列的農業滴灌技術世界聞名,據說全國有80%的農田都採用這種技術。在沙漠中也不例外。記者在農場看到類似儲水罐一樣的設備,連接到各個「大棚」。在「大棚」裡,每種農作物基本上都是按隴種植,每隴每排都有「傳輸」水源的管道。嚮導還介紹說,沙漠中的農場還十分注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在這些瓜果蔬菜裡,有一樣極為特別,名為「鹽作物」(Salty Plant),是一種葉子形狀類似鋸齒樣子的農作物。它的特別之處首先在於味道。其他帶有葉子的農作物在天然條件下是沒有特殊味道的,而這種農作物是鹹的。這種特殊味道極有可能是來自於它的另一個特點——它可以用海水來養殖。這就意味著,種植這種農作物將減少海水淡化的成本。據介紹,這種農作物可以直接用於製作沙拉,在歐美地區很流行,還沒到收穫季節時,農場就已經接到大批訂單。

實際上,種植農作物並不是內蓋夫沙漠中唯一的特色。據嚮導介紹說,不少沙漠農場還養殖魚蝦等,出口國外。記者當天由於時間關係並沒有親見,但據見過的人講,沙漠中飼養的魚蝦個頭甚至比海洋中的還大些。

 漸漸起步的酒店業

隨著不斷的發展,內蓋夫沙漠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的目光,旅遊業也隨之逐漸振興。酒店,也就逐漸成為沙漠中的另一道風景線。

記者當天參觀了一個正在建設中的五星級酒店。這個酒店坐落在丘陵高處,由多棟小別墅組成,共有1100多個房間。幾乎每棟小別墅的入口處一側都是寬敞的公路,而從另一側望出去,由於地勢高的原因,更像是居住在斷崖上,廣闊的沙漠好似沉到了地下,遠遠地與天相接,顏色的對比美輪美奐。這座酒店的位置離以約邊境不遠,在酒店能夠遠眺約旦的大好河山。美景也是有價的。這個酒店平時價格為大約1300謝克爾,約合2500人民幣一天,而在周末和節假日,價格則幾乎要翻一番。

記者當天還參觀了另一種風格的酒店——家庭旅館。記者參觀的這家家庭旅館共有6所房屋,都是主人親自蓋的。每棟住一戶人家,並且相隔十幾至二十米不等,互不影響,保證了私密性。內部的裝修與一般中產階級家庭很相似,一般是兩室一廳,偶爾也有套間,可以供成員多的家庭選擇。每戶房屋都配備齊全,但裝修又各有特色,以歡快的暖色調為主,讓人充分享受放鬆的感覺。當然,這樣的家庭式旅館價格要比五星級便宜得多,1300謝克爾夠住周末兩天的了。

記者在這些酒店裡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是五星級酒店,還是家庭式旅館,都會配有遊泳池,儘管沙漠裡水資源稀缺,但也因此讓遊泳池成為吸引客源的一大特點。不過相對來說,家庭式旅館的遊泳池地方小些,還是戶外,但每戶都能夠配備一個,更有專屬性。

以色列首任總理本?古裡安曾經說過:「以色列的希望在南方」。近些年來,以色列政府也採用補貼、減稅等方式,支持以色列人到沙漠中創業。在這些有利的條件下,內蓋夫沙漠在未來很可能成為以色列發展的另一個契機。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內蓋夫沙漠 零距離的天荒地老
    以色列的大漠荒原氣象萬千,卻非滿目荒涼,這裡是納巴特人的「古代香料之路」:駝隊馱著東邊葉門出產的香料、香水和食鹽,一直來到港口城市加沙(Gaza),沿途建了不少中途站,這些遺蹟如奧維達(Ovdat) 和馬馬謝特(Mamashit) 等,直到今天還點綴著廣袤的內蓋夫沙漠。
  • 香料之路-內蓋夫沙漠中的城市—以色列
    那時商道沿途56個驛站,跋涉一次要半年,全程蜿蜒2400公裡,在以色列南部的內蓋夫沙漠約有150公裡,東起約旦南部城市佩特拉(Petra),終點在加沙(Gaza)。香料之路的開闢始祖是納巴泰人。時至今日,考古發現和旅遊業的開展,使得內蓋夫沙漠中的香料之路又重新熱鬧起來。
  • 拉蒙大峽谷,以色列內蓋夫沙漠的一種地質特徵
    「拉蒙大峽谷」是以色列內蓋夫沙漠的一種地質特徵,位于貝爾謝巴市往南約85公裡內蓋夫山的山頂。這種地貌實際上既不是由隕石形成的撞擊坑,也不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坑,而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地」。坑長40公裡,寬2-10公裡,深500米,形狀類似一個拉長的心形。
  • 一葉遊世界:一起相約去以色列內蓋夫沙漠來一場沙漠之旅
    內蓋夫沙漠是該國一個美麗但稀疏的地區,它佔據了以色列陸地面積的一半,但卻只有8%的人口居住。它同樣吸引著喜歡冒險的旅行者和海灘愛好者。坐落在乾旱高原的頂部,距離任何淡水源數英裡,是馬薩達令人驚嘆的梯田宮殿。這為馬薩達人全年提供了水,使他們能夠生活在這個幾乎無法穿透的大本營。
  • 在內蓋夫沙漠做的事情
    內蓋夫沙漠幾乎覆蓋了以色列的整個南部地區,從貝爾謝巴到紅海的埃拉特。從Ben-Gurion(該國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總理)的時代起,就有一場運動來解決崎嶇的沙漠。早期的領導人非常喜歡內蓋夫沙漠,他選擇將其作為最後的安息之所。
  • ALEH內蓋夫康復村 關愛社會特殊群體
    攝影:徐嘉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徐嘉):ALEH內蓋夫康復村位於以色列南部,這裡不僅僅是一座幫助以色列特殊群體康復的醫療中心,還是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大家庭。曾經是以色列國防軍少將的多倫·阿爾莫格是這座康復村的創始人,他也是2016以色列最高榮譽 「以色列國家獎金」的獲得者。阿爾莫格說這個獎應該頒給伊蘭。
  • CF新武器內蓋夫NG7屬性 內蓋夫NG7獲取攻略
    CF手遊中內蓋夫NG7為4月新版本中的GP槍,大概很多玩家會想知道CF內蓋夫NG7的屬性怎麼樣?內蓋夫NG7機槍又要如何獲取?不要著急接下來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講解。  期限:永久價格:14000 GP點彈夾容量:100/100描述:以色列研製及生產的輕型可散式彈鏈供彈的通用機槍。該槍包括半自動和自動射擊模式,精確射擊,單發點射能力以提高射擊精度。
  • 以色列將興建大型太陽能發電場
    以色列阿拉瓦電力公司日前宣布,將利用阿拉瓦和內蓋夫地區吉布茲集體農莊的土地,建設5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場,並使發電能力最終達到1000兆瓦以上。這一舉措將改變以色列電力市場結構,在太陽能發電上邁出重要一步。
  • 在上有14個美麗沙漠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實際面積在不斷變化,覆蓋了北非的大部分。黑巖沙漠是內華達州一個迷人的地方,有華麗的間歇泉,乾燥的巖石床和迷人的高山,這是著名的消防員表演節。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塔爾沙漠是印度最大的沙漠,亞洲是亞洲的第三大沙漠和世界的第七大沙漠,他的沙丘高150米,有180萬年的歷史。奇瓦瓦沙漠是墨西哥中最大的沙漠。在世人眼中,奇瓦瓦沙漠充滿了魔力,無論是水晶洞穴、木乃伊,還是世界上罕見的免費葡萄酒和仙人掌,他們都用神秘的面紗覆蓋著奇瓦瓦沙漠。
  • 以色列一半面積是沙漠,水資源缺乏,為何一噸淡水價格不到5元?
    在我們的印象中,由於以色列所處的位置非常靠近非洲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地帶,其降雨比較稀少,氣候非常乾旱,按理說在這樣的國家淡水資源應該非常稀缺才是,物以稀為貴嘛,不過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以色列一噸的淡水價格折合成人民幣才五塊錢左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世界上最美麗的14大沙漠
    莫哈韋沙漠 覆蓋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中部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南部和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較小部分。沙漠以美洲印第安人部落莫哈韋族命名,面積達64,749平方公裡。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實際面積在不斷變化,覆蓋了北非大部分地區。
  • GitaiArchitects在內蓋夫沙漠建造夯土天文臺
    Gitai建築師利用附近Mitzpe Ramon火山口的夯土和石頭在以色列內蓋夫沙漠建造了Landroom 天文臺。Landroom旨在在白天充當避開陽光的庇護所,在晚上充當天文臺的庇護所。該結構僅六平方米,僅可容納兩個人。
  • cf內蓋夫NG7怎麼樣 cf內蓋夫NG7實戰測評
    不得不說,現在的GP武器真是越來越時髦了,全新研製的內蓋夫機槍(全名內蓋夫NG7)正是改革後GP商城的顏值擔當,讓我們進遊戲裡了解一下他吧~ 一.基本屬性: 1... 瞄準鏡配機槍,聽說這是最新潮流?
  • 數千人聚集以色列沙漠等待觀賞流星雨 「雨滴」太少令人失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8月14日報導,數萬名觀星者13日晚上齊聚以色列拉蒙大峽谷,期盼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的到來,無奈由於流星雨規模並不如想像般壯觀,讓人感到有些失望。在13日這個無月之夜,拉蒙大峽谷吸引了眾多觀賞者,當地人獲得了一個罕見的智慧交通的任務,在拉蒙大峽谷處內蓋夫沙漠腹地引領觀賞者行進。
  • 圖文:沙龍舉行內蓋夫-加利利地區部長級會議
    圖文:沙龍舉行內蓋夫>   2002年11月7日16:09  新華網 沙龍舉行內蓋夫
  • 評測挑戰王者內蓋夫NG7槍械測評
    NG7是穿越火線剛剛上架不久的一把武器,它是由以色列研製及生產的輕型可散式彈鏈供彈的通用機槍。   我們從內蓋夫NG7和維克多77的對比數據來看,威力要略小於維克多77,但是內蓋夫的射速快、重量輕,所以兩把武器屬性各有優劣。
  • 以色列建世界最高太陽能塔 裝5.5萬面鏡子
    鏡面具有反射光的功能,以色列人就用這一原理打造了世界最高的太陽能塔。據每日郵報報導,在以色列的內蓋夫沙漠(Negev desert)中,工人們正圍繞阿沙利姆(Ashalim)太陽能發電站安裝5.5萬面鏡子,以便為其收集太陽能。這一項目面積近3000000平方米,相當於40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 假如以色列鐵定有核武器,技術誰給的?原材料哪來的?哪兒試爆?
    五常國擁有核武器這是官方肯定的,但五常之外,其實坊間傳聞也有國家是擁有核武器的,譬如以色列。有人覺得以色列不僅地域狹小,而且人口稠密,擁有核武器似乎不是特別說得過去。關於這個問題以色列官方是從不承認自己擁有核武器,但也從不否認自己擁有核武器,但以色列卻是被大眾認定似的:你就是有核武器。所以今天我們簡單剖析下,如果鐵定以色列擁有核武器,那些困難它都是怎樣一一克服的。首先我們來看看以色列有沒有發展核武器的必要。
  • CF最便宜不等於最差勁—內蓋夫NG7
    一、武器信息   內蓋夫NG7是以色列研製及生產的輕型可散式彈鏈供彈的通用機槍,該槍包括半自動和自動射擊模式,裝備瞄準鏡的它大大提高了單發點射能力以及射擊精準度。作為機槍界的新進成員,內蓋夫NG7不僅只需GP點購買,而且那14000GP的價格低於目前為止所有GP機槍。
  • 在死海尋活水(上):以色列農業裡的生態性
    以色列的中部和南部,早已經變為廣袤的荒漠。在這裡,農業,甚至是生命,原本是無以為續的。 從加利利湖再向南驅車2個小時,就能來到死海之濱。伴隨著海拔的下降,以及淡水的消失,這裡的一切,逐漸失去生機,滿目沙漠和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