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時,南海熱帶低壓的中心來到距離海南省萬寧市東偏南方向約100公裡的海面上空,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米/秒(7級風,熱帶低壓級),中心最低氣壓995百帕。
▲7月2日上午08時華南和南海上空垂直風切變及500百帕高度場。
自這個南海熱帶低壓生成以來一天內,它的強度實際上並沒有有效增強。如果從外部找原因,可能要歸咎於目前南海上空高層100-200百帕強勁的東北風。這使得南海熱帶低壓南側的垂直風切變大範圍地大於20米/秒,而南海中部的切變更是超過了30米/秒。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位於南海中部的熱帶低壓動態水汽雲圖(時間段:7月2日10時00分至7月2日17時00分)
我們可以從動態的衛星雲圖上清晰的看到好不容易爆發起來的對流雲溪被高空風自東北「吹」向西南。因此,正如中央臺發布的消息中表明的,熱帶低壓的中心(低層中心)在萬寧的東偏南方向(這個低層中心我們也可以隱約從上面的動態雲圖上觀測到),但中層以上(500百帕以上)的中心卻在三亞南邊約200公裡的海面上。一般來說,這種高低空嚴重分離的狀態很難再促使熱帶低壓的強度增強。
▲7月2日上午08時華南和南海上空整層可降水量、250百帕無輻散風、海平面氣壓場以及熱帶低壓的高低層中心所在位置。
同時,隨著低壓中心逐漸向海南島靠近,海南島地形的摩擦作用也不利於它強度的加強。出於天氣服務需要,目前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快訊中仍認為熱帶低壓的強度會逐漸增強,明天凌晨至上午登陸海南(陵水、萬寧到瓊海一帶沿海地區登陸的可能性最大)時仍有可能達到熱帶風暴級。未來,它穿過海南島進入北部灣後,強度也有可能再度增強。
▲中央氣象臺預測的南海低壓後期移動路徑。
▲2日19時海南全島1小時降水量。
由於高低空中心位置的嚴重分離,南海熱帶低壓的結構極其不對稱,對流中心主要集中在切變的下風(順切變)方向。今天海南島處於熱帶低壓中心的西北側,主要以分散性的局地對流降水為主。
▲NCEP-GFS預測的6小時降雨量動畫。
今夜-明晨低層中心先行登陸海南後,其南側的較強對流區可能會晚幾個小時趕到,整個低壓系統將在一天之內快速掠過海南島進入北海。從模式預測的降水量看,低壓中心南側的的強對流雲團途徑海南島時,部分地區短時雨強可能非常大,尤其是海南島中部、西部和南部等地,可能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防雨仍是第一要務!
聲明:
文中所有帶「颱風監測」和「解碼天氣」logo的圖片均為本公眾號根據國內外公開數據繪製,僅供關心最新颱風消息、動向人士參考,並不構成決策依據。如需官方颱風預報結果,請諮詢中央氣象臺或您所在地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