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地球:從理念到實踐還有多遠?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開幕式現場。中科星圖供圖

中新網成都11月25日電 (郭超凱)什麼是數字孿生地球,數字孿生地球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如何構建數字孿生地球,從數字孿生地球理念到產品落地和實踐需要突破哪些關鍵性技術……在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與會專家就數字孿生地球構建、北鬥應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數字地球概念在1998年最早由美國提出,它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構建的數位化的地球,是真實地球的鏡像,體現為虛實之間的精準映射,需要藉助衛星的對地觀測數據和導航定位參數。谷歌公司的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由於藉助美國在遙感對地觀測和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等領域的先發優勢,成為發展最早和目前最為成熟的數字地球產品。

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發言。中科星圖供圖

技術的進步,市場的需求,正推動數字地球向數字孿生地球進化。「用高分數據構建數字地球,再將北鬥實時位置信息引入。」這是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構建數字孿生地球的基本思路,概括為一個詞就是「融合」,即融合「北鬥+高分」的空間基礎設施能力。

隨著今年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這大大提升了我國的衛星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能力,加之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歷經十年建設,高分衛星的對地觀測能力也邁上新臺階,這些積極的發展變化為以此為平臺支撐的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融合創新往往能夠迸發出推動行業變革的磅礴力量。「北鬥+高分」融合,將推動數字地球向更高層級進化,邵宗有將這一進化的最終形態稱之為「數字孿生地球」。簡而言之,就是將高分衛星的對地觀測數據和北鬥衛星的定位、授時、導航等功能結合起來,將這些地球信息全部數位化。

據邵宗有介紹,通過高分衛星獲得高時空解析度,通過北鬥衛星獲得實時動態高精度,用高分數據構建數字地球「象參考框架集」,這就是構建數字孿生地球的內在邏輯。他把數字地球藉助「北鬥+高分」融合進化,形象地比喻為給數字地球構建了強壯的「骨骼」和細膩的「皮膚」,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更加鮮活的時空信息應用體驗。(完)

相關焦點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在製造業,做產品設計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製造過程管理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售後服務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設備故障診斷的在使用數字孿生,甚至搞自動化、工業控制、機器人的也在使用數字孿生……更讓人稱奇的是,數字孿生這一概念,迅速走出製造業,應用到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行業。
  • 數字孿生:從細胞、原子到心臟和城市|新商業攻守道
    從原子、器件、產品、產線到服務,從管網、建築、城市到地球,從基因、細胞、心臟、大腦到人體,從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到製造、建築,正在不斷地在數字世界中構建一個數字孿生體,人類正在構建一套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物理世界的實體都將在虛擬世界裡重建,構建一個數字孿生的世界,通過虛實實時映射、反饋和優化,幫助人類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 數字孿生體的「超級大腦」
    人類能夠"稱霸"地球靠的是強大的"大腦",正是大腦的不斷進化,讓人類擁有了更為高級的智慧,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思考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數字孿生體與物理世界的互動,推理判斷,以及預測能力,跟人類大腦的功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數字孿生體之所以能夠流行,在於其能夠通過互動感知、數字建模、數據分析等,影響並有效解決物理世界問題的能力。
  • 51WORLD 地球克隆計劃 4 啟動:次時代數字孿生平臺發布,成熟生態...
    11 月 19 日,數字孿生平臺公司 51WORLD 在深圳正式啟動了地球克隆計劃 4(EC4),發布了最新的 AES 2021 數字孿生平臺級產品及 WDP 開發者生態 2.0,並在現場展示了數十款成功落地案例。共有 800 多家企業機構來到現場,線上線下累計觀看近 6 萬人次。
  • 中科星圖: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
    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受邀在大會特邀報告會上作題目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中科星圖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在大會特邀報告第二場:應用與產業化會議上,受邀作了題目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為探索「北鬥+高分」融合的創新應用模式,構建自主可控的數字孿生地球平臺及產品體系進行了分享交流。
  • 數字孿生應用爆發,康雲科技如何克隆地球?
    (原標題:數字孿生應用爆發,康雲科技如何克隆地球?)經歷了創立跨境電商企業香港上市等多次成功連續創業,他這個對未來數字世界的夢想,並沒有隨著時間消失,而是越來越強,終於在數字孿生新時代被激活。如今,孟虎最新的身份是廣東康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家硬科技公司正是為賦能百業,克隆地球而生。為什麼選擇重新出發,他的答案是「創業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場沒有止境的修行」,「我是一個有數字世界概念的人」。
  • 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涉及到具體技術的時候,要麼比較單一,要麼多而零散,缺乏嚴密遞進的邏輯。本文希望在系統性和理論性方面前進一步,從體系框架和核心技術方面做初步釐清,從更完整全面的視角觀察數字孿生體系的全貌,以期能對業界做一些微博貢獻。
  • 51WORLD李熠: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僅被開發了不到1%
    11月19日,數字孿生平臺公司51WORLD在深圳正式啟動了地球克隆計劃4(EC4),發布了最新的AES2021數字孿生平臺級產品及WDP開發者生態2.0,並在現場展示了數十款成功落地案例。共有800多家企業機構來到現場,線上線下累計觀看近6萬人次。
  • 數字孿生體爆發之謎
    當前業界對數字孿生體起源的普遍認定是2003年Michael Grieves博士所提,但似乎沉寂多年,直到2018年才爆發。是什麼導致了數字孿生體的突然爆發?5.4億年前,長達30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的生命基本處於單細胞狀態(水生細菌和藻類)。
  • 泰瑞數創數字孿生底座2.0發布 全產業鏈升級構建「平行世界」
    然而當數字孿生技術興起和普及之後,這些場景正在或者即將成為現實。11月12日,泰瑞數創發布了其數字孿生底座2.0產品以及生態合作夥伴計劃,將加速這些場景變為現實。據介紹,泰瑞數創在2019年4月提出了數字孿生品牌戰略轉型,是國內較早提出這個概念和技術應用的企業。在2019年和2020年中國信通院的《數字孿生城市報告》中都貢獻的大量的案例和實踐經驗,成為行業的引領者。
  • 聯想展示未來教室全景:三維全息影像+數字孿生教師
    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個人智能日召開,聯想展示了未來教室全景,它著眼於未來教學理念的發展趨勢,通過AR/VR、AI、邊緣計算、5G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構建體驗升級的立體化教學場景,為教學沉浸感和學習個性化等體驗升級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方案,探索新興技術應用於教育環節的最佳實踐,具體包括沉浸互動教學、遠程擬真教學等系統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簡稱「聯盟」)聯合發布了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同時發布《中國5G城市數字孿生白皮書》,旨在分享數字孿生體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呼籲各企業之間加強生態合作,強化產業協同,推動數字孿生體標準化。
  • 一文讀懂數字孿生的應用及意義
    這種數位化的轉變對於傳統的工業企業來說可能會非常困難,因為它同沿用了幾十年的基於經驗的傳統設計和製造理念相去甚遠。設計人員可能不再需要依賴於通過開發實際的物理原型來驗證設計理念,也無需通過複雜的物理實驗才能驗證產品的可靠性,不需要進行小批量試製就可以直接預測生產的瓶頸,甚至不需要去現場就可以洞悉銷售給客戶的產品運行情況。
  • 從數字孿生到量子計算,EDA向雲端邁進
    從數字孿生實體模型到量子計算,EDA再次向雲計算開展遷移,由此可見2020年是集成ic開發設計的關鍵一年。 數字孿生 雲不僅做為EDA步驟中加快點專用工具。西門子PLC一直在促進數字孿生核心理念,將它做為從集成ic到手機軟體再到終端設備系統軟體的全部設計過程的關鍵。 西門子PLCEDA的Joe Sawicki表明:「在我們逐漸討論數字孿生時,大伙兒的反映是大家一直在仿真模擬設計方案。
  • 中科星圖探索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
    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受邀在大會特邀報告會上作題為《構建「北鬥為體、高分為象」的數字孿生地球》的主題報告,就北鬥導航與高分遙感融合提出看法和見解。邵宗有認為,首先要推進時空基準統一;其次需要技術融合,包括載荷的融合、平臺的融合;最後是數字孿生,有了北鬥精準的時空體,再加上解析度越來越高的高分衛星,數字地球就可以發展到未來的數字孿生地球。  「北鬥構成了未來數字地球的『骨架』,高分提供的是『皮膚』」。在談到北鬥與高分的關係時,邵宗有提到「北鬥為體、高分為象」概念。所謂「北鬥為體」,就是依託北鬥系統獲得實時動態高精度的痕跡。
  • 在虛擬看透現實,「數字孿生」承載人類多大的野心?
    比如數字孿生與物聯網。若要實現數字孿生,必須藉助傳感器運行、更新的實時數據來反饋到數字系統,進而實現在虛擬空間的仿真過程。也就是說,物聯網(IoT)是實現數字孿生的必然條件。只要現實中的物體聯了網,能實時傳輸數據,才能對應的實現數字孿生。
  • 從數字孿生到量子計算,EDA再次向雲計算遷移
    從數字孿生到量子計算 EDA再次向雲計算遷移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6 09:40:58   從數字孿生實體模型到量子計算,EDA再次向雲計算開展遷移,由此可見2020年是集成ic開發設計的關鍵一年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未來是實現「數字孿生」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9月9日,在「中國數字建築峰會2020」的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談及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時說,「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的目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高度。」
  • 北鬥衛星+高分衛星,這家公司將探索「數字孿生地球」
    通過「北鬥+高分」,中科星圖將探索「數字孿生地球」相關技術。據該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邵宗有介紹,未來「北鬥+高分」融合的創新應用模式,將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鮮活的時空信息應用體驗,形成自主可控的數字孿生地球平臺及產品體系,並成為新的行業發展趨勢,也是推動行業變革的重要新興力量。「數字孿生地球」是以「北鬥為體、高分為象」。
  • 安世亞太田鋒: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涉及到具體技術的時候,要麼比較單一,要麼多而零散,缺乏嚴密遞進的邏輯。本文作者安世亞太高級副總裁、數字孿生體實驗室主任田鋒,希望在系統性和理論性方面前進一步,從體系框架和核心技術方面做初步釐清,從更完整全面的視角觀察數字孿生體系的全貌,以期能對業界做一些微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