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出發前往火星,至今仍在運作,傳回數百萬張照片

2020-08-15 三體迷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縮寫MRO)是美國宇航局NASA發送至火星的一個偵察衛星,旨在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火星進行詳細探測,同時研究火星大氣和地下的相關情況。

前兩天,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剛剛度過發射15周年紀念日。

國際標準時間2005年8月12日11:43:00,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搭乘宇宙神5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太空中飛行近7個月後,於2006年3月10日順利進入環繞火星軌道,開啟偉大的探測生涯,至今仍在正常運作。

目前為止,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共計向地球傳回371TB探測數據,包括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深刻改變人類對火星的認識。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攜帶了三臺相機——火星彩色成像機(MARCI),可生成火星每天全球景觀;背景攝影機(CTX),可提供30公裡寬的黑白地形圖;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HiRISE),可拍攝超高解析度照片,揭示細節火星地表細節特徵。其中,僅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就拍攝並傳回近700萬張照片。

為紀念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發射15周年,NASA選出以下一組照片。

全球性沙塵暴

沙塵暴在火星司空見慣,通常發生在局部區域,但每十年會出現一兩次全球性沙塵暴。比如,2018年6月一場全球性沙塵暴席捲火星,滾滾沙塵遮天蔽日,迫使靠太陽能驅動的機遇號中止所有科學任務,進入最低功率狀態,最終失聯,結束長達15年的火星探測生涯。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火星彩色成像機拍攝的圖像,為我們直觀揭示了這場全球性沙塵暴。在上圖中,左右兩邊分別是2018年5月28日和7月1日的火星全景圖,後者顯得面目模糊,如同蒙上一層面紗。

超級旋風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盤旋在火星上空約300公裡,它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時常能以上帝視角捕捉到一些驚喜。上圖是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拍攝到的火星超級旋風,根據旋風陰影長度推斷,其高度超過800米,與杜拜塔相當。

雪崩

上圖是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捕捉到的一起火星雪崩。伴隨春季的到來,季節性冰發生汽化,導致火星北極一處500米高的懸崖出現崩塌。火星雪崩會將不同時期沉積的巖層暴露出來,像樹的年輪一樣記錄著火星故事。

隕石撞擊現場

火星大氣稀薄,只有地球大氣的1%,因此會遭遇更猛烈的隕石撞擊。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執行任務期間,背景攝影機偵測到超過800個新的撞擊坑。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隨後對這些撞擊坑展開詳細觀測。

上圖為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在火星表面記錄到的一處隕石撞擊現場。這個隕石坑直徑約30米,一片壯觀的輻射狀結構由坑中心向外延伸。本次撞擊造成大量碎片向外拋射,最遠飛濺至15公裡之外。

神秘暗條紋

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發現,火星一處斜坡在每年同一時間段會反覆出現神秘暗條紋。最初一些人認為這可能與鹽水有關,但現在的共識是它們由向下滑落的暗沙造成。

遷移的沙丘

作為一個長期運行的探測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為我們了解火星地貌變化提供了獨特視角。科學家曾經認為火星大氣稀薄,幾乎不會有沙丘運動,但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上圖為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拍攝的一處火星沙丘。這是一張假色圖,顏色並不是真實狀態,而是用以突顯一些細節特徵,比如沙丘和波紋的頂部。像地球一樣,火星上有許多這樣的沙丘正在不斷遷移。

地月合照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偶爾還會回望家園。上圖是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拍攝的地月合照,由四組照片合成。實際上,這是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第二次拍攝地球家園。

火衛一

火衛一是火星兩顆自然衛星中較大的一顆,直徑約21公裡。上圖是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拍攝的火衛一高清寫真。可以清楚地看到,火衛一上有一個巨大的凹陷,這是火衛一最顯著的特徵——斯蒂克尼撞擊坑,直徑約9公裡。

機遇號路線圖

科學家經過利用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和背景攝影機為火星地面探測任務選取著陸點和繪製路線圖。上圖由背景攝影機拍攝,圖中的黃線標示了機遇號火星車15年探測生涯的完整運行路線。

追蹤好奇號

明察秋毫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還非常樂於追蹤在火星表面運轉的探測器。比如,上面的動圖記錄了好奇號在蓋爾隕石坑中的運行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是目前正在運行的八大火星探測器之一(六個軌道探測器和兩個地面探測器)。到明年,火星探測陣容將一口氣新增兩個軌道探測器和兩輛火星車——阿聯的希望號(軌道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軌道探測器+火星車)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

相關焦點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央視新聞7月24日消息,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在7月20日發射後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
  • 洞察號登陸火星,這是傳回的首張照片
    洞察號登陸火星,這是傳回的首張照片 北京時間11月27日4時許,歷經半年太空飛行,洞察號成功降落火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八次成功登陸火星,洞察號還將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深部底下探測任務。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第一張遠望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在7月20日發射後首次將一張從地球附近遠望火星的照片傳回了地球,拍攝時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張圖片。他說:「太空飛行器飛行一百萬公裡後,我們收到它首次拍下的目的地——火星的照片,超越天空這將是我們夢想的起點。」預計在飛行200天後,「希望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探測器的總行程為4.95億公裡,一切順利的話,它將圍繞火星飛行,對火星大氣開展科學研究 。(總臺記者 王威)
  • 前蘇聯火星探測器傳回地球的照片太過驚人,外星文明到底有多強
    火星的特徵在很多方面都與地球極為相似。有人認為,火星的現在就是地球的未來,因而開展火星探測和研究,對於認識人類居住的地球環境和了解地球的長期演化過程,是十分重要的。1960年前蘇聯發射了火星1A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
  •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在經歷了近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登陸火星。包括26萬名中國人在內的200萬名「太空粉絲」的信息,也存在微晶片中隨「洞察號」一起上了火星。
  • 688萬張照片,194TB數據:10張照片慶祝火星軌道器發射成功15周年
    事實上,目前在火星和火星軌道上,仍然有兩個探測器正在進行工作,它們分別是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和火星偵察軌道器(MRO),這個月是火星偵察軌道器發射升空15周年紀念,我們一起回顧一下MRO在過去15年間所拍攝的那些引人注目的照片。
  • 從火星傳回的這張照片,科學家不相信
    從火星傳回的這張照片,讓科學家不敢相信科學家對宇宙中很多星球進行探索時,探索最多的就是火星和月球了。人類研究出的各種探索器在月球和火星上進行探索,從這些探索器所傳回的信息中,科學家得到了很多重要信息,據說探索器在火星上進行探索期間,科學家發現火星傳回的一照片裡,好像有外星人的面孔,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 火星好奇號將穿越1.6公裡沙地,以100米時速行駛,前往另一處高地
    結束長達6年的探索之旅自2014年以來,好奇號火星車一邊在崎嶇不平的夏普山上小心行駛,一邊用多功能相機拍攝了數萬張高清照片,一邊又用科學儀器對周圍空氣環境、地質結構、物質成分進行細微探測,尋找可能支持低級生命的物質條件。
  • 蘇聯福波斯2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太驚人,外星文明到底有多強
    1960年前蘇聯發射了火星1A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福波斯1號在前往火星途中因無線命令出錯而神秘失蹤,福波斯2號於次年1月成功抵達火星上空並開始正常工作,然而就在當年3月25日左右,福波斯2號突然和蘇聯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至此再也沒有恢復聯繫。迫於「福波斯任務」國際合作者的壓力,蘇聯公布了福波斯2號傳回地球的最後一段錄像數據,這段錄像後來曾在加拿大和歐洲的幾家電視臺播出。
  • 機遇號火星車已被NASA宣布死亡,曾向地球傳回多張非凡的照片
    火星探測器,機遇號設計壽命3個月,頑強挺過5250天。這長達14年多的日子當中,機遇號總共傳回了超過20萬張的火星表面照片,為人類探索火星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據了解,自2003年發射以來,「機遇號」已經在火星上走過15個春秋,而它的孿生兄弟「勇氣號」探測車並沒有這麼幸運,2010年就已經陷入沙坑,永遠與人類失聯了。
  • 登陸火星八周年,至今仍正常運作!好奇號在火星做了什麼?
    北京時間2012年8月6日13:17,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在太空中飛行八個多月後成功登陸火星,著陸點為火星蓋爾隕石坑。原計劃火星工作兩年,一晃八年過去了,好奇號至今仍正常運作,加班狂魔實錘了。好奇號是NASA成功送上火星的第四輛火星車,也是目前在火星上保持正常運作的唯一一輛火星車,主要任務是探測火星氣候和地質特徵,搜尋遠古火星具備支持生命生存的證據,以及研究人類未來登陸火星的可行性。(註:NASA的洞察號為固定式探測器,也正在火星上開展探測任務。)
  • 好奇號火星傳回的照片引起專家注意,它拍到了什麼?
    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已經幾十年的時間了,火星的探索之路是坎坷崎嶇的,在科技起步階段,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都試圖向火星發射了多顆衛星,但都不幸墜落,直到56年前,人類的第一顆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人類才開始真正的認識火星之路。就在7月12日,火星上的衛星拍攝了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上有兩個表面光滑的石頭,難道火星存在生命嗎?
  • NASA傳回照片,火星上疑似建築物的「拱門」,是外星人造的?
    NASA傳回照片,火星上疑似建築物的「拱門」,是外星人造的?自從人類踏上外太空的新徵程,各個國家使出渾身解數,全力躋身於世界火星探測的行列,美國宇航局曾經發射的好奇號,拍下不少珍貴的火星照片,它還登陸過其他的星球,做著不同的科學研究。
  • 好奇號傳回新照片,火星上疑似發現「巧克力」,外星人吃剩的?
    今年火星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探索主要目標,隨著好奇號不斷傳回數據,讓大家全方面了解了火星,11月3號好奇號再次傳回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詭異一幕,火星的表面似乎出現了一塊「巧克力」,它和之前的照片不一樣,這張照片特別清晰,根本不像是後期PS的,這張照片公布後讓眾人議論紛紛,難道是外星人在火星吃剩的巧克力嗎
  • 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 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來自火星的最新消息
  • 好奇號從火星傳回自拍照,畫面清晰,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早在60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展開火星的探索,但是最初的一些探測器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一直到1964年11月28日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在1965年7月14日才成功近距離飛越了火星,從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萬公裡的高空中拍攝到了21張火星照片。
  • NASA公布了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引網友輿論大爆發
    NASA的火星探測器不斷送回新的照片,這顆紅色的星球毫無疑問將繼續給我們帶來驚喜。近日探測器又傳回了清晰照片,NASA公布了這張照片,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這個可疑的規則形建築物。如果這些不是人造的結構,那麼我們在看什麼?
  •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傳回了第一張火星照片
    阿聯「希望號」探測器首次將火星照片傳回了地球,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100萬公裡,從日本發射升空四天後,探測器首次看到紅色星球。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在Twitter上分享了這張圖片
  • 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火星照片
    據外媒報導,9月25日,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在7300千米高度傳回首張火星照片。此前一日,作為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也將印度帶入外太空探測的「精英俱樂部」。科技發展 不甘人後「曼加裡安」號的成功入軌,標誌著印度成為第一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就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的國家。這也意味著印度在2008年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後,向外太空邁出了更近一步。此前對印度參加航天技術競賽一直唱衰聲不斷的西方媒體,這次也不吝溢美之詞。
  • 好奇號從火星傳回自拍照,畫面清晰,讓我們看到了火星荒涼的景象
    早在60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展開火星的探索,但是最初的一些探測器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一直到1964年11月28日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在1965年7月14日才成功近距離飛越了火星,從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萬公裡的高空中拍攝到了21張火星照片。這是我們人類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從除了地球以外在另一個行星上拍攝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