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機遇號設計壽命3個月,頑強挺過5250天。這長達14年多的日子當中,機遇號總共傳回了超過20萬張的火星表面照片,為人類探索火星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據了解,自2003年發射以來,「機遇號」已經在火星上走過15個春秋,而它的孿生兄弟「勇氣號」探測車並沒有這麼幸運,2010年就已經陷入沙坑,永遠與人類失聯了。
數十年來,NASA的火星計劃多以「尋水」為目標,不管是登陸火星表面的探測器還是軌道上的人造衛星,皆為如此。但勇氣號和機遇號首次發現了火星曾存在液態水的明確跡象。一路探測下來,火星車們為人類揭示了比預期更複雜更多變的紅色行星。
「機遇號」曾在發現了火星上古老的海岸線,曾目睹了火星上的「日食」(火星有兩顆天然衛星),曾首次發現火星隕石等等,為人類探索火星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它發現的東西數量不是很多,但也是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領域。
其實機遇號失敗也是因為,火星陷入了全球性的沙塵暴中,機遇號面臨著15年來最為嚴峻的一場考驗,火星地表白天的亮度只有平常水平的0.002%,這意味著機遇號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徹底吹斷,而機遇號得到電力供應,也不得不選擇進入安全模式。
在火星沙塵暴之後,NASA發布了一張照片,這是機遇號入睡之前拍攝的它最後看到的風景,讓人揪心的是,這張照片除了一片黑暗,竟然還只有一半,這說明機遇號當時已經遇到巨大的危險了。
這張照片是它所在的毅力谷被沙塵暴肆虐的景象。在照片中你能看到的只有灰黑的一片,那是因為沙塵暴已經完全擋住了陽光,而那些白色斑點只是圖像上的白色噪點。而下面的全黑的部分,是因為在它試圖向地球傳回這最後的照片,卻因電力供應中斷留下的大片空白。
機遇號從一開始就拿下了科學界的「頭獎」,她在登陸後不久就找到了液態水存在過的證據,推斷出火星表面下方曾流淌著液態水,並大面積地流經火星表面。另有報導稱,機遇號在巖石中找到了硫磺酸。
不僅如此,在它登陸火星的前十年裡,幾乎一直在研究原始酸物質的殘留物,駛入環形山檢查撞擊坑,以及在火星表面探尋未經觸動的隕石。
機遇號設計壽命僅90天,卻在火星惡劣的環境中工作了近15年,如果不是意外遭遇如此嚴重的沙塵暴,現在它依然會在火星上健步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