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將會終結?《三體》作者劉慈欣表示,這兩個物種或將打敗人類!

2020-11-29 騰訊網

在地球存在的46億年裡,曾發生過很多次的生物滅絕事件。每一次災難的出現,都會讓地球上的物種發生新的更替。因此,所謂的生物大滅絕,或許就是物種的正常更替。目前,人類在多年的努力下,逐步成了地球上的領路人。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對地球造成了無法磨滅的傷害,那麼地球是否終將終結?

從工業革命之後,人類便開始轉變觀念,尋找新的生財之道。為了經濟能夠迅速提升,人類開始對地球下手。不可否認這種方式的確快捷,大約只用了數百年的時間,人們就創造了如今的世界。只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讓地球變得面目全非。2020年出現的各種災難,或許就是地球的「報復」。

不知各位是否看過《三體》這部小說,它的作者是劉慈欣。如果你不認識這位作家,那麼提起一部影片你或許就會恍然大悟,那就是《流浪地球》。這位作家的腦洞很大,提出的很多觀點都很有意思。對於他提出的觀點,不管是書迷還是影迷,都會有所共鳴。他曾表示,人類可能不會一直稱霸地球,或許會有兩個物種在未來打敗人類。

第一種就是病毒,自然界中的確存在著很多人類的天敵,只不過那些看得見的天敵,人類完全可以憑藉現代科技對抗。對人類而言,最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天敵,比如病毒、細菌等。毫不誇張的講,病毒可能是未來人類最大的對手。這一點在2020年就有所證實,席捲全球的病毒,讓數以萬計的人失去生命。

在全球變暖影響下,冰封多年的永久凍土開始現身,可能會釋放出大量的史前病毒。根據資料顯示,多年之前的黑死病、瘧疾的出現,其最終的兇手都是病毒,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哪怕是經歷幾十億年的時間,仍然具有活性,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若凍土中的病毒復甦,人類的生存將面臨新的考驗。

除了病毒之外,第二種影響人類安全的便是章魚。它常年居住在深海之中,作為一個軟體生物,卻擁有藍色的血液和三顆心臟。科研人員在對它的研究中,發現章魚十分聰明,神經元分布於全身各處,很可能也是一種智慧生物。有少部分人認為,章魚有可能並不屬於地球,而是來自於四維空間。當然,在很多「吃貨」的眼中,章魚不過就是一種美食而已。不知道你對劉慈欣的這種觀點,有什麼想說的呢?你認為人類真的會消失嗎?歡迎在評論區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三體》系列的作品其中主要講述了地球的文明與文中虛構的「三體」文明之間從最初的信息交流到最終的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的出現對中國科幻小說界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許多的讚譽,而且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之後,同樣的風靡海外,在海外圈粉無數,同時將有著「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收入囊中,這不僅有效地改變了中國科幻界長期以來處於的單向交流的尷尬局面,更是我國文化成功走出國門的典範。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總算啃完了劉慈欣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三體》。 小半條命差點搭上,燒腦費神。像是一場太空激戰殘留下的廢墟和塵埃,腦海一片昏天黑地,地老天荒。木然地回到現實,決定寫一篇,算是一名後進的學生參加畢業典禮,但我從《三體》裡能畢業了嗎? 《三體》是建立在人類文明視角上展現星際衝突,拷問宇宙法則的巨製,源於人類地球,高於人類地球,如深空一般暗夜無邊,深邃迷離。
  •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作,《三體》將拍電視劇,你期待嗎原創|迦木南喬話情感,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2019年開年《流浪地球》帶給了我們莫大震撼,也讓大眾知道了優秀小說家劉慈欣,但是他更為人所稱道的作品是連歐巴馬都催更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在之前有電影化的消息之後,據悉電視劇版也將於今年9月開拍。
  • 《三體》作者劉慈欣道出真相
    宏觀世界極有可能起源於微觀世界,如果我們把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一個宇宙的框架將會出現在我們眼前。而曾經也有科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這些科學家就從原子下手,觀察原子的運動,結果卻是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科學家將原子放大1000萬倍,發現裡面就是宇宙,人類就在其中。
  • 地球是否會有終結者出現?劉慈欣:不好說,但要警惕2種生物
    關於人類能否一直稱霸地球這個問題,霍金曾經表示:目前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日子已經是屈指可數,人類不會永遠稱霸地球!這五次生物滅絕,每一次都是致命性的,而我們不能保證,之後地球不會再出現生物滅絕,如果再次出現,人類是否能躲過災難呢?
  •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最強IP《三體II:黑暗森林》改成舞臺劇...
    春節期間,原本不被看好的中國科幻巨製《流浪地球》,最終以46億元的票房收官。不僅把觀眾帶進了充滿著無限可能的未來,也為中國科幻電影打開了全新的大門。這背後當然少不了原著作者劉慈欣「大劉」的功勞。2000年,37歲的劉慈欣憑藉《流浪地球》拿下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這是他「瘋狂人生」的開始。6年之後,劉慈欣最偉大的IP《三體》開始連載。就讓《三體》真正成為了劉慈欣的「標誌」。
  • 這就是劉慈欣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起初,他想做的其實是一個大場景的視覺故事:水滴被捕獲,然後摧毀艦隊。最終的版本全盤推翻了這個想法。 (王壬/圖)剛獲得「雨果獎」的原著作者劉慈欣,用使用了多年的一個ID評論:「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 鳥腳類恐龍足跡以《三體》作者劉慈欣命名(圖)
    鳥腳類恐龍足跡以《三體》作者劉慈欣命名(圖) 2016-05-10 10:07:18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瑞士巴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等機構組成的恐龍足跡聯合研究團隊宣布,在我市古藺縣桂花鄉石廟溝發現的鳥腳類恐龍足跡為全新的遺蹟種(遺蹟化石的種級),並決定將物種名贈予科幻小說作家
  • 《三體》作者劉慈欣受邀擔任IDG資本首席暢想官
    IDG資本今日宣布,正式聘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擔任IDG資本「首席暢想官」。這是IDG資本首次跨界到科幻領域,未來雙方將展開一系列腦洞大開的合作。劉慈欣以富有想像力、具有人文內涵的科幻作品為人所熟知,曾連續12次獲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最高獎「銀河獎」,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他的《三體》被公認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之作。
  •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將拍成劇集,原著你看了沒?
    原作者劉慈欣表示對「劇版的創作團隊有著最高的尊敬和信念」劉慈欣在接受採訪時稱:「我著手寫作的是一個超越了時間和國家、文化、種族的故事,一個強迫我們去考慮全人類的命運的故事,看著這個獨特的科幻概念傳到全球,獲得喜愛,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是極大的榮耀,並且我期待著全世界新的和已有的粉絲在Netflix發現這個故事。」
  • 打敗劉慈欣《三體》的一部科幻片,這些情節細思極恐!
    美國科幻星雲獎之前曾經有過一個頒獎,當時是把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放在了第二名的位置,而第一名,是美國本土的作家傑夫·范德米爾創作的小說《遺落的南境》。這部電影以典型的西方克蘇魯神話體系為背景,講述了一隻探險小隊去一個被稱為「X區域」的地方進行勘察,以確定外星人是以何種方式入侵地球。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劉慈欣的小說《三體》背景宏大,也沒有大劉的科幻片所秉持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願。它以一隻探險隊的經歷來告訴人類,高級外星生物入侵人類是多麼的可怕,是多麼的恐怖!
  • 美國「淘寶」,狂砸10億拍《三體》電視劇,劉慈欣卻表示不感興趣
    此消息一出,國內的科幻迷們都沸騰了,但是在採訪作者劉慈欣的時候,他卻表示不感興趣。劉慈欣說,改編的權力不在自己手中,亞馬遜要跟改編權持有方談。其實劉慈欣對於小說的改編工作一直不怎麼上心,去年在《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新片發布會上,劉慈欣曾跟國際知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有過面談,卡梅隆表示對《三體》的改編很感興趣,但是劉慈欣婉言謝絕。
  • 雨果獎《三體》作者劉慈欣英文簡介(雙語)
    小說《三體》的故事背景大抵都是文化大革命(the Cultural Revolution)期間。在《贍養人類》(The Wages of Humanity)這部小說中,太空來客要求重新分配地球財富,並解釋說失控的資本主義幾乎摧毀了他們的文明。我不太確定西方科幻作家會如此全面深入地探討「孝道」這一主題。
  • 劉慈欣《三體》發布動畫版預告 將於2021年放送
    劉慈欣《三體》發布動畫版預告 將於2021年放送 時間:2019.11.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三體》紅了 作者劉慈欣自稱五年沒再寫一個字
    在兩日後,劉慈欣也淡淡地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之所以飛往廈門參加「時尚盛典」,因為它與《三體》電影有關,「是時尚集團的頒獎會,時尚集團參與《三體》電影,包括現在的製作、以後的宣傳,它都會深度參與」。這算是劉慈欣2015年為數不多的、為了《三體》電影離開山西外出工作的幾次之一,去廈門之前,他去北京看了《三體》電影特效。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三體》電影起碼得拍六部曲,不然就是打水漂
    《三體》可以說是我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在全世界範圍內,《三體》都擁有著龐大的粉絲群,作者劉慈欣也因為《三體》這部書,被大家公認為「中國科幻第一人」。趁此良機,美國科幻電影大神卡梅隆與中國科幻小說大神劉慈欣進行了對話活動!對談中卡梅隆多次將話題轉向《三體》,並建議《三體》應該拍6部,不然就是打水漂。劉慈欣簡直撓頭地表示,《三體》拍成電影,相對難些,且需要時間。
  • 科幻巨作《三體》火了,作者劉慈欣被噴只是個電工,寫不出好作品
    除了人們的欣賞,大銀幕上也有很多關於劉慈欣的作品,比如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不僅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和票房,也讓作者劉慈欣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認識的人。人們對科幻小說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也開始有了更多的關注。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
    最近,有段話常常被人提及:"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澳洲山火拉開了半年多以來「災難」的序幕這是劉慈欣寫《流浪地球》中的句子。有人說,在這段特殊時期,讀起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格外發人深省,總有種強烈的心靈共鳴!
  • 《三體》:程心間接毀滅了人類,劉慈欣卻說,她是很完美的一個人
    最終,她以為受到了年代的召喚,能夠比肩雲天明,為兩個文明的平和用愛獻上自己的終身……成果便是兩任執劍人交代完畢,三體人脫下假裝,露出了本來的面目,迫不及待地發起了襲擊,炸毀了發射器,也終結了人類和三體國際建立起的震懾平衡。信號發射器被炸毀後,人類被趕往澳大利亞洲。
  • 人類找到外星人會怎樣?劉慈欣的《三體》早已預言了人類殘酷命運
    太陽系都沒出去的人類妄言自己是唯一的智慧生物,就好像剛爬出蟻穴的螞蟻認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一般可笑。關於人類應不應該繼續尋找外星人,劉慈欣在其科幻代表作,獲得有著「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的《三體》中給出的設想要更加冰冷和殘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暗森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