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美湘潭、暢遊特色小鎮:元帥故裡 田園烏石

2021-01-13 紅網

航拍烏石鎮

彭德懷同志銅像

烏石峰的山澗

花石鎮旅遊線路空間結構圖

農勤園概念圖

流芳園概念圖

紅網湘潭站記者 焦炬 李耀湘 許凱報導

纖細的指尖在新綠中遊走,不一會兒,腰間的竹簍里舖滿了嫩嫩的茶芽兒。5月底,天空湛藍,陽光燦爛。一大早,在湘潭縣烏石鎮天龍村的茶園裡,頭戴竹絲鬥笠,身穿粉色、藍色印花布衣的採茶姑娘們三五成群地忙碌起來。她們掐茶芽兒的速度非常快,或許是擔心這一年一度的最佳收穫時光稍縱即逝吧。

這個時節的烏石鎮,四處都是青翠欲滴的感覺。茶樹的綠、禾苗的綠、荷葉的綠、油茶的綠、松柏的綠、山水的綠……這些不同色度的多種綠交織在一起,並沒有讓人覺得「水天一色」,而是宛如水墨大寫意般,暈染得或濃或淡,層次分明。

烏石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旅遊資源,旅遊業是烏石鎮的強勢產業。烏石峰的挺拔俊秀、烏石寨的青山碧水與彭德懷元帥紀念地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靚麗的風景。作為紅色旅遊景點,烏石和韶山、花明樓一脈相連,並與湖湘文化發源地隱山相鄰,被評為湖南省特色旅遊名鎮。

南嶽72峰之烏石峰

「烏飛將近月,石破欲撐天。」清代翰林院學士趙啟霖撰寫的這副聯形容了烏石峰的險峻。作為南嶽衡山72峰之一,烏石峰海拔377.5米,巍峨聳立於群山之間。山上有老虎巖、水池、流泉等自然景觀。

據傳,老虎巖的石洞內寬闊,陳設有石桌、石凳等物,且與5公裡外的隱山桃花洞相連。烏石峰的山腰處有一座楠木衝水庫,湖水清澈如玉,翠峰白雲倒映其中,畫面極美。烏石峰的西邊有一眼景泉,泉底水珠翻湧,如一朵金色的小蓮花,光彩熠熠。烏石峰東麓建有墨溪橋,清代文人陳士毅在橋旁建有「墨泉精舍」,並完成《墨泉精舍詩草》《墨溪橋記》等著作。清康熙年間,身兼河道總督與漕運總督的陳鵬年曾作《烏石寨》一詩:「崛起自南服,諸峰非爾儔。平捫朱鳥影,倒掛滄江流。拾鏃悲殘壘,栽桃想故丘。夢魂應戀此,麋鹿與同遊。」

山水田園間遊烏石鎮

烏石鎮位於湘潭縣西南方向,東與錦石鄉相鄰,南與排頭鄉接壤,西與湘鄉市相望,北與石潭鎮近鄰,雲回公路貫穿其中。烏石鎮總面積為96.12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32147畝。烏石鎮處於亞熱帶溫潤氣候區中,四季非常分明,雨量、日照十分充足,年均氣溫為18℃,年均降雨量為1350毫米,主要出產香米、茶葉、油茶、湘蓮、黃花菜等特色農產品。

烏石鎮境內大部分為丘陵地帶,西南部為山區,林業資源豐富,生長著馬尾松、杉樹、油桐、香樟等300多種樹種,棲息著獾、兔、蛇類等100餘種野生動物。據2014年統計,林地面積為498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54%。2017年,烏石鎮政府對轄區內景觀進行了提質改造。目前,烏石峰綠化面積新增150畝,栽種美國紅楓9600株、杜鵑8000株、月月桂2000株。同年,湘潭市城發集團有關負責人在烏石鎮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已初步確定了城發集團苗木基地建設項目選址,下一步將加快推進項目設計等前期工作。

近年來,烏石鎮政府以雙廟村為核心建立綠殼蛋烏雞養殖基地、香米種植基地,以天龍村為核心打造黃花菜、綠茶種植基地,以眾興村為核心打造花卉苗木種植基地,以錦繡村為核心的蜂蜜基地。其中,天龍村黃花菜基地已完成40畝栽種工作,2017年下半年將進一步擴大連片種植面積至200畝,目前進入管理維護階段。烏石村湘蓮基地已完成300畝栽種工作,8月份可以見到成效。5月27日,「採蓮鄉新茶、品紅色文化」第三屆烏石採茶之旅、湘潭縣首屆採茶技能比賽暨烏石情系列特色農產品產業基地揭牌儀式在烏石鎮舉行。遊客們在觀賞茶藝表演的同時,還能親身體驗採茶樂趣、感受紅色教育、了解傳統文化、品嘗烏石當地特產,感受不一樣的休閒體驗和文化薰陶。

近日,烏石美麗鄉村示範片建設項目已完成民居美化129戶,拆除破敗空心房7處。目前,烏石鎮對設計進行了優化,進一步提高了民居改造規格,延伸了改造範圍,完成了可研、立項等前期工作,並選定了三棟樣板房進行施工,下一步將全面啟動施工。與此同時,鎮區街心花園已於4月份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楠木衝水庫維修加固工程、景觀水利和遊道建設、烏石河流域專項治理等工作正相繼開展。

爭創5A級紅色景區

4A級景區烏石鎮依託紅色旅遊資源,大力發展綠色生態鄉村休閒旅遊產業,將以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特色農業的全面提升,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建成「生態優美、幸福和諧、魅力獨具」的風情名鎮,爭創5A級景區。

作為4A級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彭德懷故居位於烏石峰下彭家圍子,總面積350平方米。白牆青瓦、磚木結構的故居座西北朝東南,是彭德懷投身革命後在家鄉唯一長時間活動的場所。1982年,鄧小平題字「彭德懷同志故居」,1983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同年10月,被省政府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入湖南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998年,對故居進行全面維修,復原彭德懷1961年回鄉時原貌。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彭德懷墓位於烏石峰山下,當地人稱為「虎口」,佔地約1000平方米。墓碑為黑色花崗巖菱形造型,墓牆是花崗巖長城造型,暗寓彭德懷有稜有角的獨特人格和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1999年,經中組部批准,彭德懷骨灰從北京八寶山公墓安遷如此。彭德懷紀念館位於彭德懷故居對面臥虎山上,建築面積為3100平方米。館舍採用湖南傳統庭院布局,序廳為一個寬敞的八邊形,正牆由三組暗紅色高浮雕組成,以抽象的藝術的手法分別表現血戰羅霄、百團大戰、抗美援朝主題,描述了彭德懷史詩般人生軌跡和輝煌成就。

為了爭創5A級景區,根據《烏石文化旅遊綜合項目核心區整治和烏石文旅小鎮規劃》中的「一心兩環多點」(「一心」,彭德懷紀念園;「兩環」紅色旅遊遊線、鄉村旅遊遊線;「多點」,多處景觀節點)規劃思路,彭德懷紀念園將新建彭德懷精神宣講中心、農勤園、流芳園、詩韻廣場等景點。

其中,彭德懷精神宣講中心選址定於彭德懷紀念館南側原烏石林場經營地塊,佔地面積20414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投資4800多萬元。目前,項目用地初審意見書、規劃選址意見書、環評批覆等手續已辦理完畢,用地範圍內基本情況摸底已完成,用地紅線圖和地形地貌圖已出具,現已啟動徵地工作並邀請省、市5家具有甲級建築設計資質的單位進行方案設計。4月24日,邀請業內專家及相關領導召開方案評審會,選定湖南視點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方案設計成果,在進行深化設計。

而詩韻廣場將對現有鄉鎮廣場重新規劃設計,通過設置人物景觀雕塑,形成詩韻廣場,展現地域文化特色。在彭德懷故居和德懷墓片區以綠色生態、自然農業為載體,打造「農家吃飯、賞農家景、住農家院」的農勤園,為遊客以及周邊城市居民提供觀光、休閒等。流芳園為核心區主要入口區域,通過現有大氣的牌樓和規劃軍事教育景觀構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觀空間。同時,烏石鎮將對重要景觀軸及核心景點周邊的125戶民房,遊覽環道2側的擬改造為民宿的142戶民居,以及390戶遊覽環道遠側的可見民居進行改造,總面積約為114400平方米。

在提升交通運力方面,烏石鎮射埠互通-烏石快速幹線工程項目已完成工可編制、評審、批覆、放線等工作。市交通運輸局已出具交通行業意見;市環保局已出具環評受理證明;並已編制完成節能評價表。正在編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國土預審申報資料、規劃選址申報資料、地質災害評估報告、壓覆礦查詢報告、施工圖設計、工程造價等文本。根據湘潭縣項目建設協調指揮部的要求,召開了全面動員大會,並於5月4日全面啟動了徵拆工作,預計6月28日完成各項前期工作進場施工。

烏石鎮幹部周轉房已於近日開工,烏石景區內環線道路建設項目已完成線形設計工作。截至6月4日,烏石峰應急救援車道已完成近一半土方工程量,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烏石峰林相改造項目一期和韶茶幹線綠化已完工,鄉鎮項目建設局面一片大好。

相關焦點

  • 雲浮 禪宗故裡,生態之美
    南都記者專訪了雲浮市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海詠,看看他眼中的雲浮旅遊之美。    禪宗文化已成為重點品牌    傳說雲浮是因其境內有雲霧不散,浮於山間而得名,在民間的傳說中似乎也蘊藏著某些仙家氣度。巧的是,在雲浮,恰恰就有如此一位得道高僧——— 六祖惠能。雲浮市的新興縣是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圓寂地,《六祖法寶壇經》輯錄地,也是六祖惠能早期人生足跡活動地、聞經開悟地。
  • 「樂趣靈山,心動田園」 杭州靈山風情小鎮盛裝開啟
    西湖三十裡,豁然見靈山近幾年國家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倡導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使得越來越多獨具地方特色的小鎮出現在眾人視野開鎮儀式後相應主題活動同步開啟帶給你不一樣的歡樂靈山01「禾」家歡樂——400人合力完成的納斯卡巨畫&好玩的田園親子樂園時間:9月30日-10月7日地點:禾家歡·田野樂園活動內容:煥然一新的靈山風情小鎮推出納斯卡巨畫、田園手工課、田園定向賽等9
  • 瓊海田園美!
    瓊海美麗田園  悠遊之旅  如今,一個個特色濃鬱的特色小鎮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瓊海1710多平方公裡的美麗田園之上;一個個農業公園為村莊注入新的活力;一條條散發著熱帶風情的綠道將城市、小鎮和村莊連成一體。
  • 玉蘭花綻放美如畫 雲南鳳慶特色玉蘭小鎮初步建成
    走進臨滄市鳳慶縣雪山鎮,頓覺豁然開朗,街道整潔寬敞,玉蘭花嬌豔盛放,雕欄玉砌,小橋流水,魚兒在水裡暢遊,岸邊青瓦白牆灰腰線的建築風貌叫人心靜。玉蘭花盛開的微公園、廣場和健康步道成了人們運動休閒的好地方。近日,按照 「小而美、小而乾淨、小而宜居」的建設標準,臨滄市鳳慶縣雪山鎮的以玉蘭為主元素的特色小鎮初步建成,向外展示了「核桃之鄉、玉蘭小鎮」的良好形象。
  • 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守護田園 讓鄉村「回歸」
    鑑此,江蘇率先做出歷史抉擇——開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用10年乃至30年的努力,讓鄉村「回歸」。8月29日,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座談會在寧舉行,省委、省政府的這一重大部署在全省上下激起強烈共鳴。這裡既有非遺民俗鄉村市集,也有特色美食文化,既植根本土又充滿現代文創思維的種種元素,構成初秋時節原始而清新的鄉野新畫風。  「中國的鄉土風景深深吸引了我。」從小生活在英國鄉村的設計師Harry William Hoser坦言。Harry William Hoser曾為杭州雲棲小鎮等量身定製規劃,在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設計師推薦名錄上,記者也看到了他的名字。
  • 「四色文化」賦能新時代應用型人才培養_教育新聞_教育_湘潭在線
    近幾年,學校在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上下真功、出硬招、求實效,找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著力特色打造「四色文化」,以「四色文化」賦能新時代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 人民日報點讚安徽宣紙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 藝術添彩(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向 勇建設一批特色小鎮,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在特色小鎮建設進程中,藝術發揮著獨特作用,不僅可以將現代生活美學引入傳統村落,提升鄉村生活品質;更能夠以設計激活創意引擎,培育鄉村文創產業,帶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引入生活美學鄉村美好生活,可以是一種審美化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化的美學經驗。建設藝術小鎮,既要豐富其外在美,也要傳承其內在美。
  • 禪城南莊村:「探花故裡」闖出融合發展新路
    談起村裡的變化,禪城區南莊鎮南莊村村民羅福英如數家珍,站在羅園水鄉的大榕樹下,年過八旬的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羅福英居住的羅園村是南莊村的一條自然村,200年前,高中探花的羅文俊正是從這條小小鄉村走進了當時翰林院,成為南莊村歷代最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人,「探花故裡」也因此得名。
  • 2018.06:我國特色小鎮發展的理論與實踐脈絡分析(張麗萍)
    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論來源首先是基於歐美國家小城鎮發展的田園城市、衛星城和新城運動理論,然後是基於發展中國家小城鎮發展的自中心發展、分享空間和灰色區域理論,還是我國小城鎮發展研究的眾多理論研究成果。從實踐傳承看,我國特色小鎮建設是城市發展、新型城鎮化、「雙創」、鄉村振興、「網際網路+」和特色產業培育等工作相互融合的新成果。
  • 光明小鎮歡樂田園向日葵盛花期已過 即將進行景觀輪種
    光明小鎮·歡樂田園。(資料圖片)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婧)10月13日,記者從光明小鎮·歡樂田園獲悉,目前景區內的向日葵盛花期已過,即將開始新一輪的景觀輪種,各位遊客可靜待繁花盛開。據了解,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光明小鎮·歡樂田園的向日葵花海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
  • 亞樓紅色教育基地全面完工 將軍故裡展新顏
    亞樓紅色教育基地作為今年舉辦新時代弘揚劉亞樓將軍革命精神學術研討會的重要平臺,目前已竣工,空軍特色小鎮已具雛形,將軍故裡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賓客。走進龍巖市武平縣湘店鎮,平坦整潔的瀝青路與路邊的彩繪牆交相呼應。
  • 淮安區深挖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田園鄉村
    原標題:淮安區深挖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田園鄉村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淮安區在「三農」領域重點繪就的一幅「美麗畫卷」,該區以「集中+集聚」的推進方式,實施「
  • 為你get田園小鎮新玩法
    有廣袤綿延的大美地貌,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歲月可親的人居美學……如春風般引人入勝,亦讓現場所有人為之動容。NO. 2|貳一直以來,藍綠城小鎮的吸粉能力,都是業界無法望其項背的存在。曾經,杭州桃李春風的「83方中式產品」流出,一夜之間便紅遍大江南北,至今仍在流傳。
  • 湖南新增10個特色小鎮,個個都「特」在何處?
    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小鎮就該擁有著「難畫亦難詩」的美景。到新時代的特色小鎮,兼具了公共屬性與商業屬性,從曾經的「精而美」,到如今的「特而強」,產業成為了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一鎮一業」讓特色小鎮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明的獨特性。
  • 冰雪大世界門票100元!冰雪季暢遊冰城最實惠、最安心
    通過增加文化內涵和特色魅力形成文旅融合的全新體驗,提升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等傳統觀覽類老品牌核心競爭力。推進和打造一批度假類、研學類、體驗類、文博類、民俗類、體育類、極限挑戰類冰雪產品。本屆冰雪季推出了冰雪交響音樂會、冰雪詩詞、冰雪戲劇、冰雪時裝、冰雪模特大賽等內容,補齊非觀覽類產品短板,增加冰雪產品厚度。推進冰雪業態高端化發展。
  • 兩岸同胞共訪郎靜山故裡 體驗「鏡頭下」的千年古埠風情
    兩岸同胞共訪郎靜山故裡 體驗「鏡頭下」的千年古埠風情 2020-10-21 17:01: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 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案例
    巴夫洛田園綜合體項目順應江西綠色崛起戰略,以「生態高地、農業慧谷」為主題,總發展目標是建設以農業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系,以江西特色農產品加工與配送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和以原有12個贛派老村莊及耕讀文化為依託的生態休閒文旅體系,真正實現三次產業融合聯動,並整合原住村民資源,帶動他們共同致富,打造田園化的「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 尊山重水留鄉愁 特色小鎮譜新篇
    是山水的鐘靈毓秀,是文化的薰陶浸染,走進楊岐,俯仰之間,皆能感受到這個山區小鎮的空靈與張力。 楊岐鄉(墾殖場)地處上慄縣中部,總面積約85.8平方公裡,轄16個行政村(社區)和雞冠林場、楊岐林場,人口3.6萬。境內楊岐山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自然風光和禪宗文化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有楊岐普通寺和孽龍洞等風景區。
  • 蘇州高新區:壘築產業基石高質量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新華社智庫要情專報(分析師吳雪婷)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江蘇率先實踐的有效抓手。2019年初,蘇州高新區通安鎮樹山村入圍第三批省級試點村莊。如何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的蘇州範本,成為這一國家級高新區的重要課題。
  • 雲谷田園創新與智慧同行,用現代科技解鎖金線蓮的生存之根
    其中上饒首個無人化管理智能景區伴隨時代浪潮而來,它就是--雲谷田園農業生態小鎮綜合體。據相關人員透露,未來在雲谷田園,每一位遊客在進入園區之前,都會進行實名信息登記,這對於後疫情時代是極其有益的一項智慧應用,景區將遊客信息接入網際網路之後,利用大數據可以更準確的實時掌握遊客的動態。實現真正意義上用一部手機便可暢遊整個園區的新裡程,不僅告別了傳統旅遊觀光排隊等候的煩惱,還能快速及時掌握園區信息動態,提升景區的安全性和遊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