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14億人安危!中國怎樣守住境外輸入這條紅線?

2020-12-08 生命時報

3月以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自3月13日起,境外輸入病例開始多過本土新增病例。

3月19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39例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此表示,中國首次沒有報告本土新增病例,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新發傳染病專家於學傑則說:「目前的疫情形勢下,中國基本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國內疫情防控方面,我們暫時算是打了場勝仗,但這條戰線之外,新冠肺炎的境外輸入病例呈快速上升態勢,不容樂觀。一些海外同胞迫切希望能回到祖國。境外輸入病例激增,成了必須嚴陣以待的新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3月23日表示:「國際上那麼多國家的疫情不斷上升,國外輸入的風險越來越大,我非常擔心,(希望)國外的輸入不要導致我們國家第二次疫情(暴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這些國際交流比較頻繁的城市,風險還是很大的,我們經受住了疫情的嚴峻考驗,對於國外輸入,我們要嚴防死守。」

上海市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對《生命時報》記者說:「我國如今取得的抗疫成績來之不易,今後防疫重點應轉向預防境外輸入。」這也意味著,我國的抗疫戰場要轉向另一條戰線,這關乎國內14億人的安危。

《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介紹當下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防控難點,並提出應對建議。

受訪專家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新發傳染病專家 於學傑 □教授、博士生導師 譚曉東

上海市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胡善聯

本文作者|本報駐義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韓碩 張夢旭 王方 青木 □生命時報記者 董長喜 張健 高嘉悅

本文編輯|徐文婷

遠方遊子陷入兩難

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12時,除中國外,已經有187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254499例:義大利59138例,美國35206例,西班牙28572例,德國23921例,伊朗21638例……其中,義大利死亡人數全球最多。

義大利境內現有2.6萬中國留學生,此外還有一些華人華僑等,是否回國成為最困擾他們的問題之一。然而,隨著疫情不斷升級,歸國之路道阻且長。一段時間以來,義大利出入境政策、航司航線不斷調整,許多國家都暫停了與義大利的航線,回國者不得不絞盡腦汁並一路「過關斬將」。

據《南華早報》3月15日報導,包租一架60個座位的飛機大約需要200萬元人民幣,均攤到每位乘客約為3.5萬元人民幣。一位義大利華人告訴記者,他搭乘包機回國花了近5萬元人民幣。更令人無奈的是,即使拿到了機票,也可能面臨航班臨時取消、海關攔截等變數。

在米蘭讀書的許同學告訴記者:「我前期很焦慮,在去和留之間不斷糾結:留下擔心疫情,離開擔心路上的風險。後來我訂好了回國的機票,結果出發前一天航班被取消,我反而不糾結了,原地不動最安全。聽到有人將留學生回國比喻為千裡『投毒』,心裡挺不是滋味的。我能理解回去的人,大家只是很想回家。」

「部分同學在封城前就回國了。直航停了,就在德國、俄羅斯轉機,很折騰。但現在轉機的線路也所剩無幾。前幾天我朋友計劃從羅馬經莫斯科離境,但航班臨時取消,一行3人只能困在羅馬。」在佛羅倫斯讀書的劉同學表示, 他原本也想回國:「學校停課了,義大利疫情沒有好轉跡象,家人擔心我,我也覺得目前在這裡是浪費時間。」但在綜合考慮各項風險後,劉同學還是決定不走了。「目前原地隔離還能保證安全,我不想冒著一路折騰幾十個小時的風險回國,更不想給祖國和家鄉人民添亂。我囤了足夠的食物、口罩等物資,還可以撐一個半月,期盼義大利疫情早日得到控制。」

近幾日,美國新增確診病例以每天8000例左右的速度增長。自疫情大暴發以來,美國許多高校紛紛改為網上授課,封閉校園至本學期結束,甚至取消了今年的畢業典禮。美國約有41萬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留學生,其中許多人的學習和生活受到了較大影響。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聯主席趙婧揚說,舊金山已經發布了居家隔離指令,除了醫院、超市等重要場所,其他地方一律關門。

一位正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讀書的留學生告訴記者,學校已經停課,有的同學已經買票回國了,「我預訂了4月底的機票,想根據美國疫情發展決定去留。做這個選擇很難,留下來面臨感染風險,作為外國人,在美國就醫及日後繁瑣的保險報銷程序,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回國的話,機票價格高且航班有限,長途旅行也有感染的風險。美國對中國的旅行禁令不知何時解禁,能否趕上新學年開學也是個問題。」記者查詢發現,近幾日從華盛頓到北京的機票已經售罄,從3月底到4月初有機票,但票價高達2.4萬元人民幣,且需要到舊金山或洛杉磯轉機,行程近30個小時。

西班牙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首都馬德裡是重災區。蘇同學自高中畢業後就在馬德裡讀書,已生活了8年。她說:「馬德裡疫情越來越嚴重,但我沒有回國的打算。於國家,不想增加境外輸入風險;於個人,長時間處於密閉的飛機中更容易被感染。我能做的就是無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身邊的朋友和同學沒有被感染的,中國人的防護措施普遍做得很到位。」蘇同學說她每天都會關注國內動態,「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做不到的。」受此次疫情影響,蘇同學考慮未來回國發展。

早前,中國駐西班牙使領館就發出通知,告誡華人華僑及留學生避免非必要的國際旅行。記者了解到,大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在西班牙,只有10%~15%選擇回國。目前回國的費用極高,以巴塞隆納到上海為例,經濟艙票價最低約1.5萬元人民幣,有的甚至飆到了7.6萬元,商務艙價格更貴。許多留學生因此放棄了回國的打算。

選擇回國的僑民也佔少數,因為一走就要牽動一家老小,回國還要隔離14天,花費巨大,若路上染病更是雪上加霜,待在西班牙至少還有社保。一位僑領告訴記者,若有華僑在西班牙遭遇生活方面的困難,可及時向僑團申報,僑團會盡力幫忙解決問題。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目前有15萬中國公民在德國學習和工作,加入德國籍的華人還有約10萬人。目前,德國各行各業有一半左右處於停工狀態,有的在家辦公,16個州的學校都停課了,大學裡的圖書館、食堂等也關閉了。

「疫情改變了一切。」正在柏林留學的張柏銘告訴記者,他的實習和論文進展都受到了影響,也許今年不能畢業了;食品等價格最近飛漲,生活費開始不夠用了。最讓張柏銘擔心的是,德國感染者越來越多,默克爾總理3月10日警告說,60%至70%的德國人將感染新冠病毒。

《圖片報》報導截圖

3月20日,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發布消息稱,其館領區某語言學校共有18名學生檢測結果為陽性,其中5名為中國籍學生。國內親朋好友得知後都建議張柏銘回國,他幸運地買到了從法蘭克福直飛上海的機票,票價3萬元,是平時的8倍左右。

不過,大多數留學生和華人員工都表示,雖有回國想法,但暫時不會回去。他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包括囤積食物、準備口罩等防疫物資等,同時做到儘量不出門、不交際。在德國一家汽車集團擔任工程師的李女士說,她和丈夫現在已停工,孩子也放假,一家四口本來準備回國避一避。但由於籤證中心辦公時間縮短,籤證有一定難度,再加上路上風險很大,最後一家人還是放棄回國。記者採訪了一些德國大學及企業的主管部門,他們均表示,不提倡「避風」行為,認為待在德國相對安全。

伊同學是英國伯明罕大學的在讀留學生,前兩天剛回到國內,正在酒店隔離。她告訴記者,回國前,伯明罕大學已出現確診病例,學校宣布開通網絡授課和考試,並給留學生60天的無理由缺席。伊同學回國的原因,除了英國疫情變得更嚴重外,還有在英國受到的排擠。「中國留學生有時在人員密集的地方會戴口罩,但經常被一些素質比較低的英國人辱罵,甚至有人被當街毆打。」倫敦、卡迪夫等城市也有中國留學生反饋,因為戴口罩遭到辱罵甚至暴力襲擊。對此,中國駐英大使館曾向英國政府、警方、高校等,就涉新冠肺炎疫情的歧視情況表達關切。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說,在英國留學生如考慮近期回國,可向大使館求助。

近日,留學英國的張同學決定回國,看到有人指責回國行為,她希望得到理解。她說,擔心萬一被感染在當地得不到很好治療,回國後會嚴格隔離。

澳大利亞的疫情雖然沒有義大利、美國、西班牙等國嚴重,但仍舊令眾多留學生擔憂。一名在墨爾本就讀的留學生告訴記者,維多利亞州目前全面禁止非公民和非永久居民入境,並禁止大型集會,墨爾本部分公共場所已暫時關閉,前幾天超市缺貨比較嚴重,米、面、衛生紙等都售罄了。此外,有中國留學生在街頭遭遇涉新冠肺炎疫情歧視性辱罵甚至毆打。「我們學校已報告兩例病例,但至今沒有關閉學校和實驗室。本地人對疫情重視程度也不高,晚上酒吧依然爆滿,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我擔心澳大利亞會出現疾病大流行,想過回國,但回去需要集中自費隔離14天,消耗了一半年假,還見不到家人,這讓我很猶豫。」

入境篩查僅靠測體溫遠遠不夠

連日來,全國輸入病例呈上升趨勢。3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自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以來,累計境外輸入病例從85例增長到269例,增幅為216%,快於同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98%的增幅。要嚴密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做好境內疫情防控,防止反彈。

截至3月22日,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53例,已經波及內地2/3的省份。北京市壓力最大,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07例,佔全國總量的三成。廣東、上海、甘肅、浙江的壓力也不小。按來源國劃分,英國、伊朗、義大利和西班牙是主要來源國家;美國、法國、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泰國、瑞士、埃及、印度尼西亞、巴西、盧森堡、匈牙利、奧地利等國也有輸入。

我國在外人員眾多,部分人回國意願強烈,其中大多數是留學生,一部分是在海外務工者或因疫情滯留的遊客,極少數是海外定居者。3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發布數據,全國陸、海、空口岸入境人員日均12萬人次,其中,乘國際航班入境的人員日均2萬人次,外國人佔比一成左右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譚曉東說:「傳染病跨國界傳播,在古今中外都是既成事實,幾乎成了必然規律,也是一個難題。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是與國際交流密切的大都市,輸入病例的壓力越大。」北京是首都,也是國際化的大都會,防控境外輸入病例的壓力首當其衝。

《科學》雜誌日前發文稱,由於存在無症狀患者、潛伏期患者、體溫檢測設備假陰性和假陽性、隱瞞病情等原因,機場入境篩查很難阻止新冠病毒傳播。從防控非典、伊波拉等傳染病經驗看,入境檢查中發現感染的乘客極為罕見。

為此,北京「重啟」了小湯山醫院,專門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的篩查,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的治療。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於學傑說,鑑於國外愈演愈烈的疫情形勢,一些境外人員返回中國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例如,留學生中有些年齡特別小,家長擔心國外不安全,希望孩子儘快回家。但是不管身處何方,理智都應該壓倒衝動。於學傑認為,大部分地區的疫情是可以控制的,沒那麼恐怖。如果在疫情不嚴重的國家,就沒必要回來,但要注意別去人多的地方,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必須回國的,一定要如實申報,接受隔離

當然,也不能給當前的入境人員貼上「投毒」等標籤,他們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確實想回國的人,要自覺遵守出發國與中國的防疫政策和相關法律。「從國外回來的人員中,雖然可能只有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是不幸被感染者,但我們不能漏掉一個,否則代價就太大了。如果少數人能做一點點犧牲,就能保護更多的人。」於學傑說。

疏忽會讓犧牲付諸東流

面對境外輸入病例不斷增多的壓力,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採取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整體防控策略。主要措施有:

01閉環治理

即航空運輸、口岸檢疫、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形成閉環,不給輸入病例留下擴散傳播的機會。

02嚴格執行隔離制度

目前北上廣深等境外輸入病例較多的城市均嚴格實施隔離制度,一般都要求進行14天的自費隔離觀察。

3月18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入境人員在填報健康申明卡

03加強檢測手段

3月18日,在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到:「對高發國家的輸入病人,不要看症狀,而要用核酸檢測,比鼻拭子、咽拭子的檢查準確率更高。」

04關注包機、撤僑航班降落城市

著重關注海外勞務輸出大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

05鼓勵原地隔離,減少流動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建議,如非十分必須,應暫停回國或赴有疫情國家、地區的出行安排,減少長途旅行導致的感染風險。自北京時間3月23日零時開始,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須從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東、濟南、青島、南京、瀋陽、大連、鄭州、西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

於學傑表示,現在歐洲、美國都處於疫情暴發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採取這麼嚴厲的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是為了保護所有人,必須遵守。「這幾個月來,國家給予了極大的支持,醫護等工作人員付出了巨大犧牲,才把疫情控制住。」於學傑認為,如果境外輸入病例防控做不好,就可能讓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我們將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實際上,防控境外輸入病例的技術手段和我國前期實行的策略大同小異,最終能否守住,關鍵要看公眾和政府的決心、信心和執行力。」譚曉東說:「新冠肺炎是一個全球性流行病,全部人群都是易感人群。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真正暴露的人佔少數。如果放鬆警惕,疫情很有可能反覆,後果不堪設想。」

胡善聯說:「就目前情況來說,做好國際交通檢疫,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早期診斷,接觸者醫學觀察等已成為重中之重。要對入境人員做好居家和集中隔離、點對點的閉環管理,一刻也不能放鬆,直到全球疫情消除為止。鑑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全國人民在復工復產的同時,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別讓防疫的大好形勢功虧一簣。」於學傑最後強調:「現階段我們還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人群普遍易感,必須要嚴防!」▲

本期編輯:鄧玉

相關焦點

  • 法治天地——以案釋法《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決策,是保證糧食安全、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自然資源部門的重要職責。農民在自己的承包地上能不能隨意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本期嘉賓為運城市鹽湖區自然資源局監察科科長李朝陽,敬請觀看《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 「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昨天(1月5日),一則消息被很多人遺漏,但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4例
    一、境外輸入疫情1月15日0-24時,福州市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4例,均為印度尼西亞輸入;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截至1月15日24時,福州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0例,治癒出院45例,在院治療5例;現有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4例;現無境外輸入疑似病例。二、本地疫情1月15日0-24時,福州市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境外輸入是本地確診兩倍以上,國際航班入境後如何防控?
    截至10月19日24時,上海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753例,本地確診病例342例,境外輸入是本地確診的兩倍以上,且數量還在增加。;10個及以上,熔斷4周),因此,哪條航線的境外輸入較多,從民航局發布的熔斷指令可見一斑。
  • ...中國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
    2020-11-12 08:06:59來源:FX168 【中國疫情最新消息】中國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上海4例,四川4例,陝西2例,天津1例,內蒙古1例,福建1例,廣東1例),本土病例1例(在天津);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 境外輸入成為防疫重點,訊飛翻譯機助力中外溝通
    守住第一道防線,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我們的溝通工作涉及很多醫療專業用語,訊飛翻譯機幫了大忙。」在近日的防境外輸入防控工作中,廣州市海珠區南華西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唐雄樂主任深有感觸。廣州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境外回穗人員密集,成為防境外輸入防控工作的關鍵陣地。據廣州市海珠區政府辦公室邱漢生科長介紹,截止到3月9日,海珠區共接收入境人員118人,其中包括不少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人員,為防控工作帶來了語言交流的多重困難。面對穗市的防控難題,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技術優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 廣東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14例
    廣東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14例 微信公眾號「健康廣東」 2020-10-26 08:38
  • 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歲還在為14億人吃飯操勞,總有好消息傳來!
    為更好地解決我國14億人吃飯大問題,將飯碗牢牢端在我們自己的手裡,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歲了,仍然還在日夜操勞。他帶隊攻關,總有新突破,好消息頻頻傳來—— 這,又是重大突破! 又是好消息:拓展「紅線」外耕種面積,每年能夠養活8千萬人 中國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22%的人口,取得了超凡成就。為了確保我國10多億人口有飯吃,2006年出臺了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不減少的「紅線」。
  • 全國增14例境外輸入 醫藥龍頭股票一覽表
    雖然國內疫情穩定控制,但每天還有零星境外輸入病例發生。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裡,全國增14例境外輸入病例,其中,廣東佔6例。無新增死亡病例;上海新增1例疑似病例。然而,在疫情的影響下,醫藥股一直備受關注,那麼,醫藥板塊相關股票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15例,境外輸入14例本土1例
    11月1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上海4例,四川4例,陝西2例,天津1例,內蒙古1例,福建1例,廣東1例),本土病例1例(在天津);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 廣州衛健委:新增境外輸入關聯無症狀感染者近14天主要在工作場所及...
    12月20日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12月20日0時至24時,廣州市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 截至12月20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27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28例。累計出院522例,尚在院治療33例。
  • 10月25日廣東新增14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10月25日廣東省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疫情情況  10月25日0-24時,廣東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4例,廣州報告13例,來自孟加拉國5例,來自加拿大、伊拉克和阿聯各  10月25日0時至24時,廣州市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3例。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  男,36歲,外國籍。  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  男,33歲,外國籍。
  • 境外輸入關聯本地,防疫漏洞在「轉機」?
    核酸檢測一直是新冠肺炎是否被確診的重要指標,如今核酸檢測用在了深圳境外回國人士身上。截至3月21日24時,我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14例。據廣東省衛健委消息,目前已出現境外輸入性關聯病例。
  • 把國門守住 把家門看住:精準分類實施入境人員管理
    把國門守住 把家門看住:精準分類實施入境人員管理 央視網消息:在3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介紹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首次提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指明了方向,也表明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 22日廈門新增境外輸入確診1例!浦東機場工作人員連夜核酸檢測!國內...
    當日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疑似病例0例。 當日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0例。 截至11月22日24時,福建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78例,已治癒出院139例,目前住院39例,無死亡病例;現有報告境外輸入疑似病例0例;現有報告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0例。
  • 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2020-03-26 17:05:06   (抗擊新冠肺炎)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中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突破500例。
  • 關於進一步嚴防境外輸入 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嚴防境外輸入 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鄉(鎮)街、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根據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二級響應以及《吉林省疫情防控分區分級差異化工作指導方案》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14.9萬億元,比2019年同期超出1萬億元,較2019年全年銷售額相差不到1.1萬億元。有機構甚至預測,2020年商品房銷售額有望創出17萬億元的歷史紀錄。市場雖在上揚,但2020年的樓市調控一直未放鬆,「房住不炒」在近期多個重要會議中被反覆強調。
  • 1月8日深圳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來自俄羅斯
    防控工作每日發布 1月8日0-24時,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廣州報告1例,來自日本;肇慶報告1例,來自緬甸。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0例,廣州報告8例,3例來自日本,2例來自烏克蘭,其餘3例分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玻利維亞和哈薩克斯坦;深圳報告1例,來自俄羅斯;肇慶報告1例,來自伊朗。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離點發現,入境後即被隔離觀察。新增出院2例。 截至1月8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67例(境外輸入671例)。目前在院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