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資訊丨2021年最新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

2021-02-20 會務通學術會議訂閱號

最近,一份2021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悄悄在科研圈流傳,雖然並非「塵埃落定」,但根據影響因子計算公式,所得結果也八九不離十。

知道科研圈的粉絲朋友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最新的SCI預測影響因子,為此整理了393本5分以上的和多本受歡迎的低於5分的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 。

看看你關注的雜誌影響因子有什麼變化?

SCI影響因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500種期刊在內的4700種期刊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即某期刊前兩年發(S, T)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U)的被引用總次數 X(前兩年總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S, T)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Y(前兩年總發文量)。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公式為:IFU =(X(S,T) / Y(S,T))。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響因子的計算;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數:48 ;本刊2004年的發文量:187;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數:128 ;本刊2003年的發文量:154;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數總計:176 =(48+128);本刊2003-2004年的發文量總計:341 =(187+154);本刊2005年的影響因子為0.5161 = (176÷341)

來源:PaperRSS整理自E探索醫學

相關焦點

  • 2021年最新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
    最近,一份2021年SCI影響影子預測名單悄悄在科研圈流傳,雖然並非「塵埃落定」,但根據影響因子計算公式,所得結果也八九不離十。
  • 2021年最新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
    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悄悄在學術圈流傳,雖然並非「塵埃落定」,但根據影響因子計算公式,所得結果也八九不離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近400本5分以上的及時影響因子,以及多本受歡迎且低於5分的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整體說來,很多老牌雜誌「成績不理想」,可喜之處是很多「新起之秀」異軍突起,表現不錯!
  • 預測: 2021年SCI雜誌影響因子提前知!
    好在疫苗出來了,希望2021年能恢復正常或部分恢復正常!  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文章發的雜誌的分數的漲漲跌跌,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跟看股票似的,漲時歡喜跌時憂。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
    來源丨iNature 2020年的影響因子即將出爐,按往年的公布情況,影響因子將於6月中下旬公布。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
  • 預測:2021年SCI雜誌影響因子提前知!
    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文章發的雜誌的分數的漲漲跌跌,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跟看股票似的,漲時歡喜跌時憂。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
  • 最新預測!2020年材料、冶金學科SCI期刊影響因子搶先看
    論文分區和影響因子是科研人員關注的話題。預計2020年6月,科睿唯安將發布JCR最新影響因子。目前,大多數SCI期刊的引用情況已經趨於總體穩定,很多作者已經開始期待今年關注的期刊的影響因子情況。你想知道自己關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表現如何?是上升還是下降?
  • 2020年大氣科學SCI影響因子預測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引文信息目前已經收錄在科睿唯安旗下的Web of Science,利用目前的數據能很大程度上提前估算半年後發布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總體來說,65%的刊物的影響因子會超越往年。
  • 最新 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值得收藏)
    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309;Cell 40.1(首次破40
  • SCI影響因子即將出爐 | 2019年最新最全的影響因子預測
    最後,還是要根據六月份Web of Science公布的IF為準,現在是預測的IF,僅供參考。科研狗們,每到年中,便會為一件事興奮激動,那便是Web of Science(WOS)公布的SCI期刊上年度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看到自己的文章漲分了,心裡暗喜;跌了,暗自嗟嘆—投文章猶如炒股一般。
  • 2021期刊影響因子怎麼算?
    最近,一份2021年SCI影響影子預測名單悄悄在科研圈流傳,雖然並非「塵埃落定」,但根據影響因子計算公式,所得結果也八九不離十。
  • 2018年SCI最新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2018年6月26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終於出來。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 (值得收藏)
    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309;Cell 40.1(首次破40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值得收藏)
    2020年的影響因子即將出爐,按往年的公布情況,影響因子將於6月中下旬公布。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2020 SCI影響因子發布(附IF>10期刊名單)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終於正式出爐了!大家從6月中旬一直等到月底,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終於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我們這裡所說的2020年期刊影響因子,就是期刊在2017-2018年發表的論文在2019年獲得被引頻次,與2017-2018年發表論文的比值。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2020最新SCI中國期刊Top100名單及影響因子目錄
    最新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
  • 2019年SCI期刊影響因子預測
    Cell Biology,4.576;Protein & Cell,6.823;【5】對於這281個雜誌而言,發表的Artticle及Review共129996篇文章;發文超過1000篇的雜誌,達到28個雜誌,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發文最多,達到了7873;其次是PNAS,達到了6448。
  • 最新國產SCI影響因子TOP10一覽!附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TOP100榜單
    2020年6月29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發布了2019年SCI/SSCI期刊影響因子:微信掃碼關注【3i生儀社】後臺回復「SCI」即可獲取最新影響因子完整名單EXCEL表格由報告可知,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9年度影響因子排位依舊沒有變化,SCIENCE影響因子與去年相比有所上升,NATURE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393本SCI雜誌2020影響因子預測
    2020年終於快要過去了,這一年真是特別的一年,太難熬的,疫情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亂了套。特別對於我們在北美和歐洲留學工作的同學們,一波高過一波的疫情,一刻都鬆懈不了。好在疫苗出來了,希望2021年能恢復正常或部分恢復正常!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