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成災,給野生動物接種疫苗,能預防下一場疫情嗎?

2020-09-05 全現在

一些科學家開始設想,可否通過給野生動物種群接種疫苗,使疫苗在動物種群自行傳播,達到預防下一場流行病的目的。

————

字數 3049

閱讀約7分鐘

目前,新冠病毒已經造成全球約2520萬人感染,但中間宿主是什麼物種,科學家們仍爭論不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人畜共患病的最新案例。

人畜共患病,指的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傳染病,從愛滋病毒到伊波拉病毒,再到禽流感,潛伏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病原體總能找到途徑傳播給人類。2009年至2019年,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預警流行病系統(PREDICT)項目在野生動物中發現了超過1000種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新病毒,這暗示了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場流行病。

圖片:Pixabay


而科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新冠與非典相似,病毒來源都是蝙蝠。但人和蝙蝠接觸不多,一般情況下,病毒不會直接由蝙蝠傳給人。比如SARS病毒,就是蝙蝠把病毒傳給果子狸,病毒在果子狸身上進化一段時間後傳給人,果子狸起了中轉站的作用,即「中間宿主」。

於是,一些科學家開始設想,可否通過給野生動物種群接種疫苗,使疫苗在動物種群自行傳播,達到預防下一場流行病的目的。在流行病學圈,這被稱作「自散播疫苗」,主要作用是維護野生動物的健康。「自散播疫苗」的設想已經在這一圈子裡流傳了數十年。

最近,數學生物學家斯科特·紐斯默(Scott Nuismer)和進化生物學家詹姆斯·布爾(James Bull)用模型和實驗論證了這一設想,《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發表了這兩位美國愛達荷大學生物學家的研究成果。論文表明,「自散播疫苗」可以預防人畜共患病疫情,是一種安全又實用的方法,但要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依舊困難重重。

可傳遞的疫苗

「給野生種群接種疫苗是非常困難的」,紐斯默說,「含有潛在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的野生動物往往藏在偏遠的地方,通過給它們接種疫苗來進行群體免疫並不容易。」因此,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和人類自身,科學家們通常會選擇在農場給動物接種疫苗。

圖片:Pixabay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用帶有生物標記的誘餌疫苗控制了狐狸和浣熊的狂犬病。但是這些疫苗僅僅能保護捕食它們的個別動物,對一些帶有病原體的動物(如蝙蝠)並沒有用。

「自散播疫苗」在此時派上了用場。論文中,紐斯默和布爾討論了兩種「自散播疫苗」——可傳遞疫苗(Transferable vaccine)和可傳播疫苗(Transmissible vaccine )。

拿可傳遞疫苗來說,科學家先把疫苗接種在一隻蝙蝠的皮毛上,等它回到巢穴後,為它梳理毛髮的蝙蝠也會接觸到疫苗,從而實現自行傳播。紐斯默和布爾的模型顯示,這類可傳遞疫苗能達到足夠高的免疫水平,慢慢清除野生種群中的病原體,但傳播能力有限。

關於可傳遞疫苗,疾病生態學家丹尼爾·斯特裡克(Daniel Streicker)曾進行過實驗。那是2017年,斯特裡克和他的團隊前往秘魯,在吸血蝙蝠身上測試狂犬病的可傳遞疫苗。當時,他們找到了三個蝙蝠群落,每個群落有200隻左右。研究人員在一個群落中選擇20到60隻蝙蝠,在它們的背上塗了一種凝膠,這種凝膠含有生物標記,如果蝙蝠攝入這種凝膠,毛髮就會發出螢光。

幾天後,研究人員發現,有兩個群落中,至少84%的蝙蝠會發光。這表明這種方式可以讓更多的蝙蝠產生免疫,從而降低狂犬病爆發的頻率,縮小其規模和周期。

紐斯默認為,如果有充足的資金,可傳遞疫苗能夠很快投入使用。「我們肯定能做到,」他說,「除了預防疫情之外,使用這種疫苗還可以更人道地控制狂犬病。」目前,南美洲預防狂犬病的首選方法是捕殺蝙蝠。

可傳播的疫苗

第二種自散播疫苗是可傳播疫苗,它由變異的活病毒組成,可傳播一種降階版的疾病。對於規模很大的野生種群來說,這種疫苗很理想,即使只有少數幾隻動物接種了疫苗,也能實現免疫力的廣泛傳播。

圖片:Pixabay


然而,如紐斯默、布爾和其他研究人員承認的那樣,活病毒在釋放後可能會進化,有再次成為病原體的可能性,這會導致事與願違。因此,最被看好的做法可能是重組疫苗,將病原體的一個基因插入無害病毒中。「模型顯示,這種方法可能非常有效。」紐斯默說。

曾有一項實地研究可以論證這種觀點。20世紀90年代,何塞·曼努埃爾·桑切斯-維茲卡諾(Jose Manuel Sanchez-Vizcaino)在西班牙馬德裡動物健康研究中心(Anim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當獸醫,他領導的團隊發明了一種重組活疫苗,可以讓兔子不再患上某種致命的出血性疾病。當時,他們在一個小島上進行了試驗,超過一半的當地兔子身上有了這種疫苗。

這個試驗取得明顯的成功後,他們沒有繼續進行其他實地研究。據桑切斯-維茲卡諾的說法,因為可傳播疫苗沒什麼利潤,製藥公司對此毫無興趣。不過,他仍在研究一種重組病毒疫苗,這種疫苗可以預防非洲豬瘟,傳播時間僅需幾小時或幾天。而有了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後,研究人員們可以優化疫苗——這能消減人們對疫苗發生有害突變或持續進化的部分擔憂。

是時候注重預防了

圖圖:Pixabay


「大多數巨細胞病毒不會致病,而且每種菌株只會感染一個物種,因此它在不同物種間傳播的風險是非常低的。可傳播疫苗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病毒學家麥可·賈維斯(Michael Jarvis)說。他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他們用巨細胞病毒研製出了伊波拉和肺結核的疫苗,結果發現,巨細胞病毒作為載體,有極大的靈活性。

不過,做這類實驗要優先考慮安全和生態風險。「如果實驗會釋放生物有機體,你一定要非常謹慎。」賈維斯說。

除了安全性方面,研究人員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在不同物種中傳播疫苗的方式,特別是群居性比不上蝙蝠的物種。為了實現預防的目標,流行病學家需要更多優質信息,了解新增了哪些動物疾病,以及哪些疾病最有可能傳染給人類。然而,前述旨在尋找人畜共患新病毒的PREDICT項目,資金在2019年就花完了。今年3月,川普政府終止了PREDICT,後來由於需要研究新冠病毒的來源,又給這個項目延長了6個月時間。

德國的疫苗學家瑪麗亞·埃琳娜·波塔奇(Maria Elena Bottazzi)正在抓緊時間研究新冠疫苗。她認為,利用自散播疫苗來防止動物傳染人類是一個有趣的概念。「在危機中,我們必須主動出擊,阻止某些事情發生。」

疾病生態學家斯特裡克認為,「如果你看它的經濟意義,這也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各國政府和慈善家已投資數十億美元,尋找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法,抓緊研製疫苗。「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將其中一小部分投入到新的預防策略中,或許我們可以取得巨大進展。」斯特裡克說。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20-1254-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410X01001840?via%3Dihub

https://www.usaid.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1864/predict-global-flyer-508.pdf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can-vaccines-for-wildlife-prevent-human-pandemics-20200824/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how-do-animal-viruses-like-coronavirus-jump-species-20200225/

————

請搜索關注公眾號「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也會不一樣。

相關焦點

  • 給野生動物打疫苗,可以預防人類流行病麼?
    正如流行病學家所說,從愛滋病病毒到後來的伊波拉病毒、尼帕病毒、禽流感,潛伏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病原體一次次「蔓延」到人類身上。2009 年至 2019 年間,美國國際開發署(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的傳染病預警系統「預測」(PREDICT),在野生動物身上發現了 1000 多種可能導致人畜共患病的新病毒。COVID-19 不會是最後一個。
  • 非洲獅與人畜共患病|研究
    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南非的非洲獅商業養殖場存在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對公眾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報告建議,逐步淘汰非保育目的的商業圈養繁殖獅子產業,並建議各方採取一致行動,提升動物福利,預防疾病爆發。該報告研究結果已在科學期刊MDPI(《多學科數字出版機構》)上發表。
  • 安全問題-貓人畜共患病的預防措施
    因此,許多腸內人畜共患病是由於患者攝入了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其他環境來源中的感染源。生肉中可能含有彎曲桿菌、產毒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腸道致病菌。冷凍肉並不總是能殺死所有的細菌,因此必須意識到給寵物餵生肉會導致動物糞便中潛在致病細菌增加。美國獸醫內科學學院(ACVIM)發布的關於犬貓腸道致病菌的共識聲明是掌握如何控制人畜共患病病原體的極好信息來源。
  • 海南接種新冠疫苗安全有效嗎?接種後多久產生抗體?權威回應來啦!
    前8類重點人群通過工作單位統一預約接種,符合條件的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及學習人員,可於2021年1月4日--15日,就近到屬地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交預約申請材料,通過審核後,由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安排在指定時間到屬地指定預防接種門診接種。
  • 聯合國最新報告:肉食是致使「人畜共患病」的第一大因素!
    報告作者確定了促使「人畜共患疾病」日益增多的7種趨勢。 這些趨勢包括:對動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密集和不可持續的動物農業發展;對野生動物的利用和剝削;氣候危機等...正如我們在過去幾個月看到的,最貧窮和最脆弱的人受害最深。為了防止疫情再次爆發,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
  • 接種新冠疫苗有什麼禁忌?哪些人不能接種?
    2021-01-06 13:50:26 來源:海南經濟頻道 海南使用的新冠疫苗安全、有效嗎?A:目前,海南用於重點人群接種的疫苗就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指定使用的三種新冠疫苗之一,即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疫苗先後經過了動物試驗、人群I期/II期臨床試驗和III期臨床試驗,非常安全。
  • 大學生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江蘇省新冠疫苗上哪兒接種?解讀來了!
    當前,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意義,一方面是對這部分人群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有利於我國總體疫情防控。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行業人員;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工作、學習等人員。二、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 ...預防針開始預約接種了|預防接種|接種疫苗|帶狀皰疹疫苗|帶狀皰疹
    這是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國內首個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商品名:欣安立適)。帶狀皰疹,民間俗稱有點多:「生蛇」 「纏腰蛇丹」「纏腰龍」「蜘蛛瘡」「蛇串瘡」「火帶瘡」「飛蛇」等等都是它。在中老年人群體中很常見,甚至免疫力低的年輕人也會發病。
  • 野生動物中包含160萬種未知病毒,為何人類要「飛蛾撲火」?
    但是冠狀病毒卻引起了我們對一種現象的關注,這種現象就是: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是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引起的傳染病,可從動物傳播給人類。它們可以通過直接的身體接觸,通過空氣或水,或通過像昆蟲這樣的中間宿主傳播。
  • 老人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老人和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接種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中新社記者:夏賓隨著中國各地開始有序接種新冠疫苗,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備受關注。接種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中國疫苗產能如何?老人小孩何時能預約接種?
  • 疾控專家提醒:新冠疫苗與HPV疫苗應分開接種 元旦春節減少流動
    另外,元旦、春節期間,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企事業單位50人以上聚會應有防控方案;個人家庭聚集最好能控制在10人以下。昨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12月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發展,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0萬例,日均新增死亡病例超過1萬例,均為疫情發生以來最高。
  • 海口因公因私出國人員接種新冠疫苗可到這4個接種門診申請
    前8類重點人群通過工作單位統一預約接種,符合條件的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及學習人員,可於2021年1月4日--15日就近到屬地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交預約申請材料,通過審核後,由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安排在指定時間到屬地指定預防接種門診接種。  隨著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將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我省將按國家的統一部署有序開展對非重點人群接種工作。
  • 接種新冠疫苗有什麼禁忌?多久產生抗體?海南省疾控中心「七問七答...
    1、 從2020年12月28日起海南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符合條件的重點人群可以按規定方式進行預約接種嗎?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抓緊做好重點人群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的通知》,海南省已於2020年12月28日起啟動全省重點人群新冠疫苗緊急接種工作。
  • 興安盟這些人首批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緊急使用方案》內防指醫控字〔2020〕190號文件通知要求,在盟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防控組的指導下,盟疾控中心積極協助組織制定盟直有關單位新冠疫苗採購計劃,指導盟級新冠疫苗接種單位設置規範合理的疫苗接種程序,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相關知識》、《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準備工作》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的應急處置措施》等相關工作進行了細緻培訓。
  • 科學匯|疫苗為什麼能預防某些疾病?注射了疫苗就能終身免疫了嗎
    疫苗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但是疫苗有不同的種類,例如最為人知的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 它們有什麼不同?滅活疫苗,顧名思義,就是將病毒滅活。一般通過化學方法殺死病毒,但保留了那層可以被免疫系統識別的蛋白質外殼。當把這樣的疫苗打入人體後,它沒有毒性,但是依然能讓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免疫反應。
  • 省疾控中心解讀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七個熱點問題
    前8類重點人群通過工作單位統一預約接種,符合條件的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及學習人員,可於2021年1月4日至15日就近到屬地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交預約申請材料,通過審核後,由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安排在指定時間到屬地指定預防接種門診接種。隨著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將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我省將按國家的統一部署有序開展對非重點人群的接種工作。
  • 關於HPV疫苗,建議男性也接種!
    1976年,他提出了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宮頸癌病變主要誘因的假說,他與合作者一起於1983年4月在宮頸癌中確定了HPV16和HPV18病毒,這項研究直接為2006年面世的宮頸癌疫苗奠定了基礎。目前,中國宮頸癌的發病率位居世界第二。 什麼是人乳頭瘤病毒(HPV)?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
    01、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我國新冠疫情形勢與國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主要策略需要結合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目標來考慮。當前,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意義,一方面是對這部分人群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有利於我國總體疫情防控。
  • 【中國新聞】新冠疫苗全國接種方案定了!誰能打、多少錢、安全嗎
    第一步,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這些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爆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