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班牙在北美洲的西南方逐漸擴展著自己的殖民帝國。然而,直到17世紀後期,還有一片土地,他們始終沒有踏入。那就是陽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亞。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後,在北美大陸上進行殖民的歐洲國家主要有三個——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它們幾乎一度將北美洲瓜分。此外,俄國、荷蘭和瑞典等也擁有過自己的殖民地。這些不同的殖民地之間,有非常大的差別。從建設目的,人口組成,到它們的發展歷史,都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個國家的殖民地之間,也有很多區別。比如,英國的13個殖民地,雖然同屬一國,但互相之間在文化、人口、建築、宗教信仰、經濟等很多方面都不盡相同。這些區別對美國和加拿大現有的人文環境和地理景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現在,美國國內不同區域之間的一些文化、地名和人文景觀的差異,都可以從殖民地歷史裡找到影子。
18世紀初的北美洲殖民勢力範圍分布圖
為金消得人憔悴的西班牙殖民者
談到北美洲的殖民地,首當其衝的就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分布在美國西南部的沙漠地區,氣候炎熱乾燥,淡水資源較少,大多數區域不太適宜耕種。區域內有科羅拉多河、紅河及阿肯色河等幾條大河。其北部是以落基山為首的高山和盆地地區,交通不便。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和拉美的西屬墨西哥接壤。在1700年以前,西部很多區域尚未探明。西班牙殖民地的北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比較模糊,沒有確切的範圍。殖民地範圍內的原住民較多,既有比較兇悍的部族,例如阿帕奇人和納瓦霍人,也有比較溫和的部族,比如普韋布洛人。另外,東部的佛羅裡達半島也是西班牙的地盤。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帝國,18世紀中期
西班牙是最早到達北美洲的歐洲殖民者。他們是以徵服者的姿態來到這個新大陸的。由曾經徵服了古巴等加勒比海島嶼的西班牙著名軍事家科爾特斯率領的軍隊,輕而易舉地就擊潰了中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至於其它的原住民部族,誰要是不聽話,要惹事兒,就會被西班牙軍隊風捲殘雲般地被撲滅。實際上,西班牙人到達的地方,大多數都是荒漠,基本上不適合來自歐洲的人們生存。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歷盡千辛萬苦,去開拓這些領土呢?因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瞎逛,還有詩和遠方的金礦。每個西班牙徵服者的背後,都有一個黃金夢。
從1513年發現佛羅裡達離岸的基維斯特島開始,西班牙殖民者們就開始在北美洲大陸上大規模地搜索傳說中的寶藏。從東南部的佛羅裡達半島的珠寶,到西南部沙漠裡黃金遍地的西博拉七城,西班牙人追逐著每一個有關於金錢的傳說,讓自己的足跡留在了北美洲的窮山惡土之中。然而,傳說畢竟只是傳說,除了徵服一些原住民以外,西班牙人幾乎一無所獲。1565年,西班牙人在佛羅裡達半島上建立了聖奧古斯汀據點,這是歐洲人在北美大陸的第一個永久據點。這個據點保護得比較好,到今天已經是一個歷史名勝。它被譽為是「北美洲大陸上的第一座城市」。
聖奧古斯汀
聖奧古斯汀建成後不久,西班牙人把目光聚向了西南地區的荒漠。他們認為,罕無人跡的荒漠裡更有可能找到能讓他們一夜暴富的財寶。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又有阿帕奇人和科馬徹人等強悍的原住民部族的襲擾,西班牙軍隊在1610年建立了一個荒野中的據點——聖塔菲。聖塔菲成為西班牙在北美西南部的核心據點之一,負責管理今天的新墨西哥、科羅拉多、德克薩斯和俄克拉荷馬等州的部分區域。這裡設有教堂和兵站,也是扼守聖塔菲小徑的交通和軍事要道。而聖塔菲模式也成為了後來西班牙人在荒漠裡建設主要據點的經典模式:選址靠近水源和重要道路,教堂和兵站集中在中間,周圍比較散地分布著居住區。
聖塔菲據點的地圖,17世紀初期。圖片來源: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Landscape
早期聖塔菲的手繪圖,17世紀中期
隨後的近一個世紀裡,西班牙人在西部孜孜不倦地尋找黃金,除了乾旱、酷熱的自然環境以外,還要和野獸與印第安人周旋,真可謂是為金消得人憔悴。因為單單一個聖塔菲,實在是獨力難支,於是在1706年,西班牙人在荒漠裡建立了第二個重要據點——今天新墨西哥州的最大城市阿爾伯克基。
這時候,法國人控制路易斯安那的消息傳開。西班牙人得知法國人發現了一條大河——密西西比河——可以直通北方。西班牙人想,如果佔了河口,就可以把法國人壓回內陸,還可以和佛羅裡達的地盤連成一片,可謂是一舉多得。於是他們也想在密西西比河分一杯羹。他們開始從墨西哥東進,渡過了北布拉沃河(格蘭德河),到達了現在的德克薩斯地區,建立了包括聖安東尼奧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據點,一步步向密西西比河方向推進。
可是沒過多久,他們的野心就被法國人看穿了。感到威脅的法國人修建了紐奧良,牢牢地佔住了河口,控制了河岸。西班牙人的東進計劃就泡了湯,只能一步三回頭地回西部繼續吃飯傳教找金礦了。
1718年前後的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形勢圖
在荒原站穩腳跟
從那以後,西班牙人的行為模式有了些變化:他們不再是來到一片地方,挖了挖坑沒有金子就直接走了,而是開始在到過的地方建據點,並將這片土地據為己有。16世紀,西班牙人建立據點的主要目的變為了發展殖民地的經濟,以及傳教。在安全方面,只要印第安人不能攻進來就行了。這引起了英法等國的覬覦,甚至俄國人都大老遠地跑來虎視眈眈。
西班牙人終於坐不住了。我在這裡找錢,你們來要我的命,那可不行。怎麼辦——修可以駐軍的城堡,以及更多的據點。於是一種新的據點構建模式出現了。這種模式下的據點分為三類:傳教站(mission)、要塞(presidio,或者譯作兵站)和普韋布洛(pueblo,或者譯作村莊)。三種據點的功能不同。傳教站的主要目的是傳教,即將附近的原住民部落進行「基督教化」。要塞的作用是防衛。它們是政府的代表,一個要塞要負責一個區域的防務,不僅要抵抗其它歐洲勢力,還要對抗敵對的印第安人以及安撫友好的印第安人。普韋布洛是平民村。一般來說,當傳教站完成使命後(也就是成功將附近所有印第安人都基督教化以後),就會變成普韋布洛。普韋布洛的任務是進行農墾,為軍隊提供後勤保障,同時也開展貿易活動。
新墨西哥州陶斯,保留至今的普韋布洛村落
在傳教站-要塞-普韋布洛系統的影響下,西班牙的領地在西南地區的沙漠地帶(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德克薩斯),以及佛羅裡達半島,都漸漸穩固下來,不再為其它勢力所蠶食。隨著地盤的穩固,西班牙人把北美的殖民地稱為新西班牙。
新西班牙除了擁有高效的村落據點體系,還有著森嚴的社會等級。最初的時候,必須要是士兵,才能來到新大陸。隨著地盤的擴大,人口也變得多元,事情便起了變化。新西班牙的社會有5個等級。高高在上的是代表國王的總督(viceroys),類似中國古代的欽差大臣。他們替代國王發號施令,管理殖民地。在他們之下是半島貴族(peninsulares)。這裡的半島指的是西班牙本土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這些人都是出生在西班牙本土的地主,身份高貴又有錢。在他們之下是克裡奧人(creoles),即出生在北美洲,但擁有純正西班牙血統的人。這些人一般也能受到很好的教育,能力突出者可以受到重用。再往下就是混血人(mestizos),也就是中美洲和墨西哥人的後裔,跟隨西班牙人進入北美洲的那些人,一般擔任下層勞動力和普通人。最底層是北美原住民(natives),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做的是最苦最賤的工作。
但是,這些最底層的原住民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文化互動反而是最多的。西班牙人帶給原住民基督教信仰、歐洲語言、以及相對良好的基本教育,而原住民教會了西班牙人如何習慣當地的食物、藝術和裝束。現在的美國西南部,還有一些由原住民和西班牙人混血而成的後裔組成的人群,比如說高橋人。這樣的社會結構,讓西班牙人能有效地控制大片殖民地。準軍事化的農業和商業、槍炮的威懾、以及大規模的傳教活動,讓他們在北美大陸上站穩了腳跟,成為可以與英國、法國抗衡的一股勢力。
加利福尼亞:一個美麗的誤會
西班牙在北美洲的西南方逐漸擴展著自己的殖民帝國。然而,直到17世紀後期,還有一片土地,他們始終沒有踏入。那就是陽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亞。加利福尼亞被殖民得相對較晚,這與當時的地理發現進程有關。起初,西班牙人以為,加利福尼亞這片像火爐般炎熱的土地,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連在一起,是一個和北美大陸分離的島嶼。
這一誤解要「歸功於」 最先到達加利福尼亞的西班牙探險家埃爾南多•科爾蒂斯。他給這塊地方起的名字、畫的地圖,都誤導了人們上百年。原來, California這個詞是從一本西班牙探險小說裡借用的虛構地名。小說裡,California是亞洲印度河上一個氣候炎熱而乾燥的島嶼,和理想之國離得不遠。其地名為西班牙語中Caliente和Fornalla的結合變體,意思為「熱的火爐」。科爾蒂斯認為,加利福尼亞這個「島嶼」的地理和氣候和小說中的島嶼很類似,因此便借用了這個名字。直到17世紀末,西班牙人才發現真相併非如此。那時候,後輩西班牙探險家才發現,原來加利福尼亞也是大陸的一部分,而且雖然氣候炎熱,但並非像「火爐」一樣不適宜居住。
被蒙蔽這麼久,西班牙人自然是心有不甘,他們隨即便撲向了加利福尼亞,開始經營這片最後的處女地。加利福尼亞沒有十分強大的原住民部落,所以西班牙人的主要對手一是自然條件,二就是英國和俄國。進入這一區域後,西班牙人抓緊建設,防止被英國和俄國捷足先登。
西班牙人開始大規模建設加利福尼亞的時候已經是18世紀中期。因此,很多西班牙在加利福尼亞的據點,都保留至今,比如舊金山、聖地牙哥、聖塔安娜、弗雷斯諾、聖塔芭芭拉等。現在,加州有七成的人口生活在28個最初由西班牙人據點發展而來的城市裡。
聖地牙哥據點的手繪平面圖
聖塔芭芭拉是加州境內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西班牙據點,也是唯一一個保留下來的傳教站。它建於1786年。因為擁有十分出眾的城市布局以及漂亮的建築風格,聖塔芭芭拉曾經被稱為「加利福尼亞傳教站中的皇后」(Queen of California Missions)。這座西班牙風格小城,雖然被地震毀過一次,但西班牙風格仍然十分明顯。位於城市中心的鐘樓式法院,是美國西海岸小鎮裡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而它的整體布局,以及建築風格,則幾乎是格拉納達、塞維亞等西班牙本土城市在美洲大陸上的翻版。在棕櫚樹和藍天的映襯下,紅頂白牆的建築物有序地排列在海岸山脈和太平洋之間,讓聖塔芭芭拉成為全美最美的小城之一。那裡是最能體驗到西班牙殖民者在北美大陸留下的痕跡的地方。(文/葉山)
聖塔芭芭拉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