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在有些科技領域上,我們的技術實際上是存在短板的。比如晶片,從一開始我國企業就將大部分生產力量放在了晶片設計。雖然晶片設計是處於晶片產業的上遊,但是沒有晶片製造的支持,設計出來的晶片也是紙上談兵。
就好比一位服裝設計師,只能設計衣服,要想將衣服製造出來,需要裁縫或者工廠的加工。當某一天工廠不能加工設計的衣服,設計再完美的服裝也是擺設。
所以我們不僅要有設計衣服的能力,還要掌握製造衣服的技術水平。就如同晶片生產一般,那麼自己動手的話都需要哪些設備呢?答案是光刻機。
光刻機是製造晶片的重要設備,最近中科院正式官宣要布局光刻機,突破更多的光刻機技術,實現自主晶片生產的規劃。
就在中科院剛官宣布局光刻機的時候,任正非立馬到訪。任正非就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與中科院展開了交流。
任正非代表著華為,根據華為目前面臨的晶片需求,要是雙方能展開深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在布局光刻機技術上,也能推進國產光刻機的進程。這也是任正非所期望的,這次的到訪很可能是未來國產科技的轉折點。
華為和中科院都是我國著名的企業,研發機構,這次華為需要更多科學技術力量的支持。
受到華為晶片被限制的因素,也引起了不少外界的關注。其中J事專家張召忠就曾說道,要是美G限制ZG三年,那麼以後美G的晶片就沒人要了。
結合華為以及國產科技的發展,被「局座」張召忠說準了?
其實仔細分析就知道,他們是在迫使我們向前進步,他們的舉措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想要擺脫限制,就只能走自主,自研路線。
試想一下,當一個廚師不能使用別人的廚具時,會想方設法自己打造一個廚具。可能過程會很艱難,但成功打造出來的那一刻,就不需要他人了。而別人的廚具賣不出去,只能砸在手裡。
所以局座所說,未必沒有道理。三年後,我們自研的晶片或許能解決需求,不用他們的晶片了。任正非也曾在內部講話說:極端困難的外部條件,會把我們逼向世界第一。
從前需要用別人的技術,現在用自己的技術。從前走別人走過的路,現在走自己開闢的路,只有自研才能自強。
任正非明白基礎研究以及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恰好中科院在這部分領域是有建樹的。如果將來國產光刻機能突破,華為晶片或許能迎來轉機,重新恢復生產也是有可能的。
因為不能使用他們的晶片,因此需要我們自己去生產,去製造。現在我們取得的成就,放在十年前依舊是不可思議。所以現在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十年後未必不能實現。加油華為!加油,國產科技!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