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晶片解開國內光刻束縛,中科院正式官宣,美國卻要求技術共享

2021-01-15 網際網路報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網際網路報告」,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1月10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的講話內容,「我們國家要重新認識晶片問題,晶片問題的解決,要在基礎工業、化學產業上加大重視」。他還指出,大學要著眼未來二三十年國家與企業發展的需要。

儘管華為在美國的打壓下舉步維艱,可任正非這些話,並沒有單獨的偏向華為,而是透徹地指出國內晶片領域技術的薄弱。

晶片製造難在光刻技術

正如任正非所言,「華為有著全球最頂尖的晶片設計水平,可國內卻沒有相應的高端晶片製造工藝」,言語之中透露了對美國晶片禁令的無奈。

國內其實不缺乏晶片的製造人才,而是缺工藝,缺少能夠製造高端晶片的光刻機。

全球最頂尖的光刻公司是荷蘭的ASML,但由於其含有大量的美科技,因此在美國的限制政策下,並不能提供給我們5nm工藝的高端EUV光刻機。雖然中科院將光刻技術列入了科研任務,但光刻機的製造,不僅需要上千個半導體元器件的搭配,上萬個電晶體的合成,而且還要有大量的基礎科技運用,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搞定。

面對這樣的局面,院士張鈸教授表示,「中國科技必須要選擇新燈塔、新航道」。

這個「新燈塔、新航道」是指的什麼呢?日前中科院的官宣,把中國未來科技的大道展示了在我們眼前。

攻克量子芯,解開光刻封印

潘建偉院士代表中科院正式宣布:「已攻克光量子晶片兩種技術,中國在這一領域實現全球領跑。」這意味著光刻技術的封印即將解開。必須要知道的是,量子晶片就是將量子線路集成在基片上,進而承載量子信息處理的功能,量子晶片的優勢,除了傳輸效率快、而且具有絕對的安全保障,被稱作是通信領域的「安全盾」,量子晶片的設計製造完全繞開了光刻技術。

隨著中科院突破光量子晶片技術,國內也迎來了首家光量子計算公司,據悉,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是以金賢敏為首的上海交大科研團隊,金賢敏又曾師從潘建偉。

與電子晶片相比,量子晶片才是國家重點的戰略方向,中科院有關量子技術的突破、國內首家量子公司的成立,是我國科研人員花費了數十年的心血才取得的成果。

然而美國卻要求技術共享?我們肯定不能答應。

據路社報導,美國聲稱,歐美是量子理論的提出者,量子技術的進展都繞不開其基礎專利,中國量子晶片技術應拿出來共享。

我國研發的20比特量子晶片值得強調的是,雖然歐美有關量子論的提出比我國更早一些,基礎科技也更完善,但其並未獲得相應的標準必要專利。所謂的技術共享,只是妄想的一面之詞。何況美國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還在持續,破壞晶片規則這種行為,是帶有歧視性、排他性的,本就違背了市場公平的原則。

寫在最後

雖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本著公平、開放的理念,但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任由別人欺負。

美國的技術封鎖是雙刃劍,不可否認給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也促進了中國科技實現自主化的決心。所謂的市場公平,不過是建立在自己足夠強大基礎之上的說辭而已!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在美國壓力下,默克爾再次把話挑明:堅決拒絕全面禁止華為

美媒:中國投入9.5萬億造晶片,拿出當年造原子彈的氣勢

臺積電突如其來的官宣,這意味深長

喜歡的,請點 👇👇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正式官宣好消息!不等矽基晶片和光刻機了,比爾蓋茨說對了
    目前,全球能生產晶片的廠商只有那麼幾家,而達到高端水平的就更少了,臺積電和三星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我們國內對矽基晶片的研究也是從上個世紀開始的,然而直到現在都沒能取得領先的地位,因為在矽基晶片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重點問題。其中光刻機就是一項難以攻克的關鍵技術,一直困擾著國內的半導體公司。
  • ASML正式官宣了
    但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三星、臺積電等都大量爭奪EUV光刻機之際,ASML卻正式官宣了1nm的光刻機相關情況。據悉,生產7nm、5nm、3nm等晶片,EUV光刻機是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但生產2nm以後的晶片,則需要更為先進的光刻機——NA EUV光刻機。
  • 1nm,ASML正式官宣了
    另外,三星也加入其中,李在鎔更是親自前往ASML,協商購買更多的EUV光刻機,目的就是提升先進位程晶片的產能和良品率。但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三星、臺積電等都大量爭奪EUV光刻機之際,ASML卻正式官宣了1nm的光刻機相關情況。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佳方式嗎?現在量子晶片進展如何
    【量子晶片會不會是我們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主要方式?現在的量子晶片進展如何】從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聽到的所有突破的內容,很多都是新聞上的。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英國正式官宣:絕不讓步!
    而在晶片製造、晶片封裝等模塊中,美國技術也都穿插其中,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對華為進行相關技術封鎖之時,美國可以以非市場化手段令很多美國之外的半導體公司不能給華為提供晶片支持。不過,雖然說美國在晶片技術領域綜合能力很強,但是在移動市場上,美國還無法主導市場走向,因為移動市場最核心的、市場份額最大的ARM架構並非是美國公司所有,這也讓ARM架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中立。
  • 中科院官宣決定開啟「純國產」,美坐不住了
    由於我國的晶片發展一直沒有得到太大的突破,所以一直受到美國的幹擾,這成為了我國手機行業很大的難題,但我們總不能掌握在別人手中,中科院正式宣布,決定開啟晶片設備全部「純國產」,這次我國晶片有救了。美國在一直在晶片領域領先我國,因為他們有先進的製造晶片設備,我國一直在製造設備方面卡脖子,所以導致美國一直壓於我們,而且美國還組織帶領其他國家來對我們進行幹擾,這一直讓我國很頭疼,如果沒有高端的晶片就生產不了高端的手機,自從華為5G出來以後,美國擔心自己在科技圈領域地位不保,所以就一直幹擾我們,讓華為晶片面臨不再生產的現狀,當然華為在晶片方面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優勢的,畢竟採用的是麒麟晶片
  • 中科院霸氣官宣!又一國產晶片出貨量突破30萬:掀起國產替代潮
    【9月20日訊】導語:近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不僅僅表示:「將舉全院之力,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尤其是光刻機設備等等。」 同時院長白春禮還對外透露了一組數據:「國產自主可控的龍芯3A處理器,目前銷量已經超過了30萬顆,同時也被成功用於10顆北鬥衛星之上。」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好方式嗎?量子晶片進展到什麼程度...
    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中國院士正式官宣!耗時十餘年,中國又一項關鍵技術迎來突破
    11月中下旬,中國院士正式官宣,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帶領團隊,和德國,義大利等科學家進行合作 量子技術突破的意義 在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後,離不開潘建偉教授和研發團隊的努力,用自己獨特開發的測量技術,實現對量子技術的突破。 量子技術突破的意義非常重要,可以徹底改變我國在量子技術領域的地位。 所以第一個意義是實現領先和超越。
  • 中科院剛官宣布局光刻機,任正非立馬到訪,被「局座」說準了?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任正非到訪中科院在有些科技領域上,我們的技術實際上是存在短板的。比如晶片,從一開始我國企業就將大部分生產力量放在了晶片設計。光刻機是製造晶片的重要設備,最近中科院正式官宣要布局光刻機
  • 中科院張輝造出國產「夸父量子」晶片
    現在,美國制裁中國中低端晶片,未來夸父高端量子晶片領先全世界,中科院張輝說:」夸父晶片除了機箱與制冷機,我們都能自主研發或者國內廠商替代量產」,夸父成功實現中國高端晶片地位,在所有國產晶片受到制裁時,夸父晶片不受實體清單幹擾。
  • 中國率先突破,量子晶片「誕生」,美國專家:先進技術應全球共享
    ,最主要的是,他們已經掌握了核心的晶片製造技術,所以在量子晶片的研究上其實是佔有優勢的。但隨著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我國也是率先在這個領域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從而也是讓量子晶片成功的誕生了出來,這也使得美國開始著急了!
  • ASML正式官宣,1nm光刻機設計完成,說好的摩爾定律呢?
    雖然,ASML的光刻機設備處於技術的天花板,國內想趕超不是一件易事,但之前有專家表示,半導體精準度已經向3nm邁進,而這幾乎已經逼近極值,摩爾定律即將走到盡頭。也就是說,2、3nm晶片可能會成為極限,國內的晶片廠商還是有機會趕上的,因為對手前方已經沒有路,因此我們可以奮起加速追趕。
  • 中微集團正式官宣!最強國產5nm晶片蝕刻機誕生:再次打破技術封鎖
    【5月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國產晶片也是不斷傳來好消息,華為和中芯國際的強強聯手,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實現7nm晶片量產,這對於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而言,也將會起到進一步促進作用,而近日,中微集團也是傳來了好消息,正式官宣:「5nm蝕刻機已經正式獲得了上遊客戶認可,同時還與臺積電籤訂了大批量的訂單
  • 90nm光刻工藝勻膠顯影設備研發
    該項目2014年立項,2015年12月完成,2016年7月12日正式通過驗收,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前道晶片製程領域用塗膠顯影設備在國產化進程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不僅打破了該類設備一直由國外生產廠商長期壟斷、受制於人的局面,也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空白,為我國前道晶片製程塗膠顯影設備進入前段市場打開了突破口。
  • 中國晶片新突破,一旦石墨烯技術成熟將改變世界晶片格局
    自從華為晶片被美國斷供後,晶片國產化的呼聲高漲,因為國人都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至於處於被動、受人掣肘的局面。傳統晶片也就是矽基晶片,要在短時間內突破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中國對晶片的研發並非是一片空白,晶片得以量產主要分為三大環節,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裝。
  • 中科院官宣後!兩大技術迎來新突破:還建成了首座「晶片大學」
    【11月18日訊】導語,自從臺積電在2020半導體大會上,再次宣布了「1nm晶片研發新計劃」後,也讓很多網友們紛紛開始關注,我國晶片製造技術何時可以取得突破呢?終於在近日,我國重磅級科研機構—中科院也是取得了兩大技術突破,為國產晶片產業鏈帶來了好消息。
  • 新晶片「誕生」,美國自嘆不如?美專家:好資源要共享
    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世界各國都是不得不重新定位中國,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的傲人成績,讓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是隨之上升,可是科技領域一直都是一個短板,由於我國晶片產業起步較晚,所以每年都需要依賴大量的進口,偏偏美國還是晶片領域的強國,最先進的晶片大多來源於美國,這讓他們看到了又一個打壓中國的好機會。
  • 中科院官宣後!兩大技術迎來新突破:還建成了首座「晶片大學」
    終於在近日,我國重磅級科研機構—中科院也是取得了兩大技術突破,為國產晶片產業鏈帶來了好消息。,但如今石墨烯也就可以用於晶片製造,根據透露,我國所發布的純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可以用於碳基晶片製造,並且碳基晶片的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而這項技術國外目前依舊還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這對於我國晶片產業鏈而言,可以說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
  • 中科院宣布了!這一項技術再迎突破,未來15年都將領先美國?
    我們都清楚美國有一個「科技霸主」的稱號,也正式得益於美國科技的發達,所以才能夠獲得一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中科院公開官宣了!關鍵技術再迎突破,這一關鍵技術就是量子計算機領域。各個國家致力深耕的領域,在關鍵技術我國獲得了突破,據專家表示,在未來15年都將會領先於美國。不得不說我國科研團隊所向披靡,在很多個領域,中國都能夠獲得領先,而這些技術的領先,其中包含了科研人員的心血,是他們用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會讓我國的科研力量如此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