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清洗技術是通過合理利用超聲波和清洗劑完成對各項物件的清洗工作,當超聲大於20KHz後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強超聲波會有效引起質點發生振動,當其在清洗液體中進行傳播時,由於非線性作用,會發生壓力、空化以及輻射等物理效應[2]。將超聲波清洗技術實踐應用在醫療設備清洗消毒工作中,超聲波作用下的各種物理化學效應能夠促使醫療設備表面汙物產生自動剝落現象,並且強超聲產生的高溫、高壓能夠實現清洗液體與汙物形成化學反應,汙物也會發生爆裂現象,致使設備內部外的汙物融於清洗液中。
超聲清洗技術應用過程中會產生空化現象,該現象是在強聲波作用下,存在於清洗液中的微氣泡會出現劇烈振動,當超聲波的聲壓或者聲強達到一定閾值時,微氣泡就會在短時間內進行膨脹與閉合,最終產生強大的衝擊波,氣泡四周會形成1012~1013Pa的壓力和局部高溫,空話現象是一種常見的物理現象,其所產生的壓力和高溫能夠幫助醫療機構全面高效的進行醫療設備清洗消毒工作,促使那些滯留在設備上的各種汙物進行爆裂脫落在清洗液中,然後加上蒸汽型空化對汙垢層的循壞衝擊,能夠有效完成各個汙物層的破壞,促使它們產生分離現象。超聲清洗技術本身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不僅能夠幫助醫療機構清洗消毒醫療設備表面,還可以清洗醫療設備內孔、空穴以及凹槽等隱蔽部位,促使附著上面的汙物全部脫落下來,這些設備部位如果用傳統人工清洗消毒方法是難以做到徹底清洗乾淨的。
超聲清洗技術在醫療設備消毒中的實踐操作應用
超聲清洗技術應用操作流程在醫療設備清洗消毒工作中,超聲清洗技術的應用操作流程包括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1)將那些需要清洗消毒的醫療設備進行回收,相關技術工作人員要把醫療設備存在軸節,如血管鉗、剪刀等有效串在U型支架上,這樣有利於促使設備各個軸節部位得到充分張開,之後工作人員要將其與無軸節的一類設備一同放置於0.5-1mg/L的有效氯溶液中進行完全浸泡,等到30分鐘後工作人員可以將設備取出用清水清洗乾淨;
(2)相關工作人員把20g必潔美融入到4L正常溫度水中,促使該樣品快速溶解,然後再將其有效倒入進對應的超聲波清洗槽中,此時工作人員只需將醫療設備完全浸泡在溶液中;
(3)相關工作人員打開電源總開關,並有效啟動超聲波清洗機各槽電源鍵,科學按照預洗、清洗、漂洗以及乾燥的操作流程,開啟程序操作電源,根據標準要求工作人員可以將預清洗時間設置為5分鐘,漂洗時間10分鐘,烘乾時間為10分鐘,全程清洗時間控制在30-35分鐘[3]。其中漂洗水的溫度要控制在35℃左右,超聲功率為99%,烘乾的溫度則要保持在90-100℃。基於烘乾操作能夠確保在清洗消毒中醫療設備染上絮狀物或者其他顆粒。等到整個清洗消毒過程完成後,工作人員必須及時展開上油與打包作業,這樣可以避免醫療設備受到再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