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i黑馬訊(王躍霞) 6月5日消息,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高德地圖三方聯合發布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網際網路公眾參與平臺——環境地圖,在高德地圖客戶端正式上線。
據了解,現在用戶到高德地圖客戶端搜索「環境地圖」,即可點擊進入。通過環境地圖,用戶可查看到全國主要城市的空氣、水體和企業排汙等環境信息。諸如,在空氣指數下,公眾可以查看整個城市的空氣品質指數和近4天的預測值,以及當下在全國364個城市的排名;可以查看城市的地表水水質等級,以及地表水使用建議;還可以查看城市排汙企業的排汙狀況、類型,以及是否達標等。
據悉,環境地圖的所有信息均來源於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NGO)收集的各級環保部門公開監測數據。
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透露,打造基於位置的立體化信息服務,一是通過數據生產不斷創新,二是需要持續打造數據生態。
他表示,首先數據生產要從靜到動,隨著高德的大數據眾包能力不斷增強,我們的地圖數據生產正在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實時。
其次,數據生態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建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數據眾包模式,讓用戶提供數據信息,打造「用戶眾包」生態;二是與不同行業合作夥伴建立數據共享合作,打造不同行業數據生態。最終通過打造最豐富、最鮮活、最權威的數據生態,賦能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
實際上,高德地圖一直在做立體化信息服務的各種實踐。在交通信息服務方面,高德地圖已經與全國150家交通管理部門達成深度合作,在數據共享的同時,為各地交通管理部門賦能,提供大數據和產品、技術能力的支持。在旅遊信息服務方面,今年1月份,在國家機構調整前,高德地圖與國家旅遊局聯合發布了「全國全域旅遊信息服務系統」,目前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的5A、4A級景區,為遊客提供了吃、住、行、遊、娛、購等景區信息服務。
在氣象天氣信息服務方面,高德地圖與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接入了中國氣象局的歷史氣象數據和實時氣象數據,將天氣信息與位置和出行路線緊密結合起來,讓用戶在出行前、中、後的出行全周期裡,都能清楚地知道天氣情況。此外,雙方還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聯合發布了積水地圖AI版,讓用戶在出行時及時避開相關積水路段。
此次最新上線的環境地圖,是高德地圖基於位置的立體化信息服務的新突破。劉振飛表示,「環境地圖,再次豐富了我們在環境方面的信息服務,讓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能上天、能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