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人問到為何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 喬治·馬洛裡如此答道。
1924年,他和好友安德魯·歐文嘗試登頂時,一去不復返。歐文遺體還沒發現,馬洛裡的遺體1999年才發現,至今不知道他們是否登頂成功。
Because it’s there!因為山在那裡。這句簡單的陳述句,激勵了無數人。包括你和我。
特別重大的事情,似乎需要特別重大的原因,但往往並非如此,在好奇心、責任感與榮譽感的驅動下,人往往不知不覺就做完了特別重大的事。即使沒有完成,像馬洛裡與歐文那樣,偉大的失敗也是一種成就。
拓展能力的邊界,往往伴隨著失敗。這種失敗未必大到失去生命,反而是細微的,只是事情並沒有按自己的預期發展,我們需要不停地調整,在這調整過程中,你不僅完成了計劃,你還成了預料之外的你。因為山在那裡,爬爬看。
比爾·蓋茨說過,人們往往忽略了開始的力量。只要簡單的開始,嘗試去做一做,新的計劃,新的行動,新的力量就開始湧現。小孩學走路時,邁出第一步快要跌倒,趕緊用第二步彌補,仍然快要跌倒,再用第三步彌補,直到百步千步。他沒有什麼完美包袱,也沒有宏大計劃,跌跌撞撞走起來就是了。毫無疑問,這孩子將來會跑,甚至爬上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