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PCR在精準醫學領域的11個應用方向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PCR 技術,即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由美國 PE Cetus 公司的 Kary Mullis 在 1983 年(1993 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建立的。其原理類似於DNA的天然複製過程,其特異性依賴於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即通過模擬體內DNA複製條件,在體外特異性擴增DNA片段的一種技術。

  

  螢光定量PCR(qPCR)是PCR較為傳統的PCR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是很成熟的實驗方案了。其中,最常用的是Taqman法和SYBR Green法。而在這二種方法當中,Taqman法又以其特異性高、定量精確,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

  但事實上Taqman法螢光PCR還是一個相對定量的辦法。它測的是一個Ct值,也就是PCR到第幾個循環,螢光強度達到了一個設定值。要想用Taqman方法得到:樣本中到底有幾個目標基因的拷貝,那麼還是要再做一個標準品的(qPCR)曲線。才能知道樣本的Ct值落在標準曲線的哪個位置上。再進一步推算出樣本中的拷貝數量。

  這樣做,它首先要做一個標準曲線,這樣的話,一來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因為引入了標準品,也會產生相應的誤差,導致實驗中又多引入了一個實驗的誤差變量。

  科學家為了克服傳統定量PCR的上述兩個弱點,那麼又新發明了微滴數字PCR。

數字PCR(Digital PCR-dPCR)技術是一種新的核酸檢測和定量方法,與傳統定量PCR(qPCR)技術不同,數字PCR採用絕對定量的方式,不依賴於標準曲線和參照樣本,直接檢測目標序列的拷貝數。

由於這種檢測方式具有比傳統qPCR更加出色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精確性,dPCR迅速得到廣泛的應用,這項技術在極微量核酸樣本檢測、複雜背景下稀有突變檢測和表達量微小差異鑑定方面變現出的優勢已被普遍認可,而其在基因表達研究、microRNA研究、基因組拷貝數鑑定、癌症標誌物稀有突變檢測、致病微生物鑑定、轉基因成分鑑定、NGS測序文庫精確定量和結果驗證等諸多方面具有的廣闊應用前景,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數字PCR在精準醫學領域哪些研究方向發揮重要作用呢?小編盤點了以下11個研究方向。

  1. 基因表達差異研究

  檢測時完全不依賴傳統的Ct值即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定量,從而提供了比實時螢光定量PCR更精確的基因差異表達研究,尤其對於那些靶基因表達差異微小的情況:microRNA、lncRNAs等的表達分析、等位基因的不平衡表達、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Exosome內核酸分子定量分析等。

  2. 拷貝數變異(CNV)研究

  微滴化的樣品處理及檢測,這種擺脫Ct值的計算方法而直接獲取目標基因的絕對拷貝數,為拷貝數變異的研究提供了絕對的檢測精度。是其他諸如二代測序、晶片雜交等平臺無法達到的,因此採用數字PCR能夠有效對NGS、aCGH的實驗結果進行驗證,並具有成本低、通量高的特點。

  3. 低豐度及稀有序列的精確定量

  目前對於低豐度目標序列的檢測,定量PCR、雜交、毛細管測序及NGS等方法都因受到背景DNA的幹擾,使得檢測靈敏度及精確性都達不到精細定量的要求(如定量PCR檢測中Ct值大於33的情況下,其重複性就不是很高), 而微滴式數字PCR系統通過核心的微滴化處理,使得稀有的核酸序列從大量的背景DNA中分離出來,從而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及重複性。

  此外,由於樣品微滴化處理的同時,也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劑進行了分裝,提高了數字PCR擴增對於抑制劑的耐受程度,因此可具體應用於很多臨床樣品(血液、尿液、糞便、痰液、腦脊液等)中對腫瘤核酸標記物的檢測。一般而言,毛細管電泳和定量PCR的檢測靈敏度約在10%;NGS的靈敏度可達到1%;而ddPCR的檢測下限為0.001%。

  4. 甲基化含量鑑定

  作為表觀遺傳學研究中重要的一個研究方向——甲基化程度分析,現階段有不同的方法或技術來進行研究:如傳統的亞硫酸氫鹽處理後的克隆測序統計法、抗體檢測法、定量PCR檢測法等。這些方法皆因方法學的問題而不能獲得精確的定量,而微滴式數字PCR系統通過對樣品的微滴化處理及目標因子的絕對拷貝數定量,為甲基化程度的精確定量檢測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技術。

  5. 腫瘤治療的伴隨診斷

  常用體液來源(如血液,胸腹水,唾液及尿液等)的待檢標本中的DNA,有正常脫落體細胞和病變脫落細胞兩種來源,前者的量遠大於後者。通過微液滴處理能在每個微液滴中有效減少正常體細胞DNA的幹擾,實現腫瘤標記物的有效檢測,如EGFR,ALK,ROS1,KRAS、BRAF等基因的突變檢測、乳腺癌/胃癌的HER2基因擴增檢測等,應用於腫瘤精準醫學的伴隨診斷。

  6. 無創產前篩查

  無創傷的產前診斷, 如21號染色體為3倍體的唐氏症候群、已知父母基因型的胎兒地貧檢測或已知父母基因型的其它核酸病檢測(孟德爾相關遺傳疾病)。目前標本來源主要為血液,而待檢測的胎兒DNA受到母體DNA的幹擾,影響了檢測的準確性。而QX200檢測系統獨特的微滴化技術完全可以作為二代測序法的補充來進行的無創傷產前診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及節約成本。

  7. 病原微生物的檢測(病毒、細菌等)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系統的實驗室目前主要採用基於TaqMan探針法的定量PCR體系對病原微生物進行核酸水平的檢測,而這些目前正在使用著的檢測體系可以無縫地轉移到QX200上,從而滿足該類實驗室對於檢測結果的要求:靈敏度更高、重複性更好、無需依賴標準曲線的絕對定量結果,同時操作簡便。

  對於其他類型的研究實驗室,也可以利用ddPCR靈敏度高的特點,對各種樣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展開廣泛的研究。如HIV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過程中病毒殘留量的監控;HBV耐藥突變的檢測;HCV的分子分型;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院內感染監控;環境微生物不同功能基因之間的連鎖分析等等。

  8. 轉基因食品或成分的檢測

  目前在確定轉基因作物或成分的含量時採取定量PCR的標準曲線法,這種方法需要依賴於已知濃度的標準品(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alibrants, CRMCs)。ddPCR絕對定量的方式可以徹底解決這些標準物質的定標工作。

  9. 二代測序輔助建庫

  目前靶向測序建庫方法包括擴增子方法,在均相溶液中,當擴增引物增加時,由於擴增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擴增的效率;如果將其分散到大量微液滴中擴增,將可大大降低引物間相互作用,提高擴增效率。同時還可以實現對於少量模板的有效擴增,得到更多的有效測序數據。

  10. CRISPR-Cas9基因編輯結果驗證

  CRISPR-Cas9技術的發明,是基因編輯技術的一大突破,但如何驗證實驗是否成功,仍需要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數字PCR技術可以滿足這一需求。Broad研究所張鋒團隊發明了以CRISPR為基礎的SHERLOCK技術可以對核酸進行高靈敏度的定性檢測,但精確定量評估時仍採取了數字PCR進行確認。

  11. 腫瘤治療的實時監控

  已有數篇文章報導了使用數字PCR技術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進行檢測,實時監控疾病進展。在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和腸癌等多種腫瘤患者中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與影像學及其他常規指標相比,ctDNA突變及豐度改變通常會提前數月出現,這樣就可以提醒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

  隨著數字PCR螢光通道的增加和多指標檢測的成熟,數字PCR將會進入更多應用領域,有力推動生命科學、醫學診斷、檢驗檢疫、農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相關焦點

  • 更靈敏,更特異,更精確——數字PCR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簡介
    數字PCR的原理(圖片來源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cn/zh/home/life-science/pcr/digital-pcr.html)數字PCR可以直接計算目標序列的拷貝數,因此無需依賴於對照樣品和標準曲線就可以進行精確的絕對定量檢測;此外,由於數字PCR在進行結果判讀時僅判斷有/無兩種擴增狀態
  • 代表未來醫學診療發展方向的精準診斷有哪4大熱點投資領域?
    代表未來醫學診療發展方向的精準診斷有哪4大熱點投資領域?精準醫療指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門定製醫療模式。代表著未來醫學診療發展方向的精準診斷有哪些熱點投資領域?應用的方向和市場前景如何?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動態(2020年11月)
    11月27日,由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主辦,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支持,學會等多家單位共同承辦的2020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之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召開,8名院士為我國精準醫學發展建言獻策。會上,廣東省科協精準醫學學會企業聯合體宣布成立,並啟動首個大型公益健康幹預項目「彩虹計劃」。
  • 數字PCR將給分子診斷市場帶來什麼?
    寫在首個數字PCR平臺獲批美國FDA之際。本文作者為伯樂生命醫學大中華區LSG產品經理趙雲。  腫瘤液體活檢是精準醫療發展的必然選擇  可以這樣說,ddPCR的臨床應用價值也是伴隨腫瘤精準醫療理念的提出以及在醫學實踐中推行的過程中逐漸被認知的。  當前的醫學實踐中,對大多數實體腫瘤遺傳狀態的分析是建立在侵入性手段獲取的腫瘤組織樣本上。
  • 【精準醫學】廣州組學與臨床大會11月舉辦,推進組學臨床應用
    當前,精準醫學的發展已經全面進入多組學時代。多種高通量的組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早已被組合應用到不同的課題研究和臨床應用中,為科研與臨床提供更精準的檢測、診療手段。精準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組學研究技術百花齊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步擴大了組學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距離,造成組學研究與臨床應用脫節。臨床醫生往往受困於「相關疾病我應該選擇何種組學技術進行檢測和研究?」
  • fpga應用領域_fpga應用三個主要方向
    那麼fpga的應用領域有哪些呢?主要的方向又是什麼呢?具體的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      fpga應用的三個主要方向   第一個方向,也是傳統方向主要用於通信設備的高速接口電路設計,這一方向主要是用到目前為止FPGA的一半以上的應用也是在通信行業。   第二個方向,可以稱為數位訊號處理方向或者數學計算方向,因為很大程度上這一方向已經大大超出了信號處理的範疇。例如早就在2006年就聽說老美將FPGA用於金融數據分析,後來又見到有將FPGA用於醫學數據分析的案例。
  • 【精準醫學簡訊】 泛生子到訪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
    【精準醫學簡訊】 泛生子到訪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 2021-01-06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醫學】開闢病理新領域,廣東率先成立首個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
    2020年12月13日,全國首個融合了多領域資源、具有前沿引領地位的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並同期舉辦首屆華南分子病理高峰論壇。
  • 聚焦數字PCR技術,2019數字PCR創新開發者大會成功舉行
    ,對國內高校與產業界在分子診斷領域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及轉化、新技術應用迅猛發展的態勢給予高度評價。PCR基本概念、現有平臺、原理及應用範圍,接著深入講解利用數字PCR技術檢測非洲豬瘟病毒的研究,展示了5個數字PCR平臺的檢測結果和數據,並進行了全面的對比。
  • 數字PCR引領分子診斷熱潮,推動精準醫療迅速發展!
    · 數字PCR可開發針對不同癌症、不同樣本以及不同的樣本環境提供檢測解決方案,該技術的應用範圍廣泛,尤其在液體活檢領域,已開發針對肺癌、乳腺癌、腸癌、胃癌等上百個位點檢測試劑盒,可精準指導臨床治療的診斷,以便患者在後續得到更及時並且適當的治療方案提供。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召開第四次會員代表會議
    會長翁建平作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議全票通過了會長翁建平所作的《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學會致力於以病種為核心、整合不同領域資源,推進學會分支機構建設,目前已11個腫瘤類的分會,全面覆蓋了影響國民健康的各大惡性腫瘤領域。二是2019年學會新吸納個人會員2350名,比2018年增長182%,個人會員達到3642名,新吸納單位會員19家,比2018年增長19%,單位會員達到117家。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高峰論壇在滬舉辦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1月24日報導:精準醫學作為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方向,備受全球關注,多個發達國家正緊密布局這一重大戰略領域。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精準醫學在這場防控阻擊戰和生命搶救戰中更是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今天,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行。
  • 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
    「美國的醫療系統相對比較完善;生物醫學研究的成果轉化普遍;精準醫療能夠解決當前美國疾病診療中重要的問題。精準醫療中的診斷成本僅佔醫療成本的不到5%,卻可以影響近70%的治療成本。」 南昌大學醫學院李振山表示。與美國相比較,中國的精準醫學起步較晚,在基礎領域仍較依賴國外技術,但由於擁有巨大的腫瘤疾病和樣本資源,在應用領域中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 周麗芳:深度拓展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助力數字醫學發展
    近幾年圖像識別技術在許多領域內大方異彩,當下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醫學圖像分析(醫學計算機視覺),其中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內的醫學圖像分割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用於影像引導介入治療,定向放療等過程中。
  • 11大領域148個熱點和新興前沿發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嗎?
    ,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生態與環境科學Top10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生態科學、環境科學兩個子領域。生態科學子領域熱點前沿涉及物種入侵、森林生態及生態模型方向;環境科學子領域熱點前沿涉及汙水處理的原理和技術、大氣汙染、環境汙染物的環境特徵與風險研究。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表彰優秀會員單位和個人
    嘉檢醫學參與發起「廣東省精準醫學學會企業聯合體」,積極參與由學會主辦的首屆廣東省臨床遺傳諮詢培訓班,為培訓班的組織開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並作為參與單位起草編寫了國內首個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領域的團體標準《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推動了遺傳病檢測技術研究和推廣的進展,促進了我省臨床遺傳諮詢工作水平的提高。
  • 11大領域148個熱點和新興前沿發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嗎?
    報告基於2014年-2019年的論文數據,遴選展示了在農業科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生物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物理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等11個高度聚合的大學科領域中,較為活躍或發展迅速的110個熱點前沿和38個新興前沿,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1.
  • 廣東首設精準醫學科學技術獎,促進精準醫學創新
    這也是全國首個以精準醫學為特色的科學技術獎。在此政策背景下,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作為1家成立3年多的省級精準醫學專業社團,積極作為,經過深入研究、精心籌劃,決定設立精準醫學獎,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致力於精準醫學創新,促進精準醫學研究和應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助力生物醫藥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精準醫學】精準護理創新大會在廣州舉辦,發布《精準護理》團體標準
    大會上發布了全國首個《精準護理體系》團體標準,對「精準護理」的概念、框架、路徑進行了系統化的梳理和界定,同時邀請了9位來自國內外精準護理、智慧醫療、醫學檢測、免疫臨床護理應用等領域的專家,為與會人員呈現了一場學術與應用探討盛宴,交流精準護理重要領域發展,助力精準護理科研創新。
  • 數字PCR的臨床應用和挑戰,檢驗大咖有話說!
    本期主持人邀請了國內從事數字PCR 研究的多位專家,一起來探討數字PCR 目前在臨床應用上的優勢與挑戰,同時也展望了今後在該技術領域的發展方向。  1、與其他傳統擴增技術相比,數字PCR在臨床常規使用中有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