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生命玄妙。生命有很多的奇妙之處,往往這些奇妙都不可言說,需要我們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有時其中的奧義會驚豔你的某一段時光。有時會在夜的寂靜裡,幫我們逃離迷茫。生命也會偶爾敲響過往,警示著人們,為我們打破所有的荒唐,換取一片希望。如果你緊跟隨它的腳步追求,一直努力著,那麼絕對不會失望。
23年前,一隻名為多莉的小羊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僅僅從外表看來,這隻小羊似乎與它的同胞們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也正是這隻小羊的誕生,在全世界的科研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風波,經久不息。
大個頭兒羊羔
「它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知道自己與其他的小羊有什麼不同之處。像其他羊兒一樣,她吃草、睡覺、玩耍。幾個月前,它還在自己的生母面前撒嬌。一切似乎都沒有什麼不同,除了他已經是一個重達45公斤的大個頭,但是從年齡上看,它依然只是一隻小羊羔。」當被記者採訪時,羅琳斯研究所的副所長格裡芬這樣說。
1996年7月5日,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也正是在這一天裡,一隻小羊羔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的研究所裡。大家對於這隻小羊的出生欣喜若狂,並且高興地以鄉村歌手多利·帕頓的名字為它命名。
這隻小羊從外貌上來說似乎與其他綿羊並無差別,它通體潔白,睜著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全然不知自己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會成為全人類熱議的對象。
1997年,羅林斯研究所向世界公布了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的情況,迅速在全世界各地掀起了輿論的狂潮。而多莉的培育過程,也隨著消息的公布而展現在了世人的眼中。
「身世」曲折
培育多莉的過程無疑是複雜而又困難的一項實驗。科學家們要經過大約四個步驟,才能保證多莉的誕生。第一步是將乳腺細胞從一隻六歲的芬蘭綿羊的身體內提取出來,這就是支持多莉生長孕育的「供體細胞」。
第二,要從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羊的卵巢中提取出卵細胞,並且要立刻將細胞核去除,以便於配套的培育與成長。
第三則是使用電脈衝的科學手段,將供體細胞與卵細胞融合,最後放到另外一隻綿羊的子宮內,經過這一系列的複雜操作後,多莉才能夠得以誕生。
那麼多莉的身份相比其他綿羊,到底又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來說,多莉最大不同於其他普通綿羊之處,就在於三個地方:第一、多莉在理論上來說,有三個母親。生育多莉的那隻綿羊並不能在真正意義上算是多莉的母親,因為多莉的基因完全不是來自於它。
而提供乳腺細胞的那隻綿羊也只是提供了一半的基因,因此在理論上看來,別的小綿羊只有生母,而多莉分別有三個——提供乳腺細胞的母親、提供受體的母親、生育它的母親。
第二個差別在於多莉屬於無性繁殖,因此生理意義上來說,多莉並沒有父親。它的基因來自於科學手段的合成,也就是俗話說的「克隆」手段,因此它的到來,也一定意義上代表著無性繁殖的一大進步。
第三、多莉遺傳的特徵來自於提供細胞的那隻綿羊,因此與其說多莉是它的孩子,不如說多莉是它的雙胞胎更為嚴謹貼切。只不過這個「雙胞胎」與它時隔整整六年時間,因此多莉的身份也引發了許多爭議。
悲慘死去
多莉的出生在全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它是全世界第一個克隆技術得來的生物,因此生活現狀也備受世界的觀察與矚目。雖然身上寄託著科學家們殷切的希望,但是多莉的一生並不是真正的好過。
因為克隆所帶來的基因缺陷,多莉在壯年時期就患上了老年綿羊才會患上的各種疾病,在2003年多莉患上了肺部感染後科學家們更是宣布已經無力回天,只好對多莉進行了安樂死。多莉去世時,只有七歲,就像它飽受爭議的出生一樣,多莉的去世也引發了很大的質疑。
此前,因為多莉的出生,克隆技術被各種構想用於真正的醫學事業上,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人們給予克隆技術以美好的寄託,猜想複製人體能夠造福人類醫學事業,完成許多無法完成的構想。
然而多莉的去世也是對人類敲響的一記警鐘,讓之前大受振奮的科學家們冷靜下來:先不說複製人體帶來的一系列道德人倫方面的問題,已經知道的是,克隆所帶來的基因缺陷使得多莉飽受病痛折磨。
那麼人體被克隆後又是否會被基因缺陷帶來的疾病所影響?
沒有人敢百分百保證人體不會出現與多莉相同的狀況,那麼假使人體真的出現了這種可怕的後遺症,研究出來的「複製人」又該何去何從?
因為一系列的問題無法解決,因此在克隆羊問世後,各個國家紛紛明令禁止了複製人體行為的發生。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克隆技術的道理道阻且長,還有很遠很遠,只能寄託於科學家們的奮鬥與努力。而在當下我們只能通過電視劇們天馬行空的描述與想像,來構思克隆技術成熟後的世界了。
無論如何,克隆技術都是一項風險非常高的技術,在它能夠成熟到克服基因缺陷的那一天以前,一切應用於人體的克隆技術都應該得到抵制。科學雖然重要,但是科學之所以是一門偉大的學科,也整死因為從頭到尾,科學都是秉持著造福全人類為目標的意義。假使濫用科學技術,僅僅為了科研結果而研究科學,那就失去了科學的本質與初心,這種方式不僅會遭到世界的唾棄,終究也會有一天牽連自身,最終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