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吃麵條,麵條的吃法也多種多樣,炸醬麵、蔥油拌麵、紅燒牛肉麵、豆角燜面、雞絲涼麵等等,大人小孩都喜歡吃,每天變著花樣做,百吃不膩。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麵條的選購也是有講究的,可別以為價錢貴的就比便宜的好,一定要看清包裝袋上這2個地方,上面隱藏著小秘密,跟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部分朋友都喜歡去超市買麵條,如今市面上的麵條種類繁多,有的人只是看一眼價格和生產日期就直接拿走,有的人喜歡看口味來買,雞蛋掛麵、七彩蔬菜面、雜糧面、兒童營養鈣鐵鋅面等等,有的則喜歡選大品牌的或者價格稍貴來買,卻忽略了外包裝上面的這兩個地方,一個是營養成分表,另一個就是配料表。
一、要看營養成分表上面的「鈉」含量
我們煮麵條的時候需要加點鹽來調味,但是很多掛麵本身的含鈉量就不低,這樣就會使得我們對食鹽的攝入量超標。對於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更要選擇無鈉(鈉含量0%)或者低鈉(鈉元素含量在500毫克/100克以下)的掛麵。
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不宜超過6克,長期攝入大量鹽會對身體健康很不利,會增加患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的風險,對心臟和腎臟也會造成負擔。
二、要看配料表中是碳酸鈉(食用鹼或者蘇打)還是碳酸氫鈉(小蘇打)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碳酸鈉就是食用鹼,也叫做蘇打,而碳酸氫鈉才是小蘇打,很多人都分不清這些。配料表上面列有食用鹼(碳酸鈉)的麵條不建議購買,因為碳酸鈉攝入多了容易破壞胃液的酸鹼平衡,從而引起消化不良。不過目前常規的麵條一般是不含的,多半只列有簡單的小麥粉、水和食用鹽。
看完以後想必大家都知道買麵條時該怎麼挑選了。最近我在網購時看到這一款三色藜麥麵條,感覺很不錯。這款純粗糧麵條不含小麥粉,只有藜麥和黑麥做成,鹽含量非常的少,是普通麵條鹽分的十分之一,而且納含量只有幾十毫克!尤其適合兒童、老人、孕婦和三高人群。
藜麥在歐洲非常流行,營養價值十分全面,還被用於製作美國太空人的太空食物。喜歡吃麵的朋友可以購買試試,健康營養還不怕長肉。
煮藜麥的湯會有些渾濁,這是正常現象哦,因為粗糧的麵粉較粗,還有藜麥的胚芽成分也會混合在湯裡,所以麵湯的顏色和普通的麵條煮出來不一樣,顏色沒有那麼白。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關於煮麵的一些技巧吧。同樣一把麵條,有的人煮出來順滑筋道,有的人煮得稀巴爛,粘成一坨。那麼筋道的麵條怎麼煮呢?其實很簡單。
1、不要等到水完全開時才放麵條。其實燒水的時候,只要開始微微冒氣泡了就可以放入麵條了,然後順著同一個方向輕輕攪動一下就好,這樣麵條不會粘在一起,而且還能更快煮熟,千萬不要等到水沸騰很厲害了再放。
2、煮麵的過程中加一碗冷水。我們在煮麵的過程中會看到鍋裡產生很多泡沫,看起來麵湯似乎很混濁,而且麵條也還沒有熟透。這時候只要往鍋裡加一碗冷水,就能使麵湯更清,麵條的受熱也會更均勻,然後再用湯勺撇去泡沫。
3、水沸騰後就加幾滴油。等鍋裡的水沸騰後立馬加入幾滴花生油,這樣也能很好地防止麵條粘鍋。
看完這篇文章以後要記住了,麵條不能隨便亂買哦,要先看清包裝袋這2個地方,清淡飲食,身體才能更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