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氫能產業將進入爆發期
10月18日,2017年北京國際風能與2017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上,產自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的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吸引了眾多人的圍觀。《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具有無汙染、能耗低、續航能力長、適用地域廣等諸多特點,目前已進入小規模商業化推廣階段。
在此間舉行的「氫產業·氫生活·氫未來」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業內人士認為,氫能早已過了「概念性」的階段,現在要進入踏踏實實幹的階段。預計在未來的三到五年時間內,即2020年左右,氫能產業會進入一個爆發期。
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在吉林長春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也表示,氫具有來源廣泛、大規模穩定儲存、持續供應、遠距離運輸、快速補充等特點,在未來車用能源中,氫燃料與電力將並存互補,共同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必須加強協同創新,加快推動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全面發展。
目前,各地也正積極推動燃料電池發展。2017年9月,上海發布《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規劃到2020年,上海將聚集超過100家燃料電池汽車相關企業,於2025年建成50座加氫站,到203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和製造總體達到國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
而上述來自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的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則包含氫能乘用車、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以及燃料電池物流車等多款車型。同時,2016年5月,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加拿大巴拉德籤署引進9SSL電堆生產線技術協議,在國內建設年生產兩萬臺電堆和5000套系統的首條商業化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集成生產線。該項目已於今年7月1日正式投產,首批試製電堆樣品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計劃今年生產3000臺9SSL電堆,系統集成1000套。
值得注意的是,在氫能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目前依然面臨著「談氫色變」的問題。「氫氣比石油和天然氣安全。」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東生解釋說,眼下,學術界和行業界已經形成共識,只要按照規範去做氫能產業,安全程度是很高的。
全國氫能標委會主任委員馬林聰對此表示認同,在他看來,針對「談氫色變」的觀念問題,除了要提升公眾的認識,同時需要用不斷完善的科學標準去解決。目前氫能方面的標準已經超過21項,但遠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而沒有相應基礎標準的支撐,新產品推廣就要受限。未來要加大工作力度,配合產業發展和產品推廣,儘快組織專家把相應的標準做起來,尤其是加氫站方面的,當前中國的加氫站太少。
佛山市委常委、佛山對口幫扶雲浮指揮部總指揮許國也認為,現在氫能產業發展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而是基礎設施建設。不過預計後續加氫站的建設在中國會取得突飛猛進的效果,國內央企尤其是中石化正在對中國的加油站合建加氫站的問題進行全面布局。
「氫能的發展不是初期,現在已經很熱鬧了。有人跟我說現在氫能市場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在我看來是群雄逐鹿的時代。」全國氫能標準技術委員會高級顧問陳霖新認為,氫能早已過了「概念性」的階段,現在要進入踏踏實實幹的階段。
許國則判斷,國家政策還是以示範為主,未來產業技術好的區域自然能搶佔先機,切分更多的市場蛋糕。在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內,即2020年左右,氫能產業會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這個爆發點只會提前不會推遲。
(責編:張歌、熊旭)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